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红外自动瞄准控制器的设计与实现 被引量:1
1
作者 张道信 周爱毓 吴小培 《电子测量与仪器学报》 CSCD 2005年第3期79-82,共4页
为了实现测量仪器在一定距离内自动瞄准并跟踪目标实施连续测量,本文设计了一种新颖的控制器。它以红外光线作为传输媒介,通过单片机对发射的红外信号进行调制与控制,并将目标接收到的红外信号反馈回单片机系统,经过分析和判断,输出位... 为了实现测量仪器在一定距离内自动瞄准并跟踪目标实施连续测量,本文设计了一种新颖的控制器。它以红外光线作为传输媒介,通过单片机对发射的红外信号进行调制与控制,并将目标接收到的红外信号反馈回单片机系统,经过分析和判断,输出位置瞄准偏差信号。该偏差信号可用于驱动执行机构完成瞄准动作或直接作为方向指示信号。实践证明,该方法简单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片机 红外线 调制 瞄准控制 自动瞄准 红外光线 控制 设计 单片机系统 红外信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空空导弹拦射攻击自寻优瞄准控制方法研究
2
作者 隋永华 郭雷 +2 位作者 俞利新 王海晏 欧建军 《弹箭与制导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33-36,共4页
为了解决战斗机使用空空导弹自主拦射攻击的问题,提出了一种空空导弹自寻优瞄准控制方法。首先描述了自主拦射攻击需要解决的问题;然后给出了基本解决思路并推演出瞄准偏差方程;接着创建了自寻优瞄准控制模型并设计了瞄准控制过程;最后... 为了解决战斗机使用空空导弹自主拦射攻击的问题,提出了一种空空导弹自寻优瞄准控制方法。首先描述了自主拦射攻击需要解决的问题;然后给出了基本解决思路并推演出瞄准偏差方程;接着创建了自寻优瞄准控制模型并设计了瞄准控制过程;最后通过仿真实验进行了与比例导引控制方法的对比测试和鲁棒性测试,结果表明自寻优瞄准控制方法对于解决自主拦射攻击问题非常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空导弹 自主攻击 自寻优 瞄准控制 火力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FPGA的车载光电系统瞄准控制与实现
3
作者 李宝珺 茹志兵 +2 位作者 郭新胜 党力 韩伟 《火力与指挥控制》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154-158,共5页
光电系统瞄准线瞄准目标后,需根据工况以小于0.15 mil/s的角速率精确控制。但由于车辆快速移动时会存在摇摆、颠簸情况,导致系统瞄准线动态瞄准难。针对系统瞄准控制要求,分析了车载光电瞄准控制原理及数学模型,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基于FPG... 光电系统瞄准线瞄准目标后,需根据工况以小于0.15 mil/s的角速率精确控制。但由于车辆快速移动时会存在摇摆、颠簸情况,导致系统瞄准线动态瞄准难。针对系统瞄准控制要求,分析了车载光电瞄准控制原理及数学模型,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基于FPGA的车载光电瞄准控制非线性修正的实现方案,并设计了实用的修正电路,实现了瞄准过程控制。并在实际应用中得到验证,取得了较满意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PGA 瞄准控制 控制手柄 输出特性修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空战拦射攻击自主优化瞄准控制方法
4
作者 隋永华 郭雷 +1 位作者 俞利新 王海晏 《火力与指挥控制》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136-139,共4页
为了解决空战自主拦射攻击问题,提出了一种自主优化瞄准控制方法。首先描述了自主拦射攻击需要解决的问题;然后给出了基本解决思路并推演出瞄准偏差方程;接着创建了自寻优瞄准控制模型并设计了瞄准控制过程;最后通过仿真实验进行了与比... 为了解决空战自主拦射攻击问题,提出了一种自主优化瞄准控制方法。首先描述了自主拦射攻击需要解决的问题;然后给出了基本解决思路并推演出瞄准偏差方程;接着创建了自寻优瞄准控制模型并设计了瞄准控制过程;最后通过仿真实验进行了与比例导引控制方法的对比测试和鲁棒性测试,结果表明自主优化瞄准控制法对于解决自主拦射攻击问题非常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战 自主攻击 自主优化 瞄准控制 火力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火力线跟踪与瞄准的任务空间控制方法 被引量:3
5
作者 田建辉 钱林方 +1 位作者 徐亚栋 陈龙淼 《南京理工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489-493,共5页
为了简化火力线控制系统的控制律,并同时保证受控系统的稳、动态性能,该文提出一种火力线任务空间控制策略。该方法通过受控系统状态特定变换,把高低/方位轴的直接控制变为火炮任务空间下的间接控制,简化了反馈线性化控制律,并可进行极... 为了简化火力线控制系统的控制律,并同时保证受控系统的稳、动态性能,该文提出一种火力线任务空间控制策略。该方法通过受控系统状态特定变换,把高低/方位轴的直接控制变为火炮任务空间下的间接控制,简化了反馈线性化控制律,并可进行极点配置。仿真结果表明,任务空间控制相对经典PD控制在初始2秒内使系统实际位置轨迹相对指令轨迹振幅更小、调整时间更短,相对耦合PD控制在系统稳态时的跟踪精度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火力线 跟踪与瞄准控制 任务空间控制 近似反馈线性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动态偏移瞄准线独立控制系统
6
作者 梅卫 程远增 《火力与指挥控制》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34-37,共4页
通过一个实例分析了现有瞄准线独立控制系统的原理及特点 ,提出了一种改进方案。该方案有效地解决了现有瞄准线独立控制系统普遍存在的瞄准线动态偏移问题。采用 MATL AB/ SIMU L NK对改进前后两种瞄准线独立控制系统进行了仿真 。
关键词 瞄准线独立控制 数字位置差动 数字伺服系统 动态偏移 高炮系统 MATLAB/SIMULNK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迭代优化的拦射空战瞄准引导方法
7
作者 隋永华 胡朝晖 +2 位作者 俞利新 欧建军 冯国强 《电光与控制》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28-31,共4页
为解决无人战斗机使用空空导弹自主攻击目标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迭代优化的拦射瞄准引导法。首先描述了自主拦射攻击需要解决的问题;然后给出了基本解决思路并推演出瞄准偏差方程;接着创建了迭代优化瞄准控制模型并设计了瞄准控制过程... 为解决无人战斗机使用空空导弹自主攻击目标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迭代优化的拦射瞄准引导法。首先描述了自主拦射攻击需要解决的问题;然后给出了基本解决思路并推演出瞄准偏差方程;接着创建了迭代优化瞄准控制模型并设计了瞄准控制过程;最后通过仿真实验进行了与比例导引控制方法的对比测试和抗误差干扰测试,结果表明,迭代优化拦射瞄准引导法对于解决自主拦射攻击问题非常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战 自主攻击 迭代优化 瞄准控制 火力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坦克火控系统瞄准线平移的补偿方法 被引量:3
8
作者 郝强 南立军 +1 位作者 刘斌 刘文齐 《火炮发射与控制学报》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71-75,共5页
稳像式坦克火控系统可以实现瞄准线在方位向和俯仰向的角度稳定,但是无法克服坦克车体运动带来的瞄准线平移。在不增加硬件成本的情况下,控制火控计算机实时采集目标距离、火炮相对车体角度和车体速度等信息,循环解算瞄准线的补偿角速度... 稳像式坦克火控系统可以实现瞄准线在方位向和俯仰向的角度稳定,但是无法克服坦克车体运动带来的瞄准线平移。在不增加硬件成本的情况下,控制火控计算机实时采集目标距离、火炮相对车体角度和车体速度等信息,循环解算瞄准线的补偿角速度值,驱动瞄准线自动运动,使瞄准线始终跟踪目标。该补偿方法已经成功应用于某型坦克火控系统,试验结果表明该方法降低了瞄准难度,减小了瞄准误差,提高了射击命中率,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动控制技术 火控系统 瞄准线控制 瞄准线平移补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机器视觉方法的诊断设备自动瞄准技术
9
作者 夏立琼 陈铭 +5 位作者 王鹏 陈伯伦 张兴 魏惠月 杨品 李颖洁 《强激光与粒子束》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50-55,共6页
激光惯性约束聚变实验需要使用数十台套诊断设备从不同方位对瞬态微尺度物理过程进行诊断表征。大部分诊断设备通常需要进入巨型靶室真空环境内,在厘米到米级的不同工作距离上,对聚变靶上面毫米到数十微米的靶标进行瞄准,大部分诊断设... 激光惯性约束聚变实验需要使用数十台套诊断设备从不同方位对瞬态微尺度物理过程进行诊断表征。大部分诊断设备通常需要进入巨型靶室真空环境内,在厘米到米级的不同工作距离上,对聚变靶上面毫米到数十微米的靶标进行瞄准,大部分诊断设备的瞄准精度需要达到50μm水平。双目瞄准方法是在真空环境下实现远距离高精度瞄准的一种重要方法,但目前主要依赖人工判读图像识别靶标和手动操作诊断搭载平台运动实现对靶瞄准,特别是靶室内照明条件或诊断设备瞄准视线存在夹角等条件会严重影响靶标识别效果,对诊断设备瞄准精度造成较大影响。发展了一种基于机器视觉的诊断自动瞄准方法,采用Mask R-CNN算法并以大量模拟瞄准图进行靶标识别训练,有效解决了靶标自动判读问题,对靶标识别误差控制在8个像素点以内;同时基于实验室瞄准测试平台开展了靶标像素偏差与瞄准坐标偏离关系的离线标定,开展了算法引导下的瞄准精度测试,根据测试结果预估指向瞄准精度优于30μm、径向瞄准精度优于50μm,对实现诊断设备的高精度自动瞄准有一定的基础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惯性约束聚变 诊断自动瞄准 Mask R-CNN算法 靶标识别 瞄准反馈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精度卫星激光通信地面验证系统 被引量:21
10
作者 李少辉 陈小梅 倪国强 《光学精密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1149-1158,共10页
为了在地面高精度评估激光通信终端对卫星平台扰动以及轨道姿态变化的适应能力,研究了卫星扰动模拟技术和卫星随动仿真模拟技术,据此提出了激光通信系统地面验证方案。首先开展了激光通信链路随动探测误差对系统随动性能影响分析、卫星... 为了在地面高精度评估激光通信终端对卫星平台扰动以及轨道姿态变化的适应能力,研究了卫星扰动模拟技术和卫星随动仿真模拟技术,据此提出了激光通信系统地面验证方案。首先开展了激光通信链路随动探测误差对系统随动性能影响分析、卫星扰振源特性分析及建模工作。其次,分析了卫星扰动模拟和随动模拟的关键技术及解决措施。最后,结合目前卫星激光通信及卫星平台技术水平,利用典型数据开展了扰动和随动仿真,完成了激光通信系统测试。实验结果证明:基于双反馈环路的高精度光束瞄准控制能够大幅提高卫星扰动模拟器光束瞄准的控制精度,光束控制精度优于0.1″;采用高低频联合卫星扰动模拟设计方法,实现了控制带宽优于1kHz的高精度光束控制;高精度随动系统在全卫星运行区域内对卫星光通信终端随动性能的检测精度可达0.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通信 地面验证系统 卫星平台扰振 随动性 光束瞄准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7DOF机械臂逆运动学解析算法及其应用 被引量:7
11
作者 王海 蔡英凤 张为公 《江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254-259,共6页
针对传统的基于雅可比矩阵最优解的数值方法对于有着冗余自由度的7自由度(7DOF)的机械臂逆运动学求解有着计算量大、只能求得单一解的不足,提出一种逆运动学的解析算法.在传统6维位姿矩阵的基础上,额外提出一个elbow angle新约束,利用... 针对传统的基于雅可比矩阵最优解的数值方法对于有着冗余自由度的7自由度(7DOF)的机械臂逆运动学求解有着计算量大、只能求得单一解的不足,提出一种逆运动学的解析算法.在传统6维位姿矩阵的基础上,额外提出一个elbow angle新约束,利用位姿目标矩阵和该elbow angle共7维约束推导出7DOF机械臂逆运动学的一种可求得冗余解的解析算法,并利用该算法仿真实现了位姿控制和瞄准控制的应用.仿真结果表明:该7DOF机械臂逆运动学解析算法有着精度高、计算速度快、应用性好的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冗余机械臂 逆运动学模型 ELBOW ANGLE 解析算法 瞄准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