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日甲午战争前中日在朝鲜的矛盾和斗争
1
作者 严启祥 《史学集刊》 1957年第1期87-107,共21页
中日甲午故争不仅是中国近代史上一个重大历史事件,亦是亚洲近代史上重大历史事件,它对中、朝、日三国历史的发展带来了深刻的影晌。所以中日甲午战争成为许多史学家研究的课题,是不足为奇的。但到目前为止。
关键词 中日甲午战争 矛盾和斗争 重大历史事件 中国近代史 三国历史 史学家 发展带 亚洲 课题 日本侵略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人民内部的阶级斗争”的一点理解
2
作者 俸万恒 《河北学刊》 1982年第4期103-104,共2页
“人民内部的阶级斗争”是毛泽东同志提出来的一个有着特定内涵的概念.只能在特定的条件下使用。我们知道,在不同的对抗性的阶级社会中,都存在着由占统治地位的生产方式所产生,表现着该生产方式的基本矛盾的两个基本阶级。在基本阶级之... “人民内部的阶级斗争”是毛泽东同志提出来的一个有着特定内涵的概念.只能在特定的条件下使用。我们知道,在不同的对抗性的阶级社会中,都存在着由占统治地位的生产方式所产生,表现着该生产方式的基本矛盾的两个基本阶级。在基本阶级之外,通常还存在着非基本阶级。基本阶级之间的矛盾和斗争,构成了该社会阶级斗争的主要方面。但是,不同历史时期的阶级斗争,又是非常复杂的,有时几个基本阶级之间的斗争交错在一起,使本来是利益根本对立的两个阶级的矛盾和斗争,服从了一定历史阶段上的主要矛盾和斗争,使两个以上的基本阶级同属人民的范围。例如,在我国的抗日战争时期,我们不仅同民族资产阶级建立了统一战线,也曾和亲英美派大资产阶级和国民党蒋介石集团建立过统一战线。这时,在共同抗日的条件下,抗日的各阶级、阶层和社会集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民内部 阶级斗争 民族资产阶级 基本阶 阶级和阶层 工人阶级 矛盾和斗争 对抗性 统一战线 亲英美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党内和平与党内斗争——学习《刘少奇选集》上卷
3
作者 李振台 《河北学刊》 1982年第1期5-8,共4页
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刘少奇同志,在他的毕生中为中国共产党的思想建设和组织建设费尽了心血,他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长时期地分析研完中国共产党的思想实际和工作实际,提出了一系列党的建设的理论,为党的兴旺发达,为党的事... 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刘少奇同志,在他的毕生中为中国共产党的思想建设和组织建设费尽了心血,他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长时期地分析研完中国共产党的思想实际和工作实际,提出了一系列党的建设的理论,为党的兴旺发达,为党的事业的胜利,做出了卓越的贡献。其中对于正确开展党内斗争,维护和加强党的团结统一更有独到的建树。坚持在马克思主义原则基础上的党内和平思想是他建党理论体系中的重要内容之一。今天,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长征途中,重温刘少奇同志的著作,切实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弄清楚党内矛盾的性质、内容、根源以及正确开展党内斗争的态度和方法,尤其具有特殊重要的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党内斗争 刘少奇 路线斗争 选集 党的团结统一 上卷 矛盾和斗争 马克思列宁主义 批评和自我批评 马克思主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新时期党内批评
4
作者 陈峰 《社会主义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5年第4期13-16,共4页
论新时期党内批评陈峰一、新时期党内批评的新特点党内批评是党运用正确思想去战胜党内存在的错误思想倾向,推进党的发展、壮大及成熟的一种思想斗争。中国共产党从它成立的那天起,正是在同党内各种错误思想倾向开展批评或斗争的过程... 论新时期党内批评陈峰一、新时期党内批评的新特点党内批评是党运用正确思想去战胜党内存在的错误思想倾向,推进党的发展、壮大及成熟的一种思想斗争。中国共产党从它成立的那天起,正是在同党内各种错误思想倾向开展批评或斗争的过程中成长、发展和壮大起来的,党能够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党内批评 新时期 基本原则 “三个有利于”的标准 “不搞争论” 党的基本路线 矛盾和斗争 政治路线 邓小平同志 党内矛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略谈中国古代社会的隐士
5
作者 冯辉 《求是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1989年第3期78-82,共5页
关键词 中国古代社会 君王 纣王 《史记》 介子推 社会不满 重耳 王朝 统治者 矛盾和斗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夏衍的人文主义精神
6
《文艺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5年第2期5-5,共1页
梅朵在《理想之火永在燃烧——祝贺夏衍同志九十五岁华诞》(《文汇报》1994年10月30日)一文中指出:如果说,解放后在文艺问题上一直存在矛盾和斗争,一个重要方面,便是政治工具论与包括夏衍同志在内的一批具有人文精神、充满对人类终极关... 梅朵在《理想之火永在燃烧——祝贺夏衍同志九十五岁华诞》(《文汇报》1994年10月30日)一文中指出:如果说,解放后在文艺问题上一直存在矛盾和斗争,一个重要方面,便是政治工具论与包括夏衍同志在内的一批具有人文精神、充满对人类终极关怀的作家、理论家之间的矛盾与斗争.他们关心着现实,关心着人民,他们把文学艺术看作是哺育人、完善人的性格的精神力量.夏衍同志在创作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文主义 人类终极关怀 人文精神 现实主义作家 矛盾斗争 文学艺术 矛盾和斗争 文艺问题 精神力量 工具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开掘与新创造——读长篇小说《故土》
7
作者 李炳银 《当代文坛》 1984年第5期23-24,共2页
苏叔阳的《故土》(《当代》84.1)是一部反映现实改革生活的长篇小说。可是,这部作品在反映改革生活时所采用的方法有明显的独特性。它不同于前此某些相似题材的小说,去正面接触改革中的矛盾和斗争,把镜头直接对着某一工厂或某一地区的... 苏叔阳的《故土》(《当代》84.1)是一部反映现实改革生活的长篇小说。可是,这部作品在反映改革生活时所采用的方法有明显的独特性。它不同于前此某些相似题材的小说,去正面接触改革中的矛盾和斗争,把镜头直接对着某一工厂或某一地区的改革方案、改革事件,而是在一场大的改革潮流的背景下来描绘某地新华医院中一些人物的思想、情感和行动,以及这些思想、情感和行为的变化,通过许多十分具体的形象和事件,使我们切实地看到和感觉到这场改革行动的迫切和实行起来的繁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故土 新创造 长篇小说 面接触 矛盾和斗争 行动 上院 和事件 医术 改革方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九二四至一九二七年英国外交政策中的反苏方针
8
作者 姜书元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85年第1期2-11,24,共11页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英国外交政策在欧洲国际关系中占有重要地位。目前史学界对三十年代英国的绥靖外交较为重视,而对二十年代英国外交的研究则相对不足。二十年代特别是中期,资本主义世界出现了相对稳定,但这种稳定却包含着深刻的矛盾和...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英国外交政策在欧洲国际关系中占有重要地位。目前史学界对三十年代英国的绥靖外交较为重视,而对二十年代英国外交的研究则相对不足。二十年代特别是中期,资本主义世界出现了相对稳定,但这种稳定却包含着深刻的矛盾和斗争。在欧洲各大国的角逐中,英国外交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那么,应当怎样认识英国的欧洲外交政策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英国外交政策 第一次世界大战 二十年代 欧洲国际关系 绥靖外交 资本主义 欧洲外交 矛盾和斗争 三十年代 苏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历史的活力与惰性——兼论中国封建社会发展的缓滞问题
9
作者 李桂海 《云南社会科学》 1985年第5期64-71,79,共9页
由于社会结构的不同,历史的发展进程也千姿百态、起伏交错,呈现出复杂的面貌。它有时发展比较快,将一切阻碍社会进步的因素毫不留情地加以清除,任凭社会的进步因素向前奔驰;它有时发展又很迟缓,甚至停滞和倒退,对阻碍社会前进的各种障碍... 由于社会结构的不同,历史的发展进程也千姿百态、起伏交错,呈现出复杂的面貌。它有时发展比较快,将一切阻碍社会进步的因素毫不留情地加以清除,任凭社会的进步因素向前奔驰;它有时发展又很迟缓,甚至停滞和倒退,对阻碍社会前进的各种障碍,妥协迁就,不敢触犯。社会发展进程中的这种快与慢、前进与倒退的原因,与社会结构中的活力与惰性因素的积聚有极大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惰性因素 惰性型 统治阶级 中国封建社会 汉初 统治集团 自然经济 农村 矛盾和斗争 唐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