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外视镜在矢状窦旁脑膜瘤手术中的应用
1
作者 陈勇 郑新 +2 位作者 张晓青 李松 杨辉 《陆军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6期1906-1912,共7页
目的探讨外视镜在矢状窦旁脑膜瘤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3月至2023年3月于本院神经外科同一医疗组接受手术的矢状窦旁脑膜瘤患者50例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方式分为外视镜组(22例)和显微镜组(28例),对比分析2组患者手术... 目的探讨外视镜在矢状窦旁脑膜瘤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3月至2023年3月于本院神经外科同一医疗组接受手术的矢状窦旁脑膜瘤患者50例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方式分为外视镜组(22例)和显微镜组(28例),对比分析2组患者手术效果、手术并发症以及术者体验。结果外视镜组与显微镜组患者性别(男/女:10/12 vs 12/16)、年龄[(50.7±10.2)vs(52.3±11.1)岁]、肿瘤大小[(20.79±25.04)vs(20.60±21.38)cm^(3)]均相似;2组手术时间[(217.73±59.66)vs(220.54±56.82)min]、术中出血量[(181.82±105.27)vs(189.29±103.06)mL]、肿瘤全切率(90.9%vs 89.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神经功能障碍、感染率等并发症方面差异也无统计学意义。外视镜在矢状窦旁脑膜瘤手术中能显示显微镜难以观察到的矢状窦旁硬膜缘下等大角度区域。外视镜系统下操作的舒适度优于显微镜,术中教学展示较显微镜更好。结论外视镜下切除矢状窦旁脑膜瘤安全有效,具有舒适的人体工程学姿势、良好的手术团队参与度、优秀的教学效果等优势,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视镜 显微镜 矢状窦旁脑膜瘤 神经外科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显微手术治疗中央区矢状窦旁脑膜瘤 被引量:6
2
作者 汤德刚 张相双 +1 位作者 王维东 葛健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719-721,共3页
目的 :探讨中央区矢状窦旁脑膜瘤的手术技巧。方法 :对16例经手术治疗的中央区矢状窦旁脑膜瘤的临床治疗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手术全切肿瘤12例(75.0%),其中SimpsonⅠ级切除5例(31.2%),Ⅱ级切除7例(43.8%),其余4例Ⅲ级切除(2... 目的 :探讨中央区矢状窦旁脑膜瘤的手术技巧。方法 :对16例经手术治疗的中央区矢状窦旁脑膜瘤的临床治疗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手术全切肿瘤12例(75.0%),其中SimpsonⅠ级切除5例(31.2%),Ⅱ级切除7例(43.8%),其余4例Ⅲ级切除(25.0%),无手术死亡。术后随访12-36个月,2例复发。结论:中央区矢状窦旁脑膜瘤手术治疗力争达到全切除,有效地控制术中出血、保护并妥善处理好重要回流静脉是确保手术成功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显微手术 中央区 矢状窦旁脑膜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后1/3矢状窦旁脑膜瘤的显微外科治疗 被引量:5
3
作者 李斌 袁贤瑞 计绍云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5年第6期603-605,共3页
目的:提高中后1/3矢状窦旁脑膜瘤的手术效果。方法:应用显微手术治疗中后1/3矢状窦旁脑膜瘤35例,术前行DSA检查25例,了解肿瘤的血供、矢状窦通畅程度及瘤周静脉回流代偿情况,采取先阻断窦旁供血,然后囊内或分块切除肿瘤,注意保护中央沟... 目的:提高中后1/3矢状窦旁脑膜瘤的手术效果。方法:应用显微手术治疗中后1/3矢状窦旁脑膜瘤35例,术前行DSA检查25例,了解肿瘤的血供、矢状窦通畅程度及瘤周静脉回流代偿情况,采取先阻断窦旁供血,然后囊内或分块切除肿瘤,注意保护中央沟静脉、其他代偿回流静脉及瘤周正常脑组织,妥善处理受累的矢状窦。结果:肿瘤全切除31例,近全切除4例,无手术死亡,术后遗有左侧轻偏瘫3例,双下肢轻瘫2例。29例术后随访3~7年,无肿瘤复发。结论:采用显微手术切除中后1/3矢状窦旁脑膜瘤可提高肿瘤全切除率,减少脑重要功能区的损伤,减少并发症,提高患者术后生存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矢状窦旁脑膜瘤 切除 代偿 静脉 显微外科治疗 并发症 结论 周正 目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