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水闸水下结构病害探地雷达波场特征及瞬时属性分析
1
作者 谭彩 徐云乾 +2 位作者 袁明道 刘金涛 潘展钊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53-157,202,共6页
为提高水闸水下结构病害探地雷达数据解释的准确性,建立了包括闸室底板裂缝、空洞及消能防冲设施淤积、冲蚀等病害模型,基于时域有限差分方法进行正演模拟,利用希尔伯特变换对正演模拟结果进行瞬时属性分析,并通过工程实例测试进行现场... 为提高水闸水下结构病害探地雷达数据解释的准确性,建立了包括闸室底板裂缝、空洞及消能防冲设施淤积、冲蚀等病害模型,基于时域有限差分方法进行正演模拟,利用希尔伯特变换对正演模拟结果进行瞬时属性分析,并通过工程实例测试进行现场验证。研究结果表明,消能防冲设施淤积、冲蚀等病害雷达波外部边界与实际冲蚀或淤积边界相似;闸板底部空洞导致振幅显著增强,尤其是空洞区域顶部,电磁波在空洞内部震荡形成多次波,且当空洞填充介质为水时,顶-底反射波发生明显分离;结构裂缝表现为同相轴中断和强烈的反射波形,但多条裂缝之间会互相干扰导致难以判断裂缝走向;探地雷达的瞬时属性能够揭示更精细的结构变化和特征,时域波场特征和瞬时属性特征相结合可以提高对复杂病害情况的识别和解释能力,实例证明水闸病害位置和类型与推测结果基本一致,进一步证明了波场特征与瞬时属性分析对提高水闸水下结构病害探地雷达数据解释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探地雷达 水闸病害 时域有限差分方法 瞬时属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道路路基脱空病害雷达波场数值模拟与瞬时属性分析 被引量:3
2
作者 隋昕展 杜衍庆 +3 位作者 师海 王新岐 孙子冰 刘晨阳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782-788,共7页
针对道路路基脱空病害的快速识别,采用时间域有限差分法进行病害的雷达波长数值模拟,模拟了脱空病害不同大小、长度、位置及填充的差异,并通过图像增益和复信号分析技术提取雷达波场的振幅、相位和频率等瞬时属性特征,分析了不同脱空地... 针对道路路基脱空病害的快速识别,采用时间域有限差分法进行病害的雷达波长数值模拟,模拟了脱空病害不同大小、长度、位置及填充的差异,并通过图像增益和复信号分析技术提取雷达波场的振幅、相位和频率等瞬时属性特征,分析了不同脱空地质的雷达波场响应特征。研究结果表明:根据路基脱空病害的地质雷达瞬时振幅图像和单道波归一化幅值可推算出脱空病害上界面信息和脱空区域介质类型;根据充气脱空病害和充水脱空病害瞬时相位图像特征,可判断出路基结构层间信息和脱空病害区域和边界位置;根据充水脱空病害和充气脱空病害瞬时频率图像,可判断出高频和低频电磁波存在位置。此外,根据充水脱空病害单道波瞬时频率图,可得到正向电磁波存在位置,并作为脱空病害下界面位置判断依据。研究成果可为道路病害的智能识别和快速判识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脱空病害 数值模拟 瞬时属性 时间域有限差分法 病害识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坝面板脱空地质雷达波场数值模拟与瞬时属性分析 被引量:8
3
作者 徐浩 刘江平 余信江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489-497,共9页
针对不同类型大坝面板存在的脱空问题,依据实际面板组成结构与物性参数,采用时间域有限差分法,对无钢筋、单层与双层钢筋面板脱空模型进行雷达波场数值模拟与瞬时属性提取,分析不同脱空情况下雷达波场响应特征。研究结果表明:当面板出... 针对不同类型大坝面板存在的脱空问题,依据实际面板组成结构与物性参数,采用时间域有限差分法,对无钢筋、单层与双层钢筋面板脱空模型进行雷达波场数值模拟与瞬时属性提取,分析不同脱空情况下雷达波场响应特征。研究结果表明:当面板出现脱空隐患时,脱空区域出现能量较强的反射波,脱空反射波相位与面板底部反射波相位相反,脱空反射同相轴出现明显的"下拉"现象,脱空厚度越大,脱空反射同相轴"下拉"幅度越大;当面板内部存在钢筋时,脱空反射同相轴连续性变差,随着面板内部钢筋层数增加、钢筋间距减小,脱空反射波形态与反射同相轴"下拉"现象逐渐消失;在雷达数据信噪比较低且从雷达剖面图无法识别脱空存在的情况下,需借助瞬时属性来识别脱空隐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质雷达 面板脱空 时间域有限差分法 瞬时属性 反射同相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瞬时属性估计器在探地雷达数据处理中的应用 被引量:2
4
作者 王晋国 廖祖文 +1 位作者 魏俊波 田丰 《煤田地质与勘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72-75,共4页
为了提高浅层埋藏目标识别的瞬时物理属性的精度,根据极平坦频率特性有限脉冲相应滤波器的思想,首次提出用它作为微分器和延时器组成解析信号瞬时属性估计器(FIFM),对探地雷达信号的瞬时属性进行提取。结果表明,瞬时属性剖面的分辨率得... 为了提高浅层埋藏目标识别的瞬时物理属性的精度,根据极平坦频率特性有限脉冲相应滤波器的思想,首次提出用它作为微分器和延时器组成解析信号瞬时属性估计器(FIFM),对探地雷达信号的瞬时属性进行提取。结果表明,瞬时属性剖面的分辨率得到了明显的提高;采用瞬时属性估计器进行探地雷达信号瞬时参数的研究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方法,可用于公路、桥梁、隧道等结构物的无损检测数据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瞬时属性估计器 瞬时频率 探地雷达 数据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时频域内地震资料瞬时属性提取方法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王晋国 田丰 +1 位作者 廖祖文 王明祥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802-806,共5页
为了提高在时频域内提取地震资料瞬时属性的估计精度,更精细地刻画地下岩性及介质结构性质的变化和油气的空间展布,应用窗口傅里叶谱再分配方法,提取地震资料瞬时属性.该方法的特点是根据窗区域内的能量分布,找出窗区域的信号能量质心,... 为了提高在时频域内提取地震资料瞬时属性的估计精度,更精细地刻画地下岩性及介质结构性质的变化和油气的空间展布,应用窗口傅里叶谱再分配方法,提取地震资料瞬时属性.该方法的特点是根据窗区域内的能量分布,找出窗区域的信号能量质心,以核函数为权值,把W igner分布加权求和作为该窗区域内能量质心的功率谱密度.通过模型和实际地震数据计算,结果表明,傅里叶谱再分配方法计算精度远高于基于窗口傅里叶谱的瞬时属性估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瞬时属性 窗口傅里叶谱再分配 时频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参数小波变换瞬时属性分析及应用 被引量:1
6
作者 宋永忠 沈加刚 高静怀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159-162,共4页
针对薄层反射地震信号含有快速变化的振幅和频率分量的特点,研究了新的分析小波——三参数小波,并基于三参数小波变换提出了在相空间计算地震瞬时属性的方法。三参数小波有3个可调参数,对信号做小波分析时有很高的自由度,能够很好... 针对薄层反射地震信号含有快速变化的振幅和频率分量的特点,研究了新的分析小波——三参数小波,并基于三参数小波变换提出了在相空间计算地震瞬时属性的方法。三参数小波有3个可调参数,对信号做小波分析时有很高的自由度,能够很好地匹配地震子波或给定的有效信号,三参数小波与BMSW小波或其他小波相比具有更好的时域局部化性质。实际应用效果表明,三参数小波变换地震瞬时属性比Hilbert变换瞬时属性有更高的信噪比和分辨率,基于三参数小波变换的地震瞬时属性分析方法是识别薄层砂体的有效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ILBERT变换 小波变换 三参数小波 瞬时属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静校正误差和噪声对瞬时属性影响的定量分析
7
作者 季敏 王尚旭 陈双全 《石油物探》 EI CSCD 2006年第1期25-27,共3页
由属性计算以及地震资料本身等因素引起的误差,会影响地震属性预测的效果,降低预测的可信度。在属性提取过程中,影响地震资料品质的静校正误差和噪声是应该注意的问题。为此,设计了随机给定静校正误差和噪声的理论模型。对目的层瞬时属... 由属性计算以及地震资料本身等因素引起的误差,会影响地震属性预测的效果,降低预测的可信度。在属性提取过程中,影响地震资料品质的静校正误差和噪声是应该注意的问题。为此,设计了随机给定静校正误差和噪声的理论模型。对目的层瞬时属性进行了提取,并定量分析了利用瞬时属性进行储层预测时静校正误差和随机噪声对预测精度的影响。结果表明,三瞬属性的相对误差随静校正误差和随机噪声的增加而增大,静校正误差对三瞬属性的影响要大于随机噪声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属性 瞬时属性 随机噪声 影响因素 定量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GPR天线-目标极化的瞬时属性分析方法探测LNAPL污染土壤 被引量:4
8
作者 王焱 鹿琪 +2 位作者 刘财 佘松盛 刘四新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491-500,共10页
轻非水相流体(LNAPL)泄漏后会对土壤和地下水造成严重污染,为了准确探测出LNAPL泄漏范围,本文将GPR天线-目标极化的瞬时属性分析方法应用于轻非水相流体污染土壤探测的研究中。采用注入柴油的石英砂砂箱在实验室建立污染土壤模型,利用... 轻非水相流体(LNAPL)泄漏后会对土壤和地下水造成严重污染,为了准确探测出LNAPL泄漏范围,本文将GPR天线-目标极化的瞬时属性分析方法应用于轻非水相流体污染土壤探测的研究中。采用注入柴油的石英砂砂箱在实验室建立污染土壤模型,利用探地雷达对该污染土壤分别进行天线方位为0°、90°的测量。LNAPL土壤污染物形状、大小、结构并不规则,因此可以通过0°和90°方位天线测量来分析天线-目标极化特征,了解目标物的走向、形状等地下介质信息。通过对预处理后的包含天线-目标极化特征的信息进行瞬时属性分析,LNAPL污染范围可以被清晰地识别,提高了GPR探测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PR 土壤污染物 轻非水相流体(LNAPL) 天线-目标极化 瞬时属性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PU架构下基于经验模态分解的地震瞬时属性并行提取算法的研究
9
作者 曹晓初 金弟 +1 位作者 王宗仁 王启迪 《计算机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A期409-411,414,共4页
从地震勘探资料中提取地震瞬时属性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而基于信号局部特征的经验模态分解为非线性非稳定信号提供了一种全新的瞬时属性提取方法。对经验模态分解算法在GPU架构上的并行处理实现进行了分析和研究。通过实验对比测试表明,... 从地震勘探资料中提取地震瞬时属性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而基于信号局部特征的经验模态分解为非线性非稳定信号提供了一种全新的瞬时属性提取方法。对经验模态分解算法在GPU架构上的并行处理实现进行了分析和研究。通过实验对比测试表明,GPU架构下的算法运行效率较CPU具有明显优势。在测试数据中,GPU加速比最高达到了8.66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验模态分解 瞬时属性 本征模函数 并行处理 GPU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波变换域地震资料瞬时频率分析方法 被引量:14
10
作者 高静怀 吴茜 +2 位作者 陈文超 周艳辉 张向君 《石油物探》 EI CSCD 2007年第6期534-540,共7页
小波变换域瞬时频率分析方法是地震资料分析的重要工具。分析了在小波变换域提取瞬时频率的原理及优点,讨论了选择不同的小波函数对计算结果的影响。利用Ricker子波和薄互层模型数据,分析了以Morlet小波、匹配地震子波的小波及三参数小... 小波变换域瞬时频率分析方法是地震资料分析的重要工具。分析了在小波变换域提取瞬时频率的原理及优点,讨论了选择不同的小波函数对计算结果的影响。利用Ricker子波和薄互层模型数据,分析了以Morlet小波、匹配地震子波的小波及三参数小波为基本小波计算的瞬时频率,结果表明:基于三参数小波的瞬时频率分析方法具有良好的抗噪性能及较高的时间分辨率。将该方法用于地下薄互层结构的地震响应分析,不仅可以刻画地层的整体变化特征,而且可以刻画薄互层内部结构。在大庆油田三维数据体瞬时频率分析中,将该方法与常用的Hilbert变换属性提取方法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以更清晰地刻画出火山岩的空间展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波变换 瞬时属性分析 油气检测 瞬时频率 三参数小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小波尺度域地震波衰减属性检测气层 被引量:6
11
作者 李宏兵 赵文智 +2 位作者 曹宏 姚逢昌 邵龙义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411-416,共6页
本文从小波域瞬时参数和尺度能量方程出发,提出小波尺度域的能量属性和瞬时属性在一定的尺度范围内可以表征地震信号的衰减特征,并把它们定义为小波尺度域地震波衰减属性。其含义为:①实际地震信号的尺度能量在极值点尺度达到最大,从该... 本文从小波域瞬时参数和尺度能量方程出发,提出小波尺度域的能量属性和瞬时属性在一定的尺度范围内可以表征地震信号的衰减特征,并把它们定义为小波尺度域地震波衰减属性。其含义为:①实际地震信号的尺度能量在极值点尺度达到最大,从该尺度起的“带通”范围内,随尺度的减小,反射信号的尺度能量呈指数降低;②由极值点尺度起向小尺度方向的“带通”区域内所计算的尺度能量称为地震波尺度能量衰减属性,相应尺度的瞬时参数剖面也归结为地震波小波尺度域衰减属性范畴。理论模型研究和实例分析表明,小波衰减属性较常规的瞬时振幅属性对气层的敏感性强,当检测薄的含气地层或地震记录中含噪声时,小波衰减属性的检测效果明显好于常规的瞬时振幅属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波域 衰减属性 瞬时属性 气层检测 地震波衰减 小波尺度 检测效果 属性 气层 能量方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震属性分析在三塘湖盆地火山岩储层预测中的应用 被引量:13
12
作者 刘登明 郭翔 +2 位作者 朱峰 朱哲 林明强 《特种油气藏》 CAS CSCD 2011年第4期14-18,135,共5页
针对西部三塘湖盆地马朗三维连片区块石炭系火山岩埋藏深、岩性多样、成层性差、平面分布规律复杂等特点,从火山岩储层特征分析入手,以火山岩储层预测为主线,从单井地震相属性分析出发,井震结合,建立起主要目的层的火山岩有利储层与地... 针对西部三塘湖盆地马朗三维连片区块石炭系火山岩埋藏深、岩性多样、成层性差、平面分布规律复杂等特点,从火山岩储层特征分析入手,以火山岩储层预测为主线,从单井地震相属性分析出发,井震结合,建立起主要目的层的火山岩有利储层与地震反射特征的对应关系,并充分运用多属性分析技术,通过提取石炭系目的层的三瞬属性、频率衰减梯度及反演等属性,综合利用多技术手段来预测研究区火山岩有利储层的分布规律,最终建立起一套适用于西部深层火山岩的储层预测的属性分析技术系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火山岩 瞬时属性 频率衰减 地震属性分析 三塘湖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砂岩体裂隙渗流区的探地雷达信号动态响应机制 被引量:1
13
作者 安娅菲 冯晅 +4 位作者 董泽君 周皓秋 张明贺 杨佳润 张英浩 《重庆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81-190,共10页
裂隙病害是石窟寺较为普遍而广泛存在的病害类型,水的参与加速了石窟岩体中裂隙的发育,裂隙渗流成为文物保护中的一项难题。针对石窟寺裂隙渗流问题,研究了雷达波地下传播特征对砂岩体裂隙渗流的动态响应机制。首先,依据实际物性参数和R... 裂隙病害是石窟寺较为普遍而广泛存在的病害类型,水的参与加速了石窟岩体中裂隙的发育,裂隙渗流成为文物保护中的一项难题。针对石窟寺裂隙渗流问题,研究了雷达波地下传播特征对砂岩体裂隙渗流的动态响应机制。首先,依据实际物性参数和Richards方程建立了砂岩体裂隙渗流的瞬态模型;再采用时域有限差分法,对砂岩裂隙渗流模型进行探地雷达波场数值模拟;最后,利用Hilbert变换进行瞬时属性的提取,分析不同渗流时间下的雷达波场响应特征。砂岩体裂隙渗流模拟发现,裂隙渗流使得岩体渗流区域的介电常数增大,增强了该区域对雷达波的散射,导致雷达波散射的瞬时振幅随含水饱和度增大而增大。研究结果为探地雷达实现超精度探测砂岩体微小渗流裂隙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探地雷达 裂隙渗流 水文模拟 瞬时属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自适应衰减补偿模型的探地雷达偏移成像及应用研究
14
作者 任思永 《隧道建设(中英文)》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599-1608,共10页
为提升隧道复杂围岩条件下雷达法的成像分辨率及检测精度,提出一种基于瞬时属性分析的探地雷达数据自适应衰减补偿模型及逆时偏移技术。通过迭代计算剖面数据中样本点的瞬时幅值,提取时间步的瞬时振幅谱特性及幅值属性,并将瞬时值随时... 为提升隧道复杂围岩条件下雷达法的成像分辨率及检测精度,提出一种基于瞬时属性分析的探地雷达数据自适应衰减补偿模型及逆时偏移技术。通过迭代计算剖面数据中样本点的瞬时幅值,提取时间步的瞬时振幅谱特性及幅值属性,并将瞬时值随时间变化的特征函数作为信号衰减的规律表征,建立自适应指数-线性多项式拟合衰减特征,重构可解析的雷达信号衰减补偿模型;利用衰减补偿模型的逆时偏移成像,最大限度保留有耗媒质深部的异常特征细节信息,实现病害体的高保真成像。以仰拱支护结构的数值模型算例和隧底衬砌实测数据测试该方法的有效性和实用性。结果表明:1)瞬时幅值属性极值主要集中在绕射叠加区及多次反射区;2)多项指数自适应补偿能客观表征雷达数据的衰减特征,确保剖面的高保真特性;3)高信噪比数据可采用n≥5阶次补偿,低信噪比数据宜采用n≥9阶次补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隧道工程 仰拱 探地雷达 瞬时属性 自适应补偿 偏移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局部频率约束的动态快速匹配追踪方法 被引量:6
15
作者 印兴耀 许璐 +1 位作者 宗兆云 李坤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59-66,共8页
传统的动态匹配追踪将原始信号中蕴含的瞬时属性作为其自适应分解的先验信息,而Hilbert变换求取的瞬时频率会出现"负频率",且极易受到噪声的干扰。首次将局部频率引进匹配追踪领域,局部频率采用最小二乘估计策略,综合数据点... 传统的动态匹配追踪将原始信号中蕴含的瞬时属性作为其自适应分解的先验信息,而Hilbert变换求取的瞬时频率会出现"负频率",且极易受到噪声的干扰。首次将局部频率引进匹配追踪领域,局部频率采用最小二乘估计策略,综合数据点局部邻域内的瞬时信息,进而避免计算结果出现负异常现象。通过设计多个信号验证局部频率的合理性与稳定性。所提方法以局部频率替换瞬时频率来确定冗余字典搜索范围,与传统的动态匹配追踪相比,运算效率明显提高。理论模型验证了该方法具有较强的可行性和稳定性,并通过某研究区的瞬时谱尖灭点识别说明了该方法的实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匹配追踪 瞬时属性 动态原子库 局部频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局部结构熵算法在地震数据不连续性检测中的应用 被引量:6
16
作者 周艳辉 高静怀 《煤田地质与勘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71-73,共3页
自从相干地震数据体概念被提出以来,许多学者提出了不同的基于相干性检测地质结构不连续性的算法。例如,基于特征结构的相干算法,局部结构熵算法以及第二与第一特征值比值算法等。本文基于小波变换具有多尺度多分辨率分析的优点,提出了... 自从相干地震数据体概念被提出以来,许多学者提出了不同的基于相干性检测地质结构不连续性的算法。例如,基于特征结构的相干算法,局部结构熵算法以及第二与第一特征值比值算法等。本文基于小波变换具有多尺度多分辨率分析的优点,提出了在特定的小波变换分频瞬时属性上,利用局部结构熵算法来检测地震数据的局部不连续性。实际地震资料检测结果表明,基于分频瞬时相位的局部结构熵算法更能有效地检测到地震数据的细微变化,对于油气藏的精细刻画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相干数据体 分频瞬时属性 局部结构熵(LSE) 局部不连续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公路路基浅层疏松病害地质雷达正演模拟及复信号分析 被引量:3
17
作者 杜衍庆 隋昕展 +3 位作者 师海 白明洲 王新岐 刘晨阳 《北京交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47-153,共7页
针对公路路基浅层疏松病害的快速检测,建立充气和充水状态下的多孔型疏松病害模型,并进行雷达波形正演模拟,研究多孔型疏松病害地质雷达响应特征,采用剔除直达波和信号增益的方法加强地质雷达图像特征,并利用复信号技术提取疏松病害的... 针对公路路基浅层疏松病害的快速检测,建立充气和充水状态下的多孔型疏松病害模型,并进行雷达波形正演模拟,研究多孔型疏松病害地质雷达响应特征,采用剔除直达波和信号增益的方法加强地质雷达图像特征,并利用复信号技术提取疏松病害的相位、频率和振幅等瞬时属性特征.研究结果表明:对于路基疏松病害,通过分析瞬时振幅图像和单道波瞬时振幅波动,可判断出疏松病害的上界面和结构层界面信息;基于瞬时相位图像,可判断出疏松病害的尺寸、界面信息;根据瞬时频率图像和单道波瞬时频率,以判断出疏松病害下界面位置,且通过现场实例进行可靠性验证,通过复信号处理后瞬时频率剖面存在明显异常,和现场揭露的结果一致.研究成果可为道路病害的智能识别和快速判识提供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疏松病害 正演模拟 瞬时属性 时域有限差分法 复信号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完备集合经验模态分解-归一化希尔伯特变换的神经网络储层流体识别 被引量:4
18
作者 张健 薛雅娟 +1 位作者 常强 张莉萍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5期48-57,共10页
地震资料的瞬时属性包含丰富的地质信息,可用于储层流体的识别。希尔伯特-黄变换目前在地震资料的瞬时属性提取中呈现出了很大的优势,但是该方法中存在模态混叠、频率误差等问题,限制了其应用。基于此,引入了基于完备集合经验模态分解... 地震资料的瞬时属性包含丰富的地质信息,可用于储层流体的识别。希尔伯特-黄变换目前在地震资料的瞬时属性提取中呈现出了很大的优势,但是该方法中存在模态混叠、频率误差等问题,限制了其应用。基于此,引入了基于完备集合经验模态分解和归一化希尔伯特变换的改进方法有效提取地震资料更具物理意义的瞬时属性。同时,为了提高储层含气性检测的准确性和精度,选取瞬时频率和瞬时振幅构建分频剖面模型,对目标区域的储层特性和含气特征进行描述。再结合测井资料,运用有监督的神经网络实现对储层含气性的自适应高精度识别。实例研究表明,基于完备集合经验模态分解-归一化希尔伯特变换的前向反馈神经网络方法能够根据某一区域地震数据有效预测该区域储层的含气状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P神经网络 储层识别 经验模态分解 瞬时属性 分频剖面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管道渗漏区探地雷达响应特征分析 被引量:6
19
作者 徐磊 吴海波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124-127,共4页
探地雷达在供水管道渗漏区探测方面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为增强渗漏区探地雷达响应特征的认识,提高渗漏区定位精度,基于时域有限差分法,模拟金属管道底部渗漏的探地雷达响应特征,并提取“三瞬”地震属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渗漏区上边... 探地雷达在供水管道渗漏区探测方面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为增强渗漏区探地雷达响应特征的认识,提高渗漏区定位精度,基于时域有限差分法,模拟金属管道底部渗漏的探地雷达响应特征,并提取“三瞬”地震属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渗漏区上边界信号易识别,内部信号存在多次反射和震荡现象;渗漏区瞬时振幅属性与原始剖面反映效果相似,瞬时相位属性同相轴错断明显,瞬时频率属性明显衰减;瞬时相位属性和瞬时频率属性对渗漏区的存在及微弱信号反映效果较好,故渗漏区瞬时属性分析时优选瞬时相位属性和瞬时频率属性。结果可为探地雷达管道渗漏区探测图像解译和实际工程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管道渗漏 探地雷达 数值模拟 瞬时属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希尔伯特−黄变换在浅海沉积体系地震精细识别刻画中的应用
20
作者 鲁银涛 曹晓初 +6 位作者 冉伟民 栾锡武 许小勇 李东 杨涛涛 邵大力 魏新元 《海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100-109,共10页
位于马来盆地与西纳土纳盆地交汇处的研究区上新统−更新统发育复杂的浅海、海陆过渡相水下分支河道体系,常规的地震资料无法进行精细识别刻画。通过对叠后地震资料进行希尔伯特−黄变换,提取了地震资料高频分量,提高了地震资料的分辨率,... 位于马来盆地与西纳土纳盆地交汇处的研究区上新统−更新统发育复杂的浅海、海陆过渡相水下分支河道体系,常规的地震资料无法进行精细识别刻画。通过对叠后地震资料进行希尔伯特−黄变换,提取了地震资料高频分量,提高了地震资料的分辨率,有效识别了薄层砂泥岩交互特征和细微沉积体。通过对高频分量进行瞬时属性提取,明确了目的层段水下分支河道的平面展布特征。与常规叠后地震属性相比,经过希尔伯特−黄变换后的叠后地震资料提取的瞬时属性显示了更多沉积体系的细节特征,为水下分支河道的内部结构、发育期次、切割关系等时空演化研究提供了更高分辨率的地震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希尔伯特−黄变换 瞬时属性 海陆过渡相沉积 多期河道演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