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0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无侧隙端面啮合蜗杆副瞬态动力学分析 被引量:11
1
作者 王凯 姚进 +1 位作者 邓星桥 王进戈 《工程科学与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86-94,共9页
为了获得无侧隙端面啮合蜗杆副的动力学特性,分析不同结构类型的蜗杆之间承载能力、变形间的关系。利用有限元法,建立蜗杆端面啮合杆副的动力学分析模型,对啮合瞬间进行瞬态动力学分析。首先,根据建立的端面蜗杆的动力学模型,进行瞬态... 为了获得无侧隙端面啮合蜗杆副的动力学特性,分析不同结构类型的蜗杆之间承载能力、变形间的关系。利用有限元法,建立蜗杆端面啮合杆副的动力学分析模型,对啮合瞬间进行瞬态动力学分析。首先,根据建立的端面蜗杆的动力学模型,进行瞬态动力学分析,分别得到端面啮合蜗杆副的接触应力、等效应力和总变形。其次,对无侧隙端面啮合蜗杆副的动力学特性进行理论分析与比较,分别比较分析无侧隙端面啮合蜗杆副与无侧隙环面蜗杆副、无侧隙端面啮合蜗杆副与双滚子端面啮合蜗杆副的瞬态动力学性能及变形的情况。结果表明:有限元分析中端面啮合蜗杆副的应力、应变云图表明,啮合瞬间,蜗轮蜗杆至少同时啮合8对齿,可以清晰地看到最大应力在齿顶;同等条件下,端面啮合蜗杆副的接触应力较无侧隙双滚子包络环面蜗杆减小超过33%;端面啮合蜗杆副的最大等效应力仅为无侧隙双滚子包络环面蜗杆的22%;端面啮合蜗杆副较双滚子端面啮合蜗杆副具有较强的抗变形能力,当t0.056 5 s双滚子端面啮合蜗杆副随时间变形影响显著。几种新型蜗杆副的分析和比较可以反映其动/静力学特性,从而为该新型蜗杆在减速器等领域中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和工程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端面啮合蜗杆 瞬态动力学分析 承载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弧面分度凸轮机构瞬态动力学分析 被引量:21
2
作者 任爱华 龚青山 +1 位作者 常治斌 郑方炎 《机械设计与制造》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205-207,共3页
主要用于高速、高精度的步进进给、分度转位的弧面分度凸轮机构的动力学特性直接影响到其工作性能。首先通过联合使用Mathcad与Pro/E实现了该机构的参数化实体建模;然后在此实体模型基础上,根据瞬态动力学方程、接触强度理论以及有限元... 主要用于高速、高精度的步进进给、分度转位的弧面分度凸轮机构的动力学特性直接影响到其工作性能。首先通过联合使用Mathcad与Pro/E实现了该机构的参数化实体建模;然后在此实体模型基础上,根据瞬态动力学方程、接触强度理论以及有限元思想,建立了系统的瞬态动力学模型;最后再利用ANSYS-Workbench进行动力学分析,得出分度盘滚子与凸轮在不同时刻的表面接触应力、分度盘角位移、角速度、角加速度曲线,从而为弧面凸轮机构的设计、校核提供一种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弧面分度凸轮 瞬态动力学分析 接触应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Rayleigh-Ritz法的伸缩臂瞬态动力学分析 被引量:3
3
作者 董作见 吴晓 +1 位作者 罗涛 熊刚 《机械设计与制造》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84-186,190,共4页
伸缩臂的瞬态动力学分析对伸缩臂的设计和使用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基于Rayleigh-Ritz分析法对高空作业车的伸缩臂进行瞬态动力学分析。通过定义Rayleigh阻尼系数和模态分析获得所需的频率范围,然后计算出Rayleigh阻尼系数。分别在三个... 伸缩臂的瞬态动力学分析对伸缩臂的设计和使用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基于Rayleigh-Ritz分析法对高空作业车的伸缩臂进行瞬态动力学分析。通过定义Rayleigh阻尼系数和模态分析获得所需的频率范围,然后计算出Rayleigh阻尼系数。分别在三个工况下完成了伸缩臂的瞬态动力学分析,获得了结构Von Mises等效应力随时间变化的曲线以及伸缩臂头部位移随时间振动情况的曲线。并探讨了不同频率范围下Rayleigh阻尼系数和阻尼比对结构振动的影响,为伸缩臂的瞬态动力学分析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伸缩臂 瞬态动力学分析 阻尼系数 阻尼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强脉冲电流四极磁场导轨瞬态动力学分析 被引量:3
4
作者 杨志勇 冯刚 +1 位作者 童思远 时建明 《弹箭与制导学报》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119-124,129,共7页
为提高导弹四极磁场电磁轨道发射过程中发射结构稳定性和导轨使用寿命,利用ANSYS中电磁-结构耦合分析模块,分别对强脉冲电流上升段、峰值段、衰减段和完整发射过程中所对应的导轨受力、形变等效应力及导轨径向加速度进行分析。结果表明... 为提高导弹四极磁场电磁轨道发射过程中发射结构稳定性和导轨使用寿命,利用ANSYS中电磁-结构耦合分析模块,分别对强脉冲电流上升段、峰值段、衰减段和完整发射过程中所对应的导轨受力、形变等效应力及导轨径向加速度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在发射过程中,四极磁场导轨形变持续增大,在电流突变处导轨应力及加速度均较大,弹性支撑可对导轨稳定性起到积极作用。研究结果可为导轨结构的优化设计及其稳固方式提供理论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极磁场 瞬态动力学分析 强脉冲电流 导轨稳定性 使用寿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震载荷下家用救生舱的瞬态动力学分析 被引量:1
5
作者 杨福芹 丁中敏 +1 位作者 王培超 常德功 《机电工程》 CAS 2015年第3期370-372,383,共4页
针对家用救生舱舱体的整体抗震性能对其结构稳定性及舱内人员安全的直接影响,利用ANSYS Workbench有限元软件对一种家用救生舱的舱体进行了瞬态动力学分析,得到了舱体位移形变云图。借助于位移形变云图分析地震过程中舱体的最大位移形... 针对家用救生舱舱体的整体抗震性能对其结构稳定性及舱内人员安全的直接影响,利用ANSYS Workbench有限元软件对一种家用救生舱的舱体进行了瞬态动力学分析,得到了舱体位移形变云图。借助于位移形变云图分析地震过程中舱体的最大位移形变以及响应的时间点,判断舱体是否满足设计要求,找出了舱体的薄弱环节并提出了改进意见。建立了一个多目标优化设计模型,将救生舱舱体厚度、加强筋尺寸作为优化变量,将救生舱质量、最大等效应力和最大总形变量作为优化目标,利用Pro/E与AWE协同优化技术对舱体进行了优化,并对优化后的救生舱重新进行了瞬态动力学模拟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优化后的救生舱整体强度和刚度均得以提高,对家用救生舱的设计和抗震能力的评价具有理论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用救生舱 地震载荷 瞬态动力学分析 结构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型压铸设备合模机构的瞬态动力学分析 被引量:1
6
作者 周新建 马冰冰 +2 位作者 万国庆 张华伟 吴智恒 《机床与液压》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5期168-171,共4页
合模机构是压铸机的重要部件,在液态金属压入模具过程中,合模机构在很短的时间内受到很大的载荷冲击,这直接影响着设备的使用寿命及零件的加工质量。利用有限元技术对合模机构在压射过程中的动力学响应进行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合模机构... 合模机构是压铸机的重要部件,在液态金属压入模具过程中,合模机构在很短的时间内受到很大的载荷冲击,这直接影响着设备的使用寿命及零件的加工质量。利用有限元技术对合模机构在压射过程中的动力学响应进行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合模机构各部件的动强度满足设计要求,且有很大的改进和优化空间,为提高压铸机可靠性、减轻压铸机质量、降低生产成本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铸机 合模机构 有限元 瞬态动力学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轨车轨道部件的瞬态动力学分析 被引量:1
7
作者 刘铁男 田松岩 +2 位作者 梁素钰 李琳 杜倩 《工程设计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352-357,共6页
单轨车轨道部件是单轨车系统中最为重要的组成部分,它的正常工作是单轨车安全运行的保障.利用ANSYS的Workbench平台,对轨道部件与销轮部件的工作过程进行了瞬态动力学分析.在分析过程中运用Workbench平台特有的设置功能,将销轮部件设置... 单轨车轨道部件是单轨车系统中最为重要的组成部分,它的正常工作是单轨车安全运行的保障.利用ANSYS的Workbench平台,对轨道部件与销轮部件的工作过程进行了瞬态动力学分析.在分析过程中运用Workbench平台特有的设置功能,将销轮部件设置为刚体,而轨道部件设置为弹性体,并对啮合过程进行了刚柔耦合的动态分析,既避免由简化引起的结果误差,又缩短了计算时间.通过分析得到了啮合过程中销轮部件对轨道钢体、齿条及其焊缝近接触面两侧的4种不同工况下的等效应力和安全系数的时间历程及其分布云图.分析结果可为焊缝工艺设计提供理论依据,为轨道部件的优化设计和疲劳校核奠定基础,为轨道部件的实际应用提供指导意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轨车 轨道部件 ANSYS WORKBENCH 瞬态动力学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火花成形机床滑枕的有限元瞬态动力学分析 被引量:3
8
作者 李龙 叶军 +1 位作者 朱红敏 卢智良 《电加工与模具》 2011年第2期23-28,共6页
以牛头式电火花成形机床为有限元仿真分析的对象,对该机床的重要零件滑枕进行受力分析,确定各个载荷的大小和载荷与时间的关系。对已经建立的有限元模型施加边界条件和载荷,对其进行瞬态动力学分析,从而求解出滑枕在瞬态载荷的作用下的... 以牛头式电火花成形机床为有限元仿真分析的对象,对该机床的重要零件滑枕进行受力分析,确定各个载荷的大小和载荷与时间的关系。对已经建立的有限元模型施加边界条件和载荷,对其进行瞬态动力学分析,从而求解出滑枕在瞬态载荷的作用下的位移、应力、应变以及反作用力随时间的变化关系。通过对各个变化关系的分析,得出牛头式滑枕刚性在牛头部位较差,根据求解结果及实际要求提出了对滑枕结构的优化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火花成形机床 滑枕 有限元 瞬态动力学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小型工程水泥实验立磨的瞬态动力学分析
9
作者 杨加松 叶骏 +1 位作者 苑明华 考宏涛 《硅酸盐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581-584,共4页
为解决实际生产中立磨磨盘损耗、结构优化以及验证仿真模拟的结果的准确性问题,本文以有限元分析技术为基础,借助ANSYS模拟分析软件,得到立磨出各位置的应力和应变分布云图,再利用DH-3816N应力应变测试系统,在实验磨磨盘上选取相应的位... 为解决实际生产中立磨磨盘损耗、结构优化以及验证仿真模拟的结果的准确性问题,本文以有限元分析技术为基础,借助ANSYS模拟分析软件,得到立磨出各位置的应力和应变分布云图,再利用DH-3816N应力应变测试系统,在实验磨磨盘上选取相应的位置,测出对应点位的应力与应变,得出计算出模拟数值与实验实际测得数据进行比较,验证有限元模拟的准确性,在此基础上对磨盘做瞬态分析进一步优化磨盘,为立磨的设计以及有限元模拟分析验证提供了一种更加可靠有效的实验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立磨 ANSYS 瞬态动力学分析 有限元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ANSYS Workbench的ZC1型蜗杆副瞬态动力学分析 被引量:4
10
作者 马玉娟 吉卫喜 +1 位作者 宋丽娟 靳小马 《组合机床与自动化加工技术》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114-117,120,共5页
为了研究圆环面包络圆柱蜗杆(即ZC1型蜗杆)副的动力学特性,分析了不同类型的蜗杆之间承载能力以及变形间的关系。利用有限元法,建立蜗杆副的动力学分析模型,在啮合瞬间进行瞬态动力学分析。首先,根据建立的蜗杆副的动力学模型,进行瞬态... 为了研究圆环面包络圆柱蜗杆(即ZC1型蜗杆)副的动力学特性,分析了不同类型的蜗杆之间承载能力以及变形间的关系。利用有限元法,建立蜗杆副的动力学分析模型,在啮合瞬间进行瞬态动力学分析。首先,根据建立的蜗杆副的动力学模型,进行瞬态动力学分析,得到蜗杆副的接触应力、等效应力以及总变形。其次,对ZC1型蜗杆副与盘形锥面包络圆柱蜗杆(即ZK1型蜗杆)副的瞬态动力学性能及变形情况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蜗杆副的应力、应变云图表明,啮合瞬间,蜗轮蜗杆至少同时啮合5对齿,可以清楚地看到最大应力在蜗杆螺旋线靠近中心附近;同等条件下,蜗杆副的接触应力较ZK1型蜗杆副减小超过23%;ZC1型蜗杆副的最大等效应力为ZK1型蜗杆副的84.5%;ZC1型蜗杆副较ZK1型蜗杆副具有较强的承载和抗变形能力。研究结论为ZC1型蜗杆在减速器等领域中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和工程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ZC1型蜗杆 瞬态动力学分析 承载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柔性定位平台的瞬态动力学分析及疲劳寿命分析 被引量:3
11
作者 姜薄士 张璐凡 +1 位作者 张鹏启 闫恒 《机床与液压》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0期187-193,共7页
为提高超高加速度宏微运动平台完成定位工作时的安全性和精确性,以宏微运动平台的关键部件柔性定位平台为研究对象,探究宏微运动平台在微定位工况下对柔性定位平台疲劳寿命的影响。利用SolidWorks建立柔性定位平台的三维模型,在ANSYS Wo... 为提高超高加速度宏微运动平台完成定位工作时的安全性和精确性,以宏微运动平台的关键部件柔性定位平台为研究对象,探究宏微运动平台在微定位工况下对柔性定位平台疲劳寿命的影响。利用SolidWorks建立柔性定位平台的三维模型,在ANSYS Workbench进行静力分析和瞬态动力学分析,获得柔性定位平台危险点的位置及疲劳分析所用载荷谱。运用Goodman曲线评估方法对平台进行疲劳评估,得出的数据均在Goodman曲线框内,评估结果合理。最后利用nCode计算柔性定位平台的疲劳损伤和疲劳寿命,得出随着驱动频率的增加,柔性定位平台的疲劳寿命在降低的结论。研究结果对超精密定位平台的研究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柔性定位平台 瞬态动力学分析 Goodman曲线 疲劳寿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铝锭堆垛机翻转装置主轴的瞬态动力学分析
12
作者 张伟华 《科学技术与工程》 2011年第2期343-346,351,共5页
铝锭堆垛机是铝锭连铸生产线的关键设备,铝锭堆垛机的性能已经成为制约铝锭连铸生产线高效性和自动化的瓶颈技术。针对铝锭堆垛机翻转装置翻转铝锭过程中存在的冲击大、翻转过程不平稳等问题,研究了翻转装置主轴的动态特性。通过Pro/e... 铝锭堆垛机是铝锭连铸生产线的关键设备,铝锭堆垛机的性能已经成为制约铝锭连铸生产线高效性和自动化的瓶颈技术。针对铝锭堆垛机翻转装置翻转铝锭过程中存在的冲击大、翻转过程不平稳等问题,研究了翻转装置主轴的动态特性。通过Pro/e建立了主轴的三维实体模型,考虑了轴承对主轴的约束、伺服电机施加给主轴的动态变化扭矩等,运用有限元分析软件ANSYS对主轴进行了瞬态动力学分析,计算出了翻转装置主轴在动态变化扭矩作用下翻转铝锭的位移、速度、加速度响应。分析结果表明运用伺服电机驱动翻转装置翻转铝锭有效减小了翻转机构在两个极端位置的冲击,提高了翻转过程的平稳性,也为进一步改进该结构进而提高堆垛机的效率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翻转装置 主轴 分析 瞬态动力学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真实路面激励下拖车车架瞬态动力学分析 被引量:3
13
作者 石凯飞 《农业装备与车辆工程》 2023年第8期130-134,154,共6页
在某拖车车架研制过程中要求在满足可靠性基础上尽量采用轻量化设计,为此通过实际道路测试得出车架的外部激励条件,使用ADAMS软件得出车架所受动载荷谱,通过ANSYS Workbench得出3种形式车架在搓板路况、石块路况以及鹅卵石路况下的应力... 在某拖车车架研制过程中要求在满足可靠性基础上尽量采用轻量化设计,为此通过实际道路测试得出车架的外部激励条件,使用ADAMS软件得出车架所受动载荷谱,通过ANSYS Workbench得出3种形式车架在搓板路况、石块路况以及鹅卵石路况下的应力变形。总结相同路面工况下不同车架强度指标分布规律,分析薄弱位置进行优化设计防止破坏,并分析同一车架在3种不同路况下应力、应变变化规律,最终优选出组合型车架为最优设计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轻型拖车 车架 瞬态动力学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瞬态动力学方法的月球探测器软着陆腿着陆冲击性能分析 被引量:14
14
作者 万峻麟 聂宏 +2 位作者 李立春 陈金宝 曾福明 《兵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567-573,共7页
月球探测器着陆冲击性能是月面软着陆的关键。以月球探测器铝蜂窝缓冲软着陆腿为研究对象,基于瞬态动力学方法,对其2级铝蜂窝缓冲器进行了建模和缓冲性能验证;建立了铝蜂窝软着陆腿瞬态动力学分析模型,并进行了单条软着陆腿着陆冲击仿... 月球探测器着陆冲击性能是月面软着陆的关键。以月球探测器铝蜂窝缓冲软着陆腿为研究对象,基于瞬态动力学方法,对其2级铝蜂窝缓冲器进行了建模和缓冲性能验证;建立了铝蜂窝软着陆腿瞬态动力学分析模型,并进行了单条软着陆腿着陆冲击仿真分析,研究了结构响应对软着陆腿着陆冲击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该瞬态动力学分析模型的缓冲器能量吸收、缓冲行程和探测器机体加速度响应峰值等分析结果与实验符合较好;2级蜂窝缓冲软着陆腿着陆过程中,当第2级蜂窝开始压缩时探测器机体加速度响应最大;软着陆腿结构柔性变形及储能导致了软着陆腿着陆性能恶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航天器结构与设计 月面着陆 缓冲器 瞬态动力学分析 航天器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刮板输送机链轮瞬态动力学响应分析 被引量:13
15
作者 焦宏章 杨兆建 +1 位作者 王学文 王淑平 《太原理工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51-54,共4页
对刮板输送机链轮与圆环链在平稳运行工况下进行瞬态动力学分析,得出了链轮在典型姿态下的应变响应,以及链轮链窝关键位置的应变历程、法向力历程和切向力历程。通过分析得知,链轮与圆环链啮合过程中链轮承载不均匀,链轮与圆环链之间会... 对刮板输送机链轮与圆环链在平稳运行工况下进行瞬态动力学分析,得出了链轮在典型姿态下的应变响应,以及链轮链窝关键位置的应变历程、法向力历程和切向力历程。通过分析得知,链轮与圆环链啮合过程中链轮承载不均匀,链轮与圆环链之间会产生明显的滑动现象;圆环链的底面与链轮链窝底平面之间存在间隙,这会加剧链轮表面的磨损和压溃。针对这些问题,分别给出了相应的改进措施,改进后可以延缓链轮的磨损和压溃,提高链轮的使用寿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刮板输送机 链轮 瞬态动力学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旋挖钻机桅杆瞬态动力学与疲劳研究 被引量:5
16
作者 黄会荣 贺明辉 张希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445-451,共7页
为了得到旋挖钻机入岩时桅杆的疲劳寿命与切削深度之间的变化规律,根据短螺旋钻头入岩的理论,建立旋挖钻机钻头入岩时载荷的数学模型,针对组合岩石,模拟短螺旋钻头的工作载荷,然后将得到的载荷应用到桅杆的瞬态动力学响应分析中,确定随... 为了得到旋挖钻机入岩时桅杆的疲劳寿命与切削深度之间的变化规律,根据短螺旋钻头入岩的理论,建立旋挖钻机钻头入岩时载荷的数学模型,针对组合岩石,模拟短螺旋钻头的工作载荷,然后将得到的载荷应用到桅杆的瞬态动力学响应分析中,确定随机载荷作用下桅杆的危险部位.利用Miner线性疲劳损伤理论,计算得到桅杆危险部位的疲劳寿命.结果表明:在旋挖钻机入岩时的切削深度允许范围内,桅杆危险部位的疲劳寿命随着切削深度的减小而增大,且切削深度减小的幅度相同时,桅杆危险部位疲劳寿命增加幅度的逐渐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旋挖钻机 桅杆 瞬态动力学分析 疲劳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特殊工况下擦窗机伸缩臂瞬态动力学研究 被引量:1
17
作者 郑夕健 李清磊 《沈阳建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1124-1132,共9页
目的以屋面轨道式擦窗机伸缩臂结构为研究对象,利用瞬态动力学原理求出吊臂端部在特殊工况下的钢丝绳拉力随时间变化曲线。方法运用ANSYS仿真软件,将模型导入软件中对其进行瞬态动力学仿真分析,分析吊重突然起升离地和匀速下降制动时伸... 目的以屋面轨道式擦窗机伸缩臂结构为研究对象,利用瞬态动力学原理求出吊臂端部在特殊工况下的钢丝绳拉力随时间变化曲线。方法运用ANSYS仿真软件,将模型导入软件中对其进行瞬态动力学仿真分析,分析吊重突然起升离地和匀速下降制动时伸缩臂结构时间-载荷动态响应特性。结果得出了两种特殊工况中伸缩臂的最大位移及应力随时间推移的呈波动状态的动态响应曲线;两种工况的应力响应形式相似,突然起升离地时的最大应力相对较大,两者最终稳定应力相同。结论可以确认特殊工况下产生的冲击载荷与系统的加速度有关,加速度反映了系统的响应速度;响应速度越快,对擦窗机伸缩臂受力部件的冲击效果越剧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瞬态动力学分析 冲击载荷 伸缩臂 特殊工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注塑机械手机身振动特性分析与动力学分析 被引量:10
18
作者 周新建 赵延召 +2 位作者 李志刚 朱卫 左能文 《机械设计与制造》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214-216,共3页
注塑机械手床身是机床的重要基础部件,它的动态特性和静态特性直接影响注塑机械手稳定性。以某注塑机械手为研究对象,采用Pro-E Wildfire 3.0建立机械手床身的三维实体模型,借助大型有限元软件ANSYS建立机械手的有限元模型,对其进行网... 注塑机械手床身是机床的重要基础部件,它的动态特性和静态特性直接影响注塑机械手稳定性。以某注塑机械手为研究对象,采用Pro-E Wildfire 3.0建立机械手床身的三维实体模型,借助大型有限元软件ANSYS建立机械手的有限元模型,对其进行网格划分、边界条件加载和求解计算,在有限元的后处理中进行协响应分析与瞬态动力学分析。根据有限元分析结果,得到各阶响应的时间-位移曲线和振幅频率特性曲线,为改进注塑机械手机身受力状况和结构优化设计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性 特性 协响应分析 瞬态动力学分析 时间-位移曲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旋耕钉齿式耕层残膜回收机起膜部件动力学分析 被引量:11
19
作者 张攀峰 胡灿 +2 位作者 王旭峰 鲁兵 刘超吉 《农机化研究》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14-18,25,共6页
为了解决旋耕钉齿式耕层残膜回收机钉齿起膜部件在工作过程中的受振动影响,研究了钉齿的最小固定频率;避免共振现象的发生;探究了钉齿在土壤工作中的变形和应力分布,为钉齿的优化提供依据。采用Pro/E和ANSYS等软件利用有限元仿真分析方... 为了解决旋耕钉齿式耕层残膜回收机钉齿起膜部件在工作过程中的受振动影响,研究了钉齿的最小固定频率;避免共振现象的发生;探究了钉齿在土壤工作中的变形和应力分布,为钉齿的优化提供依据。采用Pro/E和ANSYS等软件利用有限元仿真分析方法 ,对钉齿进行模态分析和瞬态动力学分析,得到了钉齿的最小固定频率为278.59Hz、钉齿的总变形为0.913 31mm、最大等效应力为183.53MPa、最大弹性应变为9.21×10-4、最大安全系数为15。通过数据得出钉齿工作时不会发生共振现象,并且钉齿能够满足使用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残膜回收机 钉齿 分析 瞬态动力学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某火控计算机印制板动力学特性仿真试验分析 被引量:2
20
作者 李本 任国全 +1 位作者 李冬伟 李高 《火力与指挥控制》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168-171,共4页
针对装备中火控计算机在振动冲击环境下印制电路板上的引脚及焊点处往往首先失效,但该处的应力大小又难以通过实验测得的特点,利用ANSYS有限元软件对火控计算机中轴角转换板进行动力学分析——模态分析得到了其各阶固有频率和振型;谐响... 针对装备中火控计算机在振动冲击环境下印制电路板上的引脚及焊点处往往首先失效,但该处的应力大小又难以通过实验测得的特点,利用ANSYS有限元软件对火控计算机中轴角转换板进行动力学分析——模态分析得到了其各阶固有频率和振型;谐响应分析求得了同一频率下不同位置的谐响应峰值;瞬态动力学分析确定了电路板在已知激励下各位置应力随时间变化曲线。其结果为进一步分析和研究元器件引脚及焊点失效提供了依据。同时,通过仿真可以找到电路板的薄弱环节并采取相应措施提高其可靠性。最后通过模态实验验证了模型的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印制电路板 ANSYS 分析 谐响应分析 瞬态动力学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