期刊文献+
共找到47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声矢量阵导向最小方差波束形成算法研究 被引量:6
1
作者 陈阳 惠俊英 《哈尔滨工程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1期1199-1204,共6页
为了克服声压阵导向最小方差波束形成算法方位估计的左右模糊问题,提出了声矢量阵导向最小方差波束形成算法,指出了矢量阵导向矩阵与声压阵导向矩阵之间的关系.通过声压阵导向矩阵与单位矩阵的Kronecker积得到矢量阵的导向矩阵,从而使... 为了克服声压阵导向最小方差波束形成算法方位估计的左右模糊问题,提出了声矢量阵导向最小方差波束形成算法,指出了矢量阵导向矩阵与声压阵导向矩阵之间的关系.通过声压阵导向矩阵与单位矩阵的Kronecker积得到矢量阵的导向矩阵,从而使不同频率的矢量阵互谱密度矩阵聚焦.计算机仿真和海试实验证明与声压阵导向最小方差波束形成相比,矢量阵导向最小方差波束形成具有更好的方位分辨力且无左右模糊,并可以空间欠采样而不出现栅瓣.针对带宽内信噪比随频率变化的情况,用各频率的信噪比对导向协方差矩阵进行加权,改进了空间谱估计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矢量 导向最小方差波束形成 空间谱估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导向矢量双层估计和协方差矩阵重构的稳健波束形成算法 被引量:4
2
作者 吕岩 曹菲 +1 位作者 杨剑 冯晓伟 《电子与信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4159-4167,共9页
针对干扰加噪声协方差矩阵(INCM)重构过程中Capon功率谱(CPS)估计分辨率低的问题,该文提出两种稳健自适应波束形成(RAB)算法。该算法首先通过搜索CPS的峰值确定积分区间,然后对各区间积分所得的协方差矩阵进行特征值分解。通过合理设置... 针对干扰加噪声协方差矩阵(INCM)重构过程中Capon功率谱(CPS)估计分辨率低的问题,该文提出两种稳健自适应波束形成(RAB)算法。该算法首先通过搜索CPS的峰值确定积分区间,然后对各区间积分所得的协方差矩阵进行特征值分解。通过合理设置判定门限确定区间内所含的入射信源数量,并将较大特征值所对应的特征向量作为信源导向矢量(SV)的初步估计。而后通过最大化估计功率的方法,在初步估计SV的正交空间内搜索其与真实SV之间的误差。该算法1利用最小特征值所对应的特征向量,向初步估计的SV中添加正交比例梯度,得到双层估计的SV。与算法1不同,算法2通过求解2次优化(QP)问题得到修正的SV。最后通过重构INCM获得阵列最优权值矢量。通过计算机仿真实验,验证了所提算法有效解决了CPS估计分辨率低的问题,较其他算法综合性能更优,具备更高的稳健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稳健自适应波束形成 方差重构 导向矢量估计 Capon功率谱估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联合协方差矩阵重构与导向矢量校正的稳健波束形成方法 被引量:2
3
作者 鲁欢 冯西安 《探测与控制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21-26,32,共7页
针对强期望信号和导向矢量失配同时存在时,波束形成器性能会急剧下降的问题,提出联合协方差矩阵重构与导向矢量校正的稳健波束形成方法。该方法利用空间功率谱积分重构干扰加噪声协方差矩阵,排除了采样协方差矩阵中的强期望信号分量,通... 针对强期望信号和导向矢量失配同时存在时,波束形成器性能会急剧下降的问题,提出联合协方差矩阵重构与导向矢量校正的稳健波束形成方法。该方法利用空间功率谱积分重构干扰加噪声协方差矩阵,排除了采样协方差矩阵中的强期望信号分量,通过空间投影方式校正导向矢量,用校正导向矢量和重构矩阵计算最优加权矢量,进而进行波束形成。仿真实验表明,相较于重构协方差矩阵,校正导向矢量等方法,该方法在强期望信号和期望信号导向矢量失配同时存在时具有更好稳健性,在不同信噪比、不同快拍数、不同失配角度时,输出信干噪比性能接近最优波束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稳健波束形成 方差重构 导向矢量校正 输出信干噪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协方差矩阵锥化和导向矢量估计的鲁棒自适应波束形成算法 被引量:7
4
作者 郭云舟 贾维敏 +1 位作者 金伟 朱丰超 《电光与控制》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57-61,共5页
当数据中含有期望信号时,自适应波束形成对以导向矢量失配为代表的失配误差非常敏感,其性能急剧下降,这一情况在同时存在移动干扰时将更为严重。针对移动干扰和模型误差同时存在的情况,提出了一种基于协方差矩阵锥化和导向矢量估计的鲁... 当数据中含有期望信号时,自适应波束形成对以导向矢量失配为代表的失配误差非常敏感,其性能急剧下降,这一情况在同时存在移动干扰时将更为严重。针对移动干扰和模型误差同时存在的情况,提出了一种基于协方差矩阵锥化和导向矢量估计的鲁棒自适应波束形成算法。该算法首先对协方差矩阵加权来增强协方差矩阵,然后利用增强后的协方差矩阵估计实际导向矢量,最后用增强协方差矩阵和估计后的导向矢量进行波束形成。仿真结果表明,所提算法在展宽零陷的同时也具有一定的抗模型误差能力,且提高了波束形成器对移动干扰和模型误差的鲁棒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号处理 自适应波束形成 方差锥化 导向矢量估计 鲁棒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协方差矩阵重构和导向矢量优化的波束形成算法 被引量:5
5
作者 王子豪 王安国 冷文 《重庆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79-92,共14页
针对传统波束形成算法在导向矢量失配和协方差矩阵误差情况下输出信干噪比下降严重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协方差矩阵重构和导向矢量优化的稳健自适应波束形成算法。该算法通过估计信号和干扰的功率及方向,重构干扰加噪声协方差矩阵,同... 针对传统波束形成算法在导向矢量失配和协方差矩阵误差情况下输出信干噪比下降严重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协方差矩阵重构和导向矢量优化的稳健自适应波束形成算法。该算法通过估计信号和干扰的功率及方向,重构干扰加噪声协方差矩阵,同时结合投影和空域积分思想,对假定的导向矢量进行优化计算,使其接近真实的导向矢量。进而通过相关运算求得复数加权值实现波束形成。所提算法可以有效抑制干扰,提高输出信干噪比。在多种失配存在的情况下,所提算法也具有较好的性能。研究共进行了6个仿真实验,所提算法性能均优于所对比算法。所提算法在快拍数固定且存在导向矢量失配的情况下,相比于最差情况性能最优算法有约5dB的输出信干噪比提升。在信噪比固定且存在导向矢量失配的情况下,相比于对比算法均有4dB以上的性能提升。实验结果验证了所提算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波束形成 方差重构 导向矢量优化 正交投影 分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空域反转阵导向最小方差波束形成
6
作者 陈贵生 胡文治 陈阳 《声学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381-385,共5页
文章研究了基于空域反转阵(Spatial Reversion Array,SRVA)的导向最小方差(Steered Minimum Variance,STMV)波束形成方法。根据空域反转阵的原理将均匀线阵列的快拍进行空间反转,再与原阵列快拍卷积,得到孔径扩大近一倍的空域反转阵,提... 文章研究了基于空域反转阵(Spatial Reversion Array,SRVA)的导向最小方差(Steered Minimum Variance,STMV)波束形成方法。根据空域反转阵的原理将均匀线阵列的快拍进行空间反转,再与原阵列快拍卷积,得到孔径扩大近一倍的空域反转阵,提高阵列性能。将同样的方法用于构造空域反转阵的导向向量,实现其导向最小方差(SRVASTMV)波束形成。仿真和海试试验结果表明,相较于常规的STMV波束形成,空域反转阵STMV波束形成能够获得更窄的主瓣、更低的旁瓣、更高的输出信干噪比以及更好的多目标分辨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波束形成 空域反转 孔径扩展 导向最小方差波束形成 方位估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任意阵的最小方差无失真响应聚焦波束形成的被动定位方法 被引量:2
7
作者 熊鑫 章新华 +1 位作者 卢海杰 兰英 《应用声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471-474,共4页
将最小方差无失真响应(MVDR)聚焦波束形成近场被动定位方法应用到平面任意结构阵列上,可以很好地解决线列阵由于阵长较长,在实际使用中存在布放困难、部分阵元失效影响定位性能等问题。本文首先分析了平面任意结构阵列的近场接收信号模... 将最小方差无失真响应(MVDR)聚焦波束形成近场被动定位方法应用到平面任意结构阵列上,可以很好地解决线列阵由于阵长较长,在实际使用中存在布放困难、部分阵元失效影响定位性能等问题。本文首先分析了平面任意结构阵列的近场接收信号模型,推导出阵列流型,然后将MVDR聚焦波束形成技术应用到该模型中,得到了基于任意阵的MVDR聚焦波束形成近场被动定位方法。仿真验证了该方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任意 最小方差无失真响应 聚焦 波束形成 定位方法 array minimum variance 任意结构 近场 MVDR 列流型 信号模型 平面 技术应用 仿真验证 定位性能 有效性 线列 部分 问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分子阵预处理的最小方差无畸变响应波束形成方法 被引量:4
8
作者 武时龙 《探测与控制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84-88,共5页
针对最小方差无畸变响应(MVDR)波束形成中背景噪声和旁瓣级对弱目标检测影响问题,提出了基于分子阵预处理的MVDR波束形成方法。该方法首先对线列阵接收数据进行分组处理;然后按搜索角度对各组数据进行相移、相加处理,得到一组新数据;最... 针对最小方差无畸变响应(MVDR)波束形成中背景噪声和旁瓣级对弱目标检测影响问题,提出了基于分子阵预处理的MVDR波束形成方法。该方法首先对线列阵接收数据进行分组处理;然后按搜索角度对各组数据进行相移、相加处理,得到一组新数据;最后按MVDR波束形成思想对该组新数据进行处理,可得到低背景噪声和旁瓣级波束。理论推导分析、数值仿真和实测数据处理结果均表明,该方法对线列阵接收数据进行了分子阵预处理,相比MVDR波束形成,有效提高了线列阵接收数据协方差矩阵中信号含有量和信噪比,输出背景噪声级和旁瓣级得到了10dB以上的改善,降低了背景噪声和旁瓣级对MVDR波束形成检测弱目标的影响,提高了MVDR波束形成对弱目标的检测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最小方差无畸变响应波束形成 分子预处理 旁瓣级 弱目标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非负最小二乘的矢量阵反卷积波束形成方法 被引量:9
9
作者 孙大军 马超 +1 位作者 梅继丹 石文佩 《哈尔滨工程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1217-1223,共7页
针对现有反卷积波束形成方法无法直接适用于矢量阵等具有移变点扩散函数阵列的问题,本文给出了一种利用非负最小二乘法进行矢量阵这种移变模型的反卷积求解方法。推导了矢量阵的广义卷积模型,并在常规矢量阵波束输出、矢量阵点扩散函数... 针对现有反卷积波束形成方法无法直接适用于矢量阵等具有移变点扩散函数阵列的问题,本文给出了一种利用非负最小二乘法进行矢量阵这种移变模型的反卷积求解方法。推导了矢量阵的广义卷积模型,并在常规矢量阵波束输出、矢量阵点扩散函数字典、目标函数之间建立差函数方程组,通过最小化差函数的原则来实现对目标函数的求解,从而实现矢量阵反卷积波束形成处理。本文方法同样适用于其他移变模型阵列反卷积求解。对本文方法与传统波束形成、最小方差无畸变响应和多重信号分类方法在主瓣宽度、旁瓣级和稳健性等方面的性能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本文方法在存在阵元位置误差情况下具有更窄的主瓣宽度和更低的主旁瓣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矢量 反卷积波束形成 移变点扩散函数 非负最小二乘 高分辨 稳健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瞬时频率方差加权导向最小方差波束形成检测器 被引量:17
10
作者 陈阳 赵安邦 +1 位作者 王自娟 惠俊英 《哈尔滨工程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730-735,共6页
为了克服传统线谱检测四维显示的难点,根据被动目标辐射噪声中含有高强度的稳定线谱这一特征,提出了一种针对线谱目标检测的阵列信号处理方法.从理论上分析了利用短时傅里叶变换估计含有线谱的辐射噪声的瞬时频率方差特性,将其与导向最... 为了克服传统线谱检测四维显示的难点,根据被动目标辐射噪声中含有高强度的稳定线谱这一特征,提出了一种针对线谱目标检测的阵列信号处理方法.从理论上分析了利用短时傅里叶变换估计含有线谱的辐射噪声的瞬时频率方差特性,将其与导向最小方差波束形成相结合,通过各方位的频率方差对波束输出进行加权,有效地提高导向最小方差波束形成对于线谱目标的检测能力.海试结果验证该方法的可行性与有效性,在多目标、强干扰的环境下,可以探测到弱线谱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短时傅里叶变换 瞬时频率方差 导向最小方差波束形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最小二乘估计的声矢量阵稳健波束形成 被引量:2
11
作者 王燕 吴文峰 梁国龙 《兵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379-384,共6页
针对存在导向矢量失配和快拍数不足时,声矢量阵标准Capon波束形成器性能急剧下降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最小二乘估计的声矢量阵稳健波束形成算法。鉴于声矢量阵声压通道和振速通道的导向矢量误差来源不同,分别为声矢量阵声压通道和振速... 针对存在导向矢量失配和快拍数不足时,声矢量阵标准Capon波束形成器性能急剧下降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最小二乘估计的声矢量阵稳健波束形成算法。鉴于声矢量阵声压通道和振速通道的导向矢量误差来源不同,分别为声矢量阵声压通道和振速通道设计了广义旁瓣对消器;利用最差性能最优化的思想,将声矢量阵标准Capon波束形成器转化为稳健最小二乘估计问题;利用二阶锥规划求解。仿真分析表明,该算法在抗导向矢量失配、快拍数不足、阵元姿态误差方面均有良好的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息处理技术 稳健自适应波束形成 矢量 广义旁瓣对消器 最小二乘估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新的矢量传感器线列阵波束形成算法 被引量:7
12
作者 李海涛 李智忠 +1 位作者 宋志杰 王良 《传感器与微系统》 CSCD 2015年第10期144-146,150,共4页
为了提高基于矢量线列阵的目标方位估计能力,将基于时域解析信号实现最小方差无畸变响应(MVDR)的方法——TAMVDR算法引入到了矢量线列阵信号处理中,提出了实现矢量线列阵波束形成的VTAMVDR算法。理论分析了矢量线列阵VTAMVDR算法的原理... 为了提高基于矢量线列阵的目标方位估计能力,将基于时域解析信号实现最小方差无畸变响应(MVDR)的方法——TAMVDR算法引入到了矢量线列阵信号处理中,提出了实现矢量线列阵波束形成的VTAMVDR算法。理论分析了矢量线列阵VTAMVDR算法的原理,该算法通过Hilbert变换对时域宽带信号引入复权向量,不需要进行子带分割,且不需要对数据进行分块处理,获得稳定优化权向量估计所需要的数据长度远小于频域MVDR方法,数据长度合适时,单次快拍即可实现波束形成,大大降低了运算量。仿真和海上试验数据分析结果表明:VTMVDR算法相比于频域MVDR算法具有较好的性能,具有更高的分辨率和更窄的波束角,有更好的探测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矢量传感器线列 矢量时域解析最小方差无畸变响应 波束形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特征空间的线性约束最小方差波束形成器 被引量:9
13
作者 赵永波 张守宏 《电子与信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423-426,共4页
该文把线性约束和特征空间技术相结合,提出了基于特征空间的线性约束最小方差波束形成器(ELCMVB),该波束形成器是把线性约束最小方差波束形成器(LCMVB)的预定约束方向导向矢量向信号子空间投影,再结合线性约束用LCMVB来得到权矢量。经... 该文把线性约束和特征空间技术相结合,提出了基于特征空间的线性约束最小方差波束形成器(ELCMVB),该波束形成器是把线性约束最小方差波束形成器(LCMVB)的预定约束方向导向矢量向信号子空间投影,再结合线性约束用LCMVB来得到权矢量。经分析表明,ELCMVB的性能优于GEIB的性能。与GEIB相比,ELCMVB不用计算修改的信号子空间,避免了因计算修改信号子空间而容易造成的计算不稳定性,且其波束形成性能基本上不受零点约束位置的影响。最后,给出了计算机仿真结果,并证实了ELCMVB的优越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波束形成 信号子空间 线性约束 最小方差 特征空间 矢量 计算机仿真 基于特征 向导 投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协方差矩阵估计的稳健Capon波束形成算法 被引量:3
14
作者 陈明建 罗景青 龙国庆 《火力与指挥控制》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94-97,102,共5页
常规Capon波束形成器性能对模型误差或失配非常敏感,尤其是当期望信号包含在训练数据中,导向矢量失配将引起性能急剧下降。为解决这一问题,提出了一种采用干扰噪声协方差矩阵和导向矢量联合估计的稳健波束形成算法。该方法通过对Capon... 常规Capon波束形成器性能对模型误差或失配非常敏感,尤其是当期望信号包含在训练数据中,导向矢量失配将引起性能急剧下降。为解决这一问题,提出了一种采用干扰噪声协方差矩阵和导向矢量联合估计的稳健波束形成算法。该方法通过对Capon空间谱在非目标信号的方位区域内的积分,实现对干扰噪声协方差矩阵的估计,解决数据协方差矩阵包含有目标信号时引起信号自相消问题;其次为了克服导向矢量失配的影响,通过最大化输出功率,并增加二次型约束防止估计的导向矢量接近于干扰导向矢量,实现对导向矢量的估计。仿真实验表明:该算法能获得近似最优的输出信干噪比,与现有算法相比稳健性更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稳健自适应波束形成 方差重构 导向矢量估计 二次型约束二次规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协方差矩阵重构稳健波束形成算法 被引量:3
15
作者 陈明建 龙国庆 黄中瑞 《兵器装备工程学报》 CAS 2017年第4期1-7,共7页
提出了一种新的基于协方差矩阵重构的稳健算法。该算法基于最小化输出期望信号空间倒谱,利用多项式拟合估计期望信号的导向矢量;从数据协方差矩阵中减去期望信号部分,得到干扰加噪声协方差矩阵,通过修正方法实现对干扰加噪声协方差矩阵... 提出了一种新的基于协方差矩阵重构的稳健算法。该算法基于最小化输出期望信号空间倒谱,利用多项式拟合估计期望信号的导向矢量;从数据协方差矩阵中减去期望信号部分,得到干扰加噪声协方差矩阵,通过修正方法实现对干扰加噪声协方差矩阵的准确估计,解决了低信噪比时由于信号子空间发生缠绕,导致协方差矩阵估计存在较大误差的问题;理论分析与仿真实验表明了该算法的有效性和稳健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稳健自适应波束形成 方差重构 导向矢量估计 信干噪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空时二维协方差矩阵修正的波束形成算法 被引量:1
16
作者 岳鹏飞 张伟 +1 位作者 赵兰普 王剑 《现代雷达》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29-32,50,共5页
在实际应用环境中,信源和阵列传感器等存在误差,假设期望信号的导向矢量与真实信源导向矢量的失配会导致阵列波束形成器把期望信号当作干扰来加以抑制。针对信号匹配误差导致自适应波束形成性能下降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空时二维协方... 在实际应用环境中,信源和阵列传感器等存在误差,假设期望信号的导向矢量与真实信源导向矢量的失配会导致阵列波束形成器把期望信号当作干扰来加以抑制。针对信号匹配误差导致自适应波束形成性能下降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空时二维协方差矩阵修正的波束形成算法,利用空时结构对宽带幅相误差校正的特性,对空时二维协方差矩阵进行重构,并对修正协方差矩阵进行特征值分解,分离出信号加干扰子空间,将失配导向矢量投影可使期望信号与噪声子空间严格正交,最后求解算法最优权值。算法有效改善了波束形成的输出信噪比,计算机仿真验证了理论分析的正确性和算法的稳健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时自适应 波束形成 导向矢量 方差 稳健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协方差矩阵重构的稳健波束形成算法 被引量:6
17
作者 郭业才 陈晨 胡国乐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1-5,共5页
当期望信号导向矢量失配以及采样协方差矩阵中包含期望信号时,传统自适应波束形成器性能会下降。对此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协方差矩阵重构的稳健波束形成算法。该算法首先通过对期望信号和干扰的大致来波方向范围进行积分以估计出导向矢... 当期望信号导向矢量失配以及采样协方差矩阵中包含期望信号时,传统自适应波束形成器性能会下降。对此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协方差矩阵重构的稳健波束形成算法。该算法首先通过对期望信号和干扰的大致来波方向范围进行积分以估计出导向矢量,然后利用主模式抑制去除信号间多余的相干性,并重构出最终的协方差矩阵。仿真实验表明,该算法提高了期望信号导向矢量失配时的稳健性,降低了对快拍数的敏感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方差重构 稳健波束形成 导向矢量估计 空间谱估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导向矢量扩维的稳健波束形成方法 被引量:2
18
作者 方玉河 李哲 +3 位作者 曹永兴 朱军 王南 苏良智 《南京理工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722-726,共5页
针对阵列信号导向矢量失配下的稳健波束形成问题,该文提出了1种新的方法。引入角度稳健因子,从而构造扩展目标导向矩阵,以替代目标视在导向矢量。仿真结果表明,该文方法比传统最小方差无偏响应(MVDR)方法具有更稳健的波束形成效果和更... 针对阵列信号导向矢量失配下的稳健波束形成问题,该文提出了1种新的方法。引入角度稳健因子,从而构造扩展目标导向矩阵,以替代目标视在导向矢量。仿真结果表明,该文方法比传统最小方差无偏响应(MVDR)方法具有更稳健的波束形成效果和更低的副瓣电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列信号处理 波束形成 导向矢量失配 最小方差无偏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干扰加噪声协方差矩阵重建的稳健自适应波束形成算法研究 被引量:2
19
作者 桂子杭 黎杨 李琼 《现代电子技术》 2022年第23期71-75,共5页
针对自适应波束形成中的期望信号“自消”问题,就近年来提出的期望信号预减除类方法展开研究。该类方法首先使用波达方向(DOA)估计技术得到期望信号的波达方向;然后从协方差矩阵中估计干扰加噪声协方差矩阵,来消除采样信号期望信号分量... 针对自适应波束形成中的期望信号“自消”问题,就近年来提出的期望信号预减除类方法展开研究。该类方法首先使用波达方向(DOA)估计技术得到期望信号的波达方向;然后从协方差矩阵中估计干扰加噪声协方差矩阵,来消除采样信号期望信号分量对算法的影响,避免产生期望信号“自消”问题,进一步修正假定的期望信号导向矢量来估计真实导向矢量;最后计算得到权矢量。理论分析给出了4种代表性方法的原理和算法的复杂度,并通过数值仿真验证,仿真结果表明,当存在阵列扰动的情况下,协方差适配重建方法在低信噪比(SNR)下获得更佳的性能。当存在指向误差的情况下,子空间重建方法在很大的输入信噪比范围内受的影响最小。文中总结了这些方法的综合性能优缺点,对于该类方法实际应用有一定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适应波束形成 信干噪比 均匀直线 干扰加噪声协方差 导向矢量 空间谱 Capon波束形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双层协方差矩阵重构的稳健波束形成算法 被引量:1
20
作者 曹司磊 曾维贵 王磊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1605-1611,共7页
针对协方差矩阵含目标信号分量及目标导向矢量失配情况下,传统自适应波束形成器性能急剧下降的问题,提出了干扰加噪声协方差矩阵双层重构的稳健波束形成算法。首先,利用稀疏重构的方法预估干扰加噪声协方差矩阵,通过估计干扰导向矢量及... 针对协方差矩阵含目标信号分量及目标导向矢量失配情况下,传统自适应波束形成器性能急剧下降的问题,提出了干扰加噪声协方差矩阵双层重构的稳健波束形成算法。首先,利用稀疏重构的方法预估干扰加噪声协方差矩阵,通过估计干扰导向矢量及干扰功率对干扰加噪声协方差矩阵进行优化校正;然后,基于子空间理论建立导向矢量约束误差优化模型,利用迭代方法对凸优化模型进行求解,得到最优权值向量。仿真结果表明:所提算法显著提高了波束形成器在目标导向矢量约束误差及阵列误差情况下的稳健性,低快拍条件下表现较好,输出性能优于仿真对比算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适应波束形成 干扰与噪声协方差 双层重构 导向矢量估计 迭代求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