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固体推进剂瞬时模量测试及对装药结构完整性的影响
1
作者 王一博 唐奇 +1 位作者 董蒙 蒋鹏琛 《航空兵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35-140,共6页
本文以HTPB推进剂为研究对象,开展了100%/s,50%/s,12%/s三种初始拉伸应变率下的固体推进剂松弛模量试验,得到了三种状态下的松弛模量曲线;并以初始拉伸曲线拟合的模量为依据对松弛模量Prony级数进行了修正,获得了固体推进剂的瞬时模量,... 本文以HTPB推进剂为研究对象,开展了100%/s,50%/s,12%/s三种初始拉伸应变率下的固体推进剂松弛模量试验,得到了三种状态下的松弛模量曲线;并以初始拉伸曲线拟合的模量为依据对松弛模量Prony级数进行了修正,获得了固体推进剂的瞬时模量,在此基础上开展了发动机低温点火建压条件下的结构完整性计算。结果表明:提高松弛试验的初始应变速率获得的固体推进剂松弛模量更符合松弛模量的定义,更能表征固体推进剂短时间内的松弛过程;在低温点火建压结构完整性计算时,温度应变受固体推进剂瞬时模量影响较小,松弛模量在短时间内的快速变化和升压速率会影响装药在快速建压过程的主应变计算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体推进剂 瞬时模量 松弛模量试验 装药结构完整性 粘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轴拉伸确定粘弹性材料瞬时模量的测试方法 被引量:5
2
作者 刘二强 肖革胜 +2 位作者 王鹤峰 杨雪霞 树学峰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104-108,114,共6页
对尼龙12材料分别进行单轴拉伸蠕变和率跳动测试,用以得到拉伸蠕变柔量和率跳动前后对应的应力-应变响应关系,进而获得各测试条件下对应的瞬时模量。基于弹簧粘壶组合本构模型的拉伸蠕变测试方法仅适用于线性粘弹性材料,率跳动测试方式... 对尼龙12材料分别进行单轴拉伸蠕变和率跳动测试,用以得到拉伸蠕变柔量和率跳动前后对应的应力-应变响应关系,进而获得各测试条件下对应的瞬时模量。基于弹簧粘壶组合本构模型的拉伸蠕变测试方法仅适用于线性粘弹性材料,率跳动测试方式则可适用于非线性粘弹性材料。结果表明,2种方法得到的瞬时模量值相近,而相对于率跳动直接测量粘弹性材料瞬时模量方法,拉伸蠕变间接测定的方法更为高效准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蠕变柔量 率跳动 瞬时模量 粘弹性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垃圾土瞬时模量变化规律的试验研究及机制分析 被引量:1
3
作者 廖智强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482-486,共5页
采用有代表性配比的人工配料垃圾土试样对瞬时模量变化规律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垃圾土有机质含量、初始含水率、初始孔隙比及降解程度的变化对瞬时模量都有影响,并得到了各影响因素下的变化规律。结合垃圾土自身特性对各因素影响... 采用有代表性配比的人工配料垃圾土试样对瞬时模量变化规律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垃圾土有机质含量、初始含水率、初始孔隙比及降解程度的变化对瞬时模量都有影响,并得到了各影响因素下的变化规律。结合垃圾土自身特性对各因素影响机制及结果进行了分析,这些结论对未来的填埋场变形研究及工程设计是非常有意义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配料垃圾土 瞬时模量 有机质含量 初始含水率 初始孔隙比 降解程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引入非线性瞬时弹性模量的软土流变模型 被引量:6
4
作者 谷任国 邹育 +1 位作者 房营光 胡玉光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237-241,共5页
软土是一种非线性流变物质,但现行流变模型却忽略了加载瞬时的非线性变形;软土流变试验参数是数学模型参数而非物理模型参数,一个土样一般只对应一种材料参数,但现行流变模型的模型参数常随着荷载变化,且变化无规律,离散性大。基于以有... 软土是一种非线性流变物质,但现行流变模型却忽略了加载瞬时的非线性变形;软土流变试验参数是数学模型参数而非物理模型参数,一个土样一般只对应一种材料参数,但现行流变模型的模型参数常随着荷载变化,且变化无规律,离散性大。基于以有机质为流变相物质的人工土试样室内一维压缩蠕变试验,建立了各级荷载作用下具有相同模型参数的7组件流变模型,用非线性弹簧H描述软土加载瞬时弹塑性变形、并联的三元件组件模拟软土随时间变化的黏弹塑变形。结果表明:引入三次非线性瞬时弹性模量的7组件流变模型能够较准确地反映软土的流变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瞬时变形 瞬时弹性模量 流变模型 模型参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塑性应变对21-6-9高强不锈钢管瞬时弹性模量的影响 被引量:5
5
作者 欧阳芳 鲁世强 +1 位作者 方军 王克鲁 《塑性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203-211,共9页
采用反复加载-卸载拉伸实验,研究了21-6-9高强不锈钢管加载和卸载瞬时弹性模量随塑性应变的变化规律,并通过微观组织观察分析了瞬时弹性模量变化的微观机理。结果表明,加载和卸载瞬时弹性模量均随着塑性应变的增大先迅速下降,然后缓慢下... 采用反复加载-卸载拉伸实验,研究了21-6-9高强不锈钢管加载和卸载瞬时弹性模量随塑性应变的变化规律,并通过微观组织观察分析了瞬时弹性模量变化的微观机理。结果表明,加载和卸载瞬时弹性模量均随着塑性应变的增大先迅速下降,然后缓慢下降,最后趋于稳定,其稳定值相对于初始弹性模量分别降低了20. 5%和22. 2%;分别建立了加载和卸载瞬时弹性模量与塑性应变之间的函数关系;晶界、晶界碳化物、固溶原子以及形变孪晶与位错交互作用使得位错密度不断增加,导致瞬时弹性模量降低;当塑性应变达到一定程度后,位错密度达到饱和状态,使得瞬时弹性模量趋于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1-6-9高强不锈钢管 反复加载-卸载拉伸实验 塑性应变 瞬时弹性模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加卸载滞后效应研究岩石非线性变形机理 被引量:5
6
作者 唐杰 方兵 蓝阳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1131-1137,4-5,共7页
页岩气储层及碳酸盐岩储层的微、细观结构对其宏观的力学响应特性有显著的影响,本文通过不同应力水平下的循环荷载实验,分析了岩石在循环荷载下的应力—应变滞后曲线、瞬时杨氏模量、动静态杨氏模量及泊松比的变化曲线,并分析了施加外... 页岩气储层及碳酸盐岩储层的微、细观结构对其宏观的力学响应特性有显著的影响,本文通过不同应力水平下的循环荷载实验,分析了岩石在循环荷载下的应力—应变滞后曲线、瞬时杨氏模量、动静态杨氏模量及泊松比的变化曲线,并分析了施加外力幅度对滞后循环的影响。主要结论包括:1储层岩石中存在不同尺度的微、细观结构差异性,这种非均匀性会导致其宏观响应特性的非线性;2通过分析不同应力水平条件下的瞬时模量,静态模量以及动态模量,表明同一状态有不同的弹性模量值,弹性模量具有应力历史及应力状态的依赖性;3岩石内部的颗粒接触粘合和黏滑摩擦是岩石在循环荷载作用下产生滞后的原因,黏附和摩擦在应力不同阶段的相对占比不同,接触面粗糙度对于非线性响应过程具有重要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循环荷载 非线性特性 黏附滞后 摩擦滞后 瞬时模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物理老化对PMMA准静态力学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7
7
作者 罗文波 李其抚 唐欣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90-93,共4页
研究物理老化对玻璃态高分子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通过单轴拉伸和蠕变测试,分析了物理老化时间对PMMA瞬时弹性模量、断裂强度以及等时蠕变柔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文中讨论的老化时间范围内,初始瞬时弹性模量和断裂强度随对数老化时间... 研究物理老化对玻璃态高分子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通过单轴拉伸和蠕变测试,分析了物理老化时间对PMMA瞬时弹性模量、断裂强度以及等时蠕变柔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文中讨论的老化时间范围内,初始瞬时弹性模量和断裂强度随对数老化时间的增大而线性递增,而等时蠕变柔量则与对数老化时间成线性递减关系。此外,不同应力下等时蠕变柔量的实验结果显示,提高应力起到了加速老化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理老化 老化时间 初始瞬时弹性模量 断裂强度 等时蠕变柔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互层状岩体的粘弹性流变模型及数值分析 被引量:5
8
作者 熊良宵 杨林德 《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1281-1286,共6页
以绿片岩和大理岩互层的层状岩体为研究对象,分别建立单轴轴向压缩荷载垂直和平行于层理时的两种互层状岩体粘弹性流变模型,采用有限差分程序FLAC3D对互层状岩体进行了单轴压缩蠕变试验的数值分析,将轴向应变的数值解与理论解进行对比,... 以绿片岩和大理岩互层的层状岩体为研究对象,分别建立单轴轴向压缩荷载垂直和平行于层理时的两种互层状岩体粘弹性流变模型,采用有限差分程序FLAC3D对互层状岩体进行了单轴压缩蠕变试验的数值分析,将轴向应变的数值解与理论解进行对比,验证这两种模型的正确性.在数值分析中考虑大理岩夹层的体积分数、深度、条数和间距等对数值计算结果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轴向应变的数值解与理论解比较接近,说明提出的两种互层状岩体粘弹性流变模型是正确的.当进行单轴压缩蠕变试验的数值分析时,轴向应变理论解与数值解的误差随着大理岩夹层的深度、条数和间距等的改变呈规律性的增加或者减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互层状岩体 粘弹性流变模型 FLAC3D 体积分数 复合瞬时弹性模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初始损伤效应的砂岩蠕变扰动特性研究 被引量:5
9
作者 苏荣华 李超 马志远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36-43,共8页
为了解扰动作用下含初始损伤砂岩的蠕变特性,设计4种工况,利用自制的蠕变试验装置开展单轴压缩蠕变扰动试验,考虑初始损伤以及加速蠕变损伤的影响,引入塑性变形体、加速损伤元件,与Burgers模型串联构建一种非线性蠕变模型,通过Levenberg... 为了解扰动作用下含初始损伤砂岩的蠕变特性,设计4种工况,利用自制的蠕变试验装置开展单轴压缩蠕变扰动试验,考虑初始损伤以及加速蠕变损伤的影响,引入塑性变形体、加速损伤元件,与Burgers模型串联构建一种非线性蠕变模型,通过Levenberg-Marquardt+通用全局优化法反演蠕变参数。结果表明:扰动效应存在应力阈值,达到阈值后,扰动前后蠕变曲线存在明显的应变突变;不同工况下的瞬时弹性模量有先上升后下降的相似趋势,但含初始损伤组的瞬时弹性模量明显低于完整组;扰动条件下含初始损伤砂岩的长期强度明显下降,远小于同等扰动条件下完整砂岩的长期强度,仅为对应单轴抗压强度的60%~64%;试验数据与模型理论曲线吻合度很高,该模型可以较好地反映含初始损伤砂岩的的蠕变扰动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初始损伤 砂岩蠕变 扰动效应 加速蠕变损伤 瞬时弹性模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