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7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瞬时受体单位C1蛋白通道蛋白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气道重塑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虎瑞娟 苏桂香 侯超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S1期11-14,共4页
目的 探讨机械压力敏感性瞬时受体单位C1蛋白(TRPV1)通道蛋白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气道重塑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6年1—10月在郑州市第三人民医院呼吸科就诊治疗的COPD患者86例作为研究组,选取同期在本院行健康体检者25例作为对... 目的 探讨机械压力敏感性瞬时受体单位C1蛋白(TRPV1)通道蛋白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气道重塑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6年1—10月在郑州市第三人民医院呼吸科就诊治疗的COPD患者86例作为研究组,选取同期在本院行健康体检者25例作为对照组,根据患者气流阻塞的严重程度将研究组COPD患者分为GOLD 1级、GOLD 2级、GOLD 3级、GOLD 4级,比较研究组和对照组的肺功能相关指标和气道重塑指标和TRPV1含量及相关性,比较研究组四组患者的肺功能相关指标和气道重塑指标和TRPV1含量及相关性.结果 对照组患者的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用力肺活量(FEV1/FVC),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比例(FEV1%)显著高于研究组,对照组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及TRPV1,壁厚与外径比率(TDR%),气道壁面积占总横截面积比例(WA%)含量显著低于研究组(P<0.05);患者的GOLD级别越高,患者的FEV1/FVC,FEV1%比例越低(P<0.05),患者的GOLD级别越高,患者的MMP9、TGF-β1、TDR%、WA%以及TRPV1含量越高(P<0.05);TRPV1与FEV1/FVC,FEV1%呈负相关,TRPV1与MMP9、TGF-β1、TDR%、WA%呈正相关性(P<0.05).结论 TRPV1通道蛋白与COPD患者肺功能受损程度呈负相关,与气道重塑相关因子呈正相关,TRPV1通道蛋白可以促进COPD患者气道重塑的进行性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瞬时受体单位C1蛋白 肺疾病 慢性阻塞性 气道重塑 呼吸功能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靶向瞬时受体电位香草酸亚型1离子通道的Nplus-RhTx多肽抑制剂理性设计及功能验证
2
作者 张恒 王嘉薇 杨帆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01-206,共6页
目的:获得靶向瞬时受体电位香草酸亚型1(TRPV1)通道的多肽抑制剂。方法:基于已有的靶向TRPV1通道的多肽激动剂红头蜈蚣毒素(RhTx)进行理性设计,在其氨基末端增加带正电荷的氨基酸,并在细胞上使用膜片钳电生理验证设计的多肽对TRPV1通道... 目的:获得靶向瞬时受体电位香草酸亚型1(TRPV1)通道的多肽抑制剂。方法:基于已有的靶向TRPV1通道的多肽激动剂红头蜈蚣毒素(RhTx)进行理性设计,在其氨基末端增加带正电荷的氨基酸,并在细胞上使用膜片钳电生理验证设计的多肽对TRPV1通道的抑制作用。结果:理性设计了8条Nplus-RhTx多肽,在膜片钳电生理记录中发现其中4条可以抑制TRPV1的辣椒素激活,4条Nplus-RhTx多肽的半数有效抑制浓度分别为(188.3±4.7)、(193.6±18.0)、(282.8±11.9)和(299.5±6.4)µmol/L。结论:通过对RhTx多肽的氨基端进行理性设计改变其性质,可获得靶向TRPV1的多肽抑制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瞬时受体电位香草酸亚型1 离子通道 多肽 理性设计 电生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瞬时受体电位A1通道在偏头痛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3
作者 宋晓文 陈金波 吴欣彤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122-125,共4页
瞬时受体单位A1通道(transient receptor potential cation channel subfamily A-member 1,TRPA1)又称ANKTM1,属于瞬时受体电位通道超家族(transient receptor potential channel,TRP channel)离子通道超家族中的一员,是一种非选择性阳... 瞬时受体单位A1通道(transient receptor potential cation channel subfamily A-member 1,TRPA1)又称ANKTM1,属于瞬时受体电位通道超家族(transient receptor potential channel,TRP channel)离子通道超家族中的一员,是一种非选择性阳离子通道,可将冷刺激、化学刺激以及机械刺激转化为内向电流,引发一系列生理功能,尤其参与疼痛产生,TRPA1主要分布在初级感觉神经元上,如三叉神经节、迷走神经节及背根神经节。偏头痛作为一种慢性神经血管性疾病,其发病原因及病理机制尚未明确。近来大量研究揭示了TRPA1和偏头痛之间联系,越来越受到国内外研究者的关注,以期深入研究TRPA1通道有助于为偏头痛疾病诊疗和预防评估新思路。根据近5年相关文献,本文就TRPA1在偏头痛中的研究进展进行概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瞬时受体单位a1通道 偏头痛 TRP 研究进展 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瞬时受体电位通道C1在豚鼠哮喘气道重塑中的作用机制及布地奈德的干预作用 被引量:4
4
作者 李娜 何叶 李敏超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1374-1379,共6页
目的通过干预瞬时受体电位通道C1(TRPC1)的表达,探讨TRPC1离子通道在气道重塑演变过程中的作用机制及布地奈德的干预作用。方法雄性普通级豚鼠50只,随机均分为5组:A组为空白对照组、B组为卵蛋白刺激组、C组为卵蛋白刺激+TRPC1 siRNA干... 目的通过干预瞬时受体电位通道C1(TRPC1)的表达,探讨TRPC1离子通道在气道重塑演变过程中的作用机制及布地奈德的干预作用。方法雄性普通级豚鼠50只,随机均分为5组:A组为空白对照组、B组为卵蛋白刺激组、C组为卵蛋白刺激+TRPC1 siRNA干扰组、D组为卵蛋白刺激+荧光素酶siRNA干预组、E组为卵蛋白刺激+布地奈德干扰组。取肺泡灌洗液(BALF),比较嗜酸性粒细胞(Eos)占总细胞数的百分比;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BALF中IL-5,IL-13表达水平。取支气管肺组织行苏木精-伊红染色(HE)、马松三色染色(Maason),Image-Pro图像处理软件定量分析支气管壁厚度、平滑肌增殖及胶原沉积情况。免疫组化法观察TRPC1蛋白在肺内相对表达水平。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测定TRPC1 m RNA的相对表达。结果Image-Pro图像软件分析结果示,B组显著表现出支气管壁增厚、平滑肌增殖、基底膜胶原沉积、气道周围炎症细胞浸润、炎症因子增加等病理变化,C组、E组的上述病理变化则不明显(P<0.05)。进一步行免疫组化法显示,TRPC1蛋白位于支气管上皮粘膜层,主要分布于支气管粘膜基底细胞、柱状上皮细胞的胞膜及胞核内。结论 TRPC1通道在哮喘个体的高水平表达与气道重塑、慢性气道炎症的发生、发展密切关联;而布地奈德可在一定程度上通过调节TRPC1的表达参与气道重塑的演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瞬时受体电位通道C1 CA^2+ 气道重塑 基因沉默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瞬时受体电位蛋白通道A1在大鼠炎症性膀胱感觉通路中不同部位的表达变化 被引量:3
5
作者 都书琪 吴伟力 +1 位作者 张骞 孔垂泽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769-771,776,共4页
目的瞬时受体电位蛋白通道A1(TRPA1)参与机械性感觉、痛觉的传导以及炎性反应,我们制作大鼠的膀胱炎症模型,检测在膀胱传入通路中不同部位TRPA1的表达情况。方法采用大鼠腹腔内注射环磷酰胺制作膀胱炎症模型,正常大鼠作为对照组。采集... 目的瞬时受体电位蛋白通道A1(TRPA1)参与机械性感觉、痛觉的传导以及炎性反应,我们制作大鼠的膀胱炎症模型,检测在膀胱传入通路中不同部位TRPA1的表达情况。方法采用大鼠腹腔内注射环磷酰胺制作膀胱炎症模型,正常大鼠作为对照组。采集膀胱黏膜层及脊髓后根神经节,利用实时定量PCR检测TRPA1转录水平的变化。结果大鼠腹腔内注射环磷酰胺2 d后,肉眼及病理检查证实膀胱炎性反应。TRPA1在膀胱黏膜层的表达水平没有明显变化,在脊髓后根神经节中,与对照组相比,炎症组的TRPA1的表达水平明显上调(P<0.05)。结论在膀胱炎症状态下,TRPA1在黏膜层的表达没有明显变化,提示它作为黏膜层的机械敏感性受体参与炎症诱发的排尿改变的可能性较小;TRPA1在脊髓后根神经节中表达上调,感觉神经元表达的TRPA1可能参与膀胱炎性反应,并且与膀胱炎时病理性的排尿方式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膀胱炎症 瞬时受体电位蛋白通道a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精神分裂症患者血清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瞬时受体电位通道1水平与精神症状的相关性 被引量:3
6
作者 张晓鸣 过斌 +3 位作者 刘彦茹 张房昉 刘华清 王志仁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1422-1426,共5页
目的探讨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FGF2)、瞬时受体电位通道1(TRPC1)在精神分裂症患者中的表达及与精神症状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9年7月至2022年6月医院收治的20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和进行健康体检的正常人群200例分别设为观察组和对照组。... 目的探讨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FGF2)、瞬时受体电位通道1(TRPC1)在精神分裂症患者中的表达及与精神症状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9年7月至2022年6月医院收治的20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和进行健康体检的正常人群200例分别设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收集一般资料,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清中FGF2表达水平;采用WD-3000全自动血液分析仪和免疫比色法检测TRPC1水平;采用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评价精神症状;Pearson法分析FGF2、TRPC1与精神症状指标的相关性。利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价血清FGF2、TRPC1水平对精神分裂症的诊断价值。结果观察组患者血清中TRPC1表达水平均低于对照组,FGF2表达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总PANSS评分、阳性评分、阴性评分、一般症状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精神分裂症患者血清FGF2表达与总PANSS评分、阳性评分、阴性评分、一般症状评分均呈正相关,TRPC1表达与总PANSS评分、阳性评分、阴性评分、一般症状评分均呈负相关(P<0.05)。血清FGF2、TRPC1水平预测精神分裂症患者的ROC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928、0.911,对应的敏感度分别为84.00%、89.50%,特异度分别为89.00%、86.50%;两者联合检测精神分裂症患者的AUC为0.969,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94.50%、90.00%。结论精神分裂症患者血清FGF2水平明显升高,TRPC1水平明显降低,血清FGF2、TRPC1水平与患者的精神症状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分裂症 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 瞬时受体电位通道1 精神症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鞘内注射瞬时受体电位通道A1 shRNA对部分坐骨神经结扎小鼠神经病理性疼痛的作用及其机制 被引量:1
7
作者 赵峰 樊少卿 +3 位作者 程晓燕 李小娜 李长生 马浩杰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1485-1494,共10页
目的:探讨瞬时受体电位通道A1(TRPA1)在部分坐骨神经结扎(pSNL)小鼠神经病理性疼痛模型中的作用,阐明其作用机制。方法:30只SPF级雄性C57BL/6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n=6)、假手术组(n=6)和pSNL组(n=18)。pSNL组小鼠鞘内置管成功后随机分为p... 目的:探讨瞬时受体电位通道A1(TRPA1)在部分坐骨神经结扎(pSNL)小鼠神经病理性疼痛模型中的作用,阐明其作用机制。方法:30只SPF级雄性C57BL/6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n=6)、假手术组(n=6)和pSNL组(n=18)。pSNL组小鼠鞘内置管成功后随机分为pSNL组、pSNL+NC shRNA组(于术后第7天鞘内注射NC shRNA)和pSNL+TRPA1 shRNA组(于术后第7天鞘内注射TRPA1 shRNA)。检测注射前和注射后l、7、12和24 h各组小鼠后肢机械缩足反射阈值(MWT)和热阈值(TWL)。最后一次检测后2 h处死小鼠,采用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各组小鼠术侧背根神经节(DRG)中TRPA1蛋白激酶Cε型(Prkce)和星形胶质细胞激活标记物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的表达,ELISA法检测各组小鼠细胞上清和血清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水平。分离培养pSNL模型小鼠的原代星形胶质细胞,过表达或敲低TRPA1,检测星形胶质细胞中TRPA1、Prkce和GFAP蛋白表达水平以及细胞上清中TNF-α和MCP-1水平。采用STRING数据库和免疫共沉淀(Co-IP)法预测并验证TRPA1和Prkce相互作用。检测过表达或敲低TRPA1后空质粒组、Ad-TRPA1、sh-NC组和sh-TRPA1组星形胶质细胞中Prkce和GFAP蛋白表达水平以及细胞上清中TNF-α和MCP-1水平。将TRPA1 shRNA单独转染或与AdPrkce共转染星形胶质细胞,分为sh-TRPA1+empty vector组(转染空载体)、sh-TRPA1+Ad-Prkce组(转染TRPA1过表达载体)和sh-TRPA1+Ad-Prkce组(转染Prkce过表达载体)。采用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各组细胞中TRPA1、Prkce和GFAP蛋白表达水平,ELISA法检测细胞上清中TNF-α和MCP-1水平。结果:与对照组比较,pSNL组小鼠MWT和TWL降低(P<0.01);与pSNL+NC中shRNA组比较,pSNL+TRPA1 shRNA组小鼠MWT和TWL升高(P<0.01)。与假手术组比较,术后第7天pSNL组小鼠DRG中TRPA1和GFAP蛋白表达水平升高(P<0.05),血清中TNF-α和MCP-1水平升高(P<0.05)。与pSNL+NC shRNA组比较,pSNL+TRPA1 shRNA组小鼠DRG中TRPA1和GFAP蛋白表达水平及血清中TNF-α和MCP-1水平降低(P<0.05)。与空质粒组比较,Ad-TRPA1组细胞中GFAP蛋白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0.01),细胞上清中TNF-α和MCP-1水平明显升高(P<0.05);与sh-NC组比较,sh-TRPA1组细胞中GFAP蛋白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0.05),细胞上清中TNF-α和MCP-1水平明显降低(P<0.05)。与sh-TRPA1+empty vector组比较,sh-TRPA1+Ad-Prkce组细胞中TRPA1、Prkce和GFAP蛋白表达水平升高(P<0.01),细胞上清中TNF-α和MCP-1水平明显升高(P<0.05)。结论:TRPA1通过与Prkce相互作用参与pSNL模型小鼠星形胶质细胞的激活以及神经病理性疼痛发生发展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瞬时受体电位通道a1 蛋白激酶Cε型 部分坐骨神经结扎 神经性疼痛 星形胶质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表达瞬时电位受体通道1在大鼠弥漫性轴索损伤中的作用机制 被引量:2
8
作者 张明 宋锦宁 +5 位作者 李宇 赵永林 李丹东 吴媛 付宙锋 张斌飞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740-746,773,共8页
目的研究瞬时电位受体通道1(TRPC1)在弥漫性轴索损伤(DAI)中的作用,探讨TRPC1在DAI后神经元钙超载及髓鞘变性中的机制。方法瞬间旋转损伤法建立大鼠DAI模型,用SKF96365干扰TRPC1通道活性后建立DAI干预组,Fura-2AM检测胞内Ca2+浓度,Weste... 目的研究瞬时电位受体通道1(TRPC1)在弥漫性轴索损伤(DAI)中的作用,探讨TRPC1在DAI后神经元钙超载及髓鞘变性中的机制。方法瞬间旋转损伤法建立大鼠DAI模型,用SKF96365干扰TRPC1通道活性后建立DAI干预组,Fura-2AM检测胞内Ca2+浓度,Western blot和免疫组化检测皮层TRPC1蛋白的动态表达,并与正常组、DMSO对照组相比较,电镜检测神经元及髓鞘改变,TUNEL检测皮层神经元凋亡。单因素方差分析数据。结果 DAI后皮层中TRPC1蛋白表达升高,在1d达到高峰,随后逐渐下降,同时皮层神经元胞内Ca2+浓度在1d达到峰值,髓鞘结构破坏。给予TRPC1通道阻断剂SKF96365后,皮层TRPC1蛋白表达被抑制,皮层神经元钙内流减低,髓鞘结构部分保留,神经功能评分改善。结论 DAI后TRPC1导致的钙超载是造成髓鞘变性及神经元死亡的重要原因,抑制TRPC1产生的钙内流可保护髓鞘结构完整,减轻神经元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瞬时电位受体通道1(TRPC1) 弥漫性轴索损伤 髓鞘变性 钙超载 神经元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瞬时受体电位通道 A1促进盆腔神经损伤小鼠结肠动力恢复的实验研究
9
作者 张勇 田跃 +4 位作者 郑恢超 戴飞翔 史惠文 王李 童卫东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2期2152-2157,共6页
目的探讨瞬时受体电位通道A1(transient receptor potential ankyrin 1,TRPAl)在去盆腔神经支配(pelvic nerve denervation,PND)小鼠结肠动力适应性恢复中的作用。方法将108只C57小鼠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n=54):PND模型组、假手术... 目的探讨瞬时受体电位通道A1(transient receptor potential ankyrin 1,TRPAl)在去盆腔神经支配(pelvic nerve denervation,PND)小鼠结肠动力适应性恢复中的作用。方法将108只C57小鼠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n=54):PND模型组、假手术组。两组依据干预措施分别再分为3组(n=18):无干预组、TRPA1激动剂(姜黄素)处理组、TRPA1拮抗剂(HC-030031)处理组。另将30只TRPA1基因敲除小鼠随机分为2组(n=15):PND模型组、假手术组。建立PND小鼠模型,术中盲肠预置管以进行结肠传输试验。结肠传输功能分别在术后第1、3、7天测定。结果与假手术组相比,PND模型组小鼠术后第1天传输功能显著降低(P<0.001),术后第3天的结肠传输功能有恢复趋势但仍然降低(P=0.040),至第7天,两组传输功能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73)。经TRPA1激动剂(姜黄素)干预后,与对照组(无干预假手术组)相比,干预后假手术组结肠传输功能明显增强(P<0.001),PND模型组小鼠术后第1天和第3天的结肠传输功能无差异(P=0.304、0.065),至第7天,PND模型组传输功能显著增高(P=0.001)。相反,TRPA1拮抗剂(HC-030031)干预后,PND模型组与对照组相比,小鼠术后第1、3、7天的结肠传输功能均显著下降(P<0.05),结肠传输功能无恢复趋势。对TRPA1基因敲除小鼠观察到的结果与应用TRPA1拮抗剂的结果一致。免疫组化结果显示:TRPA1表达于小鼠结肠黏膜,小鼠去盆腔神经支配后,TRPA1出现先下降、后逐渐升高的适应性恢复趋势。结论小鼠去盆腔神经支配后存在结肠动力适应性恢复现象,TRPA1表达于结肠黏膜,可显著促进PND小鼠的结肠动力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瞬时受体电位通道a1 去神经支配 盆腔神经损伤 结肠动力 姜黄素 HC-03003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热敏瞬时受体通道1基因转染对猫角膜内皮细胞P27蛋白表达的影响
10
作者 王莉 李鹏 杜兆江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429-432,F0002,共5页
目的:探讨人热敏瞬时受体通道1(TRP1)基因转染对猫角膜内皮细胞P27蛋白表达的影响,探讨热敏TRP1基因对角膜内皮细胞增殖周期的作用,为该基因应用于人角膜内皮细胞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将20只健康足月幼猫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10只... 目的:探讨人热敏瞬时受体通道1(TRP1)基因转染对猫角膜内皮细胞P27蛋白表达的影响,探讨热敏TRP1基因对角膜内皮细胞增殖周期的作用,为该基因应用于人角膜内皮细胞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将20只健康足月幼猫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10只,麻醉后取角膜内皮细胞进行培养,培养后实验组细胞通过脂质体介导的方法转染人热敏TRP1基因,对照组采用5.0μL PBS代替表达载体加入培养基。RT-PCR观察人热敏TRP1基因mRNA表达水平,Western blotting观察猫角膜内皮细胞内P27蛋白的表达。继续培养96h观察目的基因转染对细胞分裂再生活性的影响。结果:细胞培养、加热后钙离子流入明显增多;人热敏TRP1基因转染后RT-PCR结果显示。实验组条带密度显著高于对照组(t=2.21,P=0.037);Western blotting结果显示,实验组P27蛋白表达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53,P=0.021);实验组和对照组有丝分裂指数、G1期细胞比例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3.26,χ2=4.18,P<0.05)。结论:人热敏TRP1基因转染可以增加猫角膜内皮细胞P27蛋白表达,抑制角膜内皮细胞增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敏瞬时受体通道1 基因转染 角膜内皮细胞 P27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肾上腺素、瞬时受体电位香草酸1通道和P物质在急性脊髓损伤大鼠并发肺损伤中的变化及意义 被引量:2
11
作者 喻林 储瑞亮 +2 位作者 毕杨 何波 南国新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866-872,共7页
目的探讨肾上腺素、瞬时受体电位香草酸1(TRPV1)通道和P物质在大鼠急性脊髓损伤(ASCI)并发肺损伤中的变化及意义。方法将228只雌性SD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假手术组(90只)、ASCI组(108只)、双侧肾上腺切除组(15只)、双侧肾上腺切除后A... 目的探讨肾上腺素、瞬时受体电位香草酸1(TRPV1)通道和P物质在大鼠急性脊髓损伤(ASCI)并发肺损伤中的变化及意义。方法将228只雌性SD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假手术组(90只)、ASCI组(108只)、双侧肾上腺切除组(15只)、双侧肾上腺切除后ASCI组(15只)。采用改良Allen’s打击模型(打击锤质量为10 g,打击高度为25 mm)于T10脊髓节段制备ASCI模型,假手术组仅暴露T10节段脊髓,双侧肾上腺切除后ASCI组于肾上腺切除术5 d后制作ASCI模型。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查大鼠血清肾上腺素水平。取大鼠肺组织标本,计算肺湿干质量比以反映肺组织水肿变化,采用H-E染色检测肺组织病理学变化,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蛋白质印迹法检测肺组织中TRPV1蛋白表达,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肺组织中P物质的含量。结果脊髓损伤后2、6、12、24、48、72 h,ASCI组大鼠血清肾上腺素水平均高于假手术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脊髓损伤后24、48、72 h,ASCI组大鼠肺水肿和肺损伤组织病理学变化逐渐加重,损伤1周时开始恢复。脊髓损伤后24、48、72 h,ASCI组大鼠肺组织TRPV1蛋白表达量和P物质含量均较假手术组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P均<0.01)。脊髓损伤后72 h,双侧肾上腺切除后ASCI组肺组织水肿和组织病理学变化均较ASCI组减轻。结论肾上腺素可能参与大鼠ASCI并发的肺水肿和肺损伤进程,这种效应可能与肺组织中TRPV1、P物质的表达上调有关;双侧肾上腺切除预处理可减轻ASCI并发的肺水肿和肺损伤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损伤 肺损伤 肾上腺素 瞬时受体电位香草酸1通道 P物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醋酸铅对人和小鼠瞬时受体电位A1离子通道的抑制作用
12
作者 赵红 宋玉竹 《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949-954,共6页
目的研究醋酸铅对瞬时受体电位A1(TRPA1)通道的影响。方法应用细胞内钙荧光成像系统检测原代培养的小鼠背根神经节(DRG)神经元上TRPA1(mTRPA1)通道和外源性表达在HEK293细胞上的人源TRPA1(hTRPA1)和mTRPA1通道介导的细胞外钙内流;应用... 目的研究醋酸铅对瞬时受体电位A1(TRPA1)通道的影响。方法应用细胞内钙荧光成像系统检测原代培养的小鼠背根神经节(DRG)神经元上TRPA1(mTRPA1)通道和外源性表达在HEK293细胞上的人源TRPA1(hTRPA1)和mTRPA1通道介导的细胞外钙内流;应用双电极电压钳技术记录外源性表达在爪蟾卵母细胞上的hTRPA1通道介导的电流。结果醋酸铅3.0和10.0μmol·L^(-1)对TRPA1介导的小鼠DRG神经元外钙内流的抑制率分别为(36.7±4.1)%和(79.4±3.1)%;醋酸铅浓度依赖性地抑制爪蟾卵母细胞上h TRPA1通道介导的电流,醋酸铅0.3,1.0,3.0,10.0和30.0μmol·L^(-1)对+80 mV处电流的抑制率分别为(1.0±0.7)%,(11.6±0.8)%,(57.7±3.2)%,(93.6±2.6)%和(93.2±2.7)%,其IC50为2.4μmol·L^(-1)。结论 TRPA1通道是铅的内源性作用靶点,低浓度醋酸铅可抑制TRPA1通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醋酸铅 背根神经节 神经元 瞬时受体电位a1通道 电压钳技术 钙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瞬时感受器电位香草酸受体1在低氧诱导肺动脉平滑肌细胞内钙升高中的作用
13
作者 王跃秀 王辰 +2 位作者 王丛 刘杰 王军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67-171,共5页
目的观察记录低氧条件培养的人肺动脉平滑肌细胞中瞬时感受器电位香草酸受体1(transient potential vanilloid receptor1,TRPV1)对细胞内Ca2+浓度(用340nm/380nm的荧光强度比值表示)的影响,探讨TRPV1在低氧性肺动脉平滑肌细胞增生中的... 目的观察记录低氧条件培养的人肺动脉平滑肌细胞中瞬时感受器电位香草酸受体1(transient potential vanilloid receptor1,TRPV1)对细胞内Ca2+浓度(用340nm/380nm的荧光强度比值表示)的影响,探讨TRPV1在低氧性肺动脉平滑肌细胞增生中的作用。方法应用4′,6-二脒基-2-苯基吲哚(4′,6-diamidino-2-phenylindole,DAPI)染色、流式细胞周期测定以及细胞内Ca2+浓度测定的方法检测细胞增生及细胞内Ca2+浓度变化。结果低氧能明显促进人肺动脉平滑肌细胞的增生,升高人肺动脉平滑肌细胞内静息Ca2+浓度,显著加强环并偶氮酸(cyclopiazonic acid,CPA)诱发的库容性Ca2+内流(capacitative Ca2+entry,CCE),上述效应均可被TRPV1阻断剂Capsazepine(CPZ)所抑制。结论在人肺动脉平滑肌细胞中,TRPV1可能是低氧所致细胞内Ca2+浓度增加、CCE增强和细胞过度增生的重要途径或调制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动脉平滑肌细胞 瞬时感受器电位香草酸受体1 钙库操控性通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激活瞬时受体电位香草醛亚家族1抑制RhoA/Rho激酶改善高脂介导的血管舒张功能异常 被引量:2
14
作者 朱振宇 张莉莉 +4 位作者 王沛坚 马丽群 王利娟 刘道燕 祝之明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600-605,I0005,共7页
目的探讨膳食辣椒素通过激活瞬时受体电位香草醛亚家族1(TRPV1)对高脂饮食介导的血管功能障碍的作用及机制。方法 10周龄雄性C57BL/6 J小鼠,分别给予普通饮食(普通饲料)、普通饮食+辣椒素(普食+0.01%辣椒素)、高脂饮食(高脂饲料)、高脂... 目的探讨膳食辣椒素通过激活瞬时受体电位香草醛亚家族1(TRPV1)对高脂饮食介导的血管功能障碍的作用及机制。方法 10周龄雄性C57BL/6 J小鼠,分别给予普通饮食(普通饲料)、普通饮食+辣椒素(普食+0.01%辣椒素)、高脂饮食(高脂饲料)、高脂饮食+辣椒素(高脂饲料+0.01%辣椒素)干预,20周后观察鼠尾血压、离体主动脉环血管收缩和舒张功能、血管电压依赖型钾通道Kv1.4和RhoA/Rho激酶蛋白表达。结果高脂饮食组内皮依赖和非内皮依赖的舒张反应分别为(26±12)%和(18.9±13.0)%,均明显低于普通饮食组的100%和100%(P均<0.01)。高脂饮食+辣椒素组的内皮依赖和非内皮依赖的舒张反应分别为(69±15)%和(46.5±6.0)%,均明显高于高脂饮食组(P均<0.05),但仍明显低于普通饮食组(P<0.05,P<0.01)。高脂饮食组大鼠的血压明显高于普通饮食组[(135±7)mmHg比(116±5)mmHg,P<0.01]。W estern blot检测结果显示,普通饮食+辣椒素组大鼠的Kv1.4蛋白表达明显高于普通饮食组(P<0.05),高脂饮食+辣椒素组大鼠的Kv1.4蛋白表达明显高于高脂饮食组(P<0.05);高脂饮食组大鼠RhoA/Rho激酶蛋白的表达明显高于普通饮食组(P<0.05),普通饮食+辣椒素组明显低于普通饮食组(P<0.05),高脂饮食+辣椒素组明显低于高脂饮食组(P<0.05)。结论膳食辣椒素能够改善高脂介导的血管舒张功能异常,可能与其激活TRPV1通道,从而上调钾通道和抑制RhoA/Rho激酶信号通路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瞬时受体电位通道香草醛类受体1型 RHOA/RHO激酶 血管功能 通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瞬时感受器电位-香草素受体4和转化生长因子β1在牙龈瘤中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7
15
作者 米会会 沈亚峰 +2 位作者 孙斌 陶林 徐江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1193-1197,共5页
目的检测瞬时感受器电位-香草素受体4(transient receptor potential vanilloid 4,TRPV4)和转化生长因子-β1(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1,TGF-β1)在牙龈瘤中的表达,分析其与牙龈瘤临床病理参数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 目的检测瞬时感受器电位-香草素受体4(transient receptor potential vanilloid 4,TRPV4)和转化生长因子-β1(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1,TGF-β1)在牙龈瘤中的表达,分析其与牙龈瘤临床病理参数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TRPV4和TGF-β1在148例牙龈瘤、47例炎症牙龈组织和29例正常牙龈组织中的表达。分析TRPV4和TGF-β1的表达情况与牙龈瘤患者临床病理参数之间的关系。结果 TRPV4和TGF-β1主要表达于细胞质和细胞膜上,正常牙龈组织、炎症牙龈组织和牙龈瘤的TRPV4阳性率分别为41.38%(12/29)、48.94%(23/47)和83.11%(123/14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TGF-β1的阳性率分别为31.03%(9/29)、53.19%(25/47)和85.81%(127/14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TRPV4和TGF-β1在牙龈瘤中表达与药物性牙龈增生显著相关(P<0.001);TRPV4和TGF-β1在牙龈瘤中表达与牙龈瘤病理分型相关(P <0.05);牙龈瘤中TRPV4和TGF-β1的表达呈显著正相关(r=0.391,P <0.001)。结论 TRPV4和TGF-β1在牙龈瘤中表达异常升高,二者对牙龈瘤的发生可能起协同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龈瘤 药物性牙龈增生(DGO) 瞬时受体通道(TRP) 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 免疫组织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瞬时受体电位阳离子通道亚家族M成员2在小鼠肝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中的作用及机制 被引量:3
16
作者 李岳 任祖海 +1 位作者 徐勇 吴树荣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766-773,共8页
目的:观察瞬时受体电位阳离子通道亚家族M成员2(transient receptor potential cation channel subfamily M member 2,TRPM2)在小鼠肝缺血再灌注损伤(hepatic ischemia-reperfusion injury,HIRI)模型中的作用及可能的机制。方法:60只成... 目的:观察瞬时受体电位阳离子通道亚家族M成员2(transient receptor potential cation channel subfamily M member 2,TRPM2)在小鼠肝缺血再灌注损伤(hepatic ischemia-reperfusion injury,HIRI)模型中的作用及可能的机制。方法:60只成年雄性C57BL/6小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组)、模型组(M组)、TRPM2腺病毒干扰载体预处理组(T组)和TRPM2腺病毒对照载体预处理组(C组)(均n=15)。取各组小鼠灌注前肝组织,采用荧光显微镜观察腺病毒感染效率,利用real-time PCR检测腺病毒对TRPM2的沉默效率。各组小鼠分别于再灌注2,4和8 h抽取腹主动脉血并获取肝组织,分别检测血清中谷丙转氨酶(alanine amino-transferase,ALT)和谷草转氨酶(aspartate amino-transferase,AST)活性。采用HE染色观察肝组织病理学变化;蛋白质印迹法检测肝中TRPM2和Rac家族小GTP酶1(Rac family small GTPase 1,RAC1)蛋白质的表达量变化;并通过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肝中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及髓过氧化物酶(myeloperoxidase,MPO)活性的变化。结果:与S组和M组相比,T组和C组小鼠肝组织可见大量绿色荧光。与S组、M组及C组相比,T组小鼠肝组织中TRPM2 mRNA的表达量显著降低(均P<0.05)。光镜下S组小鼠肝细胞形态正常;M组和C组小鼠肝窦扩张和淤血、肝细胞变性、小叶中央坏死及大量炎症细胞浸润;与M组和C组相比较,T组小鼠肝细胞受损程度明显减轻。与S组相比较,M组、T组及C组小鼠血清中ALT及AST活性在再灌注2,4和8 h均显著升高(均P<0.05);与M组和C组相比较,T组小鼠血清中ALT及AST活性在再灌注2,4和8 h均显著降低(均P<0.05)。与M组和C组相比较,T组小鼠中SOD活性在再灌注2,4和8 h均显著升高(均P<0.05),而MDA和MPO活性均显著降低(均P<0.05)。T组小鼠肝组织中TRPM2和RAC1蛋白质表达量在再灌注2,4和8 h较M组和C组均显著降低(均P<0.05)。结论:TRPM2腺病毒干扰载体预处理能有效沉默小鼠肝组织中TRPM2基因表达,并能减轻HIRI,该机制可能与抑制氧化应激和降低RAC1蛋白质表达水平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缺血再灌注损伤 瞬时受体电位阳离子通道亚家族M成员2 机制 Rac家族小GTP酶1 氧化应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药效团和分子对接探究诃子制草乌通过瞬时受体电位香草酸1介导的减毒机制 被引量:5
17
作者 米硕 韩舒 +6 位作者 刘凯洋 包丽媛 张凤婷 王宏月 李文汇 赵颖 杜红 《世界中医药》 CAS 2023年第12期1645-1652,共8页
目的:本研究利用药效团、分子对接及实时反转录PCR(RT-PCR)方法探究诃子制草乌通过瞬时受体电位香草酸1(TRPV1)介导的减毒机制。方法:采用Discovery Studio 4.0软件构建基于TRPV1激动剂分子共同特征的TRPV1激活药效团,虚拟筛选出草乌中... 目的:本研究利用药效团、分子对接及实时反转录PCR(RT-PCR)方法探究诃子制草乌通过瞬时受体电位香草酸1(TRPV1)介导的减毒机制。方法:采用Discovery Studio 4.0软件构建基于TRPV1激动剂分子共同特征的TRPV1激活药效团,虚拟筛选出草乌中的潜在活性成分;对草乌成分及诃子制草乌中引入的诃子成分进行Autodock vina分子对接研究;根据结果选出代表性成分,采用实时反转录PCR验证是否可促进心肌细胞中TRPV1 mRNA表达。结果:药效团共筛选出草乌中包括毒性较大的双酯型生物碱乌头碱、新乌头碱及次乌头碱在内的13个成分,分子对接结果表明这13个成分及诃子制草乌引入的诃子成分均有潜力与TRPV1结合。RT-PCR实验中没食子酸和新乌头碱在浓度≥25μmol/L时,均可明显促进大鼠H9c2心肌细胞中TRPV1 mRNA表达的增加,随着给药浓度的增大表达量增加,新乌头碱促进TRPV1 mRNA表达的作用更强。药效团、分子对接结果表明诃子和草乌中均含有多种具备TRPV1激活潜力的成分。结论:实验证明新乌头碱、没食子酸均可在一定程度上激活TRPV1通道,可作为TRPV1的激动剂。根据结果推测,诃子可能会通过拮抗草乌中的活性成分与TRPV1的结合,从而降低草乌通过TRPV1介导的毒性;也可能是诃子制草乌在引入没食子酸等诃子成分后,可在安全剂量范围内使TRPV1通道快速脱敏从而实现减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效团 分子对接 新乌头碱 没食子酸 诃子制草乌 瞬时受体电位香草酸1通道 H9C2心肌细胞 炮制减毒原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异丙酚通过TRPV1离子通道抑制LPS诱导的小胶质细胞炎症反应 被引量:5
18
作者 黄伯万 黄强 姜远旭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1101-1105,共5页
目的:探讨异丙酚(propofol,P)对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PS)诱导的小胶质细胞炎症反应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LPS(100μg/L)处理建立小鼠小胶质细胞BV2神经炎症损伤模型,将细胞分为对照(C)组、模型(L)组、L+P组和LPS+AMG517(L+A)组。... 目的:探讨异丙酚(propofol,P)对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PS)诱导的小胶质细胞炎症反应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LPS(100μg/L)处理建立小鼠小胶质细胞BV2神经炎症损伤模型,将细胞分为对照(C)组、模型(L)组、L+P组和LPS+AMG517(L+A)组。ELISA法检测各组细胞培养液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含量;real-timePCR法检测各组细胞瞬时受体电位阳离子通道V亚族成员1(TRPV1) mRNA的表达;Western blot法检测各组细胞TRPV1、TNF-α、白细胞介素1β(IL-1β)、IL-6和磷酸化钙/钙调蛋白依赖性蛋白激酶Ⅱ(p-CaMKⅡ)的蛋白表达;荧光探针Fluo-3 AM标记法检测细胞内游离的Ca2+含量。结果:与C组相比,L组细胞培养液中TNF-α水平显著升高(P<0.01);单独propofol处理TNF-α水平无显著差异;与L组相比,L+P组细胞培养液中在4 h内TNF-α水平显著降低(P<0.01)。与C组相比,L组TRPV1 mRNA表达显著上调(P<0.01);与L组相比,L+P组TRPV1 mRNA表达显著下调(P<0.01)。相比L组,L+P和L+A组TNF-α、IL-1β、IL-6和p-CaMKⅡ蛋白表达显著下调(P<0.01)。相比L组,L+P和L+A组细胞内Ca2+浓度显著降低(P<0.01)。结论:Propofol通过下调TRPV1的表达,下调p-CaMKⅡ的表达,降低细胞内Ca2+浓度,从而下调TNF-α、IL-1β和IL-6的表达,抑制小胶质细胞的炎症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丙酚 瞬时受体电位阳离子通道Ⅴ亚族成员1 炎症 脂多糖 小胶质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RPC1/C4/C5通道调节胸主动脉平滑肌收缩作用研究 被引量:1
19
作者 陈良余 毛雨 +5 位作者 周扬 费亮 王健 周利民 范涛涛 沈兵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1501-1505,共5页
目的研究胸主动脉平滑肌瞬时受体电位离子通道(TRPC)家族C1/C4/C5三个亚型与大电导钙激活钾通道(BK Ca)蛋白相互作用差异,阐明TRPC1/C4/C5通道在激动剂引起的胸主动脉平滑肌收缩中的作用。方法采用瞬时转染小干扰RNA(siRNA)敲低昆明小... 目的研究胸主动脉平滑肌瞬时受体电位离子通道(TRPC)家族C1/C4/C5三个亚型与大电导钙激活钾通道(BK Ca)蛋白相互作用差异,阐明TRPC1/C4/C5通道在激动剂引起的胸主动脉平滑肌收缩中的作用。方法采用瞬时转染小干扰RNA(siRNA)敲低昆明小鼠胸主动脉平滑肌组织中TRPC1、TRPC4、TRPC5蛋白表达并用免疫蛋白印迹实验检测其表达水平改变情况;通过离体血管实验检测内皮素1引起的血管收缩改变;采用免疫共沉淀实验检测TRPC1/C4/C5通道蛋白与BK Ca蛋白相互作用情况。结果瞬时转染特异性TRPC1/C4/C5 siRNA显著敲低昆明小鼠胸主动脉平滑肌中TRPC1/C4/C5蛋白表达;在内皮素1引起的胸主动脉环收缩中,TRPC1或TRPC5 siRNA处理组较对照组血管收缩显著增强,但TRPC4 siRNA处理组较对照组血管收缩显著减弱;免疫共沉淀结果显示,TRPC1可以共沉淀TRPC4、TRPC5和BKCa,同时,TRPC4可以共沉淀TRPC1,TRPC5可以共沉淀TRPC1、BKCa,但TRPC4不能共沉淀BKCa。结论TRPC1可以与TRPC4或TRPC5蛋白在小鼠胸主动脉平滑肌中组成异聚体通道,并且TRPC1-TRPC5两种蛋白组成的异聚体通道和BK Ca形成钙信号复合物调节血管平滑肌收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电导钙激活钾通道 瞬时受体电位通道 血管平滑肌 内皮素1 TRPC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RPC1在TGF-β1诱导支气管上皮细胞间充质转化中的作用 被引量:9
20
作者 岳喜磊 成莹 +3 位作者 许继德 钟长江 杨春涛 汪鹏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492-498,共7页
目的:探究经典瞬时受体电位通道1(TRPC1)在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诱导人支气管上皮细胞(16HBE)间充质转化(EMT)中的作用。方法:以16HBE细胞株为研究对象,免疫荧光、RT-PCR和Western blotting检测16HBE细胞EMT过程中TRPC1 mRNA和蛋白... 目的:探究经典瞬时受体电位通道1(TRPC1)在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诱导人支气管上皮细胞(16HBE)间充质转化(EMT)中的作用。方法:以16HBE细胞株为研究对象,免疫荧光、RT-PCR和Western blotting检测16HBE细胞EMT过程中TRPC1 mRNA和蛋白的表达;Western blotting检测TRPC1阻断剂和siRNA干扰对16HBE细胞EMT的影响。结果:(1)TGF-β1刺激后细胞形态明显改变,E-钙黏蛋白表达减少(P<0.01),而α-SMA蛋白表达增加(P<0.05)。(2)TRPC1广泛存在于16HBE细胞,且TGF-β1刺激后TRPC1 mRNA和蛋白的表达增加(P<0.05)。(3)与TGF-β1组相比,阻断剂和TGF-β1共同作用组或siRNA和TGF-β1共同作用组细胞形态改变受抑制,E-钙黏蛋白和α-SMA蛋白表达受抑制(P<0.05)。结论:TGF-β1诱导16HBE细胞发生EMT,其机制可能与其上调16HBE细胞TRPC1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化生长因子Β1 人支气管上皮细胞 瞬时受体电位通道1 上皮细胞间充质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