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苹果叶片瞬时水分利用效率动态模拟 被引量:8
1
作者 高照全 李天红 冯社章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101-106,共6页
通过构建叶片净光合速率和蒸腾速率耦合模型可模拟出不同小气候条件和叶片水势下苹果叶片瞬时水分利用效率(WUEI)动态变化。该模型利用C3植物叶片光合生化模型和Penman-Monteith公式计算叶片净光合和蒸腾速率,而WUEI是根据净光合速率和... 通过构建叶片净光合速率和蒸腾速率耦合模型可模拟出不同小气候条件和叶片水势下苹果叶片瞬时水分利用效率(WUEI)动态变化。该模型利用C3植物叶片光合生化模型和Penman-Monteith公式计算叶片净光合和蒸腾速率,而WUEI是根据净光合速率和蒸腾速率比值求出。利用在富士苹果园观测数据拟合了相关模型参数。模拟结果表明WUEI随CO2浓度和湿度的增加而迅速增加,随温度和叶片水势的增大而减少;当有效光合辐射(PAR)低于光饱和点时WUEI随PAR的增加而增加,超过光饱和点后,随PAR的增加而略有减少。数值模拟还表明各种小气候因子对WUEI的影响不同,并且各因子之间还存在强烈的交互作用。在晴天WUEI在太阳升起不久就达到了最大值,然后迅速下降到一个比较稳定的水平,并几乎全天都保持此水平,直到太阳落山时降到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苹果 瞬时水分利用效率 模拟 小气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浓度叶面肥处理对核桃瞬时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被引量:3
2
作者 曹晓霞 郭建斌 +3 位作者 杨晓菲 秦宁 蒋坤云 李文斌 《西北林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26-29,共4页
以核桃为试验材料,采用盆栽试验,运用LI-6200便携式光合仪、美制LI-1600稳态气孔计分别测定核桃苗木叶片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等水分生理指标,并计算树种的瞬时水分利用效率。初步分析了不同浓度叶面肥处理下核桃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 以核桃为试验材料,采用盆栽试验,运用LI-6200便携式光合仪、美制LI-1600稳态气孔计分别测定核桃苗木叶片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等水分生理指标,并计算树种的瞬时水分利用效率。初步分析了不同浓度叶面肥处理下核桃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的日变化以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变化。结果表明:不同浓度处理下,核桃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日变化均呈"双峰"曲线,净光合速率日变化存在光合"午休"现象。核桃的瞬时水分利用效率在8:00左右最大,18:00达到一天中的最低水平。方差分析表明,叶面肥浓度稀释1 200倍时,核桃的瞬时水分利用效率最大,清水(对照)的瞬时水分利用效率最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叶面肥 核桃 净光合速率 蒸腾速率 瞬时水分利用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CO_2浓度下大豆叶片的水分利用效率比较 被引量:11
3
作者 叶子飘 段世华 康华靖 《核农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1006-1015,共10页
为探究水分利用效率(WUE)对生态系统水循环和碳循环相互作用的影响,本研究利用光合作用对光响应的机理模型构建内禀水分利用效率模型和瞬时水分利用效率模型,并利用2个模型拟合大豆叶片的内禀水分利用效率(WUEi)和瞬时水分利用效率(WUEi... 为探究水分利用效率(WUE)对生态系统水循环和碳循环相互作用的影响,本研究利用光合作用对光响应的机理模型构建内禀水分利用效率模型和瞬时水分利用效率模型,并利用2个模型拟合大豆叶片的内禀水分利用效率(WUEi)和瞬时水分利用效率(WUEinst)。结果表明,瞬时水分利用效率随着CO2浓度的增加而增大;内禀水分利用效率则不存在明显的变化规律。CO2浓度为600μmol·mol-1时的最大瞬时水分利用效率和最大内禀水分利用效率分别是300μmol·mol-1CO2下的2. 82倍和1. 94倍。将内禀水分利用效率和瞬时水分利用效率换算成相同的单位(如μmol CO2·mol-1H2O或μmol CO2·mmol-1H2O),后者是前者的39倍,甚至更多。综上所述,利用瞬时水分利用效率能更真实地反映出大豆叶片的水分利用效率。本研究为定量研究植物叶片水分利用效率的变化规律提供了数学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禀水分利用效率 瞬时水分利用效率 光响应机理模型 水分利用效率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麦水分利用效率对CO_(2)浓度响应的模型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康华靖 楼珏 +2 位作者 王复标 安婷 叶子飘 《麦类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1171-1179,共9页
为了定量研究水分利用效率(water use efficiency,WUE)对CO_(2)浓度的响应,在植物光合作用对CO_(2)响应模型的基础上构建了WUE(分为内禀水分利用效率和瞬时水分利用效率,即WUEi和WUEinst)对CO_(2)(包括大气CO_(2)浓度和胞间CO_(2)浓度,... 为了定量研究水分利用效率(water use efficiency,WUE)对CO_(2)浓度的响应,在植物光合作用对CO_(2)响应模型的基础上构建了WUE(分为内禀水分利用效率和瞬时水分利用效率,即WUEi和WUEinst)对CO_(2)(包括大气CO_(2)浓度和胞间CO_(2)浓度,即Ca和Ci)的响应模型,并应用新构建的模型对小麦(Triticum aestivum L.)测量数据进行了拟合。结果表明,新构建的模型不仅可以很好地拟合小麦叶片WUE对CO_(2)浓度的响应曲线(包括WUEi-Ca、WUEi-Ci、WUEinst-Ca和WUEinst-Ci曲线),而且还可以直接给出小麦的最大WUEi和WUEinst以及相对应的饱和Ca和Ci。以小麦WUEi-Ca和WUEinst-Ca曲线拟合结果为例,得到的最大WUEi和WUEinst分别为176.29μmol·mol^(-1)和8.65 mol·mmol^(-1),其对应的观测值分别为172.96μmol·mol^(-1)和8.62 mol·mmol^(-1);拟合得到的饱和CO_(2)浓度分别为1410.52和1399.73μmol·mol^(-1),对应的观测值分别为1294.05和1332.84μmol·mol^(-1)。拟合值与观测值之间均无显著差异。由此可见,新建模型拟合得到的这些参数与观测值高度相符,可用于植物WUE对未来CO_(2)增加响应规律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内禀水分利用效率 瞬时水分利用效率 CO_(2)响应 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极干旱胁迫对雀麦、多年生黑麦草生长和体内水分的影响 被引量:2
5
作者 张咏梅 胡海英 +3 位作者 白小明 Matthew Cory García-Favre Javier Ordóez Iván P 《草地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3807-3818,共12页
为研究极端干旱对牧草生长的影响,选择多年生黑麦草(Lolium perenne,Lp)和雀麦(Bromus valdivianus,Bv)给予80%~85%植物有效水(Plant available water,PAW)和20%~25%PAW 2种水分处理,分析两种牧草生长及体内水分状况对干旱胁迫的响应。... 为研究极端干旱对牧草生长的影响,选择多年生黑麦草(Lolium perenne,Lp)和雀麦(Bromus valdivianus,Bv)给予80%~85%植物有效水(Plant available water,PAW)和20%~25%PAW 2种水分处理,分析两种牧草生长及体内水分状况对干旱胁迫的响应。研究表明:80%~85%PAW充足水分下,两种牧草生物量积累、水势(Water potential,WP)、相对含水量(Relative water content,RWC)和净光合速率(Net photosynthetic rate,Pn)无明显种间差异。Bv叶片宽而重,蒸腾速率(Transpiration rate,Tr)、CO_(2)总导度(Total conductance to CO_(2),CndCO_(2))和气孔导度(Conductance to H 2O,Gs)显著高于Lp。而Lp分蘗多、叶多汁,瞬时水分利用效率是Bv的1.63倍。20%~25%PAW对两种牧草生长影响不完全一致,叶饱和重、干重和叶面积有相反变化趋势,但与充足水分相比差异不显著;Pn,Tr,CndCO_(2),Gs和RWC则极显著降低,WP极显著降低了1.60 MPa,致使枯叶占比和叶温差显著升高。总之,雀麦和多年生黑麦草生长相近,水分利用模式不同;遭受极端干旱,不同种的两种牧草耐旱机制具有一定的共性,通过增强叶片持水力、降低水分循环、减少蒸腾失水以提高牧草抗旱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旱胁迫 光合作用 蒸腾作用 生物量积累 瞬时水分利用效率 水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亚热带4种阔叶树幼苗光合特性对生长温度的响应
6
作者 张非凡 蔡妙莹 +3 位作者 李雪琴 胡丹丹 钟全林 程栋梁 《生态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4期6860-6870,共11页
为探究亚热带地区常见阔叶树幼苗光合特性及其对不同生长温度的响应规律,以南岭栲(Castanopsis fordil)、闽楠(Phoebe bournei)、青冈(Quercus glauca)和木荷(Schima superba)2年生幼苗为研究对象,利用人工气候箱设置3个生长温度梯度(20... 为探究亚热带地区常见阔叶树幼苗光合特性及其对不同生长温度的响应规律,以南岭栲(Castanopsis fordil)、闽楠(Phoebe bournei)、青冈(Quercus glauca)和木荷(Schima superba)2年生幼苗为研究对象,利用人工气候箱设置3个生长温度梯度(20℃/15℃、25℃/20℃和30℃/25℃;白天/黑夜),测定各生长温度梯度下叶片的光合参数,比较不同生长温度梯度下幼苗的光合特性。结果表明:(1)闽楠、青冈和木荷的最大净光合速率(Pnmax)在30℃处理下显著提高(P<0.05);青冈的光饱和点(LSP)在30℃处理下显著提高(P<0.05);南岭栲、青冈和木荷的光补偿点(LCP)和暗呼吸速率(R_(d,25))均随生长温度的升高而降低;(2)4个树种的最大羧化速率(V_(cmax))和最大电子传递速率(J_(max))均随生长温度的升高而增加;青冈和木荷的J_(max)/V_(cmax)在30℃处理下显著提高(P<0.05);(3)南岭栲的瞬时水分利用效率(IWUE)随生长温度的升高而增加;南岭栲、青冈和木荷的瞬时碳利用效率(ICUE)均随生长温度的升高而增加;(4)Pnmax、蒸腾速率(T_(r))、气孔导度(G_(S))、V_(cmax)、J_(max)以及ICUE之间呈极显著正相关,且均与R_(d,25)呈极显著负相关;T_(r)和G_(S)与IWUE呈极显著负相关(P<0.001)。闽楠、青冈和木荷在高温条件下具有较高的光合潜能,南岭栲在高温条件下具有较强的节水和耐干旱能力。此外,南岭栲、青冈和木荷在高温条件下的耐阴性有所提高,而闽楠则与之不同,其喜光性有所提高。研究可以加强对南岭栲、闽楠、青冈和木荷表现出的不同的适应策略的了解,以更好地应对未来全球变暖变化带来的挑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合特性 生长温度 阔叶树幼苗 瞬时水分利用效率 瞬时利用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修剪强度对不同密度板栗叶片质量与光合特征的影响 被引量:18
7
作者 彭晶晶 郭素娟 +2 位作者 王静 徐丞 任帅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47-50,共4页
以13年生‘3113’板栗为试验对象,在河北省迁西县板栗种植园内两种主栽密度下(密度Ⅰ,株行距3 m×4 m;密度Ⅱ,株行距4 m×6 m)分别进行3种修剪强度试验,分别是P1、P2、P3,每平米树冠投影面积留母枝数为8、10、12个;测定了板栗... 以13年生‘3113’板栗为试验对象,在河北省迁西县板栗种植园内两种主栽密度下(密度Ⅰ,株行距3 m×4 m;密度Ⅱ,株行距4 m×6 m)分别进行3种修剪强度试验,分别是P1、P2、P3,每平米树冠投影面积留母枝数为8、10、12个;测定了板栗冠层不同部位叶片的叶绿素质量分数、比叶质量和光合特征(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和瞬时水分利用效率)。结果表明:两密度中冠层各部位叶绿素质量分数均随着修剪强度的增加而降低;由小到大的顺序均表现为P1、P2、P3。密度Ⅰ中比叶质量、净光合速率与蒸腾速率均随着修剪强度的增加而增加,由大到小的顺序为P1、P2、P3;密度Ⅱ冠层各部位比叶质量最高值均出现在P2中,达到了140.55 g·m-2,在冠层上部P2净光合速率和蒸腾速率显著高于P1、P3。瞬时水分利用效率差异较小,密度Ⅰ中P1冠层中部与内膛最低,其他部位无差异;密度Ⅱ中,除内膛无差异外,P3显著高于其他两个处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修剪强度 板栗 叶片质量 净光合速率 蒸腾速率 瞬时水分利用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氮互作对春小麦叶片气体交换和叶绿素荧光参数的作用机制 被引量:35
8
作者 于显枫 郭天文 +3 位作者 张仁陟 张绪成 马一凡 赵记军 《西北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117-123,共7页
通过盆栽对春小麦宁春4号不同生育期功能叶光合参数和叶绿素荧光参数的测定,研究水氮互作对春小麦叶片光合作用以及瞬时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施氮可提高小麦功能叶光合速率(Pn)、瞬时水分利用效率(IWUE)、气孔导度(Gs)、表观... 通过盆栽对春小麦宁春4号不同生育期功能叶光合参数和叶绿素荧光参数的测定,研究水氮互作对春小麦叶片光合作用以及瞬时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施氮可提高小麦功能叶光合速率(Pn)、瞬时水分利用效率(IWUE)、气孔导度(Gs)、表观光合电子传递速率(ETR)、PSⅡ总的光化学量子产量(Yield)、荧光光化学猝灭系数(qP),同时胞间CO2浓度(Ci)减小。干旱和丰水条件下,高氮处理的Pn、IWUE、Gs和ETR均大于其他氮素水平。在拔节期和灌浆期,干旱条件下高氮叶片Yield显著低于中氮和对照处理;在抽穗期和灌浆期,丰水和中等干旱的高氮叶片qP较对照以及丰水和严重干旱的中氮叶片高。小麦叶片Pn与Yield、qP、ETR表现为显著线性正相关,而且其相关性在中等氮素水平达到最高;Pn与Gs、IWUE之间的相关性因处理不同而异,证明施氮能够显著提高光合机构开放比例、捕捉光量子的能力和电子传递速率,从而改善光合机构效能;氮素对气体交换的影响受水分条件的显著作用,从而影响叶片水分利用效率,但由于干旱导致Pn和IWUE的降低可以通过增施氮肥得到部分补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氮互作 光合作用 叶绿素荧光参数 瞬时水分利用效率 春小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覆膜方式对旱地糜子光合特性及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9
9
作者 张盼盼 陈凌 +4 位作者 王君杰 王海岗 郑殿峰 乔治军 冯佰利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149-153,共5页
以晋黍7号为材料,研究了旱地不同覆膜方式对糜子各生育期植株绿叶面积、叶绿素相对含量(SPAD)、光合特性及产量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与平膜穴播和露地条播相比,分蘖期至成熟期,膜侧穴播处理的糜子平均旗叶SPAD分别提高3.8%、10.2%;单... 以晋黍7号为材料,研究了旱地不同覆膜方式对糜子各生育期植株绿叶面积、叶绿素相对含量(SPAD)、光合特性及产量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与平膜穴播和露地条播相比,分蘖期至成熟期,膜侧穴播处理的糜子平均旗叶SPAD分别提高3.8%、10.2%;单株绿叶面积分别提高17.9%、59.1%;拔节期至成熟期,膜侧穴播处理的糜子平均旗叶净光合速率较平膜穴播和露地条播分别增加3.8%、28.7%,旗叶蒸腾速率分别增加7.5%、23.4%,叶片瞬时水分利用效率(LWUE)下降幅度较平膜穴播和露地条播分别低16%、25%。在不同的覆膜方式中,膜侧穴播处理的糜子产量最高,较平膜穴播和露地条播分别增加7.6%、51.2%。因此,膜侧穴播有利于糜子光合和产量的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覆膜方式 糜子 光合特性 叶片瞬时水分利用效率 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氮素对小麦幼苗叶片气体交换和能量转化特性的调控 被引量:5
10
作者 谭雪莲 张绪成 +2 位作者 郭天文 夏芳琴 张金林 《核农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305-310,共6页
利用LI-6400光合仪和Mini-PAM型便携式荧光仪检测不同氮素水平对旱地(定西35号,耐旱)和水地(宁青4号,不耐旱)小麦幼苗光合与荧光及瞬时水分利用效率(IWUE)的影响。结果表明,耐旱品种对氮素处理比较敏感。耐旱和不耐旱小麦幼苗叶片光合速... 利用LI-6400光合仪和Mini-PAM型便携式荧光仪检测不同氮素水平对旱地(定西35号,耐旱)和水地(宁青4号,不耐旱)小麦幼苗光合与荧光及瞬时水分利用效率(IWUE)的影响。结果表明,耐旱品种对氮素处理比较敏感。耐旱和不耐旱小麦幼苗叶片光合速率(Pn)、气孔导度(Gs)、电子传递速率(ETR)、胞间CO2浓度(Ci)和光化学猝灭系数(qP)、气孔限制值(Ls)对3个氮素水平的响应基本一致:2个品种N15(15mmol.L-1)处理的Pn、Gs、ETR显著高于N5(5mmol.L-1)和N30(30mmol.L-1)处理;N5处理的Ci和qP高于N15和N30处理,且3个氮素处理间差异极显著;N30处理的Ls高于N5和N15处理,各处理间差异极显著。2个品种的PSⅡ总光化学量子产量(Yield)和IWUE对3个氮素的响应不同:水地品种N15处理的Yield和N30处理的IWUE最高,而旱地品种N5处理的Yield和N15处理的IWUE最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氮素水平 光合 瞬时水分利用效率 叶绿素荧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氮耦合对黑河中游绿洲制种玉米光合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10
11
作者 陈延昭 张正 +3 位作者 韩国君 郭艳红 张凯 陈年来 《甘肃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72-76,共5页
以黑河中游绿洲制种玉米为材料,研究了水氮耦合对制种玉米光合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制种玉米叶片净光合速率在拔节期末达到最高,平均值为27.66μmol/(m2·s),比苗期、灌浆期和成熟期平均高32.8%、22.5%和73.4%.其中,中水中氮处理玉... 以黑河中游绿洲制种玉米为材料,研究了水氮耦合对制种玉米光合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制种玉米叶片净光合速率在拔节期末达到最高,平均值为27.66μmol/(m2·s),比苗期、灌浆期和成熟期平均高32.8%、22.5%和73.4%.其中,中水中氮处理玉米叶片净光合速率平均值为20.68μmol/(m2·s)表现出良好的水氮互作效应,在整个生育期显著提高了叶片的净光合速率,且与高水中高氮处理间差异不显著.叶片蒸腾速率、气孔导度的变化与光合速率的变化基本一致,但中水中氮处理的玉米叶片蒸腾速率显著低于其他处理,且瞬时水分效率较高,具有良好的节水作用;拔节期至灌浆期气孔导度的降幅明显低于光合速率和蒸腾速率.玉米叶片光合速率和蒸腾速率与气孔导度极显著正相关.研究发现,轻度亏水配合中等施氮量处理是黑河中游绿洲制种玉米高产、高水效的适宜水氮组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氮耦合 制种玉米 光合特性 瞬时水分利用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