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型钙离子通道TRPV5和TRPV6与成骨细胞信号传递的关系 被引量:7
1
作者 李福春 谷贵山 +3 位作者 孙大辉 车明学 张德宝 杨震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600-603,共4页
TRPV5和TRPV6是瞬时性受体电位通道(TRP)超家族中的成员,是上皮样钙离子专用通道。目前研究已经证明,TRPV5和TRPV6在肠道和肾脏等组织中均有表达,并对跨细胞钙离子(Ca2+)转运起着关键性调控作用。TRPV5和TRPV6在骨组织中表达的相关报道... TRPV5和TRPV6是瞬时性受体电位通道(TRP)超家族中的成员,是上皮样钙离子专用通道。目前研究已经证明,TRPV5和TRPV6在肠道和肾脏等组织中均有表达,并对跨细胞钙离子(Ca2+)转运起着关键性调控作用。TRPV5和TRPV6在骨组织中表达的相关报道较少,TRPV5和TRPV6与成骨细胞内信号传递关系方面的研究更少。本文作者对TRPV5和TRPV6与成骨细胞内信号传递的关系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瞬时性受体电位通道 成骨细胞 信号传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钙通道TRPV与骨代谢的关系 被引量:6
2
作者 杨震 秦大明 谷贵山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645-648,共4页
钙离子的代谢和跨细胞转运在机体的多种基本生理过程中起重要的作用。TRPV5和TPRV6为新近发现的钙离子跨膜转运的通道蛋白。本文从蛋白结构、组织分布、电生理特性、生理调节等方面阐述TRPV5和TPRV6蛋白的特征及其与骨代谢的关系。
关键词 骨/代谢 瞬时性受体电位通道 钙离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昆明小鼠胃肠道钙离子跨膜吸收途径相关基因表达模式分析 被引量:6
3
作者 杨艺 莘海亮 +2 位作者 夏先林 吴文旋 李胜利 《动物营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441-446,共6页
本研究旨在分析钙离子(Ca2+)跨膜吸收途径相关基因在昆明小鼠胃肠道中的表达模式。选取12只8周龄、平均体重(30.71±2.93)g的雌性昆明小鼠,取胃、十二指肠、空肠、回肠、盲肠和结肠组织样品,利用实时定量PCR法检测维生素D依赖性钙... 本研究旨在分析钙离子(Ca2+)跨膜吸收途径相关基因在昆明小鼠胃肠道中的表达模式。选取12只8周龄、平均体重(30.71±2.93)g的雌性昆明小鼠,取胃、十二指肠、空肠、回肠、盲肠和结肠组织样品,利用实时定量PCR法检测维生素D依赖性钙结合蛋白(CaBP-D9k)、瞬时性受体电位通道香草酸受体6(TRPV6)和维生素D受体(VDR)mRNA表达量。结果表明:1)CaBP-D9k、TRPV6和VDR mRNA在胃内属低水平表达,而在盲肠内表达量较高;2)随着小肠的延伸,CaBP-D9k、VDR mRNA表达量逐渐降低,而TRPV6 mRNA则在回肠内高水平表达;3)CaBP-D9k(P<0.05)、VDR(P<0.05)、TRPV6 mRNA的表达量(P>0.05)随着大肠肠段的延伸而不同程度地下降。结果提示,CaBP-D9k、TRPV6和VDR mRNA表达量与胃肠道Ca2+跨膜吸收能力存在关联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肠道 钙离子跨膜吸收 维生素D依赖性钙结合蛋白 瞬时性受体电位通道香草酸受体6 维生素D受体 昆明小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氟尿嘧啶联合顺铂对骨肉瘤MG-63细胞的抑制作用及其对TRPV5和TRPV6蛋白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3
4
作者 那键 戴维享 +5 位作者 马超 张晓东 邵长青 刘勇 王秀力 刘颖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1201-1206,I0014,共7页
目的:研究氟尿嘧啶联合顺铂对骨肉瘤细胞株MG-63的生长抑制作用,探讨其对瞬时性受体电位通道5(TRPV5)和瞬时性受体电位通道6(TRPV6)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常规培养MG-63细胞,以5×104 mL-1的细胞密度种植细胞,实验分为对照组、氟尿... 目的:研究氟尿嘧啶联合顺铂对骨肉瘤细胞株MG-63的生长抑制作用,探讨其对瞬时性受体电位通道5(TRPV5)和瞬时性受体电位通道6(TRPV6)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常规培养MG-63细胞,以5×104 mL-1的细胞密度种植细胞,实验分为对照组、氟尿嘧啶组、顺铂组及氟尿嘧啶联合顺铂组4组。CCK-8法检测不同时间MG-63细胞的生长抑制情况;分别于24、48和72h采用细胞凋亡-Hoechst染色试剂盒检测MG-63细胞加入不同药物后的凋亡情况;免疫细胞化学染色法检测MG-63细胞在加药前后TRPV5和TRPV6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氟尿嘧啶和顺铂对MG-63细胞的抑制作用均显著,且随着药物浓度的增加和作用时间的延长,细胞中黑色颗粒增多,胞体回缩,细胞老化或死亡。与两药单独或是联用作用于MG-63细胞24h比较,随着时间的延长,48h和72h两者对细胞的抑制作用明显增强(P<0.05)。与对照组比较,氟尿嘧啶组和顺铂组24、48和72h后凋亡率逐渐增加(P<0.01),随着药物作用时间的延长,细胞凋亡率亦呈升高的趋势。当加入氟尿嘧啶和顺铂72h后,MG-63细胞表达TRPV5和TRPV6含量较加药前明显降低(P<0.05)。结论:氟尿嘧啶与顺铂联用可以提高MG-63细胞增殖抑制及凋亡作用,同时对MG-63细胞TRPV5和TRPV6表达水平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氟尿嘧啶 顺铂 骨肉瘤 骨肉瘤细胞株MG-63 瞬时性受体电位通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唑来膦酸抑制破骨细胞分化中TRPV5、NFATc1的表达 被引量:8
5
作者 林珏杉 董伟 +3 位作者 张鹏 李鹏 孙红 戚孟春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1254-1258,共5页
目的研究唑来磷酸(ZOL)对破骨细胞分化中瞬时性受体电位通道(TRPV)5和活化T细胞核因子c1(NFATc1)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小鼠单核巨噬细胞株RAW264.7细胞分为A、B两组:两组均用核因子-κB受体激活因子配体(RANKL)诱导5 d,B组在最后2 d应用... 目的研究唑来磷酸(ZOL)对破骨细胞分化中瞬时性受体电位通道(TRPV)5和活化T细胞核因子c1(NFATc1)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小鼠单核巨噬细胞株RAW264.7细胞分为A、B两组:两组均用核因子-κB受体激活因子配体(RANKL)诱导5 d,B组在最后2 d应用10-6mol/L ZOL处理。检测破骨细胞生成及TRPV5、NFATc1基因表达情况。结果 B组新生多核破骨细胞数、吸收陷窝数目及面积分别为29.0±2.4、24.8±1.1、2 030.0±165.7μm2,均显著低于A组的56.5±4.5、49.3±0.9、3 946.7±367.5μm2(P<0.01)。B组TRPV5、NFATc1的荧光强度也显著低于A组(P<0.01)。B组TRPV5 mRNA及蛋白水平较A组分别降低了50.4%和37.8%(P<0.01);而NFATc1则分别下降了68.0%和48.4%(P<0.01)。结论 ZOL可显著抑制破骨细胞生成和骨吸收,并下调TRPV5、NFATc1基因表达;ZOL对破骨细胞的抑制可能与其诱发的TRPV5、NFATc1表达抑制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唑来膦酸 破骨细胞 瞬时性受体电位通道5 活化T细胞核因子c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RPV4和TGF-β1在口腔鳞状细胞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4
6
作者 祖木热提古丽·阿不来提 陈镭雨 +3 位作者 马琰迪 何尚峰 热孜亚古丽·阿克木 徐江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743-747,共5页
目的:研究口腔鳞状细胞癌(OSCC)组织中瞬时性受体电位通道香草酸受体4(TRPV4)和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EnVision法(ELPS)检测TRPV4和TGF-β1在103例OSCC组织及66例癌旁正常组织中的表达,分析与OSC... 目的:研究口腔鳞状细胞癌(OSCC)组织中瞬时性受体电位通道香草酸受体4(TRPV4)和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EnVision法(ELPS)检测TRPV4和TGF-β1在103例OSCC组织及66例癌旁正常组织中的表达,分析与OSCC临床特点及预后之间的关系。结果:OSCC组织中TRPV4的阳性率69.90%,TGF-β1的阳性率74.76%,均明显高于癌旁正常组织中的表达(24.24%和19.70%)(P<0.05)。TRPV4和TGF-β1诊断OSCC的ROC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842和0.857。TRPV4的表达与TNM分期和分化程度有关(P<0.05),与年龄、性别、淋巴结转移、浸润深浅无关(P>0.05);TGF-β1的表达与浸润深度和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OSCC中TRPV4、TGF-β1的表达呈正相关(r=0.211、P=0.033)。Kaplan-Meier生存分析显示,TRPV4和TGF-β1高表达与患者预后有关(P=0.0193,P<0.05)。结论:TRPV4和TGF-β1在组织中高表达,且与患者的不良预后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鳞状细胞癌 瞬时性受体电位通道香草酸受体4 转化生长因子Β1 免疫组织化学EnVision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