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瞄准式战斗部杀伤装置结构设计研究
被引量:7
- 1
-
-
作者
石志彬
高敏
杨锁昌
魏保华
-
机构
军械工程学院四系
-
出处
《兵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373-377,共5页
-
文摘
采用定向战斗部是提高防空导弹作战效能的主要途径之一,为提高瞄准式定向战斗部的杀伤威力,需要对战斗部杀伤装置的主要参数进行设计与优化。根据防空导弹作战需求对瞄准式战斗部的破片静态初速和静态破片束锥角进行了设计。运用格尼公式计算出了圆柱形前置破片结构的装药-破片质量比mc/mf.通过选择起爆方式获得不同破片束锥角,并采用内凹式破片层设计以保证该角度的实现,计算得出了所需的内凹式破片层曲率半径。破片场密度与破片存速计算结果表明:在静态爆炸条件下,破片束锥角为10°和30°时,破片场密度满足毁伤要求的最远距离,分别为71.0 m和23.2 m,战斗部的两种起爆模式适合在不同的作战距离上使用,对战术弹道导弹目标具备较强的毁伤能力。
-
关键词
兵器科学与技术
瞄准式战斗部
破片束角度
装药一破片质量比
结构设计
-
Keywords
ordnance science and technology
gimbaled warhead
cone angle of fragment beam
charge to metal ratio
structural design
-
分类号
TJ760.2
[兵器科学与技术—武器系统与运用工程]
-
-
题名瞄准式战斗部最佳起爆延时控制研究
被引量:5
- 2
-
-
作者
秦帅
杨锁昌
李乐
张永伟
-
机构
解放军军械工程学院
南昌陆军学院
-
出处
《弹箭与制导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92-94,共3页
-
基金
军队科研计划项目资助
-
文摘
瞄准式战斗部是防空导弹提高战斗部杀伤威力的重要发展方向。根据不同弹目交会条件调瞄准战斗部的最佳起爆延时时间,可以提高防空导弹对目标的毁伤能力。文中建立了弹目交会模型和最佳起爆延时的计算模型,分析了影响最佳起爆延时的因素。仿真结果表明,最佳起爆延时不仅与交会条件有关,与随动系统的工作位置也有关。因此,必须确定瞄准式战斗部的最佳起爆延时才能有效击毁目标。
-
关键词
最佳起爆延时时间
瞄准式战斗部
引战配合
-
Keywords
optimal detonation delay
aimed warhead
fuse warhead coordination
-
分类号
TJ760.31
[兵器科学与技术—武器系统与运用工程]
-
-
题名瞄准式战斗部双向瞄准技术研究
被引量:2
- 3
-
-
作者
韩路杰
崔少辉
方丹
韩文卿
-
机构
解放军军械工程学院
[
-
出处
《弹箭与制导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106-108,130,共4页
-
文摘
为了实现瞄准式战斗部对目标俯仰和方位的双向瞄准,引入战斗部破片最佳飞散距离,给出了瞄准式战斗部破片飞散方向的控制方法,实现了战斗部在俯仰和方位上的双向瞄准。仿真分析了影响瞄准式战斗部瞄准误差的因素,得到了提高导引头角度及径向速度测量精度等减少瞄准误差的有效方法。并得出瞄准式战斗部的瞄准角可以在导弹攻击目标的过程中,随着弹目距离的减小角度控制精度不断提高的结论。
-
关键词
瞄准式战斗部
破片最佳飞散距离
径向速度
双向瞄准
瞄准误差
-
Keywords
gimbaled warhead
optimal flying distance of fragments
radial velocity
bidirectional aiming
aiming error
-
分类号
TJ760.31
[兵器科学与技术—武器系统与运用工程]
-
-
题名瞄准式战斗部威力半径与起爆延时研究
被引量:1
- 4
-
-
作者
石志彬
高敏
杨锁昌
韩路杰
-
机构
石家庄机械工程学院电子工程系
-
出处
《现代防御技术》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1-5,30,共6页
-
文摘
瞄准式战斗部的最佳起爆延时与传统周向均匀战斗部有很大区别,相关研究很少,因此需要对其进行系统研究。通过静爆试验得到瞄准式战斗部破片的分布数据,并据此计算出了战斗部静态条件下的威力半径。利用导引头失效前某一时刻所测参数和引信探测到目标初始时刻的参数,结合最佳起爆距离研究结论,通过计算剩余飞行时间,推导出了战斗部的最佳起爆延时。仿真计算结果验证了模型的正确性,同时得出,为避免引信探测到目标前目标就运动到最佳起爆距离处的情况出现,破片束静态锥角应大于等于8.2°。
-
关键词
威力半径
最佳起爆延时
瞄准式战斗部
仿真分析
-
Keywords
power (lethal) radius
optimal initiation delay
aiming (gimbaled) warhead
simulation analysis
-
分类号
TJ761.7
[兵器科学与技术—武器系统与运用工程]
TJ760.31
[兵器科学与技术—武器系统与运用工程]
-
-
题名一种瞄准式战斗部瞄准控制方案
- 5
-
-
作者
韩路杰
崔少辉
苗生兵
赵天峰
-
机构
军械工程学院
中国人民解放军
中国人民解放军
中国人民解放军
-
出处
《电光与控制》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19-22,共4页
-
基金
军内科研项目
-
文摘
针对传统导弹的战斗部无法实现对目标在俯仰和方位上双定向的问题,为具有瞄准式战斗部的导弹建立了破片与目标相对运动模型。根据该模型及战斗部破片在不同瞄准角下飞散距离不同的特点,将战斗部中心破片最佳飞散距离作为瞄准攻击的依据,实现了瞄准式战斗部破片飞散方向的双向控制,推导出了引信起爆延迟时间的解析解。通过仿真证明了在现有的目标与导弹相对速度及脱靶量测量误差条件下,基于最佳飞散距离的瞄准方案可以应用于瞄准式战斗部的方向控制。
-
关键词
防空反导
瞄准式战斗部
破片最佳飞散距离
弹目相对运动
脱靶量
-
Keywords
air and missile defense
gimbaled warhead
optimal flying distance of fragments
relative movement of missile and target
miss distance
-
分类号
V271.4
[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飞行器设计]
TJ761.1
[兵器科学与技术—武器系统与运用工程]
-
-
题名瞄准式战斗部最佳起爆方位研究
- 6
-
-
作者
秦帅
杨锁昌
孙健
覃欣
-
机构
解放军军械工程学院
[
-
出处
《弹箭与制导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65-67,共3页
-
基金
军队科研计划项目资助
-
文摘
基于瞄准式战斗部的最佳起爆方位的研究实质上是对随动系统的方位和俯仰角的研究。主要研究了弹目交会参数对最佳起爆方位的影响,建立了瞄准式战斗部最佳起爆方位的计算模型。通过仿真计算了不同交会条件下俯仰角和方位角的变化趋势。研究表明,最佳起爆方位必须与弹目交会参数相匹配,才能提高引战配合效率。
-
关键词
最佳起爆方位
引战配合
瞄准式战斗部
-
Keywords
optimum detonating azimuth
fuse warhead coordination
aimed warhead
-
分类号
TJ760.31
[兵器科学与技术—武器系统与运用工程]
-
-
题名瞄准式战斗部最佳扩散半径计算方法及应用
- 7
-
-
作者
韩路杰
崔少辉
乔立坤
邓士杰
-
机构
军械工程学院
中国人民解放军
中国人民解放军
-
出处
《现代防御技术》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25-30,共6页
-
文摘
瞄准式战斗部是通过使战斗部的扩散区域瞄准目标预估位置来进行攻击的。扩散区域如果太小,则目标进入这个扩散区域的概率就会降低。而如果扩散区域太大,则战斗部破片密度就会降低,击中目标的破片数量就会减少。如果将战斗部的扩散区域近似为一个圆形,则存在一个最佳的扩散半径使导弹对目标的毁伤概率最大。引入最佳扩散半径的概念,将防空导弹引战配合对最佳毁伤概率的追求转换为对最佳扩散半径的实现,减少了引战配合的计算量,提高了引战配合的实时性。这样,就为目标预估位置的求解和剩余飞行时间的处理提供了理论依据,为带有瞄准式战斗部的导弹引战配合优化设计提供了途径。
-
关键词
瞄准式战斗部
毁伤概率
蒙特卡罗方法
最佳扩散半径
-
Keywords
oriented warhead
ruin probability
Monte Carlo method
optimal diffuse radius
-
分类号
TJ761.13
[兵器科学与技术—武器系统与运用工程]
TJ410.33
[兵器科学与技术—火炮、自动武器与弹药工程]
-
-
题名瞄准式战斗部瞄准策略研究
- 8
-
-
作者
徐帅
崔少辉
周源
汤圳滨
尹进南
-
机构
石家庄机械工程学院
中国人民解放军
中国人民解放军
空军驻绵阳地区军代室
-
出处
《现代防御技术》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43-48,共6页
-
文摘
对不同的瞄准点,瞄准式战斗部对目标毁伤效果不同,为此提出了适用于瞄准式战斗部的瞄准策略,保证了对目标较高的毁伤概率和较好的毁伤效果,解决了起爆之前战斗部的定位问题。
-
关键词
瞄准式战斗部
碰撞速度
最优化理论
-
Keywords
gimbaled warhead
impact velocity
optimization theory
-
分类号
TJ760
[兵器科学与技术—武器系统与运用工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