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4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试析我国社会矛盾的对抗性与非对抗性
1
作者 王瑞华 《理论探讨》 CSSCI 北大核心 1990年第4期92-93,71,共3页
1 马克思恩格斯生活于资本主义社会中,对于对抗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有过科学的论断。马克思说过:“当文明一开始的时候,生产就开始建立在级别、等级和阶级的对抗上,最后建立在积累的劳动和直接的劳动的对抗上。没有对抗就没有进步。这... 1 马克思恩格斯生活于资本主义社会中,对于对抗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有过科学的论断。马克思说过:“当文明一开始的时候,生产就开始建立在级别、等级和阶级的对抗上,最后建立在积累的劳动和直接的劳动的对抗上。没有对抗就没有进步。这是文明直到今天所遵循的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恩格斯 社会矛盾 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 非对抗性矛盾 社会主义社会 资本主义社会 历史发展 毛泽东选集 矛盾斗争 资本主义国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会生活中的对抗性矛盾和非对抗性矛盾 被引量:1
2
作者 贺彦波 《江汉论坛》 1986年第4期6-11,共6页
毛泽东同志关于正确区分和处理两类不同性质矛盾的学说,是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的崭新理论.这一理论在中国的改革年代更具有现实意义.但是,我国哲学界对这一理论并没有给以足够的重视,没能给以系统的解释、阐发和研究.本文试图就社会生活... 毛泽东同志关于正确区分和处理两类不同性质矛盾的学说,是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的崭新理论.这一理论在中国的改革年代更具有现实意义.但是,我国哲学界对这一理论并没有给以足够的重视,没能给以系统的解释、阐发和研究.本文试图就社会生活中的对抗性矛盾和非对抗性矛盾(以下简称两类矛盾)的内在根据、存在形式、发展特点以及独特的发展规律等问题谈些看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对抗性矛盾 社会主义社会 不同性质 阶级斗争 发展规律 社会主义国家 现实意义 矛盾体系 两类矛盾 社会矛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对立面的和谐结合——社会主义非对抗性矛盾特殊性探索
3
作者 张翼星 王东 《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7年第1期4-9,90,共7页
在蓬勃发展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特别是在当前方兴未艾的全面改革中,涌现出一系列新的矛盾、新的问题。其中有一类矛盾日益占据着重要地位,表现出相当明显的特殊性,就是不能强调用一方压倒另一方的斗争办法来解决,相反地却需要把... 在蓬勃发展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特别是在当前方兴未艾的全面改革中,涌现出一系列新的矛盾、新的问题。其中有一类矛盾日益占据着重要地位,表现出相当明显的特殊性,就是不能强调用一方压倒另一方的斗争办法来解决,相反地却需要把对立面结合起来,寻求对立面和谐结合的恰当尺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对立面 矛盾特殊性 对立统一规律 特殊表现形式 重要地位 列宁 非对抗性矛盾 阶级社会 生产与消费 特殊形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谈社会非对抗性矛盾
4
作者 王纪新 沈斌华 《内蒙古社会科学》 1980年第4期104-108,共5页
对抗性社会矛盾和非对抗性社会矛盾是马克思主义科学社会主义学说的一对重要范畴。将社会矛盾的性质作出对抗和非对抗的区分,对于客观地认识社会矛盾,采取正确的方法解决矛盾,推动历史的前进,有极大的意义。 本文拟就对抗性矛盾和非对... 对抗性社会矛盾和非对抗性社会矛盾是马克思主义科学社会主义学说的一对重要范畴。将社会矛盾的性质作出对抗和非对抗的区分,对于客观地认识社会矛盾,采取正确的方法解决矛盾,推动历史的前进,有极大的意义。 本文拟就对抗性矛盾和非对抗性矛盾在不同形态社会中的表现,社会主义社会的非对抗性矛盾,以及应当如何处理和解决达一矛盾等问题,谈一点粗浅的看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对抗性矛盾 过渡时期 无产阶级 社会矛盾 生产关系 社会主义 社会形态 资本主义 集体所有制 生产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社会主义社会矛盾的对抗与非对抗问题 被引量:1
5
作者 梁渭雄 《学术研究》 1984年第1期37-43,共7页
在人类社会发展史上,新生的社会主义社会已经有了几十年的历程。人们也正在对这几十年进行着认真的总结和研究,力图更好地认识和掌握它的客观规律性。辩证唯物主义认为,研究和了解事物的矛盾及其发展状况,是认识事物的规律性的基础,因而... 在人类社会发展史上,新生的社会主义社会已经有了几十年的历程。人们也正在对这几十年进行着认真的总结和研究,力图更好地认识和掌握它的客观规律性。辩证唯物主义认为,研究和了解事物的矛盾及其发展状况,是认识事物的规律性的基础,因而,对社会主义社会矛盾问题的研究,是认识和掌握社会主义社会的规律性的一个关键性问题。本文试图着重结合我国社会主义的实际状况,对社会主义社会矛盾中的对抗与非对抗问题,作一些初步的探讨。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主义社会矛盾 社会主义制度 非对抗性矛盾 矛盾关系 矛盾斗争 非阶级性 生产关系 阶级斗争 对抗形式 社会主义条件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无直接利益冲突”矛盾性质的定位分析
6
作者 谢海军 《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11-16,共6页
矛盾性质是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认识矛盾的首要视角。对抗性矛盾与非对抗性矛盾,是区分矛盾性质的主要标准。根本利益与矛盾方式是区分矛盾性质标准内涵的延伸。从矛盾性质区分标准的整体性看,矛盾的经济基础、矛盾政治性、矛盾价值性冲... 矛盾性质是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认识矛盾的首要视角。对抗性矛盾与非对抗性矛盾,是区分矛盾性质的主要标准。根本利益与矛盾方式是区分矛盾性质标准内涵的延伸。从矛盾性质区分标准的整体性看,矛盾的经济基础、矛盾政治性、矛盾价值性冲突、矛盾可协调性、矛盾强度,是区分矛盾性质的五个要素,并扮演着不同的功能。从区分矛盾标准要素的整体性分析,"无直接利益冲突"具有打、砸、抢、烧等暴力化特征,但同时又具有矛盾经济基础一致性、矛盾内容的非政治性、矛盾解决方式可协调性等特征。从矛盾性质整体性分析,"无直接利益冲突"具有非对抗性矛盾的性质,属于人民内部矛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直接利益冲突” 矛盾非对抗性 矛盾性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思想政治工作应当关注新时期人民内部矛盾
7
作者 刘笑燕 《求实》 北大核心 2003年第z1期200-202,共3页
  正确认识和处理人民内部矛盾问题,是我国社会政治生活的重要课题,历来为我党和政府所重视.当前,随着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发展和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入,人民内部矛盾发生了许多新的变化.……
关键词 人民内部矛盾 社会转型时期 新时期 非对抗性矛盾 思想政治工作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社会主义社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論社会主义社会矛盾的三种类型
8
作者 张翼星 《现代哲学》 1987年第S1期36-37,32,共3页
矛盾分类问题是辩证法研究中的一个重要理论问题,对于社会主义社会的矛盾科学地进行分类,有利于全面认识社会主义社会的矛盾,有利于自觉地采取解决矛盾的正确指针。社会主义社会的矛盾,是一个比较复杂的矛盾体系,具有多层结构,并且新旧... 矛盾分类问题是辩证法研究中的一个重要理论问题,对于社会主义社会的矛盾科学地进行分类,有利于全面认识社会主义社会的矛盾,有利于自觉地采取解决矛盾的正确指针。社会主义社会的矛盾,是一个比较复杂的矛盾体系,具有多层结构,并且新旧交替,要确切分类,并非易事。矛盾分类可从各个侧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主义社会矛盾 理论问题 全面认识 社会主义国家 矛盾体系 社会发展 社会主义条件下 非对抗性矛盾 经济结构 国营经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依法正确处理新时期人民内部矛盾
9
作者 张国良 《政法论丛》 2000年第6期53-55,共3页
关键词 人民内部矛盾 依法治国 法律手段 非对抗性矛盾 法律办法 对抗性矛盾 敌我矛盾 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会主义辩证法研究的新成果——《社会主义社会矛盾概论》评介
10
作者 李恒瑞 《现代哲学》 1986年第1期81-84,共4页
高齐云、刘景泉主编的《社会主义社会矛盾概论》一书、(以下简称《概论》),最近已由中山大学出版社出版。这是我国第一部全面地、系统地阐述社会主义社会矛盾问题的学术专著,是社会主义社会辨证法研究工作的一项新成果。自从社会主义社... 高齐云、刘景泉主编的《社会主义社会矛盾概论》一书、(以下简称《概论》),最近已由中山大学出版社出版。这是我国第一部全面地、系统地阐述社会主义社会矛盾问题的学术专著,是社会主义社会辨证法研究工作的一项新成果。自从社会主义社会诞生以来,社会主义社会矛盾也就开始了自己的运动史。社会主义社会矛盾研究作为一门科学,逐渐取得了人们的承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主义社会矛盾 新成果 社会主义辩证法 社会矛盾系统 矛盾问题 社会矛盾运动 理论体系 正确认识 非对抗性矛盾 辨证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矛盾的分类 被引量:1
11
作者 齐平 《社会科学研究》 1985年第6期40-43,共4页
近几年来,哲学界对矛盾的类型问题进行了研究和讨论,提出了一些引人思考的见解:例如,有的同志把矛盾划分为“以斗争性为主的矛盾和以同一性为主的矛盾”,有的同志把矛盾划分为“能结合的矛盾和不能结合的矛盾”;有的同志把矛盾划分为“... 近几年来,哲学界对矛盾的类型问题进行了研究和讨论,提出了一些引人思考的见解:例如,有的同志把矛盾划分为“以斗争性为主的矛盾和以同一性为主的矛盾”,有的同志把矛盾划分为“能结合的矛盾和不能结合的矛盾”;有的同志把矛盾划分为“对抗性的矛盾与非对抗性的矛盾”,等等。上述关于矛盾的分类是否恰当、是否科学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本特征 非对抗性矛盾 矛盾性质 相互联系 客观存在 社会主义社会 两种类型 思想 矛盾类型 外部矛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对抗与非对抗 被引量:1
12
作者 侯放 《社会科学辑刊》 1984年第2期33-37,共5页
对抗与非对抗,是矛盾性质问题,也是矛盾斗争形式问题。矛盾性质有对抗与非对抗之分,矛盾斗争形式也有对抗与非对抗之分。两者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毛泽东同志曾明确指出:“矛盾和斗争是普遍的和绝对的,但是解决矛盾的方法,即斗争的形... 对抗与非对抗,是矛盾性质问题,也是矛盾斗争形式问题。矛盾性质有对抗与非对抗之分,矛盾斗争形式也有对抗与非对抗之分。两者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毛泽东同志曾明确指出:“矛盾和斗争是普遍的和绝对的,但是解决矛盾的方法,即斗争的形式,则因矛盾的性质不同而不同”(《毛泽东选集》第1卷,第309页)。马克思主义辩证法关于矛盾性质与矛盾斗争形式的原理,对于在革命实践中正确认识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和采取正确的斗争形式,具有巨大的指导意义。但是,什么是对抗性矛盾?什么是非对抗性矛盾?怎样区分对抗斗争形式与非对抗斗争形式?这个问题,却一直没有解决。目前一些哲学教材对这个问题的表述,也有值得商榷之处。笔者愿提出一些极不成熟的意见,作为引玉之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对抗性矛盾 正确认识 社会生活 资产阶级 相互联系 互相补充 普遍性 矛盾性质 矛盾斗争 定义问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努力使对社会主义社会矛盾的研究成为一门科学——评《社会主义社会矛盾概论》
13
作者 柯木火 《学术研究》 1987年第3期111-112,共2页
研究社会主义社会的矛盾,一向是正在从事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人们十分关注的问题。但是,是否应当把社会主义社会的矛盾作为一门科学来研究,如何使这种研究真正成为一门科学,却是长期没有解决的问题。最近,由中山大学出版社出版的、高... 研究社会主义社会的矛盾,一向是正在从事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人们十分关注的问题。但是,是否应当把社会主义社会的矛盾作为一门科学来研究,如何使这种研究真正成为一门科学,却是长期没有解决的问题。最近,由中山大学出版社出版的、高齐云刘景泉主编的《社会主义社会矛盾概论》一书,对解决这个问题提出了许多很有见地的观点,为这个问题的解决做出了贡献。该书从矛盾的性质、体系、运动和处理等方面比较全面地论述了社会主义社会的矛盾,进行了许多新的、很有意义的探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主义社会矛盾 社会主义条件下 矛盾发展 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 社会矛盾系统 正确处理 科学 非对抗性矛盾 矛盾性质 矛盾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论社会主义社会矛盾的解决
14
作者 李江涛 《学术论坛》 1985年第10期12-15,共4页
为了全面开创四化建设的新局面,必须及时、正确、有效解决社会主义社会的各种矛盾。研究这个问题显然具有巨大的现实意义。对于社会主义社会矛盾的解决,我们认为应持全面、慎重的态度,下列四点是值得注意的。(1)弄清社会主义条件下解决... 为了全面开创四化建设的新局面,必须及时、正确、有效解决社会主义社会的各种矛盾。研究这个问题显然具有巨大的现实意义。对于社会主义社会矛盾的解决,我们认为应持全面、慎重的态度,下列四点是值得注意的。(1)弄清社会主义条件下解决矛盾的前提在着手解决矛盾之前,应该先认识矛盾发生的条件、性质和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主义社会矛盾 解决矛盾 人民内部矛盾 社会主义条件下 新局面 现实意义 有效解决 四化建设 非对抗性矛盾 矛盾解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略论党内矛盾
15
作者 许成庚 《中共天津市委党校学报》 1995年第4期43-46,共4页
近年来,在党建研究中,人们不再回避党内存在矛盾这一客观事实,而是坦然地分析它的现实表现、产生根源、特征、作用,寻找解决的方法、途径,力求揭示出其运动规律。特别是党的十四届四中全会《决定》明确提出,党必须"认真研究和解决... 近年来,在党建研究中,人们不再回避党内存在矛盾这一客观事实,而是坦然地分析它的现实表现、产生根源、特征、作用,寻找解决的方法、途径,力求揭示出其运动规律。特别是党的十四届四中全会《决定》明确提出,党必须"认真研究和解决在自身建设中出现的新矛盾新问题",更是有力地推动了这一研究的深入。但是,我们也看到,在这一问题上,目前仍存在不少错误认识,有些已严重妨碍了人们正确理解新时期党内矛盾的实质。本文试就其中几个基本问题,作一评析。一、关于党内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矛盾是不是普遍存在于党内生活的各个方面呢?从哲学的角度说,这已不成为问题。然而,在党建研究中,仍有人这样认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党内矛盾 新时期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人民内部矛盾 非对抗性矛盾 自身建设 根本利益 思想认识 党内斗争 无产阶级思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会主义条件下的矛盾
16
作者 科兹洛夫斯基 何梓焜 江水亮 《现代哲学》 1986年第3期75-79,共5页
马克思主义科学向来认为,研究社会主义条件下的辩证的矛盾问题有着重大的意义。这是由辩证法的规律在社会主义社会中所起的作用决定的,而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则要通过矛盾的揭露和解决,通过新与旧的斗争。发展在任何地方和任何时候都根... 马克思主义科学向来认为,研究社会主义条件下的辩证的矛盾问题有着重大的意义。这是由辩证法的规律在社会主义社会中所起的作用决定的,而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则要通过矛盾的揭露和解决,通过新与旧的斗争。发展在任何地方和任何时候都根源于矛盾的产生和解决。“就本来的意义说,辩证法就是研究对象的本质自身中的矛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主义社会 资本主义 相互关系 辩证法 社会主义条件下 非对抗性矛盾 社会生活 马克思恩格斯 社会发展 人类社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外在差异和内在差异、非本质矛盾和本质矛盾之间的关系问题
17
作者 林青山 《江海学刊》 1982年第1期33-38,共6页
长期以来,我们在谈到矛盾的时候,总是谈外部矛盾和内部矛盾、对抗性矛盾和非对抗性矛盾、敌我矛盾和人民内部矛盾等问题。可是对于黑格尔早在1812~1813年出版的世界哲学名著《逻辑学》中提出来的外在差异和内在差异、非本质矛盾和本... 长期以来,我们在谈到矛盾的时候,总是谈外部矛盾和内部矛盾、对抗性矛盾和非对抗性矛盾、敌我矛盾和人民内部矛盾等问题。可是对于黑格尔早在1812~1813年出版的世界哲学名著《逻辑学》中提出来的外在差异和内在差异、非本质矛盾和本质矛盾的问题,却被忽略了。究竟外在差异和内在差异、非本质矛盾和本质矛盾之间是什么关系,它们双方能否发生转化等问题,都是值得探讨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民内部矛盾 本质 关系问题 非对抗性矛盾 《逻辑学》 外部矛盾 敌我矛盾 哲学名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矛盾的同一性与斗争性在事物发展中的不同作用
18
作者 郑镇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2年第3期9-15,共7页
事物发展的根本动力在于事物内部的矛盾性。对这个马列主义的基本观点大家都没有异议。但如果从矛盾内部的基本属性,即同一性和斗}性上进一步探讨事物发展的动力和源泉问题,就众说纷纪,莫衷一是。现在哲学界摒弃了过去否认矛盾同一性在... 事物发展的根本动力在于事物内部的矛盾性。对这个马列主义的基本观点大家都没有异议。但如果从矛盾内部的基本属性,即同一性和斗}性上进一步探讨事物发展的动力和源泉问题,就众说纷纪,莫衷一是。现在哲学界摒弃了过去否认矛盾同一性在事物发展中的积极作用、片而强调矛盾斗争性是事物发展的动力的形而上学的观点,承认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相结合构成事物的运动和发展。这是花费了巨大的代价才认识到的结论,也是人们对客观世界认识更为深刻的表现。然而,事物往往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人的认识山是如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恩格斯 矛盾 基本观点 矛盾同一性 矛盾斗争性 根本动力 非对抗性矛盾 事物 发展观 斗争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调和是社会矛盾暂时解决的一种特殊形式
19
作者 张景荣 《人文杂志》 1986年第3期29-32,共4页
社会矛盾的暂时解决正如彻底解决一样,也有多种不同的形式。调和正是这种暂时解决的形式之一。我们应对这种特殊形式进行认真而全面的研究。随意地夸大或简单地否定它都无助于我们对调和在社会矛盾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得出比较客观的认识... 社会矛盾的暂时解决正如彻底解决一样,也有多种不同的形式。调和正是这种暂时解决的形式之一。我们应对这种特殊形式进行认真而全面的研究。随意地夸大或简单地否定它都无助于我们对调和在社会矛盾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得出比较客观的认识。 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矛盾 调和形式 特殊形式 非对抗性矛盾 矛盾统一体 根本利益 列宁 发展中 决议案 地位和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谈新时期党内个人利益和党的整体利益的矛盾
20
作者 方立 《社会主义研究》 1986年第5期43-44,共2页
党内个人利益和党的整体利益的矛盾,并不是现在才产生的新问题。然而,在党作为执政党之后这一矛盾有了新的特点。正确认识和处理这一矛盾,是新的历史条件下正确处理党内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的重要内容,对于端正党风,促进党的建设日具重要... 党内个人利益和党的整体利益的矛盾,并不是现在才产生的新问题。然而,在党作为执政党之后这一矛盾有了新的特点。正确认识和处理这一矛盾,是新的历史条件下正确处理党内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的重要内容,对于端正党风,促进党的建设日具重要,必须引起我们的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整体利益 个人利益 新的历史条件 新时期 非对抗性矛盾 权谋 私利 党员 一部分人 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