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输入电流空间矢量调制-输出滞环电流控制的MC-PMSM矢量控制系统 被引量:4
1
作者 葛红娟 苏国庆 +1 位作者 刘伯华 杨冬冬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39-43,共5页
针对输入电流空间矢量调制-输出滞环电流控制(SVM-HCC)方法存在的缺点,如虚拟整流环节在零矢量导通期间,虚拟逆变环节的输出电流滞环控制失效,提出了将虚拟整流环节中的零矢量用两个互补的非零矢量来合成的思想。该方法将空间矢量的60&#... 针对输入电流空间矢量调制-输出滞环电流控制(SVM-HCC)方法存在的缺点,如虚拟整流环节在零矢量导通期间,虚拟逆变环节的输出电流滞环控制失效,提出了将虚拟整流环节中的零矢量用两个互补的非零矢量来合成的思想。该方法将空间矢量的60°相区分为两个30°相区,使用不同的两个互补的非零矢量,使虚拟直流环节具有有效直流电压,从而有效控制电动机电流。对MC-PMSM矢量控制系统的SVM-HCC方法原理进行了详细的推导、分析和试验研究。原理样机试验结果表明,将虚拟整流环节中的零矢量用两个互补的非零矢量来合成后,采用SVM-HCC的矩阵变换器-永磁同步电动机系统不仅具有良好的控制效果和较好的网侧性能,而且输入电流和输出电流波形的正弦性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矩阵变换器 永磁同步电动机 输入电流空间矢量调制-输出滞环电流控制 矢量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基于平行因子分解的电磁矢量传感器MIMO雷达测向算法 被引量:1
2
作者 文方青 罗祥波 师俊朋 《数据采集与处理》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333-1344,共12页
现有的电磁矢量传感器?多输入多输出(Electromagnetic vector sensor multiple?input multiple?output, EMVS?MIMO)雷达大多限制收发阵元以半波长约束分布,极大限制了雷达测向的分辨率。针对此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平行因子(Parallel... 现有的电磁矢量传感器?多输入多输出(Electromagnetic vector sensor multiple?input multiple?output, EMVS?MIMO)雷达大多限制收发阵元以半波长约束分布,极大限制了雷达测向的分辨率。针对此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平行因子(Parallel factor, PARAFAC)分解方法对目标进行二维角度估计的算法,该算法适用于所有任意发射阵列几何以及任意稀疏的接收阵列几何。首先,对接收阵列的匹配滤波后的信号构造三阶平行因子张量模型。然后,利用PARAFAC分解,得到发射方向、接收方向以及复合因子矩阵的估计值。最后,联合旋转不变法、矢量叉积法和最小二乘法,得到目标的高分辨率、无模糊特性二维角度估计的闭式解。本文所提出的算法具有精度高、计算复杂度低的特点,计算机仿真验证了基于张量分解的算法在任意双基地EMVS?MIMO雷达模型上的应用,该算法能够准确地估计出多个目标的二维角度参数,证明了所提算法的有效性和优越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基地电磁矢量传感器多输入多输出雷达 平行因子分解 二维角度估计 任意阵列几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级矩阵变换器的双空间矢量预测控制 被引量:1
3
作者 齐庭庭 邓文浪 +2 位作者 段斌 李辉 龙美志 《控制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273-278,共6页
针对电网输入电压不对称和输出负载变化等扰动,使得双级矩阵变换器(TSMC)的输入输出电能质量变差的问题,提出了双级矩阵变换器的双空间矢量参考值的预测控制算法。首先基于瞬时功率理论分析整流级输入有功功率和无功功率控制原理,分别... 针对电网输入电压不对称和输出负载变化等扰动,使得双级矩阵变换器(TSMC)的输入输出电能质量变差的问题,提出了双级矩阵变换器的双空间矢量参考值的预测控制算法。首先基于瞬时功率理论分析整流级输入有功功率和无功功率控制原理,分别建立两级电路的预测模型;然后提出了整流级参考输入电流矢量和逆变级参考输出电压矢量的预测算法。与开关表法的预测算法相比,本预测算法具有计算量小、开关频率固定等优点。仿真结果表明,采用所提出的控制策略,系统能有效抑制输入电压的不对称对输出性能的影响;同时,在输出负载扰动时,能保证整流级的高输入功率因数和输入电流质量,控制系统具有良好的动静态性能。该预测算法适用于工程领域中数字化控制方案的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级矩阵变换器 双空间矢量参考值 参考输入电流矢量 参考输出电压矢量 预测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进径向基函数的激光陀螺温度漂移补偿研究
4
作者 张孟 彭冲冲 冉营丽 《激光与红外》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46-51,共6页
当前方法多采用单一传感温度参数完成补偿,没有对各个传感器的不同温度参数进行区分,导致补偿效果差。对此,提出了一种改进径向基函数的激光陀螺温度漂移补偿方法。首先,采用小波分解含有噪声的激光陀螺漂移信号,求出并校正每个尺度的... 当前方法多采用单一传感温度参数完成补偿,没有对各个传感器的不同温度参数进行区分,导致补偿效果差。对此,提出了一种改进径向基函数的激光陀螺温度漂移补偿方法。首先,采用小波分解含有噪声的激光陀螺漂移信号,求出并校正每个尺度的小波系数,得到重构后无干扰温度传感信号;然后,通过脉冲矢量、装配误差矩阵等数值,测量激光陀螺加速计,分辨出各传感器的温度参数。利用自组织特征映射网络分类激光陀螺输出参数,选择径向基函数神经网络转换函数,算出每个温度传感器参数的误差减少率。最后,结合正交最小二乘算法训练径向基函数神经网络,完成激光陀螺温度漂移补偿。通过实验,证明所提方法激光陀螺温度漂移补偿效果佳,输出稳定性,可增强高精度的导航、定位、定向等设备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陀螺 温度漂移补偿 脉冲输出矢量 标度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降维变换的低复杂度双基地EMVS-MIMO雷达高分辨多维参数估计 被引量:1
5
作者 谢前朋 杜奕航 +3 位作者 孙兵 闫华 潘小义 赵锋 《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899-1907,共9页
针对当前算法在实现双基地电磁矢量传感器多输入多输出(electromagnetic vector sensors multiple input multiple output,EMVS-MIMO)雷达的多维参数估计时计算代价较高的问题,通过利用降维变换技术来实现低复杂度的角度参数和极化参数... 针对当前算法在实现双基地电磁矢量传感器多输入多输出(electromagnetic vector sensors multiple input multiple output,EMVS-MIMO)雷达的多维参数估计时计算代价较高的问题,通过利用降维变换技术来实现低复杂度的角度参数和极化参数求解。针对阵列接收数据维度较大问题,通过设计相应的波束空间变换矩阵来实现对阵列接收数据的降维处理。针对算法本身的较高计算复杂度问题,采用低计算复杂度的平行因子分解算法。所提算法能够精确地实现对发射因子矩阵和接收因子矩阵的求解。同时,通过新的旋转不变关系构建新的估计信号参数,可以实现对发射/接收俯仰角的求解。进一步,发射/接收方位角、发射/接收极化角和发射/接收极化相位差的估计可以通过发射/接收空间响应矩阵的重构来实现。仿真实验结果表明,所提算法在降低计算复杂度的同时能够保持优越的多维参数估计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基地电磁矢量传感器多输入多输出(electromagnetic vector sensors multiple input multiple output EMVS-MIMO)雷达 多维参数估计 波束空间变换 平行因子分解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绝缘油介电强度测试仪电极电场计算及其校准方法研究 被引量:4
6
作者 潘洋 石雷兵 +3 位作者 糜坚平 周力任 朱力 林艳 《仪器仪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1831-1836,共6页
对绝缘油耐电压能力的考核通常采用绝缘油介电强度测量仪进行测试。采用普通高压分压器对绝缘油介电强度测试仪进行校准会出现2个问题:首先测试仪的带负载能力较弱,当分压器的输入阻抗小于测试仪的带载能力时,输出电压就会发生跌落;其... 对绝缘油耐电压能力的考核通常采用绝缘油介电强度测量仪进行测试。采用普通高压分压器对绝缘油介电强度测试仪进行校准会出现2个问题:首先测试仪的带负载能力较弱,当分压器的输入阻抗小于测试仪的带载能力时,输出电压就会发生跌落;其次校准需要模拟测试时仪器的实际使用状态,校准装置需要具有与装有绝缘油油杯相同的阻抗。本文采用有限元分别对不同结构的圆盘电极、球形电极以及球盖形油杯电极进行建模计算,得到了不同油杯的电容量大小,同时用高精度LCR电桥对不同结构电极的电容量进行测量,据此设计了中间接地的双电容分压器的矢量信号测量装置,试验结果表明该校验装置可以有效匹配绝缘油介电强度测试仪的油杯阻抗,并能满足了对于测试仪矢量输出量值的准确溯源。研究了用全绝缘电压互感器对此标准装置进行校准,通过和中国国家高电压计量站的比对证明了用互感器串联加法校准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绝缘油介电强度测试仪 矢量输出 有限元分析 双电容分压器 电压互感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