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检测电压瞬时脉冲扰动的小波—神经网络新方法 被引量:22
1
作者 王晶 束洪春 陈学允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50-54,共5页
对动态电能质量暂态扰动中的电压瞬时脉冲扰动进行了分析 ,提出了一种基于小波—神经网络的电压瞬时脉冲扰动识别的新方法。首先讨论了电压瞬时脉冲扰动产生的原因 ,用 PSCAD/EMTDC软件包实现电压瞬时脉冲扰动的暂态仿真。然后 ,选用 db... 对动态电能质量暂态扰动中的电压瞬时脉冲扰动进行了分析 ,提出了一种基于小波—神经网络的电压瞬时脉冲扰动识别的新方法。首先讨论了电压瞬时脉冲扰动产生的原因 ,用 PSCAD/EMTDC软件包实现电压瞬时脉冲扰动的暂态仿真。然后 ,选用 db4小波并将扰动波形进行 4尺度的小波分解 ,以分解后各层的能量作为 3层概率神经网络 ( PNN)的输入特征矢量 ,从而正确地把雷击和开关动作造成的扰动区分开。仿真结果表明 ,与传统的基于电压幅值 /有效值的扰动识别方法相比 ,该方法不但能正确区分各种扰动 ,且能对不同原因造成的扰动进行正确分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能质量 小波变换 人工神经网络 电压瞬时脉冲扰动 电力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自适应分层滑模的塔式起重机防摆与定位控制 被引量:3
2
作者 王丁军 周慧 +2 位作者 叶嵩 郭毓 郭健 《南京理工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65-174,共10页
针对三维空间中呈现二级摆结构的塔式起重机的防摆与定位控制问题,考虑变幅回转联合运行工况,提出了一种自适应分层滑模控制方案。首先将塔式起重机系统分为定位子系统、一级摆角子系统和二级摆角子系统,设计了分层滑模控制律;然后设计... 针对三维空间中呈现二级摆结构的塔式起重机的防摆与定位控制问题,考虑变幅回转联合运行工况,提出了一种自适应分层滑模控制方案。首先将塔式起重机系统分为定位子系统、一级摆角子系统和二级摆角子系统,设计了分层滑模控制律;然后设计了自适应律,提高了系统对参数的适应性和对外在干扰的抑制性能;最后验证了系统的稳定性并对系统进行了仿真。仿真结果表明,系统在受到瞬时扰动时,自适应律可估算出扰动大小,控制器能快速做出反应,调整控制力/力矩以抵消瞬时扰动,使瞬时扰动不对系统的位置以及吊钩和负载的摆角造成明显影响。该文自适应分层滑模控制器能在一定程度上抑制瞬时扰动造成的吊钩和负载的摆动,具有较好的鲁棒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适应控制 分层滑模控制 塔式起重机 防摆 定位 瞬时扰动 位置 摆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片机系统脉冲γ辐射效应研究
3
作者 杨善潮 马强 +4 位作者 金晓明 李瑞宾 林东生 陈伟 刘岩 《原子能科学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B09期602-606,共5页
本文以建立的EE80C196KC20型单片机运行系统为研究对象,在"强光一号"加速器上,对系统中的LM7805型电源芯片和EE80C196KC20型单片机进行了脉冲γ辐射效应实验研究,获得了单片机的闩锁阈值,得到了功耗电流、I/O输出随剂量率的... 本文以建立的EE80C196KC20型单片机运行系统为研究对象,在"强光一号"加速器上,对系统中的LM7805型电源芯片和EE80C196KC20型单片机进行了脉冲γ辐射效应实验研究,获得了单片机的闩锁阈值,得到了功耗电流、I/O输出随剂量率的变化规律,从实验上证实了电源芯片对单片机脉冲γ辐射闩锁效应的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脉冲γ辐射 单片机系统 闩锁 瞬时扰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冲击碰撞中流场的有限元解
4
作者 侯磊 韩月红 仇璘 《上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600-603,共4页
汽车碰撞实验是一个费时费力费钱的过程,采用MSC-Marc有限元软件模拟可以降低设计费用,缩短实验周期.运用MSC-Marc隐式算法对碰撞前触发流场(次主模)进行模拟,并对汽车安全技术被动保护装置的气流触发控制建立数学模型,且考虑运用Navier... 汽车碰撞实验是一个费时费力费钱的过程,采用MSC-Marc有限元软件模拟可以降低设计费用,缩短实验周期.运用MSC-Marc隐式算法对碰撞前触发流场(次主模)进行模拟,并对汽车安全技术被动保护装置的气流触发控制建立数学模型,且考虑运用Navier-Stokes方程,计算移动变形边界u对空腔流场V的瞬时扰动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腔流场 移动边界 瞬时扰动 MSC—Marc隐式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n HHT-based method to eliminate short-time strong disturbance from measured signals of bridge 被引量:1
5
作者 王学敏 黄方林 +1 位作者 马广 刘建军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EI 2007年第6期848-852,共5页
According to the characteristic that Hilbert-Huang transform (HHT) can detect abnormity in signals, an HHT-based method to eliminate short-time strong disturbance was proposed. The signal with short-time strong dist... According to the characteristic that Hilbert-Huang transform (HHT) can detect abnormity in signals, an HHT-based method to eliminate short-time strong disturbance was proposed. The signal with short-time strong disturbance was decomposed into a series of intrinsic mode functions (IMFs) and a residue by the empirical mode decomposition (EMD). The instantaneous amplitudes and frequencies of each IMF were calculated. And at abnormal section, instantaneous amplitudes and frequencies were fired according to the data at normal section, replacing the fitted data for the original ones. A new set of IMFs was reconstructed by using the processed instantaneous amplitudes and frequencies. For the residue, abnormal fluctuations could be directly eliminated. And a new signal with the short-time strong disturbance eliminated was reconstructed by superposing all the new IMFs and the residue, The numerical simulation shows that there is a good correlation between the reconstructed signal and the undisturbed signal, The correlation coefficient is equal to 0.999 1. The processing results of the measured strain signal of a bridge with short-time strong disturbance verify the practicability of the metho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hort-time strong disturbance Hilbert-Huang transform empirical mode decomposition instantaneous amplitude instantaneous frequency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