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FPGA的PMLSM三矢量模型预测电流控制IP核设计及硬件在环验证 被引量:1
1
作者 谭会生 卿翔 肖鑫凯 《半导体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988-997,共10页
为了提升永磁直线同步电机(PMLSM)电流控制的稳态性能和执行速度,同时降低资源消耗,基于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设计了一个三矢量模型预测电流控制(TV-MPCC)知识产权(IP)核,并利用FPGA在环可视化验证方法,建立了一个PMLSM的TV-MPCC IP... 为了提升永磁直线同步电机(PMLSM)电流控制的稳态性能和执行速度,同时降低资源消耗,基于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设计了一个三矢量模型预测电流控制(TV-MPCC)知识产权(IP)核,并利用FPGA在环可视化验证方法,建立了一个PMLSM的TV-MPCC IP核验证系统。通过Simulink对TV-MPCC策略进行算法级仿真,并优化了基本电压矢量的作用顺序;采用并行与资源共享硬件优化技术设计并封装了一个TV-MPCC IP核,并对其进行了功能仿真;将设计部署在FPGA芯片XC7Z020CLG400-2上,利用FPGA在环可视化验证平台进行实验研究。结果表明,TV-MPCC策略下d、q轴电流跟踪误差和电流脉动均降低90%以上;FPGA工作在100 MHz下,实现一次算法的时间为0.62μs,仅为软件PyCharm执行时间的0.41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永磁直线同步电机(PMLSM) 矢量模型预测电流控制(TV-MPCC) 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 电流跟踪误差 电流脉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Vienna整流器低开关频率双矢量模型预测控制策略研究
2
作者 冯兴田 代站疆 宋旭 《电机与控制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72-183,共12页
为了解决Vienna整流器传统有限集模型预测控制计算量大、控制精度依赖于采样频率的问题,同时降低Vienna整流器的开关频率,提出一种应用于Vienna整流器的低开关频率双矢量有限集模型预测控制策略。首先,建立基于电压预测的代价函数,并在... 为了解决Vienna整流器传统有限集模型预测控制计算量大、控制精度依赖于采样频率的问题,同时降低Vienna整流器的开关频率,提出一种应用于Vienna整流器的低开关频率双矢量有限集模型预测控制策略。首先,建立基于电压预测的代价函数,并在进行预测计算之前确定参考电压矢量所在的扇区以减少参与预测计算的矢量个数。其次,在控制周期中引入第二矢量与最优矢量共同作用,以提高控制系统的跟踪精度,减小传统有限集模型预测控制对采样频率的依赖。再者,为了减小系统的开关损耗,对输出的双矢量组合进行限定并对矢量的作用顺序进行调整。此外,利用冗余矢量对中点电压的相反影响解决直流侧中点电压的波动问题。最后,通过仿真和实验证明所提控制策略的有效性和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VIENNA整流器 矢量有限集模型预测控制 开关频率 低计算量 中点电压平衡 代价函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参数自适应补偿的并网逆变器双矢量鲁棒预测控制
3
作者 王皎懿 傅晓帆 +2 位作者 郑华俊 杨勇 李成丰 《智慧电力》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79-87,共9页
并网逆变器有限控制集模型预测控制(FCS-MPC)的性能依赖于模型参数的准确性。为减弱参数失配的影响,提出一种基于参数自适应补偿的双矢量鲁棒预测控制(DV-RPC)。首先,分析参数误差对传统双矢量有限控制集模型预测控制(DV-FCS-MPC)的影响... 并网逆变器有限控制集模型预测控制(FCS-MPC)的性能依赖于模型参数的准确性。为减弱参数失配的影响,提出一种基于参数自适应补偿的双矢量鲁棒预测控制(DV-RPC)。首先,分析参数误差对传统双矢量有限控制集模型预测控制(DV-FCS-MPC)的影响;其次,基于DV-FCS-MPC结构设计参数自适应补偿器,引入自适应调节因子优化预测电流项与扰动补偿项的权重分配,提升系统稳定性;最后,通过仿真验证了所提控制策略在电感、电阻参数失配条件下仍可保持良好的稳定性和控制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矢量有限控制模型预测控制 参数失配 参数自适应补偿器 矢量鲁棒预测控制 调节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变母线电压工况下开绕组PMSM单矢量模型预测转矩优化控制 被引量:5
4
作者 魏佳丹 徐家扬 +3 位作者 陶文杰 王艺威 周波 周开放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772-782,共11页
为改善双电源供电型开绕组永磁同步电机(permanent magnet synchronous machine,PMSM)在采用传统单矢量MPTC控制策略时转矩脉动大、计算复杂度高、权重系数较难整定的问题,该文提出一种基于电压矢量幅值的最优矢量快速选取方法,利用无... 为改善双电源供电型开绕组永磁同步电机(permanent magnet synchronous machine,PMSM)在采用传统单矢量MPTC控制策略时转矩脉动大、计算复杂度高、权重系数较难整定的问题,该文提出一种基于电压矢量幅值的最优矢量快速选取方法,利用无差拍预测转矩控制思想,直接预测出参考电压矢量,消除评价函数中的权重系数,分析变母线电压工况下的基本电压矢量变化趋势,结合扇区细分的思想,对不同电压比例下的矢量选取方法进行分析推导,充分考虑了双电源供电型开绕组PMSM拓扑的所有基本电压矢量,采用类似开关表的方法建立了不同扇区内的最优矢量选取方法,降低算法的计算复杂度,有效改善了电机的转矩脉动。实验结果表明,该文提出的单矢量模型预测转矩控制策略在宽母线电压比例范围内均能获得较好的电机控制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开绕组永磁同步电机 无差拍预测转矩控制 矢量模型预测转矩控制 最优矢量选取方法 宽母线电压比例范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三矢量的储能型准Z源光伏逆变器模型预测电流控制 被引量:1
5
作者 汤旻安 杨尚梅 许希元 《储能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2020年第4期1159-1166,共8页
本工作针对传统模型预测电流控制存在电流脉动较大而导致电流控制精度较低的问题,提出一种应用于储能型准Z源逆变器(energy-storage quasi-Z source inverter,ES-qZSI)的三矢量模型预测电流控制。首先以d、q轴电流为控制变量,根据最近... 本工作针对传统模型预测电流控制存在电流脉动较大而导致电流控制精度较低的问题,提出一种应用于储能型准Z源逆变器(energy-storage quasi-Z source inverter,ES-qZSI)的三矢量模型预测电流控制。首先以d、q轴电流为控制变量,根据最近三矢量原则构造6个虚拟电压矢量,以便逆变器输出电压矢量范围可以覆盖任意方向和幅值,提高了系统的电流控制精度。然后利用d、q轴最小电流误差原则计算各离散电压矢量的作用时间,最后经6次电流预测,得到作用于逆变器的最优电压矢量。仿真结果显示,与传统模型预测控制方法相比,该方法的电流畸变率降低了2.92%,电流脉动更小,逆变器的输出性能更优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储能型准Z源逆变器 矢量模型预测控制 虚拟电压矢量 电流畸变率 电流脉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PC型三电平逆变器可视化三矢量无模型预测控制策略 被引量:17
6
作者 朱敏龙 宋慧庆 +2 位作者 李宇航 范鸿炜 金涛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110-122,共13页
为了解决传统模型预测控制参数鲁棒性差、输出电流纹波大的不足,提出了一种应用于三相三电平逆变器的可视化三矢量无模型预测控制策略。该方法首先利用滑模观测器估计系统集总参数,采用无差拍控制获得参考电压矢量。该过程无需任何系统... 为了解决传统模型预测控制参数鲁棒性差、输出电流纹波大的不足,提出了一种应用于三相三电平逆变器的可视化三矢量无模型预测控制策略。该方法首先利用滑模观测器估计系统集总参数,采用无差拍控制获得参考电压矢量。该过程无需任何系统参数,提高了控制策略的参数鲁棒性。其次,在每个采样周期内施加由冗余矢量构成的三矢量组合,减少了输出电流纹波并实现了电容电压平衡。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新的可视化分析方法,从理论上证明了所提出的简化三矢量寻优的有效性。实验结果表明,在模型参数失配的情况下,所提策略可使NPC三电平逆变器的并网电流拥有较低的电流总谐波失真率,增强了模型预测控制的参数鲁棒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相三电平逆变器 矢量模型预测控制 参数鲁棒性 滑模观测器 模型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永磁直线同步电机矢量控制系统建模与实现 被引量:5
7
作者 赵镜红 张俊洪 《海军工程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73-76,89,共5页
针对永磁直线同步电机(PMLSM)的特点,建立PMLSM在dq两相坐标系下的数学模型。介绍了永磁直线同步电机矢量控制系统并给出了硬件和软件的设计思想。通过对控制电流以及电机位置的实验分析,验证了所研究的基于矢量控制的永磁直线同步电机... 针对永磁直线同步电机(PMLSM)的特点,建立PMLSM在dq两相坐标系下的数学模型。介绍了永磁直线同步电机矢量控制系统并给出了硬件和软件的设计思想。通过对控制电流以及电机位置的实验分析,验证了所研究的基于矢量控制的永磁直线同步电机矢量控制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永磁直线同步电机 矢量控制模型 坐标变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等效馈线的高压孤岛微电网多矢量MPC策略
8
作者 王雪伟 张明锐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2121-2132,I0007,共13页
高压孤岛微电网中,并联逆变器因输出阻抗不匹配而产生环流,影响系统传输效率和稳定性。该文基于等效馈线策略,结合外接电感和虚拟电感,合成自适应虚拟阻抗,用于动态调节输出阻抗匹配特性。为缓解传统PI控制响应速度慢的缺点,提出基于混... 高压孤岛微电网中,并联逆变器因输出阻抗不匹配而产生环流,影响系统传输效率和稳定性。该文基于等效馈线策略,结合外接电感和虚拟电感,合成自适应虚拟阻抗,用于动态调节输出阻抗匹配特性。为缓解传统PI控制响应速度慢的缺点,提出基于混合多矢量模型预测控制(model predictive control,MPC)的两步加速预测方法,在提高控制精度的同时降低实时计算量。最后,通过负荷突变和负荷波动两种典型工况,对比分析传统电压电流双环控制与不同矢量MPC控制的环流和谐波抑制效果。结果表明,基于等效馈线策略的混合多矢量MPC两步加速预测控制在保留环流抑制效果的同时可提升谐波抑制能力,加快响应速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孤岛微电网 等效馈线 自适应虚拟阻抗 混合多矢量模型预测控制 加速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相PWM整流器两矢量有限集模型预测电流控制 被引量:6
9
作者 韩坤 陈津辉 +1 位作者 李桂虎 张清华 《电源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63-68,共6页
为解决传统有限集模型预测电流控制FCS-MPCC(finite-control-set model predictive current control)方法下开关频率不固定和网侧电流谐波大等问题,以单相PWM整流器为研究对象,研究了一种两矢量有限集模型预测电流控制TV-FCS-MPCC(two-v... 为解决传统有限集模型预测电流控制FCS-MPCC(finite-control-set model predictive current control)方法下开关频率不固定和网侧电流谐波大等问题,以单相PWM整流器为研究对象,研究了一种两矢量有限集模型预测电流控制TV-FCS-MPCC(two-vector-based finite-control-set model predictive current control)方法。该方法根据整流器的3种电压矢量进行扇区划分,并在每个开关周期内同时作用一个扇区内的2个边界矢量;结合电流误差评价函数,求解出各扇区边界电压矢量的最优作用时间;最后采用电流误差评价函数值最小的扇区边界矢量,并通过调制模块产生相应开关信号。为验证所提方法的正确性和有效性,在小功率实验平台上对该TV-FCS-MPCC与传统FCS-MPCC方法进行了实验对比研究,研究结果表明:TV-FCS-MPCC方法可以有效实现单相PWM整流器的控制目标,与传统FCS-MPCC方法相比,所提方法可以实现开关频率的固定,并降低网侧电流TH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相PWM整流器 矢量有限集模型预测电流控制 扇区划分 最优电压矢量作用时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温导向的牵引变流器寿命优化控制
10
作者 向超群 杜京润 +2 位作者 陈春阳 李佳怡 成庶 《铁道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45-56,共12页
结温是影响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IGBT)寿命的主要因素。为了提高地铁两电平牵引变流器寿命,提出一种降低结温的异步牵引电机双矢量模型预测转矩控制(DVMPTC)策略。将传统DVMPTC的第二个电压矢量选择范围缩小在与第一个电压矢量不切换或... 结温是影响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IGBT)寿命的主要因素。为了提高地铁两电平牵引变流器寿命,提出一种降低结温的异步牵引电机双矢量模型预测转矩控制(DVMPTC)策略。将传统DVMPTC的第二个电压矢量选择范围缩小在与第一个电压矢量不切换或仅切换一次的范围,降低IGBT开关损耗的同时减小系统计算量;在代价函数中约束IGBT及其反并联二极管的损耗,动态加入损耗因子,并赋予权重系数,使得最优矢量的选择兼顾控制性能与降低损耗。通过仿真分析,本文所提方法相较于传统基于分段调制算法的直接转矩控制策略,降低了结温及其波动,提高了牵引变流器寿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两电平牵引变流器 IGBT模块结温 矢量模型预测转矩控制 损耗因子 牵引变流器寿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相异步电机无级调速控制系统及其控制算法 被引量:4
11
作者 罗荣福 王韬 +1 位作者 李会芳 唐章俊 《南京理工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26-132,共7页
该文以提高单相异步电机调速系统控制性能为目标进行研究。针对传统单相电容运转异步电机调速范围窄的问题,提出采用三相逆变器替代电容,设计一种新型无级调速控制系统来提升电机动态调速范围。引入矢量控制模型实现单相异步电机的定向... 该文以提高单相异步电机调速系统控制性能为目标进行研究。针对传统单相电容运转异步电机调速范围窄的问题,提出采用三相逆变器替代电容,设计一种新型无级调速控制系统来提升电机动态调速范围。引入矢量控制模型实现单相异步电机的定向磁场和转矩解耦控制,算法根据转矩调节电压/频率(Voltage/Frequency,V/F),优化调速控制从而提高效率。当电压合成矢量超过正弦调制点时,基于电压交替畸变法原理,通过计算正副绕组交变畸值对调制分量进行补偿,再计算输出调制比例,实现电机的无级调速,提高异步电机的效率。样机试验结果表明,与传统调速策略相比,该算法能有效改善电机进行无级调速的性能。在系统调节电流脉动时,输出功率、转矩波动减小,电机效率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相异步电机 无级调速算法 矢量控制模型 调制分量补偿 效率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SMO的PMSM无位置传感器算法研究 被引量:4
12
作者 丁炜 狄可可 +1 位作者 齐冬莲 赵光宙 《电测与仪表》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8-12,共5页
基于滑模变结构观测器(SMO)的基本理论,构造了永磁同步电机(PMSM)矢量控制系统的仿真模型,并对永磁同步电机无位置传感器的转子位置和速度估计算法进行改进,用一个饱和函数代替sign函数,用变截止频率低通滤波器代替固定截止频率低通滤波... 基于滑模变结构观测器(SMO)的基本理论,构造了永磁同步电机(PMSM)矢量控制系统的仿真模型,并对永磁同步电机无位置传感器的转子位置和速度估计算法进行改进,用一个饱和函数代替sign函数,用变截止频率低通滤波器代替固定截止频率低通滤波器,用自适应算法速度观测器代替传统基于电机模型的无位置传感器,实现了无位置传感器对电机转速的准确估算。仿真和实验结果验证了该技术的有效性和合理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永磁同步电机(PMSM) 滑模观测器(SMO) 无位置传感器 矢量控制模型 参数自适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PSCAD的2MW双馈风力发电机组低电压穿越能力研究 被引量:9
13
作者 刘代刚 罗永皓 +1 位作者 云雷 刘涤尘 《陕西电力》 2011年第11期5-9,共5页
随着以变速恒频双馈异步发电机为主体的大型风力发电机组在电网中所占比例的迅速提高,电力系统对并网风机在外部电网故障,特别是电网电压跌落下的不间断运行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首先介绍了德国EON风力发电系统低电压穿越标准,在定子... 随着以变速恒频双馈异步发电机为主体的大型风力发电机组在电网中所占比例的迅速提高,电力系统对并网风机在外部电网故障,特别是电网电压跌落下的不间断运行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首先介绍了德国EON风力发电系统低电压穿越标准,在定子磁链定向的基础上推导了双馈风力发电系统的有功无功解耦控制策略,最后在PSCAD中建立了具有Crowbar保护电路的2 MW双馈风力发电系统模型。仿真结果表明双馈风力发电系统具有很好的电压风穿越能力,正常运行状态下能够实现单位功率因素运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馈风力发电机 矢量控制模型 低电压穿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