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居民矛盾纠纷化解模式的选择偏好及其影响因素——基于平安北京调查数据的分析
1
作者 刘瑞平 王建新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00-111,共12页
基于2021年平安北京建设发展调查数据,运用潜类别分析方法识别出居民偏好选择调解型、协商型和报警型三种组合的矛盾纠纷化解模式。通过对矛盾纠纷化解模式选择偏好的影响因素分析,结果显示,相比于农村社区居民,机关事业单位社区、老城... 基于2021年平安北京建设发展调查数据,运用潜类别分析方法识别出居民偏好选择调解型、协商型和报警型三种组合的矛盾纠纷化解模式。通过对矛盾纠纷化解模式选择偏好的影响因素分析,结果显示,相比于农村社区居民,机关事业单位社区、老城区和城乡接合部居民更倾向于选择报警型。有效的视频监控能够显著增加居民选择协商型的可能性,而见警率对报警型模式具有正向影响作用。居民更倾向选择协商型或报警型模式解决婚姻家庭纠纷,偏好选择调解型模式解决房屋/宅基地纠纷。居委会、业委会和治安志愿者参与化解矛盾纠纷的有效性增加了后续选择调解型或协商型的可能性。把握民众矛盾纠纷化解模式的诉求及其影响因素,发挥新时代“枫桥经验”在矛盾纠纷化解中的独特价值,优化中国特色的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机制,以类型化模式提高矛盾纠纷化解的精准度,以整体性社会治安防控体系提升矛盾纠纷化解质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矛盾纠纷化解模式 潜类别分析 调解型 协商型 报警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创造性思维产生科学假说的四种模式 被引量:1
2
作者 沙世蕤 刘冠军 《理论学刊》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60-61,共2页
假说是科学认识主体在已知的有限的科学事实和一定的科学原理的基础上,通过科学抽象和判断推理等科学思维方法,对已存在和已发现的事物现象做出的假定性解释和说明,以及对未发现和尚未存在的事物现象做出的前瞻性预见和推测.该定义是从... 假说是科学认识主体在已知的有限的科学事实和一定的科学原理的基础上,通过科学抽象和判断推理等科学思维方法,对已存在和已发现的事物现象做出的假定性解释和说明,以及对未发现和尚未存在的事物现象做出的前瞻性预见和推测.该定义是从认识论或科学认识论角度做出的,反映了科学认识主体与科学认识客体即科学研究对象之间的关系.从方法论角度来说,研究者已注意到假说的重要性,希望在科研过程中能够积极地发现科学问题,大胆的提出并应用假说.怎样应用正确的思维形式才能对形成假说产生事半功倍的效果呢?笔者就此问题查阅大量有关资料,发现学术界对产生科学假说的思维模式研究较少,即使有所研究也并不深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造性思维 科学假说 思维形式 矛盾模式 过渡模式 超越模式 直觉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