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论辩证思维的发展及其现代形态 被引量:8
1
作者 张尚仁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6年第1期27-31,156,共6页
辩证思维的发展经历了从矛盾形态到系统形态再到生态形态的转换.矛盾形态的辩证思维概括为“一分为二”,抓住了核心,但存在导致将复杂对象简单化的危险;与矛盾思维相比,系统思维更能把握对象的全面性和内容的丰富性;在矛盾形态和系统形... 辩证思维的发展经历了从矛盾形态到系统形态再到生态形态的转换.矛盾形态的辩证思维概括为“一分为二”,抓住了核心,但存在导致将复杂对象简单化的危险;与矛盾思维相比,系统思维更能把握对象的全面性和内容的丰富性;在矛盾形态和系统形态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生态形态的辩证思维,则进一步强调了对象与外部环境的辩证关系及对象的历史演化和未来发展,因而应成为现代形态的辩证思维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辩证思维 矛盾形态 系统形态 生态形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态学思维方式:辩证思维方式的当代典型形态 被引量:4
2
作者 彭新沙 田大伦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39-144,148,共7页
可持续发展攸关全人类前途命运,离不开辩证思维方式的引导。辩证思维方式并非是一成不变的,而是具有历史性。迄今为止,已表现出四种基本形态:即矛盾思维形态、系统思维形态、信息思维形态和生态思维形态。生态学思维方式的崛起是现代科... 可持续发展攸关全人类前途命运,离不开辩证思维方式的引导。辩证思维方式并非是一成不变的,而是具有历史性。迄今为止,已表现出四种基本形态:即矛盾思维形态、系统思维形态、信息思维形态和生态思维形态。生态学思维方式的崛起是现代科技革命和生态危机的必然产物,因其不仅具有辩证思维方式的基本特征即对立统一性、普遍联系性和永恒发展性,而且是在吸收、借鉴、综合当代科学和哲学最新理论成果及其思维方式精华的基础上形成发展起来的,所以是辩证思维方式的当代典型形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辩证思维方式 矛盾思维形态 系统思维形态 信息思维形态 生态思维形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当代中国社会主要矛盾运动的历史进程 被引量:6
3
作者 赵科天 《甘肃社会科学》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209-211,共3页
自进入社会主义社会后,中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表现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半个世纪以来,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基本形态虽然没有发生质变,但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矛盾理论环境的更替,其具体运动形态却出... 自进入社会主义社会后,中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表现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半个世纪以来,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基本形态虽然没有发生质变,但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矛盾理论环境的更替,其具体运动形态却出现了新的情况,进入了新的历史进程,实现了从原生形态向次生形态的转换,当前正经历着从次生形态向再生形态的转变。透过这种转换,可以为我们进一步研究科学发展的动力机制找到了一个突破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要矛盾基本形态 原生形态 次生形态 再生形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转型期民族地区社会矛盾的系统形态研究——以甘肃甘南藏族自治州藏区为例
4
作者 马仲荣 《北方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1年第4期52-57,共6页
运用马克思主义社会矛盾理论系统,考察了转型期甘南州的社会矛盾,分析了现阶段甘南州"基本矛盾、主要矛盾、具体矛盾"三层次社会矛盾的生成诱因和矛盾性质;从加强执政党能力建设、加强民主法治建设、优化社会发展机制、提高... 运用马克思主义社会矛盾理论系统,考察了转型期甘南州的社会矛盾,分析了现阶段甘南州"基本矛盾、主要矛盾、具体矛盾"三层次社会矛盾的生成诱因和矛盾性质;从加强执政党能力建设、加强民主法治建设、优化社会发展机制、提高多元文化整合能力等方面,探索了通过建立多元治理化解社会矛盾的新型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转型 甘南州 社会矛盾的系统形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意识形态话语创新的三重动力 被引量:7
5
作者 贾鹏飞 《理论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63-68,110,共7页
在马克思主义看来,话语与生俱来地嵌入意识形态的运行机理之中,话语创新也因而成为意识形态关切的重大理论问题。可以以话语从属并服务于意识形态的事实为理论基点,通过全面检视意识形态生成发展实现过程的多种矛盾,进而证成话语创新的... 在马克思主义看来,话语与生俱来地嵌入意识形态的运行机理之中,话语创新也因而成为意识形态关切的重大理论问题。可以以话语从属并服务于意识形态的事实为理论基点,通过全面检视意识形态生成发展实现过程的多种矛盾,进而证成话语创新的三重动力。特殊性与普遍性的矛盾构成第一重动力,旨在以话语粘合意识形态特殊利益与普遍形式相统一的内生结构;稳定性与变动性的矛盾构成第二重动力,旨在以话语平衡意识形态维护历史连续与关照实践主题的发展策略;主导性与大众性的矛盾构成第三重动力,旨在以话语达至意识形态理性内涵与感性表达相统一的实践样态。三重动力统一于意识形态内在矛盾运动全过程,共同指向塑造意识形态及其统治合法性的价值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 意识形态 话语创新 矛盾运动 三重动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