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青少年低角不同矢状骨面型颞下颌关节形态及位置的CBCT分析
1
作者 郁馨 左志刚 +3 位作者 杨子靓 王瀚平 赵艳红 王悦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66-72,共7页
目的:研究不同矢状骨面型青少年低角患者颞下颌关节形态及位置差异,探讨颞下颌关节与颅颌面部骨骼类型之间的关系。方法:选择11~16岁骨性Ⅰ、Ⅱ、Ⅲ类低角患者各20例做为研究组,骨性Ⅰ类均角患者20例作为对照组,拍摄CBCT并导入Invivo 5.... 目的:研究不同矢状骨面型青少年低角患者颞下颌关节形态及位置差异,探讨颞下颌关节与颅颌面部骨骼类型之间的关系。方法:选择11~16岁骨性Ⅰ、Ⅱ、Ⅲ类低角患者各20例做为研究组,骨性Ⅰ类均角患者20例作为对照组,拍摄CBCT并导入Invivo 5.2软件获取头颅侧位及双侧关节影像,测量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1)Ⅰ类低角组髁突长轴径和冠状面髁突宽度、Ⅱ类低角组关节间隙以及Ⅲ类低角组关节窝深度等与眶耳平面-下颌平面角呈显著负相关。(2)与对照组相比,Ⅰ类低角组关节前间隙(P=0.022)和Ⅱ类低角组关节窝深度(P=0.027)等明显较大,Ⅲ类低角组关节结节斜度(P=0.017)和髁突水平角(P=0.016)明显较小。(3)Ⅰ类低角组髁头角和关节结节斜度等(P<0.05)、Ⅱ类低角组关节内间隙(P≤0.01)以及Ⅲ类低角组髁头角(P<0.01)等均显示右侧小于左侧。结论:不同矢状骨面型青少年低角患者颞下颌关节髁突形态、对称性、关节间隙等存在显著差异,正畸治疗中应予以重视,持续关注其髁突生长状态,以达到正畸后长期稳定的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锥形束计算机体层摄影术 颞下颌关节 矢状骨面型 青少年 低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骨面型下颌颊棚区骨量的特征分析 被引量:2
2
作者 吴瑶 徐依山 +5 位作者 李真真 司超 刘佳 曹宇 张惠超 杨陆一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362-366,共5页
目的:通过锥形束计算机成像技术(Cone-beam computed tomography,CBCT)对不同骨面型下颌颊棚区骨量进行分析,初步探究影响颊棚区骨量的因素,为临床中安全植入微螺钉提供指导。方法:从患者影像资料库中选取符合纳入标准的正畸患者资料120... 目的:通过锥形束计算机成像技术(Cone-beam computed tomography,CBCT)对不同骨面型下颌颊棚区骨量进行分析,初步探究影响颊棚区骨量的因素,为临床中安全植入微螺钉提供指导。方法:从患者影像资料库中选取符合纳入标准的正畸患者资料120例,根据矢状骨面型分为骨性Ⅰ类组,骨性Ⅱ类组,骨性Ⅲ类组;根据垂直骨面型分为高角组,均角组,低角组。测量颊棚区磨牙近远中根平面牙槽嵴顶下3 mm、6 mm、9 mm骨厚度与骨皮质厚度,将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1)颊棚区骨量由近中向远中逐渐增大,由牙槽嵴顶向根尖方向逐渐增大(P<0.05);(2)不同矢状骨面型患者颊棚区骨厚度存在差异(P<0.05);(3)不同垂直骨面型患者颊棚区骨厚度存在差异(P<0.05);(4)颊棚区骨厚度与ANB角呈正相关,与下颌平面角呈负相关(P<0.05)。结论:不同骨面型下颌颊棚区骨量存在差异,颊棚区骨量受矢状骨面型和垂直骨面型等因素影响,在植入微螺钉前应拍摄CBCT评估颊棚区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颌颊棚区 矢状骨面型 垂直面型 CBC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骨面型患者蝶鞍尺寸的测量分析
3
作者 李真真 吴瑶 +5 位作者 徐依山 司超 刘佳 曹宇 张惠超 杨陆一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513-517,共5页
目的:测量不同骨面型患者蝶鞍尺寸并探讨其与颅面部各测量项目之间的相关性。方法:对126例错牙合畸形患者的头颅侧位片进行回顾性研究,按矢状骨面型分为骨性Ⅰ类组、骨性Ⅱ类组、骨性Ⅲ类组;按垂直骨面型分为均角组、低角组、高角组。... 目的:测量不同骨面型患者蝶鞍尺寸并探讨其与颅面部各测量项目之间的相关性。方法:对126例错牙合畸形患者的头颅侧位片进行回顾性研究,按矢状骨面型分为骨性Ⅰ类组、骨性Ⅱ类组、骨性Ⅲ类组;按垂直骨面型分为均角组、低角组、高角组。测量颅面部相关硬组织数据以及蝶鞍尺寸,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1)不同性别患者蝶鞍尺寸无显著差异(P>0.05);(2)矢状骨面型组中,各组患者的蝶鞍尺寸无显著差异(P>0.05);(3)垂直骨面型组中,高角组蝶鞍直径、深度、面积最大(P<0.05),均角组与低角组的蝶鞍尺寸无显著差异(P>0.05);(4)蝶鞍长度与下颌平面角呈正相关(P<0.05);直径、深度、面积均与全面高、下面高、下颌体长、下颌平面角呈正相关(P<0.05)。结论:蝶鞍尺寸与垂直骨面型存在相关性,即蝶鞍直径、深度、面积越大,高角型趋势就越明显,可为正畸诊疗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蝶鞍尺寸 矢状骨面型 垂直面型 头颅侧位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CBCT对成人骨性I类和Ⅲ类患者的下颌骨形态的不对称性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李瑶琴 陈文静 葛自力 《浙江临床医学》 2017年第7期1205-1207,共3页
目的应用锥形束CT建立球面坐标系,比较骨性I类及骨性Ⅲ类患者的下颌骨形态,以供临床参考。方法对34例骨性Ⅲ类成人患者和42例骨性I类成人患者的下颌骨进行测量,比较两者之间的不对称性差异。结果骨性Ⅲ类组下颌升支总长度与下颌体长... 目的应用锥形束CT建立球面坐标系,比较骨性I类及骨性Ⅲ类患者的下颌骨形态,以供临床参考。方法对34例骨性Ⅲ类成人患者和42例骨性I类成人患者的下颌骨进行测量,比较两者之间的不对称性差异。结果骨性Ⅲ类组下颌升支总长度与下颌体长度的双侧差值以及下颌体、下颌升支总段、下颌升支侧方段和下颌升支后端的前方倾斜度的双侧差值均明显高于骨性I类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项测量值均与矢状骨面型存在相关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使用球面坐标评价面部的不对称行之有效。骨性Ⅲ类患者比骨性I类患者下颌骨不对称的趋势更为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颌对称性 矢状骨面型 锥形束CT 球面坐标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BCT测量牙槽弓长度的初步探究 被引量:2
5
作者 周顺泉 张晨 贺红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2014年第4期330-332,共3页
目的:运用CBCT测量分析下牙槽弓的长度,并初步评价不同矢状骨面型患者下牙槽弓长度的差异。方法:随机选择未经正畸治疗的成年女性患者68人,拍摄术前CBCT,运用NNT分析软件模拟头颅侧位片与曲面断层片,比较运用曲面断层片与原始石膏模型... 目的:运用CBCT测量分析下牙槽弓的长度,并初步评价不同矢状骨面型患者下牙槽弓长度的差异。方法:随机选择未经正畸治疗的成年女性患者68人,拍摄术前CBCT,运用NNT分析软件模拟头颅侧位片与曲面断层片,比较运用曲面断层片与原始石膏模型所测下牙槽弓长度差异,并根据模拟头颅侧位片头影测量结果分析骨性Ⅰ、Ⅱ及Ⅲ类患者牙槽弓长度的差异。结果:CBCT模拟曲面断层片与石膏模型测量牙槽弓长度无明显差异(P<0.05);骨性III类组患者下颌牙槽弓长度比骨性I类组明显较长(P<0.05);骨性Ⅱ类组患者下颌牙槽弓长度较骨性I类组较短,但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68)。结论:运用CBCT模拟曲面断层片进行牙槽弓长度测量是一种可行的方法;与骨性I类患者相比,骨性Ⅲ类患者常存在一个较长下颌牙槽弓,骨性II类患者下颌牙槽弓长度无明显减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槽弓长度 矢状骨面型 CBC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