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社会组织参与基层矛盾纠纷化解的路径及其优化研究——基于23个案例的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 被引量:1
1
作者 程荃 《中共福建省委党校(福建行政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15-125,共11页
党的二十大强调要在社会基层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及时把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化解在萌芽状态。社会组织参与基层矛盾纠纷化解是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机制创新的重要方面。通过构建“能力-制度-关系”分析框架,并基于23个社会组织... 党的二十大强调要在社会基层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及时把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化解在萌芽状态。社会组织参与基层矛盾纠纷化解是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机制创新的重要方面。通过构建“能力-制度-关系”分析框架,并基于23个社会组织案例进行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以探究社会组织参与基层矛盾纠纷化解有效性的影响因素。研究发现,社会组织参与基层矛盾纠纷化解有效性受到组织资源、专业化程度、核心人物能量、政府支持力度、激励机制、与国家互动关系、与居民互动关系等因素的协同驱动,具体演化为能力驱动的自主发展型、政社互动的关系助推型、角色引领的环境塑造型三种差异化影响路径。建议从强化组织能力、整合制度资源以及织密互动关系等方面综合提升社会组织参与基层矛盾纠纷化解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组织 基层矛盾纠纷化解 实证分析 优化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居民矛盾纠纷化解模式的选择偏好及其影响因素——基于平安北京调查数据的分析
2
作者 刘瑞平 王建新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00-111,共12页
基于2021年平安北京建设发展调查数据,运用潜类别分析方法识别出居民偏好选择调解型、协商型和报警型三种组合的矛盾纠纷化解模式。通过对矛盾纠纷化解模式选择偏好的影响因素分析,结果显示,相比于农村社区居民,机关事业单位社区、老城... 基于2021年平安北京建设发展调查数据,运用潜类别分析方法识别出居民偏好选择调解型、协商型和报警型三种组合的矛盾纠纷化解模式。通过对矛盾纠纷化解模式选择偏好的影响因素分析,结果显示,相比于农村社区居民,机关事业单位社区、老城区和城乡接合部居民更倾向于选择报警型。有效的视频监控能够显著增加居民选择协商型的可能性,而见警率对报警型模式具有正向影响作用。居民更倾向选择协商型或报警型模式解决婚姻家庭纠纷,偏好选择调解型模式解决房屋/宅基地纠纷。居委会、业委会和治安志愿者参与化解矛盾纠纷的有效性增加了后续选择调解型或协商型的可能性。把握民众矛盾纠纷化解模式的诉求及其影响因素,发挥新时代“枫桥经验”在矛盾纠纷化解中的独特价值,优化中国特色的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机制,以类型化模式提高矛盾纠纷化解的精准度,以整体性社会治安防控体系提升矛盾纠纷化解质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矛盾纠纷化解模式 潜类别分析 调解型 协商型 报警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公安派出所矛盾纠纷化解:现状调查、困境思考与机制优化 被引量:19
3
作者 管晓静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49-156,共8页
公安派出所矛盾纠纷化解机制的建立和良性运行是实现公安基层社会治理目标的前提和基础。调研发现,目前公安派出所矛盾纠纷化解机制的运行存在一些困境,导致效能不高,主要表现为法律依据不完善,易导致执法不规范;权责不明晰,易造成警察... 公安派出所矛盾纠纷化解机制的建立和良性运行是实现公安基层社会治理目标的前提和基础。调研发现,目前公安派出所矛盾纠纷化解机制的运行存在一些困境,导致效能不高,主要表现为法律依据不完善,易导致执法不规范;权责不明晰,易造成警察权扩张;渠道不通畅,易消减效果。提高化解效能既需加强系统结构内部的建设又需提升系统外部的联结,在制度设计层面,应颁布矛盾纠纷化解的全国性法律,完善治安调解规范;在权力运行层面,应兼顾自愿、公平、公正和效率原则,规范警察权行使;在源头管理层面,应注重对非警务警情的合理分流;在策略选取层面,应着力实现情理法共融共治;在部门协作层面,应建立多元主体矛盾纠纷化解联动协作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安派出所 矛盾纠纷化解 化解模式 化解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乡村多元矛盾纠纷化解机制的实践探索--以广东省江门市新会区大鳌镇为例 被引量:1
4
作者 吴志锋 《农村农业农民》 2022年第24期41-43,共3页
基层矛盾纠纷治理是法治乡村建设的重要内容,乡村矛盾纠纷解决是实现新乡村治理的保障。广东省江门市新会区大鳌镇建立的乡村多元矛盾纠纷化解机制,在司法所的牵头下,携领多部门共同解决当地矛盾纠纷,较好地对矛盾纠纷和社会风险进行了... 基层矛盾纠纷治理是法治乡村建设的重要内容,乡村矛盾纠纷解决是实现新乡村治理的保障。广东省江门市新会区大鳌镇建立的乡村多元矛盾纠纷化解机制,在司法所的牵头下,携领多部门共同解决当地矛盾纠纷,较好地对矛盾纠纷和社会风险进行了化解。经验表明,单一纠纷解决方式已难以适应复杂社会关系下的农村发展需要。乡村多元矛盾纠纷化解机制既能发挥各种纠纷解决方式的长处,还能通过跨部门的联合调解,让当事人拥有纠纷解决过程的参与感以及公正的获得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 多元矛盾纠纷化解 大鳌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柔性治理:群团组织如何调处矛盾纠纷?——以浙江“桐家姑嫂”为例
5
作者 胡洁人 蔡舒依 《中共天津市委党校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86-95,共10页
“三源共治”倡导从诉、案、访三方拓展,形成矛盾纠纷分层递进、衔接配套的完整纠纷解决体系,是对新时代“枫桥经验”丰富内涵的再领悟、再发展、再深入。群团组织兼具政治属性与社会属性,既是党和政府联系群众的桥梁,又能凭借深厚群众... “三源共治”倡导从诉、案、访三方拓展,形成矛盾纠纷分层递进、衔接配套的完整纠纷解决体系,是对新时代“枫桥经验”丰富内涵的再领悟、再发展、再深入。群团组织兼具政治属性与社会属性,既是党和政府联系群众的桥梁,又能凭借深厚群众基础精准把握诉求,在治理理念、治理方式和治理成效上具备柔性治理的优势,是有力推动实现“三源共治”目标的重要组织。柔性治理模式弥补刚性治理之不足,有效化解涉讼、恶性事故及信访类矛盾纠纷,切实有效推进“三源共治”、维护群众合法利益和社会和谐稳定。群团组织的柔性治理模式对我国基层社会纠纷化解和社会治理具有重要的价值和功能,需进一步提升法治水平、优化评价指标、完善专业人才及资源支持等配套保障,应对纠纷化解实践中的困难和挑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群团组织 柔性治理 “三源共治” 矛盾纠纷化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余市:充分发挥“四员一体”作用助推基层社会治理法治化
6
《江西农业》 2024年第3期21-22,共2页
自“法律明白人”培养工程实施以来,新余市坚持将法治乡村建设与社会各项事业发展整体设计、通盘考虑,将“法律明白人”培养工程纳入全市“八五”普法规划以及年度普法工作要点,作为推进法治乡村建设的重点内容,扎实推进“法律明白人”... 自“法律明白人”培养工程实施以来,新余市坚持将法治乡村建设与社会各项事业发展整体设计、通盘考虑,将“法律明白人”培养工程纳入全市“八五”普法规划以及年度普法工作要点,作为推进法治乡村建设的重点内容,扎实推进“法律明白人”培养工程有序开展。截至目前,全市101个社区培养712名社区“法律明白人”骨干,4个园区培养15名企业“法律明白人”骨干。全市共培养农村、社区和园区“法律明白人”13.8万名(其中“法律明白人”骨干2.7万名),参与法治宣传55362人次,化解矛盾纠纷12165件次,参与社会事务管理14029件次,引导法律服务13134件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事务管理 法治宣传 乡村建设 社会治理法治化 化解矛盾纠纷 普法工作 明白人 新余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贵和工作法”接地气见实效
7
作者 徐平 龚耕 《村委主任》 2020年第5期40-40,共1页
为了坚持和发扬新时代“枫桥经验”,重庆市石柱县公安局在中益乡官田警务室建立“贵和工作室”并创立“贵和工作法”,化解矛盾纠纷,促进人心和善、态度和气、家庭和睦、社会和谐、人间和美。近日,笔者走进官田警务室,感受了一把“贵和... 为了坚持和发扬新时代“枫桥经验”,重庆市石柱县公安局在中益乡官田警务室建立“贵和工作室”并创立“贵和工作法”,化解矛盾纠纷,促进人心和善、态度和气、家庭和睦、社会和谐、人间和美。近日,笔者走进官田警务室,感受了一把“贵和工作法”。中益乡官田警务室辖区包括坪坝、全兴、建峰3个村,年轻民警刘攀是这里的“片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枫桥经验 警务室 接地气 家庭和睦 化解矛盾纠纷 重庆市石柱县 官田 工作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政法快讯
8
《农家致富》 2020年第5期51-51,共1页
保障疫情防控期间复工复产有法可依近日,中央政法委会同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司法部制定出台《关于政法机关依法保障疫情防控期间复工复产的意见》,以相关法律和基本政策为依据,重点围绕如何完善法规政策、如何规范... 保障疫情防控期间复工复产有法可依近日,中央政法委会同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司法部制定出台《关于政法机关依法保障疫情防控期间复工复产的意见》,以相关法律和基本政策为依据,重点围绕如何完善法规政策、如何规范执法司法、如何调处化解矛盾纠纷、如何提供优质高效的政法公共服务等方面,提出了12项工作举措和具体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疫情防控 最高人民法院 化解矛盾纠纷 依法保障 公共服务 工作举措 中央政法委 政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