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梅花鹿野化行为研究中最佳行为采样的时间间隔
1
作者
邢燕
杨飞飞
+5 位作者
张迎祥
孙一群
郑颖
王春莹
王亮
姜广顺
《野生动物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86-193,共8页
梅花鹿(Cervus nippon)是温带森林中的重要有蹄类动物,亦是东北虎(Panthera tigris altaica)捕食的主要猎物之一。黑龙江太平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作为东北虎跨境廊道,其野生梅花鹿种群在20世纪80年代已经野外灭绝,在保护区内,拟通过对圈...
梅花鹿(Cervus nippon)是温带森林中的重要有蹄类动物,亦是东北虎(Panthera tigris altaica)捕食的主要猎物之一。黑龙江太平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作为东北虎跨境廊道,其野生梅花鹿种群在20世纪80年代已经野外灭绝,在保护区内,拟通过对圈养梅花鹿的行为野化,促进梅花鹿野外种群的快速恢复。然而,在行为研究过程中,瞬时扫描取样法虽然被广泛运用,但瞬时扫描具体采样间隔的科学性研究较少。因此,本研究在5、10、15、20、30、60 min不同采样间隔内得到梅花鹿的不同行为持续时间,使用线性回归的方法将不同行为持续时间进行两两比较,依据R^(2)≥0.9、截距与0无显著差异(P>0.05)、斜率与1无显著差异(P>0.05)3个标准衡量采样间隔是否可以准确估计行为的持续时间,进而确定最佳采样间隔。结果表明:运动行为最佳采样间隔为5 min,休息、摄食、社会和其他4类行为的最佳采样间隔为10 min,反刍、警戒和站立行为最佳采样间隔为15 min。本研究成果有助于确保行为数据收集的科学性,提升数据收集的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梅花鹿行为
瞬时扫描取样法
最佳采样间隔
野化训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笼养川金丝猴个体间行为时间分配及空间利用差异
被引量:
2
2
作者
张明睿
滕丽微
+1 位作者
刘振生
王爱善
《野生动物学报》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347-354,共8页
2012年11月~2013年5月,采用瞬时扫描取样法,对上海动物园内4只笼养川金丝猴(Rhinopithecus roxellana)的活动时间和笼舍空间利用进行比较研究。不同于其他行为学研究,本文利用环境优势将个体区分研究,统计个体对不同类型空间的利用情况...
2012年11月~2013年5月,采用瞬时扫描取样法,对上海动物园内4只笼养川金丝猴(Rhinopithecus roxellana)的活动时间和笼舍空间利用进行比较研究。不同于其他行为学研究,本文利用环境优势将个体区分研究,统计个体对不同类型空间的利用情况来补充并解释川金丝猴的行为选择。结果表明,笼养川金丝猴休息行为最多,占56.80%。个体间在运动、理毛、摄食、自我梳理行为上差异极显著(P<0.01),亚成体运动时间与雌_2自我梳理时间明显高于其他个体。社会单元中雄性个体与雌_1个体进行的关联行为最多,其次为亚成体与雌_2个体。雄性个体与雌_1个体的行为具有排他性。空间利用率上,假山区利用最多(48.20%),主要用来休息。其次为丰容区(32.81%),是个体运动与采食的主要区域。前笼区占12.00%,与进行较多的乞食有关。个体间对不同区域的利用差异显著(P<0.05)。雄性个体和雌_1个体对假山区域利用较多,雌_2个体和亚成体对丰容区利用较多,亚成体对前笼区利用明显高于其他个体,雌_2个体对草地区利用明显高于其他个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川金丝猴
时间分配
空间利用率
瞬时扫描取样法
上海动物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梅花鹿野化行为研究中最佳行为采样的时间间隔
1
作者
邢燕
杨飞飞
张迎祥
孙一群
郑颖
王春莹
王亮
姜广顺
机构
东北林业大学野生动物与自然保护地学院
黑龙江太平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
萝北县林木种苗和森林病防站
出处
《野生动物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86-193,共8页
基金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重点专项项目(2023YFF1305002)。
文摘
梅花鹿(Cervus nippon)是温带森林中的重要有蹄类动物,亦是东北虎(Panthera tigris altaica)捕食的主要猎物之一。黑龙江太平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作为东北虎跨境廊道,其野生梅花鹿种群在20世纪80年代已经野外灭绝,在保护区内,拟通过对圈养梅花鹿的行为野化,促进梅花鹿野外种群的快速恢复。然而,在行为研究过程中,瞬时扫描取样法虽然被广泛运用,但瞬时扫描具体采样间隔的科学性研究较少。因此,本研究在5、10、15、20、30、60 min不同采样间隔内得到梅花鹿的不同行为持续时间,使用线性回归的方法将不同行为持续时间进行两两比较,依据R^(2)≥0.9、截距与0无显著差异(P>0.05)、斜率与1无显著差异(P>0.05)3个标准衡量采样间隔是否可以准确估计行为的持续时间,进而确定最佳采样间隔。结果表明:运动行为最佳采样间隔为5 min,休息、摄食、社会和其他4类行为的最佳采样间隔为10 min,反刍、警戒和站立行为最佳采样间隔为15 min。本研究成果有助于确保行为数据收集的科学性,提升数据收集的效率。
关键词
梅花鹿行为
瞬时扫描取样法
最佳采样间隔
野化训练
Keywords
Sika deer(Cervus nippon)behavior
Instantaneous scanning sampling method
Optimal sampling interval
Wild training
分类号
Q958.1 [生物学—动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笼养川金丝猴个体间行为时间分配及空间利用差异
被引量:
2
2
作者
张明睿
滕丽微
刘振生
王爱善
机构
东北林业大学野生动物资源学院
国家林业局野生动物保护学重点开放实验室
上海动物园
出处
《野生动物学报》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347-354,共8页
基金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资助项目(2572014CA03
DL13EA01)
上海市绿化和市容管理局资助项目(F080401)
文摘
2012年11月~2013年5月,采用瞬时扫描取样法,对上海动物园内4只笼养川金丝猴(Rhinopithecus roxellana)的活动时间和笼舍空间利用进行比较研究。不同于其他行为学研究,本文利用环境优势将个体区分研究,统计个体对不同类型空间的利用情况来补充并解释川金丝猴的行为选择。结果表明,笼养川金丝猴休息行为最多,占56.80%。个体间在运动、理毛、摄食、自我梳理行为上差异极显著(P<0.01),亚成体运动时间与雌_2自我梳理时间明显高于其他个体。社会单元中雄性个体与雌_1个体进行的关联行为最多,其次为亚成体与雌_2个体。雄性个体与雌_1个体的行为具有排他性。空间利用率上,假山区利用最多(48.20%),主要用来休息。其次为丰容区(32.81%),是个体运动与采食的主要区域。前笼区占12.00%,与进行较多的乞食有关。个体间对不同区域的利用差异显著(P<0.05)。雄性个体和雌_1个体对假山区域利用较多,雌_2个体和亚成体对丰容区利用较多,亚成体对前笼区利用明显高于其他个体,雌_2个体对草地区利用明显高于其他个体。
关键词
川金丝猴
时间分配
空间利用率
瞬时扫描取样法
上海动物园
Keywords
Rhinopithecus roxellana
Distribution
Utilization of space
Instantaneous and scansampling
Shanghai Zoo
分类号
Q958.1 [生物学—动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梅花鹿野化行为研究中最佳行为采样的时间间隔
邢燕
杨飞飞
张迎祥
孙一群
郑颖
王春莹
王亮
姜广顺
《野生动物学报》
北大核心
202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笼养川金丝猴个体间行为时间分配及空间利用差异
张明睿
滕丽微
刘振生
王爱善
《野生动物学报》
北大核心
2017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