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瞬时感受器电位香草酸受体4型通道蛋白在气道压力诱导大鼠气道黏液高分泌中的作用
1
作者 吴砚樵 周向东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3期1385-1387,共3页
目的探讨机械通气产生的气道压力对大鼠气道黏液高分泌的影响及机制。方法 48只SD大鼠分为4组,实施麻醉和气管切开后接小动物呼吸机进行机械通气。①对照组(8只):大鼠气管插管后自主呼吸;②机械通气组:对大鼠采用压力控制通气模式机械通... 目的探讨机械通气产生的气道压力对大鼠气道黏液高分泌的影响及机制。方法 48只SD大鼠分为4组,实施麻醉和气管切开后接小动物呼吸机进行机械通气。①对照组(8只):大鼠气管插管后自主呼吸;②机械通气组:对大鼠采用压力控制通气模式机械通气,根据气道压力水平再分10、20、30 cmH2O 3个亚组,每个亚组8只大鼠,机械通气6 h;③钌红干预组(8只):施加机械通气前鼠尾静脉注射瞬时感受器电位香草酸受体4型通道蛋白(transient receptorpotential vanilloid 4,TRPV4)非特异性阻断剂钌红(ruthenium red,RR)进行预处理;④4α-PDD干预组(8只):机械通气前鼠尾静脉注射4-α-佛波醇-12,13-二癸酸(4-α-Phorbol-12,13-didecanoate,4α-PDD)进行预处理。实验完毕后收集大鼠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和肺组织标本。采用ELISA法检测BALF中MUC5AC蛋白含量,RT-PCR法检测大鼠肺组织MUC5ACmRNA的表达水平。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机械通气组MUC5AC在蛋白及转录水平表达均增加,呈压力依赖性。30 cmH2O亚组MUC5AC蛋白及mRNA转录水平分别为[(0.71±0.10)、(6.23±0.54)]明显高于对照组[(0.29±0.05)、(1.68±0.35)](P<0.01)。在30 cmH2 O压力水平下MUC5AC的表达增加可被RR干预减弱[(0.41±0.06)、(4.15±0.22)](P<0.05),被4α-PDD干预增强[(1.12±0.09)、(8.47±0.35)](P<0.05)。结论 机械通气产生的气道压力可以通过作用于TRPV4诱导MUC5AC表达增加,这可能是压力诱导气道黏液高分泌的调节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黏蛋白类 机械通气 瞬时感受器电位香草酸受体4 气道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OX4/TRPC6在糖尿病肾病足细胞损伤中的作用
2
作者 岳汝驰 李惠敏 +1 位作者 胡斌 宋志霞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50-260,共11页
目的:探讨NADPH氧化酶4(NADPH oxidase 4,NOX4)/瞬时受体电位阳离子通道C亚家族成员6(transient receptor potential channel subfamily C member 6,TRPC6)在糖尿病肾病足细胞损伤中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1)将雄性Sprague-Dawley大鼠... 目的:探讨NADPH氧化酶4(NADPH oxidase 4,NOX4)/瞬时受体电位阳离子通道C亚家族成员6(transient receptor potential channel subfamily C member 6,TRPC6)在糖尿病肾病足细胞损伤中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1)将雄性Sprague-Dawley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糖尿病肾病组、NOX4抑制剂(GKT137831)组、糖尿病肾病+GKTl37831组,每组8~10只。通过一次性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streptozotocin,STZ)(70 mg/kg)构建1型糖尿病模型,模型构建成功后腹腔注射GKT137831(5 mg/kg)。定期监测血糖和24 h尿白蛋白定量,并收集血液及肾脏组织。(2)使用小鼠肾小球足细胞为体外实验研究对象,细胞分为正常对照组、高糖组、GKTl37831组及高糖+GKTl37831组。体外高糖培养足细胞2周。使用NOX4抑制剂及使用小干扰RNA(small interfering RNA,siRNA)转染足细胞。免疫印迹、免疫组化及实时荧光反转录PCR(reverse transcription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RT-qPCR)等技术检测NOX4和TRPC6表达水平。(3)使用荧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高糖条件下足细胞线粒体形态变化,通过免疫印迹法检测足细胞中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共激活因子1α(peroxisome proliferator-activated receptor gamma coactivator 1α,PGC1α)、线粒体转录因子A(mitochondrial transcription factor A,TFAM)、细胞色素C氧化酶亚单位I(cytochrome C oxidase subunit I,COX I)和COX IV蛋白表达水平。结果:(1)与正常对照组相比,糖尿病肾病大鼠肾小球显著肥大、基底膜增厚,系膜区增宽,尿白蛋白定量显著增加,免疫印迹及免疫组化结果显示肾组织NOX4蛋白表达水平升高,肾小球足细胞蛋白(nephrin)表达减少,间质细胞标志物如结蛋白(desmin)表达增加,TRPC6表达水平升高(P<0.05);使用GKT137831可降低肾组织desmin表达,保留肾小球nephrin,减少尿白蛋白定量(P<0.05)。(2)在体外足细胞实验中,高糖背景下,足细胞中NOX4和TRPC6表达上调(P<0.05);免疫荧光及免疫印迹检测结果显示GKT137831可减轻足细胞TRPC6和desmin表达,部分恢复nephrin表达(P<0.05);免疫印迹结果显示使用TRPC6 siRNA转染足细胞,可进一步促进GKT137831对足细胞的保护作用(P<0.05)。(3)荧光共聚焦显微镜显示高糖背景下足细胞线粒体形态受损,使用GKT137831及转染TRPC6 siRNA后,线粒体损伤得到部分恢复。免疫印迹结果显示高糖背景下足细胞PGC1α、TFAM、COX I和COX IV蛋白水平降低,使用GKT137831及转染TRPC6 siRNA后PGC1α、TFAM、COX I和COX IV表达水平升高(P<0.05)。结论:在糖尿病肾病的病理过程中,肾脏中NOX4表达增加,在一定程度上通过TRPC6通道介导足细胞的损伤,抑制NOX/TRPC6可改善足细胞线粒体功能障碍。这一发现为糖尿病肾病的临床诊疗提供了新的视角和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肾病 足细胞损伤 NADPH氧化酶4 瞬时受体电位阳离子通道C亚家族成员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冠病毒感染相关炎性细胞因子介导TRPV4调控子宫内膜容受性的作用机制
3
作者 蔡锡霆 程茜 +1 位作者 李碧颖 陈莉 《医学研究与战创伤救治》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455-462,共8页
目的探索新型冠状病毒感染(COVID-19)诱导炎性细胞因子升高调控瞬时感受器电位香草酸受体4(TRPV4)影响子宫内膜容受性的可能机制。方法采集30 d内感染COVID-19的患者及未感染的健康女性血清样本,ELISA检测炎性细胞因子脂多糖、白细胞介... 目的探索新型冠状病毒感染(COVID-19)诱导炎性细胞因子升高调控瞬时感受器电位香草酸受体4(TRPV4)影响子宫内膜容受性的可能机制。方法采集30 d内感染COVID-19的患者及未感染的健康女性血清样本,ELISA检测炎性细胞因子脂多糖、白细胞介素-1β(IL-1β)、干扰素γ(IFN-γ)的水平,并收集分泌中期子宫内膜标本及ICR小鼠合笼见栓后不同时间的子宫样本,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确定其中TRPV4的定位与表达变化。Ishikawa细胞分为空白对照组、雌二醇(E2)组、醋酸甲羟孕酮(MPA)组及E2+MPA组,Western blot检测TRPV4表达变化。在细胞中敲减或过表达TRPV4,并统计BeWo细胞黏附率,RT-qPCR验证子宫内膜容受性相关标志物变化。又将Ishikawa细胞分为炎症因子对照组、脂多糖组、干扰素组及白细胞介素组,给予有/无雌孕激素刺激,Western blot与RT-qPCR检测TRPV4的蛋白质、mRNA表达水平。根据细胞的不同处理将其分为空白质粒组、空白质粒激素组、过表达组、过表达激素组。在转染siRNA的实验中,根据不同处理分为转染对照组及siRNA组。结果与健康女性比较,IL-1β、脂多糖和IFN-γ在COVID-19感染30 d内明显上升(P<0.05)。人子宫内膜样本中,TRPV4主要位于腺上皮,且COVID-19组表达较对照组上升(P<0.05)。在见栓后1.5~3.5 d孕鼠中,TRPV4表达随时间降低(P<0.05)。与空白对照组比较,MPA组和E2+MPA组中TRPV4的mRNA表达显著降低(P<0.01);而仅MPA组中TRPV4的蛋白表达显著降低(P<0.01)。与过表达组比较,过表达激素组HOXA10的mRNA表达显著减少(P<0.05);而siRNA组较转染对照组HOXA10的mRNA表达显著提高(P<0.01)。过表达激素组较过表达组BeWo细胞的黏附率显著降低(P<0.01)。Western blot实验提示,与炎症因子对照组比较,脂多糖组、白细胞介素组TRPV4的蛋白表达量在增高(P<0.05);与雌孕激素组比较,雌孕+脂多糖组、雌孕+白细胞介素组TRPV4的蛋白表达量亦增高(P<0.05)。结论COVID-19感染诱导血清炎症因子IFN-γ、IL-1β释放,可能调控子宫内膜上皮组织中TRPV4升高,从而影响胚胎围着床期子宫内膜容受性的建立与胚胎种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VID-19 瞬时感受器电位香草酸受体4 胚胎种植 女性生殖健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下丘脑正中视前核内注入4-α-佛波醇-12,13-二葵酸对急性冷暴露大鼠体温的影响 被引量:1
4
作者 施蓓 Puja Paudel +2 位作者 孟凡鑫 王湛 曹宇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1072-1074,1078,共4页
目的探讨在下丘脑内局部注入4-α-佛波醇-121,3-二葵酸(4αPDD)对大鼠在急性冷暴露过程中体温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预先在大鼠下丘脑内给予不同剂量(3.25、6.5和13μg/mL)4αPDD后,将大鼠进行急性冷暴露(4℃,4 h),观察不同剂量的4... 目的探讨在下丘脑内局部注入4-α-佛波醇-121,3-二葵酸(4αPDD)对大鼠在急性冷暴露过程中体温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预先在大鼠下丘脑内给予不同剂量(3.25、6.5和13μg/mL)4αPDD后,将大鼠进行急性冷暴露(4℃,4 h),观察不同剂量的4αPDD对急性冷暴露过程中大鼠体温的影响,并采用Western blot方法检测下丘脑中瞬时感受器电位香草酸受体家族成员4(TRPV4)表达水平的变化。结果在3种剂量4αPDD(3.25、6.5和13μg/mL)中,给予4αPDD剂量越大,急性冷暴露对体温降低的影响越小。中、高剂量(6.5和13μg/mL)组与单纯冷暴露组比较,各时间点体温变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1~3 h期间的各检测时间点,中、高剂量2组之间体温变化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给予中、高剂量4αPDD并进行冷暴露时,TRPV4表达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及单纯冷暴露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4αPDD能减弱急性冷暴露所致的大鼠低体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冷暴露 4-α-佛波醇-12 13-二葵酸 瞬时感受器电位香草酸受体家族成员4 体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RPV4和PKCε在糖尿病大鼠背根神经节神经元中的表达 被引量:3
5
作者 陈磊 王翠丽 +3 位作者 丁炎 那存乌力吉 姚维凡 赵海山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692-695,共4页
目的探讨糖尿病不同时期蛋白激酶Cε(PKCε)和瞬时性受体电位通道4(TRPV4)在大鼠DRG神经元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采用经典糖尿病模型,检测不同病程糖尿病大鼠DRG神经元中PKCε和TRPV4的表达。用免疫荧光方法,观察背根神经节(DRG)在痛性... 目的探讨糖尿病不同时期蛋白激酶Cε(PKCε)和瞬时性受体电位通道4(TRPV4)在大鼠DRG神经元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采用经典糖尿病模型,检测不同病程糖尿病大鼠DRG神经元中PKCε和TRPV4的表达。用免疫荧光方法,观察背根神经节(DRG)在痛性糖尿病神经病变(PDN)过程中PKCε和TRPV4阳性细胞的变化。结果 PKCε和TRPV4在正常大鼠的背根神经节中均有表达。在糖尿病大鼠中,PKCε和TRPV4的表达水平都出现先升高后降低的现象。其中,PKCε在糖尿病第4周的表达水平最高,TRPV4在糖尿病第1周的表达水平最高。结论高糖慢性刺激可导致DRG神经元PKCε和TRPV4的表达改变,在短期内有明显的增加,但2者高峰出现的时间不同。TRPV4的增加依赖于PKCε,而后者错后的高峰说明其参与更多的细胞内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蛋白激酶CΕ 瞬时感受器电位香草酸受体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RPV1蛋白对自身免疫性脑脊髓炎进展及Th1和Th17细胞分化的影响
6
作者 王布飞 陈聪 李建红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323-327,332,共6页
目的探讨瞬时感受器电位香草酸受体1(TRPV1)蛋白对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脑脊髓炎(EAE)进展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将36只C57BL/6野生型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模型+TRPV1抑制剂组,每组12只。EAE模型构建采用皮下注射髓磷脂少突胶质细胞... 目的探讨瞬时感受器电位香草酸受体1(TRPV1)蛋白对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脑脊髓炎(EAE)进展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将36只C57BL/6野生型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模型+TRPV1抑制剂组,每组12只。EAE模型构建采用皮下注射髓磷脂少突胶质细胞糖蛋白35-55混合结核杆菌乳剂,联合腹腔注射百日咳毒素。模型+TRPV1抑制剂组小鼠每日连续腹腔注射TRPV1抑制剂辣椒平溶液(30 mg/kg)。连续35 d观察并评估小鼠EAE症状。第35天处死小鼠,取脊髓组织,采用劳克坚牢蓝染色评估脊髓髓鞘脱失,采用流式细胞术分析脊髓单核细胞中CD4^(+)T细胞分化情况,采用Western blotting检测TRPV1蛋白和炎症反应信号蛋白表达。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小鼠神经功能评分增加,脊髓组织出现明显的髓鞘脱失。流式细胞术结果显示,模型组小鼠CD4^(+)T细胞向Th1和Th17细胞分化比例增加。与模型组相比,模型+TRPV1抑制剂组小鼠神经功能评分降低,脊髓中炎性细胞因子浸润与髓鞘脱失明显减少,CD4^(+)T细胞向Th1和Th17细胞分化比例减少。TRPV1抑制剂明显抑制了TRPV1蛋白表达并降低了p-NF-κB、caspase-1和NLRP3蛋白表达。结论TRPV1蛋白对EAE进展起重要作用,抑制TRPV1蛋白表达能够抑制Th1和Th17细胞分化,减少脊髓组织髓鞘脱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瞬时感受器电位香草酸受体1 自身免疫性脑脊髓炎 CD4^(+)T细胞 炎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RPV4在心血管疾病中作用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7
作者 董倩 俞坤武 杜以梅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373-378,共6页
瞬时受体电位阳离子通道V亚家族成员4(transient receptor potential cation channel subfamily V member4,TRPV4)是瞬时受体电位阳离子通道(transient receptor potential cation channel, TRP)家族成员,是一种非选择性阳离子通道,对Ca... 瞬时受体电位阳离子通道V亚家族成员4(transient receptor potential cation channel subfamily V member4,TRPV4)是瞬时受体电位阳离子通道(transient receptor potential cation channel, TRP)家族成员,是一种非选择性阳离子通道,对Ca^(2+)离子具有适中通透性,对Na^(+)和Mg^(2+)少量通透(PCa/PNa约为6~10,PCa/PMg约为2~3)。TRPV4在心血管系统表达广泛,主要表达于血管内皮细胞、血管平滑肌细胞、心肌细胞和成纤维细胞等,可调节血管张力和血管通透性,参与机械信号传导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瞬时受体电位阳离子通道V亚家族成员4 心血管疾病 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RPV4在皮肤免疫性大疱病中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1
8
作者 白洁 邹兴伟 +1 位作者 姜友贵 王琼玉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1349-1351,共3页
目的探讨TRPV4蛋白在寻常型天疱疮(PV)、大疱性类天疱疮(BP)、疱疹样皮炎(DH)、获得性大疱性表皮松解症(EBA)中的作用机制。方法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正常皮肤组织、PV、BP、DH及EBA皮损组织中TRPV4蛋白的表达量。结果 TRPV4在PV(61.90%)... 目的探讨TRPV4蛋白在寻常型天疱疮(PV)、大疱性类天疱疮(BP)、疱疹样皮炎(DH)、获得性大疱性表皮松解症(EBA)中的作用机制。方法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正常皮肤组织、PV、BP、DH及EBA皮损组织中TRPV4蛋白的表达量。结果 TRPV4在PV(61.90%)、BP(81.81%)、DH(72.22%)、EBA(68.42%)的阳性率均低于正常皮肤组织(93.33%),且各类疾病间亦存在表达差异(PV<EBA<DH<BP)。结论 TRPV4蛋白的低表达可能影响着皮肤连接的形成或修复,参与皮肤免疫性大疱病的发生、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瞬时感受器电位离子通道香草受体家族4 寻常型天疱疮 大疱性类天疱疮 疱疹样皮炎 获得性大疱性表皮松解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RPV4在心肌细胞缺氧损伤中的作用及机制研究 被引量:3
9
作者 陈卓 秦昆 +4 位作者 何玥颖 魏朋 谢高倩 苗路伟 陈克明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1194-1200,共7页
目的:探究瞬时受体电位阳离子通道V亚家族成员4(transient receptor potential cation channel subfamily V member 4,TRPV4)在H9C2细胞中缺氧环境下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H9C2细胞建立缺氧损伤模型,检测缺氧不同时间细胞内乳酸脱氢酶(l... 目的:探究瞬时受体电位阳离子通道V亚家族成员4(transient receptor potential cation channel subfamily V member 4,TRPV4)在H9C2细胞中缺氧环境下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H9C2细胞建立缺氧损伤模型,检测缺氧不同时间细胞内乳酸脱氢酶(lactate dehydrogenase,LDH)释放率、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含量、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水平及过氧化氢酶(catalase,CAT)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活性。将细胞分为常氧组(0 h)、HC-067047(TRPV4抑制剂)预处理+常氧(0 h)组、缺氧(24 h)组和HC-067047预处理+缺氧(24 h)组,使用Fluo-4 AM检测细胞内Ca^(2+)含量,JC-1检测线粒体膜电位,Western blot检测TRPV4蛋白水平,RT-qPCR检测TRPV4的mRNA水平,DCFH-DA检测ROS含量,酶标仪检测CAT和SOD活性,CCK-8法检测细胞活力。结果:与0 h组相比,随着缺氧时间的延长,LDH释放率提高(P<0.05),细胞内ROS和MDA含量上升(P<0.05),CAT和SOD活性增强(P<0.05),氧化损伤逐渐加重并在24 h达到顶峰。此外,缺氧后细胞出现钙超载现象,线粒体膜电位下降,TRPV4被激活。使用TRPV4抑制剂HC-067047预处理后,H9C2的氧化损伤明显被抑制,细胞活力上升(P<0.05),并且钙超载现象和线粒体膜电位下降均有所逆转。结论:在心肌细胞缺氧后,TRPV4被激活,Ca^(2+)内流,线粒体膜电位受损,ROS增多,氧化损伤加重,抗氧化系统被激活,CAT和SOD活性上升,进而调控氧化与抗氧化平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瞬时受体电位阳离子通道V亚家族成员4 心肌细胞 氧化应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RPV4离子通道在RANKL诱导的破骨细胞分化中的作用 被引量:2
10
作者 杨国曦 朱庆生 杨重飞 《中华骨质疏松和骨矿盐疾病杂志》 2015年第4期352-357,共6页
破骨细胞(osteoclast,OC)来源于血液单核-巨噬细胞系统,其以多核细胞形式发挥作用。破骨细胞在分化过程中受多种信号通路的调控,其中,由核因子受体活化因子(receptor activator of nuclear factor-κB,RANK)及其配体(receptor activator... 破骨细胞(osteoclast,OC)来源于血液单核-巨噬细胞系统,其以多核细胞形式发挥作用。破骨细胞在分化过程中受多种信号通路的调控,其中,由核因子受体活化因子(receptor activator of nuclear factor-κB,RANK)及其配体(receptor activator of NF-κB ligand,RANKL)以及骨保护素(osteoprotegefin,OPG)组成的RANK-RANKL-OPG系统起到关键作用,而该通路的调控效应主要通过Ca2+-NFATc1信号轴实现。瞬时感受器电位香草酸受体4(transient receptor potential vanilloid 4,TRPV4)是瞬时感受器电位通道(transient receptor potential,TRP)超家族的成员,该通道介导的钙离子内流维持了破骨细胞内钙离子浓度,确保了RANKL介导的NFATc1调控的基因转录,在破骨细胞的终末期分化中发挥着关键作用。因此,全面了解TRPV4离子通道将有助于临床更好地分析各种骨代谢性疾病的病因及发病机制,进而为治疗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破骨细胞 瞬时感受器电位香草酸受体4 钙离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糖浓度中大鼠DRG神经元相关蛋白表达及Ca2+浓度的测定 被引量:2
11
作者 丁炎 那存乌力吉 +3 位作者 阎雪晶 姚维凡 赵海山 陈磊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1095-1098,共4页
目的观察高糖对背根神经节(DRG)中瞬时感受器电位香草酸受体4(TRPV4)和蛋白激酶Cε(PKCε)的表达以及细胞内Ca2+浓度的影响,探讨其在糖尿病大鼠神经病理性疼痛形成中的作用机制。方法培养的新生大鼠DRG神经元分成正常对照组(C组)、中糖... 目的观察高糖对背根神经节(DRG)中瞬时感受器电位香草酸受体4(TRPV4)和蛋白激酶Cε(PKCε)的表达以及细胞内Ca2+浓度的影响,探讨其在糖尿病大鼠神经病理性疼痛形成中的作用机制。方法培养的新生大鼠DRG神经元分成正常对照组(C组)、中糖组(M组)和高糖组(H组)。48 h后通过蛋白质免疫印迹法测定DRG神经元TRPV4和PKCε的表达水平,并通过共聚焦显微镜测定DRG神经元[Ca2+]i的水平。结果 TRPV4、PKCε蛋白的表达上调且呈浓度依赖性。C组、M组、H组TRPV4蛋白分别为0.33±0.05、3.20±0.40和7.69±0.60;PKCε蛋白分别为0.88±0.04、1.08±0.08和1.97±0.35。在TRPV4激动剂4α-PDD的作用下,与C组比较,H组[Ca2+]i显著升高(P<0.05),且呈浓度依赖。结论高糖可以上调DRG神经元中TRPV4、PKCε蛋白的表达,增加神经元内Ca2+浓度。TRPV4、PKCε对DRG神经元内Ca2+起到了协同调控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痛性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 瞬时感受器电位香草酸受体4 蛋白激酶CΕ 钙离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针刺可调控酵母聚糖诱导的高敏感模型直结肠部位TRPV1与NGF的表达 被引量:3
12
作者 尹业辉 李思婷 +1 位作者 王少军 李彩彩 《辽宁中医杂志》 CAS 2018年第7期1529-1533,I0010,共6页
目的:探讨直结肠高敏感小鼠直结肠部位瞬时感受器电位香草酸受体1(TRPV1)、神经生长因子(NGF)的表达与针刺干预的相关性。方法:实验用雄性C57BL/6小鼠,用酵母聚糖诱导内脏高敏感模型,对照组注射生理盐水。实验设高敏感组(Z+C)... 目的:探讨直结肠高敏感小鼠直结肠部位瞬时感受器电位香草酸受体1(TRPV1)、神经生长因子(NGF)的表达与针刺干预的相关性。方法:实验用雄性C57BL/6小鼠,用酵母聚糖诱导内脏高敏感模型,对照组注射生理盐水。实验设高敏感组(Z+C)、高敏感针刺预处理组(Z+A1)、高敏感针刺组(Z+A2)、盐水注射组(S+C)、盐水注射针刺预处理组(S+A1)、盐水注射针刺组(S+A2)。Western blot方法检测针刺后三里、上巨虚,直结肠部位TRPV1、NGF表达的变化,双重免疫荧光染色的方法检测脊神经节神经元TRPV1与植物凝集素B4(IB4)双标记神经元表达的变化。结果:(1)在直结肠部位Z+C组TRPV1、NGF的表达较S+C组明显增高,针刺后Z+A2组有明显下调趋势,而Z+A1组无显著性变化;(2)脊神经节部位Z+C组TRPV1及IB4表达较S+C组均明显增多,针刺后明显下调;(3)Z+C组IB4阳性神经元上TRPV1表达比率减7少,针刺后上调。结论:直结肠部位TRPV1、NGF参与针刺缓解直结肠高敏感效应,其效应与非肽能神经元的调控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结肠高敏感 瞬时感受器电位香草酸受体1(TRPV1) 神经生长因子(NGF) 针刺 植物凝集素B4(IB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