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瞬变电磁系统探测海底电导率的研究 被引量:15
1
作者 王一新 王家林 +6 位作者 王家映 王庆乙 陶忠 罗延钟 姚治龙 旷荣安 田鹏飞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6期841-842,共2页
选择在海洋工程与环境地质等方面有应用前景的海洋瞬变电磁法作为研究对象.研究了在高导海水中探测海底电导率的电磁感应理论,研制了共轴水平磁偶极-偶极装置(HRHR)的瞬变探测系统和解释软件.经东海海域实地试验,取得了良好效果... 选择在海洋工程与环境地质等方面有应用前景的海洋瞬变电磁法作为研究对象.研究了在高导海水中探测海底电导率的电磁感应理论,研制了共轴水平磁偶极-偶极装置(HRHR)的瞬变探测系统和解释软件.经东海海域实地试验,取得了良好效果,证实了瞬变电磁探测的有效性和方法优势.目前,它可作为海底地质填图的主要手段.经拓展后可用于海底分层和基底深度的探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 海底 电导率 瞬变电磁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TEM瞬变电磁系统在长春市活断层勘探中的应用 被引量:8
2
作者 嵇艳鞠 林君 +3 位作者 于生宝 王忠 周逢道 李惠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S1期99-103,共5页
分析了电磁噪声在城市中的存在方式和特点,讨论了人文噪声对城市活断层探测的影响。由于城市环境的限制,瞬变电磁法中发射线圈的边长受限,提出通过加大发射电流和信号叠加、分段放大等技术来压制电磁噪声,提高信号的信噪比,以确保城市... 分析了电磁噪声在城市中的存在方式和特点,讨论了人文噪声对城市活断层探测的影响。由于城市环境的限制,瞬变电磁法中发射线圈的边长受限,提出通过加大发射电流和信号叠加、分段放大等技术来压制电磁噪声,提高信号的信噪比,以确保城市探测的有效性。采用吉林大学自行研制的ATEM瞬变电磁测量系统,在长春市伊通河和蔡家等地的活断层进行了勘探研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TEM瞬变电磁系统 城市活断层 人文电磁噪声 信噪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瞬变电磁发射机控制系统设计 被引量:9
3
作者 谭国贞 付志红 +1 位作者 周雒维 罗强 《电测与仪表》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8-12,共5页
瞬变电磁发射机是瞬变电磁系统的组成部分。论文介绍了瞬变电磁发射机控制系统的功能框图、硬件设计和软件设计,实现了发射电流、关断延迟时间的测量,以及内同步外同步双工作模式,发射机具有发射电流大、关断延迟时间短、下降沿线性度... 瞬变电磁发射机是瞬变电磁系统的组成部分。论文介绍了瞬变电磁发射机控制系统的功能框图、硬件设计和软件设计,实现了发射电流、关断延迟时间的测量,以及内同步外同步双工作模式,发射机具有发射电流大、关断延迟时间短、下降沿线性度高的特点。实验证明,该控制系统功能完善,可靠性高,达到了设计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瞬变电磁系统 发射机 控制系统 关断延迟时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TTEM系统中电流关断期间瞬变电磁场响应求解的研究 被引量:61
4
作者 嵇艳鞠 林君 +2 位作者 于生宝 王忠 王静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1884-1890,共7页
在瞬变电磁法中,由于发射电流关断时间不为零、接收线圈的谐振频率有限,早期瞬变电磁信号发生畸变,只能舍弃,因此存在着探测盲区.针对这一问题,研究了瞬变电磁方法中发射电流关断期间总磁场的形成过程,论证了一次场、二次场和总瞬变场... 在瞬变电磁法中,由于发射电流关断时间不为零、接收线圈的谐振频率有限,早期瞬变电磁信号发生畸变,只能舍弃,因此存在着探测盲区.针对这一问题,研究了瞬变电磁方法中发射电流关断期间总磁场的形成过程,论证了一次场、二次场和总瞬变场的关系,分析了接收线圈的频率特性和关断时间对瞬变电磁场的影响,提出从总磁场中剔除一次磁场影响的方法,从而获得电流关断期间和电流关断后的早期瞬变电磁场.采用吉林大学自主研制的瞬变电磁测量系统(ATTEM)在长春市伊通河活断层进行勘探,进一步验证了算法的有效性,缩短了瞬变电磁法的勘探盲区,实现了近地表4 m以下的勘探,可以清晰地分辨近地表的低阻异常,提高了浅层探测精度和分辨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流关断期间 一次磁场 全程二次磁场 总磁场 全程电磁测量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瞬变电磁采样函数优化法降噪技术 被引量:8
5
作者 武欣 薛国强 +3 位作者 肖攀 饶丽婷 郭睿 方广有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3677-3684,共8页
常用的双极性同步采样方法对瞬变电磁系统的观测噪声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但在实际工作中其噪声抑制能力仍显不足.本文在双极性同步采样方法基础上提出一种优化方法,以提升瞬变电磁系统的噪声抑制能力,即:通过对取样道加高斯窗函数的方式... 常用的双极性同步采样方法对瞬变电磁系统的观测噪声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但在实际工作中其噪声抑制能力仍显不足.本文在双极性同步采样方法基础上提出一种优化方法,以提升瞬变电磁系统的噪声抑制能力,即:通过对取样道加高斯窗函数的方式,赋予取样道内各采样点合适的累加权重,提升系统对取样道内高频噪声的抑制能力;使用高斯窗函数与梳状滤波器构造复合窗函数,通过对包含所有叠加周期的完整观测序列加复合窗函数的形式优化各周期的叠加权重,提升系统对实际工频噪声的抑制能力.对优化前后不同采样函数的谱特性及野外实测数据的处理效果进行比较,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方法较传统双极性同步采样方法具有更强的噪声抑制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瞬变电磁系统 噪声 仪器采样函数 高斯窗 复合窗 梳状滤波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废弃采空区裂隙带高度预测模型及应用 被引量:7
6
作者 王泓博 张勇 +1 位作者 庞义辉 贾伟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1073-1082,共10页
煤炭开采引起覆岩破断及地表下沉,覆岩及地表运移规律可反映裂隙带高度的动态演化过程。因地表下沉滞后于煤炭开采,对于废弃采空区,长期压实作用导致裂隙带高度较采动期间有所降低。基于地表点下沉速度的阶段特征将裂隙带高度的演化过... 煤炭开采引起覆岩破断及地表下沉,覆岩及地表运移规律可反映裂隙带高度的动态演化过程。因地表下沉滞后于煤炭开采,对于废弃采空区,长期压实作用导致裂隙带高度较采动期间有所降低。基于地表点下沉速度的阶段特征将裂隙带高度的演化过程分为2个阶段,第1阶段裂隙带发育对应岩层破断逐步向上传递的过程,第2阶段裂隙带高度降低对应离层及裂隙闭合、断裂岩层受压后变形回弹及破碎岩体自然压实的过程。着眼于压实作用对裂隙带高度的影响,根据煤层采厚、垮落带和裂隙带岩层变形量及地表下沉值之间的定量关系,建立了第2阶段裂隙带高度预测模型,并结合太平煤矿实测结果进行验证,采用控制变量法分析了单一因素影响下废弃采空区裂隙带高度的演化特征。结果表明:废弃采空区裂隙带高度受控于垮落带块体强度、垮落带初始碎胀系数、采动期间裂隙带高度最大值及对应的垮落带高度、煤层埋深、地表最终下沉量等因素,太平煤矿采后15 a的裂隙带高度实测值11.36~13.00 m与理论预测值12.75 m吻合度较高,模型的可靠性得到验证。最后,应用此预测模型对武安煤矿(关停矿井)2002-2003年采空区裂隙带高度开展理论计算,结合地空瞬变电磁探测确定了地面瓦斯抽采钻孔理想的终孔位置并成功开展了地面钻孔瓦斯抽采试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废弃采空区 裂隙带高度 压实作用 地空瞬变电磁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