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1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矛盾意向疗法与刺激控制疗法治疗大学生失眠对照研究
被引量:
1
1
作者
吴菲
王旭
+1 位作者
张莹洁
徐佳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287-292,共6页
目的对照刺激控制疗法,探讨矛盾意向疗法(paradoxical intention therapy,PIT)用于大学生失眠的治疗体验、执行意愿和疗效。方法81例大学生失眠患者分两组,分别采用矛盾意向疗法(PIT组,41例)和刺激控制疗法(刺激控制组,40例)治疗。治疗...
目的对照刺激控制疗法,探讨矛盾意向疗法(paradoxical intention therapy,PIT)用于大学生失眠的治疗体验、执行意愿和疗效。方法81例大学生失眠患者分两组,分别采用矛盾意向疗法(PIT组,41例)和刺激控制疗法(刺激控制组,40例)治疗。治疗1个月时以自编问卷调查患者的治疗体验和执行情况。两组患者治疗前和治疗1个月时以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ittsburgh sleep quality index,PSQI)、格拉斯哥睡眠努力度问卷(Glasgow sleep effort scale,GSES)和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SAS)进行自评,以分值变化评估治疗效果。结果治疗1个月,PIT组治疗执行率≥50%者比例(32/41 vs.21/40)、治疗体验为“焦虑感减轻”者比例(30/41 vs.14/40)和执行意愿“积极”者比例(22/41 vs.7/40)较刺激控制组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SQI、GSES、SAS经重复测量方差分析均表明,时间主效应有统计学意义(P<0.01),分组主效应和交互效应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后相比较,PIT组PSQI(14.27±2.67 vs.6.16±2.27)、GSES(10.22±1.92 vs.5.25±1.63)、SAS(54.73±5.35 vs.44.78±4.33),刺激控制组PSQI(14.03±2.66 vs.6.67±2.01)、GSES(9.98±2.02 vs.5.43±1.21)、SAS(56.13±5.62 vs.46.52±5.68),均在治疗后降低(P<0.01)。PIT组中,执行率≥50%者治疗前后变化值△PSQI(8.19±3.30 vs.1.56±1.81)、△GSES(4.97±2.07 vs.3.11±2.52)和△SAS(10.22±5.34 vs.6.00±3.74)高于执行率<50%者(P<0.05)。结论在大学生失眠患者中,PIT治疗失眠较刺激控制疗法治疗体验和执行意愿更好,两种方法疗效相当,PIT执行率较高的患者疗效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矛盾意向疗法
刺激控制
疗法
失眠
认知行为治疗
依从性
失眠认知行为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矛盾意向疗法与刺激控制疗法治疗大学生失眠对照研究
被引量:
1
1
作者
吴菲
王旭
张莹洁
徐佳
机构
清华大学医院精神科
清华大学学生心理发展指导中心
北京大学第六医院
出处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287-292,共6页
文摘
目的对照刺激控制疗法,探讨矛盾意向疗法(paradoxical intention therapy,PIT)用于大学生失眠的治疗体验、执行意愿和疗效。方法81例大学生失眠患者分两组,分别采用矛盾意向疗法(PIT组,41例)和刺激控制疗法(刺激控制组,40例)治疗。治疗1个月时以自编问卷调查患者的治疗体验和执行情况。两组患者治疗前和治疗1个月时以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ittsburgh sleep quality index,PSQI)、格拉斯哥睡眠努力度问卷(Glasgow sleep effort scale,GSES)和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SAS)进行自评,以分值变化评估治疗效果。结果治疗1个月,PIT组治疗执行率≥50%者比例(32/41 vs.21/40)、治疗体验为“焦虑感减轻”者比例(30/41 vs.14/40)和执行意愿“积极”者比例(22/41 vs.7/40)较刺激控制组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SQI、GSES、SAS经重复测量方差分析均表明,时间主效应有统计学意义(P<0.01),分组主效应和交互效应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后相比较,PIT组PSQI(14.27±2.67 vs.6.16±2.27)、GSES(10.22±1.92 vs.5.25±1.63)、SAS(54.73±5.35 vs.44.78±4.33),刺激控制组PSQI(14.03±2.66 vs.6.67±2.01)、GSES(9.98±2.02 vs.5.43±1.21)、SAS(56.13±5.62 vs.46.52±5.68),均在治疗后降低(P<0.01)。PIT组中,执行率≥50%者治疗前后变化值△PSQI(8.19±3.30 vs.1.56±1.81)、△GSES(4.97±2.07 vs.3.11±2.52)和△SAS(10.22±5.34 vs.6.00±3.74)高于执行率<50%者(P<0.05)。结论在大学生失眠患者中,PIT治疗失眠较刺激控制疗法治疗体验和执行意愿更好,两种方法疗效相当,PIT执行率较高的患者疗效较好。
关键词
矛盾意向疗法
刺激控制
疗法
失眠
认知行为治疗
依从性
失眠认知行为治疗
Keywords
Paradoxical intention therapy
Stimulation control therapy
Insomnia
Cognitive behavioral therapy
Compliance
Cognitive behavioral therapy for insomnia
分类号
R740 [医药卫生—神经病学与精神病学]
R338.63 [医药卫生—人体生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矛盾意向疗法与刺激控制疗法治疗大学生失眠对照研究
吴菲
王旭
张莹洁
徐佳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