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用瞬变响应技术研究CeO2在Co-CeO2/SiO2 费托合成催化剂中的作用
1
作者 师海波 沈师孔 《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z1期758-760,共3页
使用包括脉冲和CO-TPD在内的瞬变响应技术研究了CeO2在Co-CeO2/SiO2费托合成催化剂中的作用.结果表明,氧化铈可提高表面反应中间物种金属甲酸盐的热稳定性,使其容易加氢生成更多的有用产物,较难生成CO2,从而抑制催化剂的表面积碳,提高... 使用包括脉冲和CO-TPD在内的瞬变响应技术研究了CeO2在Co-CeO2/SiO2费托合成催化剂中的作用.结果表明,氧化铈可提高表面反应中间物种金属甲酸盐的热稳定性,使其容易加氢生成更多的有用产物,较难生成CO2,从而抑制催化剂的表面积碳,提高了催化剂的活性和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费托合成 Co-CeO2/SiO2 CEO2 响应技术 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瞬变电磁技术探测含水层富水性的研究与应用 被引量:13
2
作者 王录合 王新军 《矿业安全与环保》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46-48,54,共4页
针对朝川矿一井煤层底部石炭系与寒武系灰岩承压水含水层对矿井开采的安全威胁情况,采用地面瞬变电磁技术探测分析灰岩承压含水层的富水区域分布及相互联系特点,并在矿井二水平实施以疏水降压为主的综合防治水措施,降低含水层承压水位,... 针对朝川矿一井煤层底部石炭系与寒武系灰岩承压水含水层对矿井开采的安全威胁情况,采用地面瞬变电磁技术探测分析灰岩承压含水层的富水区域分布及相互联系特点,并在矿井二水平实施以疏水降压为主的综合防治水措施,降低含水层承压水位,确保了矿井安全生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防治水 电磁技术 探测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瞬变电磁技术在煤层底板岩溶水探测中的应用 被引量:13
3
作者 张春光 姚小帅 +2 位作者 申青春 郭振桥 廉洁 《煤炭工程》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76-79,共4页
新安煤田各矿井受奥灰水威胁严重,曾发生过多次突水事故。瞬变电磁技术在底板岩溶水探测中得到了广泛应用,收到了较好的效果,文章分析总结了瞬变电磁在新安煤田各矿井应用的新特点:重度异常区是钻探验证的首选区域,可根据重度异常区的... 新安煤田各矿井受奥灰水威胁严重,曾发生过多次突水事故。瞬变电磁技术在底板岩溶水探测中得到了广泛应用,收到了较好的效果,文章分析总结了瞬变电磁在新安煤田各矿井应用的新特点:重度异常区是钻探验证的首选区域,可根据重度异常区的治理效果再对中轻度异常区进行处理;向斜区域是富水有利区段,异常区验证率较高;在判断突水水源时,利用瞬变电磁探测结果可实现对水源的快速、准确的识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磁技术 岩溶水 煤层底板 向斜区域 钻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面瞬变电磁技术在探测煤层顶底板富水区分布中的应用 被引量:7
4
作者 李刚 《中国煤炭》 2020年第8期57-62,共6页
为提前探明预采煤层顶底板附近富水区的分布情况、合理安排工作面的布设位置,并提前采取相应的预处理措施,采用ZONGE公司生产的GDP32^II型多功能电法仪,对李村煤矿二采区进行地面瞬变电磁法勘探,利用探测数据对顶底板影响区范围内3号煤... 为提前探明预采煤层顶底板附近富水区的分布情况、合理安排工作面的布设位置,并提前采取相应的预处理措施,采用ZONGE公司生产的GDP32^II型多功能电法仪,对李村煤矿二采区进行地面瞬变电磁法勘探,利用探测数据对顶底板影响区范围内3号煤层开采的第四系及基岩风化带、K10、K8及K7含水层内富水区域位置、范围和形态进行了解释与圈定,为煤矿安全生产提供可靠的水文物探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面电磁技术 富水区分布 富水性探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紧凑式换热器性能瞬变测试的非线性参数估计 被引量:1
5
作者 任禾盛 华贵贤 +1 位作者 崔晓钰 马虎根 《上海理工大学学报》 EI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473-478,共6页
提出了一种紧凑式换热器平均表面传热系数瞬变测试方法.只需通过测定流体出口温度变化,用Levenberg Marquardt非线性曲线拟合,同时对理论模型中的流体进口温度变化时间常数τ+和传热单元数NTU进行参数估计.敏感性分析和具有测量噪声的... 提出了一种紧凑式换热器平均表面传热系数瞬变测试方法.只需通过测定流体出口温度变化,用Levenberg Marquardt非线性曲线拟合,同时对理论模型中的流体进口温度变化时间常数τ+和传热单元数NTU进行参数估计.敏感性分析和具有测量噪声的数值仿真实验表明,参数估计值具有良好的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紧凑式换热器 瞬变技术 敏感性分析 传热逆问题 非线性参数估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紧凑式换热器表面瞬变测试的敏感性分析和数值模拟 被引量:1
6
作者 任禾盛 郝桂梅 华贵贤 《动力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227-232,共6页
提出了一种考虑纵向导热效应的紧凑式换热器表面平均传热系数瞬变测试方法。根据出口流体温度变化的实测数据,用Levenberg-Marquardt非线性曲线拟合,同时对理论模型中的纵向导热参数lλ和进口流体温度变化时间常数τ+,以及传热单元数Nt... 提出了一种考虑纵向导热效应的紧凑式换热器表面平均传热系数瞬变测试方法。根据出口流体温度变化的实测数据,用Levenberg-Marquardt非线性曲线拟合,同时对理论模型中的纵向导热参数lλ和进口流体温度变化时间常数τ+,以及传热单元数Ntu进行参数估计。敏感性分析和具有测量噪声的数值模拟实验表明,待求的反映换热面传热性能的Ntu参数估计值具有良好的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程热物理 紧凑式换热器 瞬变技术 敏感性分析 传热逆问题 非线性参数估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瞬变电磁测深资料反演——逐步缩小搜索范围的演化算法 被引量:3
7
作者 曹立斌 《勘探地球物理进展》 2004年第2期108-111,共4页
将逐步缩小搜索范围的思想引用到郭涛算法上,提出了一种逐步缩小搜索范围的演化算法,并用此法对TEM资料进行反演计算,以较高的分辨率得到了地电模型的参数。反演结果表明,该算法对初始模型的依赖性不严重,不易陷入局部极小值,收敛较快。
关键词 电磁测深技术 反演技术 分辨率 电磁脉冲激发 郭涛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综合物探技术在矿井工作面底板岩层含水性探测中的应用 被引量:21
8
作者 张长明 刘英 刘耀宁 《中国煤炭》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28-31,共4页
介绍了将瞬变电磁技术和矿井音频电透视技术结合使用探查某工作面煤层底板岩层的赋水情况。结果表明,两种方法结合使用,可以充分发挥两种方法的技术优势,提高物探手段勘察的精度,利用综合物探技术比单纯利用一种物探方法的勘探精度得到... 介绍了将瞬变电磁技术和矿井音频电透视技术结合使用探查某工作面煤层底板岩层的赋水情况。结果表明,两种方法结合使用,可以充分发挥两种方法的技术优势,提高物探手段勘察的精度,利用综合物探技术比单纯利用一种物探方法的勘探精度得到了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合物探 矿井防治水 电磁技术 音频电透视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煤层气井排采过程中煤储层水系统的动态监测 被引量:5
9
作者 傅雪海 李升 +1 位作者 于景邨 吴有信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26-31,共6页
为了研究煤层气井排采过程中煤储层水系统的动态传播特征,基于煤系不同岩层不同含水状态的导电性差异,在沁南地区选择一口煤层气排采井,分别在该井排采前、排采半年后进行了煤储层水系统瞬变电磁动态探测。在该井排采范围内设置400 m... 为了研究煤层气井排采过程中煤储层水系统的动态传播特征,基于煤系不同岩层不同含水状态的导电性差异,在沁南地区选择一口煤层气排采井,分别在该井排采前、排采半年后进行了煤储层水系统瞬变电磁动态探测。在该井排采范围内设置400 m×300 m的矩形测网,垂直地层走向布置16条测线,每条测线上布置400个测点,在测网内部形成20 m×10 m的观测坐标网格,通过数据采集、资料处理与定量解释,获得排采前、排采半年后各测线、测点煤系视电阻率对比图、视电阻率拟断面对比图、视电阻率顺层切片图,分析结果表明排采前煤储层水系统分布相对较均一,排采半年后煤储层水系统非均质性十分明显。在连通性差的区域,排采半年后煤储层水系统中静水储量部分被排出,煤层及其顶板砂岩视电阻率有不同程度地升高;在连通性较好区域,由于地下水动态补给,煤层及其顶板砂岩视电阻率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层气 煤储层水系统 地下水动态传播 电磁技术 视电阻率 沁南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晶面Co基催化剂上CO活化行为研究
10
作者 卢文丽 王俊刚 +5 位作者 孙德魁 马中义 陈从标 侯博 王宝俊 李德宝 《燃料化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583-590,共8页
本研究用溶剂热法合成了三种暴露不同晶面的Co基催化剂,排除载体、助剂、晶粒尺寸等参数的影响,通过程序升温脱附、原位拉曼光谱、原位漫反射红外光谱等表征手段和化学瞬变反应技术,对不同晶面Co催化剂在费托反应过程中CO活化行为进行... 本研究用溶剂热法合成了三种暴露不同晶面的Co基催化剂,排除载体、助剂、晶粒尺寸等参数的影响,通过程序升温脱附、原位拉曼光谱、原位漫反射红外光谱等表征手段和化学瞬变反应技术,对不同晶面Co催化剂在费托反应过程中CO活化行为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CO的活化在不同晶面的Co基催化剂上具有结构敏感性。Co(10-11)晶面上CO以直接解离的方式进行活化,且CO解离生成的碳物种部分形成积炭,其余碳物种加氢生成CH_(x);Co(0001)晶面上CO以氢助解离的方式活化,大量解离为积炭,少量碳物种氢化为CH_(x);Co(11-20)晶面上CO直接解离,该催化剂上CO弱解离得到微量的积炭,其余碳物种在氢的存在下生成微量的CH_(x)中间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费托合成 Co基催化剂 CO活化 化学反应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牛能源:破解防探水难题
11
作者 王洪涛 牛秋福 《煤炭工程》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7-7,共1页
日前,由河北金能金牛能源股份公司、河北煤炭科学研究所共同承担完成的“瞬变电磁技术在煤矿井下防探水中的应用研究”课题通过了专家鉴定。
关键词 探水 能源 破解 电磁技术 科学研究所 股份公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