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神雕”吐焰
- 1
-
-
作者
周闽
-
机构
航空工业成飞
-
出处
《中国民航飞行学院学报》
2024年第4期F0003-F0003,共1页
-
文摘
直20是我国自主研制的中型战术通用直升机,能在昼夜复杂气象条件下遂行机降和运输等多样化任务。天津直博会上,直20瞬间释放出的红外干扰弹犹如一面火墙,蔚为壮观。
-
关键词
复杂气象条件
多样化任务
瞬间释放
红外干扰弹
自主研制
-
分类号
F426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
-
题名“变形金刚”含能材料
- 2
-
-
作者
何春林
庞思平
-
机构
北京理工大学材料学院
-
出处
《火炸药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I0005-I0007,共3页
-
文摘
1内涵与分类“变形金刚”是一种虚构的机器人生命体,通常可以根据任务目标的不同在基本组成单元不变的情况下变形为各种不同形态,如汽车、飞行器或动物等。含能化合物(含能材料的主要能量成分)是一类包含可燃组分和含氧组分,在外界刺激作用下可发生分子内自身氧化还原反应,并瞬间释放出大量能量和气体的物质,其化学能量存储主要是通过其在结构内形成高能化学键的形式来实现的。
-
关键词
含能材料
含能化合物
能量存储
基本组成单元
变形金刚
瞬间释放
化学键
外界刺激
-
分类号
TQ560.1
[化学工程—炸药化工]
-
-
题名胜利矿冲击地压的发生及防治
被引量:1
- 3
-
-
作者
王永文
-
机构
抚顺矿务局胜利矿
-
出处
《煤炭科学技术》
CAS
1983年第5期10-13,共4页
-
文摘
抚顺煤田属新生代第三纪。胜利矿位于抚顺煤田之中部,走向长3.4km、倾斜宽1.5km。该矿有4个煤层,即本层煤、第六分层煤、A层煤、B层煤。主要开采煤层为本层煤,煤厚40m,倾角25°左右。第六分层煤、A层煤、B层煤不可采。本层煤以夹石层划分为5个分层组。因一、二、三分层组之间夹石层很薄,有时还没有,所以将这3个分层组合称为三分层组,一并开采。三分层组平均厚为20~30m。
-
关键词
冲击地压
抚顺煤田
顶板来压
瞬间释放
解放层
构造应力
老虎台矿
木支架
可缩性
锚喷支护
-
分类号
TD3
[矿业工程—矿井建设]
-
-
题名煤矿冲击地压防治方法分析
被引量:1
- 4
-
-
作者
黄懿
-
机构
河南大有能源耿村煤矿
-
出处
《河南科技》
2012年第04X期74-74,共1页
-
文摘
冲击地压又称岩爆,指井巷或工作面周围岩体弹性变形能的瞬时释放而突然产生剧烈破坏的动力现象,常伴有煤岩体抛出、巨响及气浪等现象。它具有很大的破坏性,是煤矿重大灾害之一。在我国,冲击地压最早于1933年发生在抚顺胜利煤矿。近年来,陕渑煤田义马矿区某矿先后有冲击地压现象发生。
-
关键词
冲击地压
弹性变形能
义马矿区
井巷
冲击倾向性
煤岩体
煤层瓦斯抽放
动力现象
防冲
瞬间释放
-
分类号
TD324
[矿业工程—矿井建设]
-
-
题名介绍一种煤田地震领域的新震源——陆用空气枪
- 5
-
-
作者
蒋士钧
-
机构
煤田地质局科技处
-
出处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1989年第1期115-115,共1页
-
文摘
由安徽煤田地质公司物测队和地矿部第一海洋地质调查大队合作研制的陆用空气枪已于1988年9月30日在安徽宿州通过联合鉴定。陆用空气枪主要包括:气枪、空压机、气瓶、减压阀、枪口检波器、电磁阀、起吊装置、运输车及动力源等。它是利用储存在枪体中的高压压缩空气瞬间释放原理,产生一种强声源。经野外试验并与炸药震源和电火花震源对比,其重复性、反射波频谱。
-
关键词
空气枪
电火花震源
炸药震源
煤田地质
反射波
起吊装置
瞬间释放
野外试验
地矿部
合作研制
-
分类号
TE13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油气勘探]
P618.13
[天文地球—矿床学]
-
-
题名轩逸e-POWER 高能低耗
- 6
-
-
-
出处
《汽车观察》
2021年第11期75-75,共1页
-
文摘
100%纯电驱动,大扭矩电动机带来动力澎湃,全程平顺舒适,享受纯粹的电动驾驶体验。智能发电系统集中在高效区间工作,将燃油转化为电能,实现出色的燃油经济性。高性能电池,急速蓄能、瞬间释放,随时提供强劲动力。轩逸e-POWER拥有300N·m最大扭矩,但百公里油耗仅为3.9L。
-
关键词
百公里油耗
最大扭矩
燃油经济性
驾驶体验
瞬间释放
强劲动力
电动机
纯电驱动
-
分类号
U46
[机械工程—车辆工程]
-
-
题名小心意外成伤害
- 7
-
-
作者
彭金金
田大春
-
机构
舟山海事局
-
出处
《中国船检》
2021年第2期84-86,共3页
-
文摘
近年来固定式二氧化碳灭火系统在检修过程中发生泄露的事故时有发生,受到航运界各方广泛关注。2019年5月,某货轮在船坞维修期间,因船用二氧化碳灭火系统瞬间释放大量二氧化碳气体进入机舱内,造成19人死伤的严重事故。经调查认定,发生事故的直接原因是,货轮三副意外碰触开一个钢瓶的瓶头阀,导致瓶内二氧化碳气体进入管道系统.
-
关键词
二氧化碳灭火系统
二氧化碳气体
航运界
调查认定
检修过程
瞬间释放
管道系统
固定式
-
分类号
G63
[文化科学—教育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