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运动规律
1
作者 马英华 《学术研究》 1987年第6期58-61,共4页
在19世纪,马克思、恩格斯不满意唯心史观对历史的解释,考察了人类社会的历史发展,特别是解剖了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明确提出了生产方式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恩格斯在《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发展》一书中指出:“唯物... 在19世纪,马克思、恩格斯不满意唯心史观对历史的解释,考察了人类社会的历史发展,特别是解剖了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明确提出了生产方式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恩格斯在《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发展》一书中指出:“唯物主义历史观从下述原理出发;生产以及随生产而来的产品交换是一切社会制度的基础,在每个历史地出现的社会中,产品分配以及和它相伴随的社会之划分为阶级或等级,是由生产什么、怎样生产以及怎样交换产品来决定的。所以一切社会变迁和政治变革的终极原因,不应当在人们的头脑中,在人们对永恒的真理和正义的日益增进的认识中去寻找,而应当在生产方式和交换方式的变更中去寻找”。接着,他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作了详尽的分析,将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具体化为生产的社会化和生产资料的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产关系 上层建筑 社会基本矛盾运动规律 生产力状况 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 恩格斯 资本主义生产方式 马克思主义 唯心史观 社会生产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产方式矛盾运动规律的再探讨
2
作者 胡贤鑫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1988年第6期26-34,共9页
关于生产方式的矛盾运动规律,我们现在一般把它表述为生产关系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这样的表述,在理论上和实践上多有疑义。按照我们的理解,决定生产力状况的是生产力自身的矛盾及其运动发展的规律。因此,生产关系与生产力的适合... 关于生产方式的矛盾运动规律,我们现在一般把它表述为生产关系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这样的表述,在理论上和实践上多有疑义。按照我们的理解,决定生产力状况的是生产力自身的矛盾及其运动发展的规律。因此,生产关系与生产力的适合,是生产关系与生产力发展“规律”的适合,而不是与生产力的“状况”相适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矛盾运动规律 生产方式 生产关系 生产力状况 生产力发展 运动发展 疑义 劳动者 工场手工业 劳动工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略论城镇储蓄存款的矛盾运动规律
3
作者 王启人 《南方金融》 1982年第9期24-31,共8页
一发展人民储蓄事业是我国内部积累社会主义建设资金和调节市场供求关系的一个重要方式,其作用是不容置疑的.我国解放三十余年,总的来看,城镇储蓄存款不断增长,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政治和经济形势稳定,人民群众生活改善,... 一发展人民储蓄事业是我国内部积累社会主义建设资金和调节市场供求关系的一个重要方式,其作用是不容置疑的.我国解放三十余年,总的来看,城镇储蓄存款不断增长,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政治和经济形势稳定,人民群众生活改善,储蓄存款连年大幅度上升.到一九八一年底,全国城镇储蓄达三百五十四亿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储蓄存款 储蓄率 矛盾运动规律 城镇居民 储蓄增长 生活改善 社会主义物质文明 货币收入 储蓄工作 消费基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中共探索社会主要矛盾的内在逻辑 被引量:3
4
作者 肖贵清 王然 《河北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172-179,共8页
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继承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主要矛盾思想的基础上,总结近代以来中国社会矛盾运动规律和中国革命实践经验,明确阐述了主要矛盾概念的思想内涵与理论意义,揭示了主次矛盾相互关系及其变化规律,形成了作为... 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继承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主要矛盾思想的基础上,总结近代以来中国社会矛盾运动规律和中国革命实践经验,明确阐述了主要矛盾概念的思想内涵与理论意义,揭示了主次矛盾相互关系及其变化规律,形成了作为认识框架和思维范式的主要矛盾理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共八大和十一届六中全会先后在不同时期正确分析了社会主要矛盾,为科学认识基本国情,明确中国共产党的主要任务和中心工作,制定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提供了理论支撑。中共十九大准确把握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的历史性变化,深化了党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主要矛盾的认识,标明了中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为新时代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主要矛盾 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中共十九大 中共八大 矛盾运动规律 历史性变化 历史方位 思维范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克思历史规律理论的三重价值析论——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 被引量:2
5
作者 李国泉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19-26,共8页
从思想史意义、理论方位和实践运用三重维度对马克思历史规律理论的价值进行再审视,有利于继承马克思的精神财富和重温马克思的思想贡献,有利于以科学的态度坚持和发展21世纪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以"实践的唯物主义"立场超越法... 从思想史意义、理论方位和实践运用三重维度对马克思历史规律理论的价值进行再审视,有利于继承马克思的精神财富和重温马克思的思想贡献,有利于以科学的态度坚持和发展21世纪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以"实践的唯物主义"立场超越法国唯物主义关于人与环境的"二律背反",实现了对以往一切历史规律解释范式的革命性变革。由于在"两个发现"中处于核心位置,马克思历史规律理论构成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理论硬核,它对于整个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具有极端重要性。如果说20世纪的社会主义革命从实践上突破了西欧"五种社会形态"线性更替的特殊运动规律,那么,苏联社会主义模式的最终破产和中国改革的生动实践,则进一步分别从反面和正面彰显了马克思所揭示的社会基本矛盾运动规律的普遍性和科学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 历史规律理论 社会基本矛盾运动规律 价值 21世纪马克思主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 被引量:1
6
作者 马英华 《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2年第3期9-14,共6页
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是当代理论和现实向我们提出的新课题。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并不否认上层建筑与生产力之间的直接联系,理论和社会实践的发展也表明: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同样是一条不依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 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是当代理论和现实向我们提出的新课题。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并不否认上层建筑与生产力之间的直接联系,理论和社会实践的发展也表明: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同样是一条不依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是社会基本矛盾运动规律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应将其纳入社会基本矛盾规律体系,才能正确理解和把握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基本动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层建筑 生产关系 社会生产力 生产力状况 马克思恩格斯 社会基本矛盾运动规律 唯物史观 马克思主义 社会发展 客观规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规律网”初探
7
作者 朱勇 《河北学刊》 1983年第3期124-127,共4页
马克思花费了四十年心血所撰著的《资本论》,以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规律特别是对立统一规律作指导,从资本主义最简单的因素——商品开始,周密地研究了资本主义社会的经济结构,“揭示出现代社的一切矛盾(或一切矛盾的胚芽)。”(列宁:《... 马克思花费了四十年心血所撰著的《资本论》,以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规律特别是对立统一规律作指导,从资本主义最简单的因素——商品开始,周密地研究了资本主义社会的经济结构,“揭示出现代社的一切矛盾(或一切矛盾的胚芽)。”(列宁:《哲学笔记》409页)从对劳动力这种特殊商品的精辟分析中,发现了剩余价值的生产,证明了“生产剩余价值或赚钱,是这个生产方式的绝对规律。”(《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第679页)在此基础上,马克思又以不可抗拒的逻辑力量,发现和揭示了剩余价值转化为资本,即资本积累的规律,无产阶级贫困积累的规律,资本的循环和周转的规律,社会生产两大部类的比例关系及其矛盾运动的规律,产业资本家、商业资本家、借贷资本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具体规律 社会规律 相渗 自然规律 矛盾运动规律 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规律 剩余价值规律 普遍联系 客观规律 逻辑思维规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唯物史观三大基本规律及其逻辑联系
8
作者 张云勋 《学术研究》 1987年第1期27-29,共3页
过去,我们对唯物辩证法揭示的三大基本规律及其逻辑联系,研究比较深入,但对唯物史观揭示的一般社会规律及其逻辑联系却研究甚少,本文试图在这个问题上提出一点自己的看法,以期引起讨论。本人认为,在社会领域中同样存在着三个基本规律,即... 过去,我们对唯物辩证法揭示的三大基本规律及其逻辑联系,研究比较深入,但对唯物史观揭示的一般社会规律及其逻辑联系却研究甚少,本文试图在这个问题上提出一点自己的看法,以期引起讨论。本人认为,在社会领域中同样存在着三个基本规律,即:社会基本矛盾运动规律、群众和个人不同历史作用的规律、物质利益运动规律。这三个规律是贯穿于人类社会的始终的。此外,唯物史观还要研究其它一些一般的社会规律,如阶级斗争规律,经济、政治、思想领域中各自的运动规律等等。但是这些规律或者只存在于社会发展的一定阶段,或者只表现于社会的某一特定领域,因而,它们都不能和三个基本规律相并列,而是属于另一层次的一般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唯物史观 基本规律 社会基本矛盾运动规律 物质利益关系 逻辑联系 阶级斗争规律 社会发展 历史作用 人类社会 社会规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社会主义社会矛盾的相对解决和绝对解决
9
作者 巫贵均 高伟梧 《现代哲学》 1986年第3期26-29,共4页
正确区分社会主义社会矛盾的相对解决和绝对解决,弄清这两种解决之间的辩证关系,是深入揭示社会主义社会矛盾运动规律的需要,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关键词 社会主义社会矛盾 社会主义事业 矛盾解决 辩证关系 解决矛盾 实践意义 社会矛盾系统 人民群众 社会矛盾运动规律 人民根本利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几点理解——兼与杜雷同志商榷 被引量:2
10
作者 梁裕楷 《学术研究》 1979年第2期27-33,共7页
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是社会基本矛盾的特殊运动形态。社会基本矛盾贯串于人类社会的各个社会形态,是人类社会的基本规律。马克思创立的社会基本矛盾学说,是人类社会基本矛盾运动规律的科学概括。关于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并最终决定整... 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是社会基本矛盾的特殊运动形态。社会基本矛盾贯串于人类社会的各个社会形态,是人类社会的基本规律。马克思创立的社会基本矛盾学说,是人类社会基本矛盾运动规律的科学概括。关于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并最终决定整个社会关系的原理,关于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发展的性质,上层建筑要适合经济基础要求的原理,关于生产关系对生产力的反作用,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的反作用的原理等等,适用于任何一个社会形态,当然也适用于社会主义社会。所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 社会主义生产关系 上层建筑领域 社会主义改造 生产力发展 社会基本矛盾运动规律 资本主义社会 资本主义生产关系 综合经济基础论 社会形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再谈超前认识论 被引量:3
11
作者 刘泽民 《理论探索》 北大核心 1996年第4期1-7,共7页
再谈超前认识论刘泽民我的《超前认识论》一书出版后,引起了哲学界一些同仁的关注。一些报刊陆续刊登了有些同志写的评论文章,对本书给予了较高评价,并指出进一步深入研究这一哲学问题的必要性和重要意义。我想就此问题再谈一些看法... 再谈超前认识论刘泽民我的《超前认识论》一书出版后,引起了哲学界一些同仁的关注。一些报刊陆续刊登了有些同志写的评论文章,对本书给予了较高评价,并指出进一步深入研究这一哲学问题的必要性和重要意义。我想就此问题再谈一些看法,希望能有更多的同志参加这一重要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前认识论 理性认识论 实践理性 理论理性 真理标准 实践运动 矛盾运动规律 主体和客体 价值标准 认识和实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图书馆“藏”与“用”的思考 被引量:5
12
作者 彭俊婷 《北京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1年第3期105-109,57,共6页
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认为,世界上的事物是普遍联系的,而且是互相转化的,任何事物,其内部都包含着本身特殊的矛盾运动规律。图书馆的藏书与利用也是如此。“藏”和“用”是图书馆工作中最普遍、最常见的一对矛盾。对这一矛盾的特点认识... 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认为,世界上的事物是普遍联系的,而且是互相转化的,任何事物,其内部都包含着本身特殊的矛盾运动规律。图书馆的藏书与利用也是如此。“藏”和“用”是图书馆工作中最普遍、最常见的一对矛盾。对这一矛盾的特点认识是否正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书馆工作 “用” 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 矛盾运动规律 相转化 普遍联系 也是如此 藏书 高校图书馆 馆藏图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论警察学的时空范围 被引量:2
13
作者 汪勇 李健和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1989年第1期58-59,共2页
科学是研究一定的自然、社会现象及其规律的。警察学要研究的是人类社会中的警察现象和与警察职能相关的其他社会现象,以及它们之间的矛盾运动规律。目前,警察学尚未跻身于科学之林,原因很多,其中最主要的是对警察学自身研究不够。而要... 科学是研究一定的自然、社会现象及其规律的。警察学要研究的是人类社会中的警察现象和与警察职能相关的其他社会现象,以及它们之间的矛盾运动规律。目前,警察学尚未跻身于科学之林,原因很多,其中最主要的是对警察学自身研究不够。而要使警察学成为一门真正的科学,首先要明确它的研究领域。警察学的研究领域包括具休内容范围和时间、空间范围。木文仅就警察学的时空范围作一浅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警察学 公安学 社会现象 世界警察 矛盾运动规律 研究领域 时空观 警察职能 公安机关 人类社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公共安全学”研究对象及其范围的一点探索 被引量:1
14
作者 子土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1989年第5期5-8,共4页
随着公安教育和公安科学研究的发展,创立独立的“公安学”已是公安科学界的共同愿望。经过公安科学界的专家、学者们的潜心研究,不仅编写出了《公安学概论》,而且于1987年10月在上海召开了全国首次“公安学”学术研讨会,这对创立和深化... 随着公安教育和公安科学研究的发展,创立独立的“公安学”已是公安科学界的共同愿望。经过公安科学界的专家、学者们的潜心研究,不仅编写出了《公安学概论》,而且于1987年10月在上海召开了全国首次“公安学”学术研讨会,这对创立和深化“公安学”的研究起了很大的推动作用。为了开展“公安学”的研究,本刊陆续发表了一些“公安学”的研究文章,作为一家之言,子土同志的文章就是其中之一。他对“公共安全学”的定义、研究对象及其范围提出了自己的见解。当然,在一门新科学创立之始,有各家之言,这并不奇怪。然而,各家的学术见解正确与否,都要在创立“公安学”的实践中经受检验。本刊历来提倡学术民主,广纳百家之言。欢迎公安科学界的专家、学者,就“公安学”的一些基本理论问题开展争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共安全 社会秩序 研究对象 社会主义社会 公安学 公安科学 人类社会 行为关系 发展变化 矛盾运动规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必须正确认识科学中的“马太效应” 被引量:1
15
作者 邓国天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2年第3期41-47,共7页
随着我国进入了新的历史时期,科学技术正在0步发展,广大科技上作者的景况分J上P著的改善,科学发展中的一些固有的矛盾和规律也明显地显示出来。研究这些矛盾和规w,对促进我国新的历史时期的科技发展,很有好处。本文试用国外科学社会学... 随着我国进入了新的历史时期,科学技术正在0步发展,广大科技上作者的景况分J上P著的改善,科学发展中的一些固有的矛盾和规律也明显地显示出来。研究这些矛盾和规w,对促进我国新的历史时期的科技发展,很有好处。本文试用国外科学社会学中的一项6)I光一“马太效应”,来对我国科技队伍中的一种矛盾运动规律进行分析,以便为正确处川外【技队伍的老中青三结合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学家 科学技术 科学发展 老中青三结合 矛盾运动规律 科技发展 马太效应 积极作用 中青年 学术交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生产力经济学科特点的认识
16
作者 王晓东 《学习与探索》 1983年第5期43-43,共1页
生产力经济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正在我国逐渐兴起。怎样认识这一学科的特点呢?下面简单谈几点看法。一、生产力经济学属于理论经济学范围。正如于光远同志指出的,生产力经济学与政治经济学并列作为理论经济学的两个主要分支,前者以研究... 生产力经济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正在我国逐渐兴起。怎样认识这一学科的特点呢?下面简单谈几点看法。一、生产力经济学属于理论经济学范围。正如于光远同志指出的,生产力经济学与政治经济学并列作为理论经济学的两个主要分支,前者以研究生产力为重点同时联系生产关系,后者以研究生产关系为重点同时联系生产力。作为生产力经济学研究对象的生产力不同于哲学历史唯物主义部分和政治经济学中的生产力。在那里它被描述得那样简单、抽象,而这里却正是要研究和揭示其内部异常复杂的矛盾运动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产力经济学 政治经济学 理论经济学 社会生产关系 历史唯物主义 经济学研究对象 矛盾运动规律 于光远 特点 独立学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身体接触——我国篮球攻防对抗的核心问题
17
《中国体育科技》 1988年第5期44-45,共2页
促进篮球运动发展的基本动力是攻与守这一对相互制约、相互影响、相互促进发展的矛盾运动。对立面的双方既斗争又统一,相互构成了篮球运动的基本矛盾运动规律。攻守对抗的含意相当广泛,综合有关资料,可把对抗归纳为: 1.在特定条件下的对... 促进篮球运动发展的基本动力是攻与守这一对相互制约、相互影响、相互促进发展的矛盾运动。对立面的双方既斗争又统一,相互构成了篮球运动的基本矛盾运动规律。攻守对抗的含意相当广泛,综合有关资料,可把对抗归纳为: 1.在特定条件下的对抗(场地、器材、时间、规则等); 2.无球队员之间的攻守对抗; 3.持球与防持球队员之间的攻守对抗; 4.攻守双方争夺篮板球时的对抗; 5.攻守双方技术、战术运用的对抗; 6.攻守双方的心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身体接触 攻守对抗 篮球运动 促进发展 基本动力 特定条件 攻防对抗 矛盾运动规律 攻与守 运动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毛泽东的社会主义改革观及其在新时期的创造性发展
18
作者 包心鉴 《江淮论坛》 CSSCI 1993年第6期24-31,共8页
毛泽东关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一个基本思想是把社会主义社会看成为一种辩证发展的过程,主张社会主义不能静止不变,必须在改革中前进。毛泽东的社会主义改革观,以对社会主义社会矛盾运动规律的深入揭示为出发点和根本依据,生动体现了... 毛泽东关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一个基本思想是把社会主义社会看成为一种辩证发展的过程,主张社会主义不能静止不变,必须在改革中前进。毛泽东的社会主义改革观,以对社会主义社会矛盾运动规律的深入揭示为出发点和根本依据,生动体现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社会发展观和方法论,因而对于今天的社会主义改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主义 毛泽东 改革观 创造性 社会矛盾运动规律 历史唯物主义 社会主义改革 辩证唯物主义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发展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乡镇煤矿经济学
19
作者 李世仪 《经济问题》 1986年第3期63-63,共1页
一、乡镇煤矿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和任务 乡镇煤矿经济学就是研究乡镇煤矿及同乡镇煤矿有关的经济技术问题。它是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基础上,在对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矛盾运动规律的研究中,掌握乡镇煤矿经济技术管理的规律性。因而,它既... 一、乡镇煤矿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和任务 乡镇煤矿经济学就是研究乡镇煤矿及同乡镇煤矿有关的经济技术问题。它是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基础上,在对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矛盾运动规律的研究中,掌握乡镇煤矿经济技术管理的规律性。因而,它既不是单纯的经济科学,也不是单纯的技术科学,它具有社会科学同自然科学互相渗透的特点。 1、乡镇煤矿经济学是研究乡镇煤矿生产力发展规律的科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镇煤矿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 研究对象和任务 经济技术管理 生产力发展规律 矛盾运动规律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 社会形态 技术问题 社会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不能挽救资本主义灭亡的命运
20
作者 邓思达 寇慕真 《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 1990年第9期31-33,共3页
140多年前,资本主义正处在上升时期,马克思、恩格斯就在《共产党宣言》中根据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规律,研究了资本主义社会产生和发展的情况,得出了“资本主义的灭亡和无产阶级的胜利是同样不可避免的”结论,已被历史所证实。
关键词 资本主义灭亡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 《共产党宣言》 矛盾运动规律 资本主义社会 生产关系 无产阶级 马克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