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大涡模拟的水轮机内瞬态湍流场特性分析 被引量:6
1
作者 黄剑峰 张立翔 +1 位作者 王文全 姚激 《排灌机械工程学报》 EI 2010年第6期502-505,共4页
基于三维瞬态N-S方程,采用大涡模拟方法中的Smargorinsky模型,应用模拟动静干扰效果较好的滑移网格技术,以标准k-ε模型稳态计算的结果作为初始条件,对某混流式水轮机全流道进行了的三维瞬态湍流数值模拟.用Fluent 6.3,采用非结构化的... 基于三维瞬态N-S方程,采用大涡模拟方法中的Smargorinsky模型,应用模拟动静干扰效果较好的滑移网格技术,以标准k-ε模型稳态计算的结果作为初始条件,对某混流式水轮机全流道进行了的三维瞬态湍流数值模拟.用Fluent 6.3,采用非结构化的混合网格和压力速度耦合的PISO算法,成功地模拟了水轮机在运行中的各种瞬态细节过程,如涡旋的卷起、增长、合并、破碎和脱落.模拟结果给出了偏工况下水轮机导水机构和转轮流道内大尺度涡结构的瞬态发展演变过程.计算结果表明大涡模拟方法能较好地模拟水轮机内水流的瞬态流动特性和瞬时涡的发展演化过程,该方法可为探索研究水力机械复杂流道湍流运动状态下涡旋的形成机理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流式水轮机 水力机械 计算流体动力学 三维瞬态湍流 大涡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螺旋管蒸汽发生器的瞬态流动与传热特性 被引量:4
2
作者 白博峰 郭烈锦 王学兴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9期925-928,共4页
针对快速和安全启动的要求 ,实验研究了螺旋管蒸汽发生器在同步启动过程中的流动和传热特性 ,并分析了各种参数对启动安全和启动时间的影响 .螺旋管的管圈直径和管道直径分别为2 5 6mm和 0 0 11mm .启动的参数范围是 :最大加热流密度 6... 针对快速和安全启动的要求 ,实验研究了螺旋管蒸汽发生器在同步启动过程中的流动和传热特性 ,并分析了各种参数对启动安全和启动时间的影响 .螺旋管的管圈直径和管道直径分别为2 5 6mm和 0 0 11mm .启动的参数范围是 :最大加热流密度 6 0 0kW /m2 ,最大质量流速 12 0 0kg/(m2 ·s) ,最大实验压力 3 0MPa .由实验得到了启动过程的单相湍流、沸腾传热规律 ,以及瞬态临界热负荷 .瞬态单相湍流传热和临界热负荷的规律与稳态的有明显不同 .瞬态湍流传热特性符合直管的Dittus Boelter公式 ,瞬态临界热负荷远远低于稳态的值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螺旋管蒸汽发生器 流动 传热特性 瞬态湍流传热 临界热负荷 传热规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动网格的活动导叶流道内湍流场数值模拟 被引量:8
3
作者 黄剑峰 张立翔 +1 位作者 王文全 姚激 《排灌机械工程学报》 EI 2010年第2期140-143,共4页
基于任意拉格朗日欧拉框架下的二维时均N-S方程,应用非结构动网格技术,对某型号混流式水轮机活动导叶单流道内的导水机构关闭过程,进行了动态湍流数值模拟.利用CFD软件Fluent 6.3,采用非结构化三角形网格,标准k-ε湍流模型和压力速度耦... 基于任意拉格朗日欧拉框架下的二维时均N-S方程,应用非结构动网格技术,对某型号混流式水轮机活动导叶单流道内的导水机构关闭过程,进行了动态湍流数值模拟.利用CFD软件Fluent 6.3,采用非结构化三角形网格,标准k-ε湍流模型和压力速度耦合的PISO算法,真实地模拟了导水机构关闭的动态过程中,活动导叶流道内的压力场和速度场的瞬态变化过程.数值计算结果表明,导水机构两段折线关闭过程中,随着活动导叶开度的减小,流场发展呈现明显的非定常特性,水流绕过活动导叶后出现强的旋涡,对过渡过程的动态特性产生了影响.该方法能有效地模拟由于活动导叶动作诱发的流场脉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流式水轮机 活动导叶 动网格 瞬态湍流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封闭圆柱形粉尘爆炸罐内扬尘诱导湍流特性的确定 被引量:6
4
作者 严楠 浦以康 《流体力学实验与测量》 EI CSCD 1999年第3期59-64,共6页
采用热线风速仪和系综平均法测定和研究了封闭圆柱形粉尘爆炸罐内扬尘湍流的瞬态特性,并与球形爆炸容器内已测定的扬尘湍流瞬态特性进行了比较,对系综平均法用于扬尘湍流的测量误差与测量次数的关系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 湍流测量 瞬态湍流 粉尘爆炸 误差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引水隧洞施工通风Euler-Lagrange两相流大涡模拟 被引量:10
5
作者 王晓玲 朱泽彪 +2 位作者 刘震 刘长欣 禹旺 《天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工程技术版)》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725-731,共7页
目前,地下通风两相流研究主要集中在矿井巷道通风且研究多采用雷诺时均法,无法准确获取湍流瞬态信息以及尘粒在湍流脉动影响下的瞬时运移规律.本文基于分子动理学理论,建立考虑热交换的三维非稳态EulerLagrange两相流颗粒轨道大涡模型,... 目前,地下通风两相流研究主要集中在矿井巷道通风且研究多采用雷诺时均法,无法准确获取湍流瞬态信息以及尘粒在湍流脉动影响下的瞬时运移规律.本文基于分子动理学理论,建立考虑热交换的三维非稳态EulerLagrange两相流颗粒轨道大涡模型,实现了对引水隧洞施工通风两相流的大涡数值模拟,揭示了引水隧洞风流场瞬态发展机制及颗粒在大涡结构影响下的运移规律,并验证了模型的准确性.运用该模型模拟某水电站引水隧洞施工通风排尘过程,结果表明:大涡模拟能捕捉到湍流脉动细节,结果较雷诺时均法更接近实际;通风可有效降低工作面附近温度;颗粒分布由初始的颗粒簇逐渐弥散,最终对隧洞全断面造成污染;通风3,700,s后,绝大多数颗粒从隧洞出口排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引水隧洞 三维非稳Euler-Lagrange两相流大涡模拟模型 湍流信息 粉尘颗粒运移 热交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