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扶贫瞄准机制的演化与展望 被引量:11
1
作者 唐丽霞 刘洋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133-141,共9页
瞄准问题一直是影响社会政策执行及其效果的一个核心问题。中国从开始实施扶贫政策以来,就非常重视扶贫资源的瞄准性。从20世纪80年代初期至今,中国扶贫瞄准历经区域、县域、村级、户级四个瞄准单元的阶段变迁,因时因势构建起中国式多... 瞄准问题一直是影响社会政策执行及其效果的一个核心问题。中国从开始实施扶贫政策以来,就非常重视扶贫资源的瞄准性。从20世纪80年代初期至今,中国扶贫瞄准历经区域、县域、村级、户级四个瞄准单元的阶段变迁,因时因势构建起中国式多层次立体化的扶贫瞄准机制,为中国扶贫工作取得显著性效果奠定了坚实基础。借鉴以往实践瞄准机制精准精细特征的经验,中国扶贫瞄准尝试建立先分类后统一和动态调整化的相对贫困瞄准机制,以期为2020年后解决相对贫困问题提供有益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准扶贫 瞄准机制 建档立卡 相对贫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对象瞄准机制研究——基于对河南省安阳市某村的实证研究 被引量:13
2
作者 凌文豪 梁金刚 《社会保障研究》 2009年第6期69-74,共6页
党的十六大以来,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快速发展,为农村居民的基本生活提供了重要的制度保障,然而由于农村家庭收入核算方法不科学等原因,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对象的瞄准机制偏差较大,"人情低保"、"骗保"、"应保未... 党的十六大以来,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快速发展,为农村居民的基本生活提供了重要的制度保障,然而由于农村家庭收入核算方法不科学等原因,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对象的瞄准机制偏差较大,"人情低保"、"骗保"、"应保未保"等现象严重,文章基于对河南安阳某村的实证研究,从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对象瞄准机制的现状入手,分析问题,剖析原因,提出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对象的确认应与"4+2"的工作方法相结合,同时辅助以有力的宣传、监督反馈以及动态管理措施,从而完善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对象瞄准机制,以求有效解决我国当前农村低保对象瞄准偏差问题,增强农村低保制度实施的公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最低生活保障 对象 瞄准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发展中国家财政分权下的减贫政策瞄准机制研究 被引量:3
3
作者 王韬 底偃鹏 《管理学报》 CSSCI 2010年第5期764-769,共6页
研究发展中国家财政分权下的减贫政策需要考虑地方政府在减贫政策实施中的激励机制和行为模式。一些国家的地方政府由中央政府任命产生,由于中央政府监督的缺陷,地方政府在减贫政策实施中会存在虚增成本和地下交易行为;另外一些国家的... 研究发展中国家财政分权下的减贫政策需要考虑地方政府在减贫政策实施中的激励机制和行为模式。一些国家的地方政府由中央政府任命产生,由于中央政府监督的缺陷,地方政府在减贫政策实施中会存在虚增成本和地下交易行为;另外一些国家的地方政府由地方居民选举产生,但是受居民文化水平和政治觉悟差异的影响,地方政府容易被富人利益集团左右,减贫政策实施中更多考虑富人利益。通过模型分别描述了任命制和选举制下地方政府的减贫行为,认为任命制下的大规模减贫瞄准效果较好,选举制下的小规模减贫针对性较强,并据此为发展中国家减贫政策的有效实施提供了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财政分权 减贫 瞄准机制 任命制 选举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形势下扶贫开发瞄准机制创新研究——以湖北省恩施市为例 被引量:3
4
作者 陈玉萍 何昌福 丁士军 《西部论坛》 2010年第5期64-69,共6页
在我国扶贫开发战略的实施过程中,扶贫开发瞄准机制逐步建立。根据对湖北省恩施市扶贫开发现状、问题和扶贫效果的调研,扶贫瞄准机制运行中主要存在瞄准主体缺少必要的协调和整合、瞄准对象精度不高、瞄准项目偏重于短期效益、瞄准制度... 在我国扶贫开发战略的实施过程中,扶贫开发瞄准机制逐步建立。根据对湖北省恩施市扶贫开发现状、问题和扶贫效果的调研,扶贫瞄准机制运行中主要存在瞄准主体缺少必要的协调和整合、瞄准对象精度不高、瞄准项目偏重于短期效益、瞄准制度环境运行不畅等问题。面对扶贫开发的新形势和挑战,必须不断完善和创新瞄准机制。在瞄准主体上要创新扶贫资源传递机制,在瞄准对象上要创新动态瞄准机制,在瞄准项目方面要创新扶贫开发的长效机制,实现从开发式扶贫到保护式扶贫瞄准理念的转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贫困 贫困瞄准 扶贫开发 扶贫开发瞄准机制 开发式扶贫 保护式扶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精准扶贫、瞄准机制和政策思考 被引量:13
5
作者 王朝明 王彦西 《贵州财经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85-90,共6页
文章从精准扶贫与精准脱贫内涵、瞄准机制和政策思考三个维度对精准扶贫做出了阐释。文章着重分析了精准扶贫与精准脱贫的相关内涵及其内在逻辑联系;并且对扶贫瞄准机制的演化过程进行了梳理刻画,以史为鉴,瞄准问题,着力解决。政策方面... 文章从精准扶贫与精准脱贫内涵、瞄准机制和政策思考三个维度对精准扶贫做出了阐释。文章着重分析了精准扶贫与精准脱贫的相关内涵及其内在逻辑联系;并且对扶贫瞄准机制的演化过程进行了梳理刻画,以史为鉴,瞄准问题,着力解决。政策方面从精准识别、精准帮扶、贫困县审查退出机制、思想教育等方面进行思考调整,以确保我国稳准好地实现2020年全面脱贫的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准扶贫 精准脱贫 瞄准机制 政策思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完善我国社会救助制度的多层瞄准机制 被引量:11
6
作者 关信平 《内蒙古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139-146,共8页
建立合理有效的社会救助对象瞄准机制是社会救助制度正常运行并取得预期社会效益的重要制度条件。我国社会救助制度在发展过程中逐步形成了一套对象瞄准机制。随着社会救助制度目标的提升和制度体系的发展,需要进一步完善原有的救助瞄... 建立合理有效的社会救助对象瞄准机制是社会救助制度正常运行并取得预期社会效益的重要制度条件。我国社会救助制度在发展过程中逐步形成了一套对象瞄准机制。随着社会救助制度目标的提升和制度体系的发展,需要进一步完善原有的救助瞄准机制。更新社会救助瞄准机制的重点应当是建立和完善社会救助标准与家庭经济状况调查机制、群体瞄准机制、基层经办机构及其工作人员的自由裁量机制三者相结合的多层社会救助对象瞄准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救助制度 瞄准机制 社会救助对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会资本视角下的反贫困瞄准机制研究 被引量:10
7
作者 陈辞 《理论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65-67,共3页
社会资本理论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被引入中国后,在社会学、经济学、政治学界涌现出不少相关文献,并围绕经济增长、和谐社会、可持续发展、等方面问题展开研究,出现了一批分析中国现实问题的研究成果。社会资本作为一种存在于社会关系中... 社会资本理论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被引入中国后,在社会学、经济学、政治学界涌现出不少相关文献,并围绕经济增长、和谐社会、可持续发展、等方面问题展开研究,出现了一批分析中国现实问题的研究成果。社会资本作为一种存在于社会关系中的隐性资源,为反贫困问题研究提供了崭新的理论分析视角。本文在梳理文献,探讨中国反贫困瞄准机制现状的基础上,引入社会资本,强调了社会资本在当代反贫困中的重要作用,并依之设计了相应的反贫困瞄准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资本 反贫困 瞄准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扶贫小额信贷的瞄准机制与绩效评估实证分析——基于四川R县数据 被引量:12
8
作者 刘世成 《西南金融》 2016年第9期12-14,共3页
扶贫瞄准是扶贫开发过程中的一项重要机制,瞄准对象、瞄准方法和扶贫资源的准确投放将决定扶贫政策或扶贫项目的绩效,关系到精准扶贫能否成功。本文通过扶贫小额信贷对象识别精度、扶贫小额信贷的瞄准精度和扶贫小额信贷投放时序等多个... 扶贫瞄准是扶贫开发过程中的一项重要机制,瞄准对象、瞄准方法和扶贫资源的准确投放将决定扶贫政策或扶贫项目的绩效,关系到精准扶贫能否成功。本文通过扶贫小额信贷对象识别精度、扶贫小额信贷的瞄准精度和扶贫小额信贷投放时序等多个角度对四川省R县扶贫小额信贷瞄准绩效进行分析和评估,发现扶贫小额信贷在资源配置中仍存在一定的贫困漏出、瞄准效果一般、顺周期性等问题,并针对性提出完善扶贫小额信贷瞄准机制的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扶贫小额信贷 瞄准机制 绩效评估 扶贫开发 金融精准扶贫 金融支持实体经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小额信贷瞄准机制分析与建设——以广东省揭阳市为例
9
作者 莫易娴 潘朝顺 林佳锐 《南方金融》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54-56,共3页
本文基于小额信贷瞄准机制的相关理论,对广东省揭阳市QL乡的案例进行分析,指出我国小额信贷瞄准机制的存在问题,剖析其原因,并提出构建小额信贷法律政策体系、推进利率市场化、降低瞄准成本、改善欠发达地区农村中低收入农户的信贷信息... 本文基于小额信贷瞄准机制的相关理论,对广东省揭阳市QL乡的案例进行分析,指出我国小额信贷瞄准机制的存在问题,剖析其原因,并提出构建小额信贷法律政策体系、推进利率市场化、降低瞄准成本、改善欠发达地区农村中低收入农户的信贷信息来源、提高信贷产品的覆盖面等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额信贷 贫困瞄准 瞄准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建立目标瞄准机制 提高失业保险基金的保障能力
10
作者 岳国震 田崇厚 《经济与管理》 2000年第2期47-48,共2页
关键词 失业保险基金 目标瞄准机制 下岗职工 保障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低收入人口瞄准机制研究——以沈阳、阜新、葫芦岛三市为例 被引量:3
11
作者 吴镝 刘福华 姚建平 《地方财政研究》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20-26,32,共8页
低收入群体的救助瞄准机制是实施精准扶贫和精准救助的基础环节。本文以辽宁省沈阳、阜新、葫芦岛3个城市的问卷调查为依据,在对低收入群体的救助瞄准机制展开方法分析的基础上,对低收入家庭的收入和财产状况、低保制度瞄准效率和减贫... 低收入群体的救助瞄准机制是实施精准扶贫和精准救助的基础环节。本文以辽宁省沈阳、阜新、葫芦岛3个城市的问卷调查为依据,在对低收入群体的救助瞄准机制展开方法分析的基础上,对低收入家庭的收入和财产状况、低保制度瞄准效率和减贫效果、低保制度覆盖人员的基本特征三个方面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社会救助制度对象的目标瞄准仍然存在问题,需要在研究和实践中予以解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准扶贫 低收入人口 社会救助 瞄准机制 减贫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构-功能”视角下社会救助瞄准机制的建构 被引量:3
12
作者 李鹏 张奇林 《中共福建省委党校(福建行政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127-135,共9页
利用“结构-功能”分析方法,以湖北省武汉市社会救助瞄准机制建构过程为案例,分析社会救助瞄准机制形成过程中的结构约束与功能选择。研究启示,社会救助瞄准机制建构,受到规则有效供给、治理过程参与和理念包容水平等结构制约。实现社... 利用“结构-功能”分析方法,以湖北省武汉市社会救助瞄准机制建构过程为案例,分析社会救助瞄准机制形成过程中的结构约束与功能选择。研究启示,社会救助瞄准机制建构,受到规则有效供给、治理过程参与和理念包容水平等结构制约。实现社会救助扶危济困正功能,应当消解自由裁量权过大、救助理念包容性不足、不同价值理性冲突等结构不完善可能带来的反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构-功能”分析方法 社会救助 瞄准机制 贫困治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精准扶贫视域下的城乡低保瞄准机制研究 被引量:12
13
作者 刘丽娟 《社会保障研究》 CSSCI 2018年第1期70-79,共10页
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是社会保障的最后一道防线,"瞄准机制"是制度健康有效运行的根本。通过梳理我国现行城乡低保相关政策,并结合调查研究发现:城乡低保家庭健康状况整体较差,文化程度普遍较低,劳动力有限,就业状况不理... 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是社会保障的最后一道防线,"瞄准机制"是制度健康有效运行的根本。通过梳理我国现行城乡低保相关政策,并结合调查研究发现:城乡低保家庭健康状况整体较差,文化程度普遍较低,劳动力有限,就业状况不理想;支出型贫困特征明显,家庭刚性支出已经成为导致贫困的主要原因;捆绑式福利在一定程度上强化了"贫困陷阱"。因此,本文建议加强精准核查、精准扶持、精细管理、精细监控,并相应建立和完善"收入+消费"结合的收入核查机制、"救助+赋能"并重的救助制度、"激励+分类"的就业导向机制和智能监控管理平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准扶贫 低保 瞄准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建立健全辽宁省新时期扶贫开发瞄准机制的思考 被引量:5
14
作者 沈新忠 《农业经济》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24-25,共2页
2011年5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11年—2020年)》,《纲要》中明确提出建立健全扶贫对象识别机制,做好建档立卡工作,实行动态管理,确保扶贫对象得到有效扶持。做好新时期扶贫开发就要建立健全扶贫开发瞄准机制... 2011年5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11年—2020年)》,《纲要》中明确提出建立健全扶贫对象识别机制,做好建档立卡工作,实行动态管理,确保扶贫对象得到有效扶持。做好新时期扶贫开发就要建立健全扶贫开发瞄准机制,其中的关键和基础性工作是实施扶贫统计监测动态管理。只有采取跟踪统计监测、准确识别扶贫对象、争取和提供资金保障等多项措施才能做好扶贫统计监测动态管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辽宁省 扶贫开发 瞄准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扶贫瞄准的绩效评估与机制设计 被引量:37
15
作者 叶初升 邹欣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年第1期63-69,共7页
为了对我国当前的扶贫瞄准绩效作一个较为客观的定量评价,运用瞄准精度和数据包络分析从微观和宏观2个层面对我国扶贫瞄准绩效进行了定量分析,发现我国扶贫瞄准存在严重的漏瞄和溢出现象,扶贫瞄准的投入产出效率不够稳定、波动明显。缺... 为了对我国当前的扶贫瞄准绩效作一个较为客观的定量评价,运用瞄准精度和数据包络分析从微观和宏观2个层面对我国扶贫瞄准绩效进行了定量分析,发现我国扶贫瞄准存在严重的漏瞄和溢出现象,扶贫瞄准的投入产出效率不够稳定、波动明显。缺乏有效而统一的瞄准机制是我国扶贫瞄准效率低下的一个重要原因。试图在瞄准对象与瞄准主体之间构建一个双向交流的平台,以促成扶贫瞄准资源投入持续有效地发挥作用,并提高扶贫瞄准的效率,从参与式扶贫的视角出发,设计了瞄准对象与瞄准主体交互作用的动态扶贫瞄准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扶贫瞄准 瞄准精度 瞄准机制设计 参与式扶贫 绩效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村庄财政与反贫困的瞄准目标 被引量:6
16
作者 查道林 黄胜忠 《理论月刊》 2004年第10期167-168,共2页
有效解决贫困问题,是新时期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内容之一。本文重点探讨反贫困的瞄准机制及瞄准 目标栽体的比较和选择,研究村庄财政建设在反贫困中的作用和做法。
关键词 反贫困 瞄准机制 村庄财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保瞄准的精准化与农村低保治理转型——基于鄂东W村的实地调研 被引量:9
17
作者 安永军 《社会保障研究》 CSSCI 2017年第6期60-66,共7页
低保对象的瞄准是决定低保制度反贫困效果的关键一环,而社区评议和家计调查是低保瞄准的两种主要机制。本文通过对鄂东W村的实地调研,发现社区评议机制在实践中面临着严重的瞄准困境:一是管理粗放导致分配不公,二是监督薄弱导致瞄准偏... 低保对象的瞄准是决定低保制度反贫困效果的关键一环,而社区评议和家计调查是低保瞄准的两种主要机制。本文通过对鄂东W村的实地调研,发现社区评议机制在实践中面临着严重的瞄准困境:一是管理粗放导致分配不公,二是监督薄弱导致瞄准偏离。在此情况下,地方政府引入了家计调查机制,具体做法是引入"虚拟收入"的计算方法和大数据核查,大大提升了低保瞄准的精准化程度。从社区评议向家计调查的转变反映了低保治理从低成本的模糊治理向高成本的精准治理的转型,其深层动力在于国家治理向规范化方向的转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保 瞄准机制 社区评议 家计调查 转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家庭收入结构、资产存量与社会救助瞄准效度——兼论村民评议实践效果 被引量:2
18
作者 李鹏 《当代经济管理》 CSSCI 2017年第8期33-40,共8页
利用2011年中国健康与营养调查(CHNS)数据,把农村家庭获取社会救助情况和家庭人均纯收入对数作为因变量,分别构建二值Logistic模型和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实证研究发现,家庭人均纯收入显著影响家庭获取社会救助的概率,家庭人均收入越高,... 利用2011年中国健康与营养调查(CHNS)数据,把农村家庭获取社会救助情况和家庭人均纯收入对数作为因变量,分别构建二值Logistic模型和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实证研究发现,家庭人均纯收入显著影响家庭获取社会救助的概率,家庭人均收入越高,获取社会救助的概率越低。通过"合情合理"的村民评议获取社会救助,同时也符合家庭人均纯收入的政策瞄准条件。进一步研究发现,诸如家庭资产状况、收入结构类型以及文化程度等指标,作为村民评议的关注焦点和评议依据,对家庭人均纯收入存在显著影响。因此,研究建议,在现阶段情况下,应该积极评价农村社会救助的村民评议效果,同时完善村民评议相关程序,加强评议过程管理,科学设置评议指标体系并赋予不同权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 社会救助 瞄准机制 家庭人均纯收入 村民评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普惠金融的农村减贫效应:效果与机制 被引量:300
19
作者 刘锦怡 刘纯阳 《财经论丛》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43-53,共11页
互联网的"泛在性"特征极大地降低了数字普惠金融的供给和使用成本,既有助于拓展农村金融服务覆盖广度和贫困农户使用深度,也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地方经济和产业发展,为贫困农户创造了更多经济机会,从而直接或间接减缓农村贫困... 互联网的"泛在性"特征极大地降低了数字普惠金融的供给和使用成本,既有助于拓展农村金融服务覆盖广度和贫困农户使用深度,也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地方经济和产业发展,为贫困农户创造了更多经济机会,从而直接或间接减缓农村贫困。为了验证上述判断,本文利用2011~2015年省级面板数据,考察了数字普惠金融的减贫效果及其影响机制。研究表明:(1)数字普惠金融不仅能够促进互联网信贷和互联网保险发展(即金融可得性)直接减缓农村贫困,同时也会通过增加个体就业和私营企业就业(即经济机会)间接减缓农村贫困;(2)考察期内,直接增加贫困农户金融可得性的减贫效果整体上优于瞄准当地经济和产业发展为贫困农户带来更多经济机会的减贫效果。鉴于当前我国农村普惠金融和产业发展现状及贫困农户自身特征,本文认为现阶段我国农村数字普惠金融仍应瞄准以直接增加贫困农户金融可得性为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普惠金融 金融扶贫 脱贫攻坚 瞄准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开发式扶贫基金流向问题研究 被引量:2
20
作者 王增文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108-114,共7页
中国"开发式"扶贫制度在广大的农村地区显示出显著性的成效,其取得的济贫效果为世界各国所认可,但随着开发式扶贫制度的深入,其资金的流向不明及瞄偏性等问题日益突出。本文在目前"硬政绩"与"软政绩"双... 中国"开发式"扶贫制度在广大的农村地区显示出显著性的成效,其取得的济贫效果为世界各国所认可,但随着开发式扶贫制度的深入,其资金的流向不明及瞄偏性等问题日益突出。本文在目前"硬政绩"与"软政绩"双重评价体系下,从地方政府的扶贫基金对不同类型企业的补贴力度的视角来分析利益转移问题,采用赫克曼选择模型分析了扶贫基金流向的状况。虽然经验分析结果显示,扶贫基金的流向渠道很大程度上具有利益瞄准贫困群体的功能。但赫克曼模型的一阶段估计结果显示扶贫基金流向对象在很大程度上显示出"利益转移"的特征。贫困地区的扶贫基金却能够做到更好的瞄准性,而东部省市出现了扶贫基金的"利益转移"问题。鉴于此,笔者认为应该给予"软政绩"这个评价体制更多的指标和更大的权重,约束地方政府干预的重心倾向于劳动密集型企业和以中低收入群体为主的扶贫龙头企业,从而能够真正的发挥"开发式"扶贫基金的初始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开发式”扶贫 利益转移 瞄准机制 赫克曼选择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