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8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汪受传教授分期论治小儿睾丸鞘膜积液经验
1
作者 刘玉玲 陈慧 +1 位作者 方华忠 李琳 《世界中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015-1018,共4页
睾丸鞘膜积液为小儿常见的泌尿系统疾患。汪受传教授认为本病病位主要在肝,与肺、脾、肾密切相关,主要由水湿不化,湿痰凝聚,留滞肝经,郁结不消所致,治疗当以调理脏腑、利水消肿为基本原则,擅用分期论治。病程初期重在化气利水,病程后期... 睾丸鞘膜积液为小儿常见的泌尿系统疾患。汪受传教授认为本病病位主要在肝,与肺、脾、肾密切相关,主要由水湿不化,湿痰凝聚,留滞肝经,郁结不消所致,治疗当以调理脏腑、利水消肿为基本原则,擅用分期论治。病程初期重在化气利水,病程后期重在培元固本,疏肝理气贯穿始终。临床收效良好,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睾丸积液 分期论治 儿科 名医经验 @汪受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儿睾丸鞘膜积液鞘膜腔压力对睾丸体积的影响 被引量:16
2
作者 邱颖 白东升 +6 位作者 叶辉 郝春生 李龙 牛志尚 宋晋秋 谷奇 张晨捷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403-406,共4页
目的探讨小儿睾丸鞘膜积液鞘膜腔压力对睾丸体积的影响。方法 2017年1月~2019年1月收治90例单侧睾丸鞘膜积液,年龄1岁~5岁2月,中位年龄2岁3月。术前行阴囊超声检查,记录双侧睾丸体积,患侧睾丸体积小于对侧[(0. 67±0. 21) ml vs.(... 目的探讨小儿睾丸鞘膜积液鞘膜腔压力对睾丸体积的影响。方法 2017年1月~2019年1月收治90例单侧睾丸鞘膜积液,年龄1岁~5岁2月,中位年龄2岁3月。术前行阴囊超声检查,记录双侧睾丸体积,患侧睾丸体积小于对侧[(0. 67±0. 21) ml vs.(0. 70±0. 21) ml,t=-5. 493,P=0. 000]。依据查体、超声诊断明确后,行腹腔镜鞘状突高位结扎术,术前应用自制测压装置测定患侧鞘膜腔压力。结果本组90例鞘膜腔压力4. 0~32. 0 cm H_2O(平均15. 95 cm H_2O)。压力≤15 cm H_2O 36例,患侧及对侧睾丸体积无显著性差异[(0. 68±0. 21) ml vs.(0. 69±0. 21) ml,t=-1. 452,P=0. 155];压力> 15 cm H_2O 54例,患侧睾丸体积小于对侧[(0. 66±0. 21) ml vs.(0. 70±0. 21) ml,t=-6. 159,P=0. 000]。所有患儿术后均恢复良好,无出血、感染等并发症,随访1~12个月(平均10个月),无复发。结论在睾丸鞘膜积液患儿中,较大的鞘膜腔压力(> 15 cm H_2O)可影响睾丸体积。1岁以上鞘膜积液如张力较高,应密切观察,早期手术,解除睾丸压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积液 测压 腹腔镜 睾丸体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彩超对鞘膜积液小儿睾丸动脉血流检测与分析 被引量:2
3
作者 周星 罗洪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2001年第7期667-668,共2页
目的 探讨鞘膜积液对小儿睾丸血供的影响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对 30例鞘膜积液患儿利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技术检测、计算睾丸动脉各血流参数 ,包括收缩期峰值流速 (Vp)、平均流速 (Vmean)、舒张期最小流速 (Vmin)、阻力指数 (RI) ,同时检... 目的 探讨鞘膜积液对小儿睾丸血供的影响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对 30例鞘膜积液患儿利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技术检测、计算睾丸动脉各血流参数 ,包括收缩期峰值流速 (Vp)、平均流速 (Vmean)、舒张期最小流速 (Vmin)、阻力指数 (RI) ,同时检测 30例健康同龄小儿的睾丸动脉相应的血流参数值作比较。结果 小儿鞘膜积液侧睾丸动脉各血流参数与健侧及与对照组比较均无明显差异 (P >0 .0 5 )。结论 小儿鞘膜积液的存在对睾丸血流可能不产生明显影响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积液 睾丸动脉 参数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谈临床护理路径应用在睾丸鞘膜积液围手术期中的临床疗效 被引量:1
4
作者 郭颖媛 杨运霞 +2 位作者 马新生 荣雪静 张静欣 《世界中医药》 CAS 2015年第A02期1615-1616,共2页
目的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在睾丸鞘膜积液围手术期中应用的疗效.方法:选择64例于2013年2月至2015年2月间收治的睾丸鞘膜积液者随机分作对比组与观察组个32例,给予对比组采用一般的临床护理,给予观察组采用临床护理路径,将两组护理的效果进... 目的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在睾丸鞘膜积液围手术期中应用的疗效.方法:选择64例于2013年2月至2015年2月间收治的睾丸鞘膜积液者随机分作对比组与观察组个32例,给予对比组采用一般的临床护理,给予观察组采用临床护理路径,将两组护理的效果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患者住院的时间与治疗费用比对比组少,患者及家属对护理的满意度观察组明显高于对比组(P〈0.05).结论:在睾鞘膜积液围手术期中采取临床护理路劲,可缩短患者住院的时间,减少治疗的费用,提高患者的满意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床护理路径 睾丸积液 围手术期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脐单孔1.1毫米腹腔镜手术治疗小儿鞘膜积液及腹股沟斜疝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余中景 林镇营 +4 位作者 李焕源 杨梦成 袁马保 李冠钊 张宝欣 《临床小儿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584-588,共5页
目的探讨经脐单孔直径1.1 mm腹腔镜手术治疗小儿鞘膜积液或腹股沟斜疝的疗效及优缺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22年1月至2023年8月深圳市宝安区妇幼保健院采用1.1 mm腹腔镜(STORZ 0°膀胱镜镜管,型号:27033AA)及自制穿刺器实施手术治疗的3... 目的探讨经脐单孔直径1.1 mm腹腔镜手术治疗小儿鞘膜积液或腹股沟斜疝的疗效及优缺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22年1月至2023年8月深圳市宝安区妇幼保健院采用1.1 mm腹腔镜(STORZ 0°膀胱镜镜管,型号:27033AA)及自制穿刺器实施手术治疗的30例小儿鞘膜积液或腹股沟斜疝患儿临床资料及随访信息。根据切口大小及戳卡数量进行分组,采取脐部单个1.8 mm切口者为A组(n=30),脐部单个3.3 mm切口者为B组(n=30),脐部两个3.3 mm切口者为C组(n=80)。对比分析三组患儿性别、年龄、发病时间、病种、病变部位、手术时间(包括单侧手术时间及双侧手术时间)的差异。结果A组平均手术年龄2.57岁,平均随访时间5.22个月;B组平均手术年龄3.81岁,平均随访时间6.70个月;C组平均手术年龄2.81岁,平均随访时间6.38个月。三组术后均无一例复发、医源性隐睾、切口感染及阴囊水肿发生,C组有1例术后出现腹股沟区切口肉芽肿(1/80)。三组在性别、病种、单侧及双侧情况、手术时长、发病时长上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患儿年龄及单侧手术时长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值分别为0.030和0.039),组间两两比较显示,A、C组患儿平均年龄小于B组(A组比B组,P=0.012;C组比B组,P=0.024),A、C组患儿单侧手术时间多于B组(A组比B组,P=0.045;C组比B组,P=0.015)。结论经脐单孔1.1 mm腹腔镜对比经脐单孔3 mm腹腔镜及经脐双孔3 mm腹腔镜治疗小儿鞘膜积液或腹股沟斜疝,疗效相当,术后并发症无增加,手术安全可靠,具有切口更小、更微创,术后瘢痕更小、更美观等优点;但目前开展病例数较少,仍需经验积累和器械升级改造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睾丸积液 腹股沟 腹腔镜检查 治疗结果 对比研究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操作通道下腹腔镜经皮腹膜外环扎术治疗儿童鞘膜积液——两中心950例经验总结 被引量:14
6
作者 张殷 王忠荣 +4 位作者 潮敏 范登信 蔡盈 张贤生 梁朝朝 《临床小儿外科杂志》 CAS 2017年第1期54-59,共6页
目的总结传统两孔、单部位两孔和单孔三种操作通道下腹腔镜技术经皮腹膜外环扎术治疗儿童各种类型鞘膜积液的临床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两所专业儿童医疗中心自2013年8月至2015年8月收治的950例不同类型男性儿童鞘膜积液病例资料。年龄4... 目的总结传统两孔、单部位两孔和单孔三种操作通道下腹腔镜技术经皮腹膜外环扎术治疗儿童各种类型鞘膜积液的临床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两所专业儿童医疗中心自2013年8月至2015年8月收治的950例不同类型男性儿童鞘膜积液病例资料。年龄4个月至14岁,平均年龄(3.68±2.20)岁。患儿均采用腹腔镜下经皮腹膜外环扎术。依据操作通道的不同分为:传统两孔组387例,单部位两孔组468例,单孔组95例。比较各组患儿手术过程、疗效与并发症情况。结果 950例均顺利完成手术,共关闭未闭鞘状突1 383侧。发现对侧隐性鞘状突未闭288例(35.8%)。4例因术中腹腔镜下未发现开放的鞘状突内口,改为经阴囊的睾丸鞘膜翻转手术。三组手术时间无明显差异(χ~2=5.76,P=0.07)。术后随访时间中位数为16.5个月(8~32个月)。两医疗中心在并发症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传统两孔组、单部位两孔组、单孔组分别发现对侧隐性鞘状突未闭122例、148例、18例,发生腹膜后血肿例数分别为4例、2例、0例,术后复发例数分别为4例、4例、2例,术后对侧异时性鞘膜积液分别为0例、0例、2例,脐部切口感染分别为1例、0例、0例。单孔组与其他两组相比,在发现对侧隐性鞘状突未闭和术后对侧异时性鞘膜积液的比例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记录三组各15例患儿术后6 h疼痛FLACC评分,均在0~2分。随机调查50例患儿术后1年脐部伤口外观情况,单部位两孔组与单孔组术后伤口外观无差别。结论腹腔镜经皮腹膜外环扎术治疗各种类型儿童鞘膜积液操作简便,疗效确切。环脐单部位两孔法手术操作较单孔手术更加简便,术后伤口外观优于传统两孔法,并可与单孔手术伤口相媲美。在对侧隐性鞘状突未闭的探查上两孔法较单孔法更有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 睾丸积液 科手术 治疗结果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切口治疗小儿鞘膜积液500例 被引量:7
7
作者 唐应明 易亮 +2 位作者 占雄 张应权 何国庆 《临床小儿外科杂志》 CAS 2012年第2期152-152,154,共2页
鞘膜积液是小儿泌尿外科常见疾病,分为睾丸鞘膜积液和精索鞘膜积液。小切口治疗小儿鞘膜积液是小儿泌尿外科医师常用的手术方式,现总结近8年来作者手术治疗的500例(女性患儿除外)患儿临床资料。
关键词 睾丸鞘膜积液/外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右精索脂肪肉瘤伴右睾丸鞘膜积液1例 被引量:3
8
作者 朱艳硕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2000年第6期473-473,共1页
关键词 病理诊断 右精索脂肪肉瘤 并发症 睾丸积液 罕见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切口治疗小儿鞘膜积液的体会 被引量:1
9
作者 黄圣余 《临床小儿外科杂志》 CAS 2009年第2期73-74,共2页
2005年7月至2008年5月作者采用经外环横行小切口鞘状突高位结扎术治疗小儿鞘膜积液85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关键词 睾丸鞘膜积液/外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房间隔缺损合并尿道下裂、睾丸鞘膜积液1例
10
作者 李咏 王文林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3年第8期870-870,共1页
关键词 房间隔缺损 先天性心脏病 尿道下裂 睾丸积液 病例报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膀胱阴囊滑行疝伴睾丸鞘膜积液一例
11
作者 侯明伟 邹文远 《放射学实践》 2001年第6期413-413,共1页
关键词 膀胱阴囊滑行疝 睾丸积液 病例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儿睾丸鞘膜积液治验介绍 被引量:1
12
作者 傅建华 《辽宁中医杂志》 CAS 1982年第2期50-50,共1页
睾丸鞘膜积液,中医称为阴囊肿大,为小儿所常见。其病因邪客于少阴、厥阴之经,湿热之气与风冷之气相搏,气不得通,结聚阴囊而肿大。少量积液可能在两岁以内自行消失,大量积液则应积极治疗。笔者自1971年以来用内服外洗法治疗,效果满意。... 睾丸鞘膜积液,中医称为阴囊肿大,为小儿所常见。其病因邪客于少阴、厥阴之经,湿热之气与风冷之气相搏,气不得通,结聚阴囊而肿大。少量积液可能在两岁以内自行消失,大量积液则应积极治疗。笔者自1971年以来用内服外洗法治疗,效果满意。方法是蝉蜕6克,水煎2次去渣,以药液一半内服,一半用纱布蘸药液外洗(或热敷),每日一剂。一般用1~3剂则愈。经用上法治疗8例,均获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积液 疾病 小儿 阴囊 睾丸 男生殖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腔镜治疗小儿疝合并睾丸精索鞘膜积液的应用探讨 被引量:1
13
作者 李文渊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S1期237-238,共2页
目的 探讨应用腹腔镜治疗小儿疝合并睾丸精索鞘膜积液的新方法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分析2010年3月—2015年3月缙云县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46例应用腹腔镜治疗腹股沟疝合并睾丸精索鞘膜积液患儿的临床资料,其中单侧42例,双侧4例.结果 4... 目的 探讨应用腹腔镜治疗小儿疝合并睾丸精索鞘膜积液的新方法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分析2010年3月—2015年3月缙云县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46例应用腹腔镜治疗腹股沟疝合并睾丸精索鞘膜积液患儿的临床资料,其中单侧42例,双侧4例.结果 46例患儿手术均顺利完成,未出现严重并发症;其中单侧手术时间平均为(4.76±1.45)min,双侧平均手术时间为(9.92±1.07)min,平均住院时间为(1.9±0.5)d;随访1年,均无复发.结论 应用腹腔镜治疗小儿疝合并睾丸精索鞘膜积液的临床疗效确切,具有创伤小、无瘢痕、恢复快及并发症少等优势,可作为临床治疗小儿疝合并睾丸精索鞘膜积液较为理想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 小儿 腹股沟疝 睾丸 精索积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药治疗小儿睾丸鞘膜积液56例
14
作者 杜德元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1期1474-1474,共1页
关键词 睾丸积液 小儿积液 中药治疗 透光试验阴性 囊性肿块 健脾化痰汤 弱阳性 门诊患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环素硬化疗法治疗睾丸鞘膜积液(附45例报告)
15
作者 许宏 蔡荣星 +1 位作者 许灿华 周水根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1991年第1期55-56,共2页
睾丸鞘膜积液是泌尿外科的常见病。既往常用手术治疗,具有一定的痛苦和一些并发症。以前的各种抽液后硬化疗法因效果欠佳,现已很少采用。我院自1988年1月至1989年6月采用四环素硬化疗法,治疗睾丸鞘膜积液45例,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临床... 睾丸鞘膜积液是泌尿外科的常见病。既往常用手术治疗,具有一定的痛苦和一些并发症。以前的各种抽液后硬化疗法因效果欠佳,现已很少采用。我院自1988年1月至1989年6月采用四环素硬化疗法,治疗睾丸鞘膜积液45例,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与方法本组45例,年龄13~74岁;病程1个月至30多年,平均7.4年。体检:阴囊增大如鸭蛋至婴儿头大小不等,均伴有坠胀不适感。触诊均有囊性感,透光试验均阳性。阴囊皮肤较厚者,可采用 B 超作鉴别诊断。其中右侧23例,左侧21例,双侧1例。有丝虫病史者5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硬化疗法 睾丸积液 透光试验 鉴别诊断 泌尿 丝虫 阴囊皮肤 临床资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腔镜辅助下鞘状突高位结扎术治疗儿童鞘膜积液327例 被引量:17
16
作者 杨晓东 吴杨 +2 位作者 向波 赵一洋 王琦 《临床小儿外科杂志》 CAS 2015年第3期223-225,共3页
目的:总结我们10年来采用腹腔镜辅助下鞘状突高位结扎术治疗小儿鞘膜积液的临床经验。方法自2002年1月至2013年1月,我们在腹腔镜辅助下采用“雪橇形”内环口修补针于腹膜外双重结扎未闭合的鞘状突内环口,同时穿刺抽净鞘膜囊内积液的... 目的:总结我们10年来采用腹腔镜辅助下鞘状突高位结扎术治疗小儿鞘膜积液的临床经验。方法自2002年1月至2013年1月,我们在腹腔镜辅助下采用“雪橇形”内环口修补针于腹膜外双重结扎未闭合的鞘状突内环口,同时穿刺抽净鞘膜囊内积液的手术方式,治疗2岁以上鞘膜积液患者327例,其中术前诊断为交通性鞘膜积液110例,非交通性鞘膜积液217例。结果327例中,325例患侧鞘状突内环口未闭,孔径3~5 mm;64例(约占19.6%)术前诊断为单侧的患儿术中发现对侧内环口未闭。术后常规随访1年,4例术后1~3个月出现同侧鞘膜囊内中等量积液(3~6 mL),复发率约1.2%,其中3例门诊观察2~3个月自行消退;1例再次经皮细针抽吸后自愈。病理学检查发现鞘膜囊内膜主要由单层柱状上皮构成,有一定的吸收功能,但分泌功能极弱。结论儿童鞘膜积液发病机制与鞘状突未闭有关,鞘膜囊液体主要来自于腹腔。腹腔镜下鞘状突高位结扎术治疗鞘膜积液长期疗效满意,且可以及时发现对侧隐匿病变,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检查 睾丸积液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腔镜内环结扎法治疗小儿腹股沟疝和鞘膜积液的经验及对策(附216例报告) 被引量:14
17
作者 张宝欣 彭旭 +4 位作者 刘斌 董贺龙 周福金 王永岚 王夫 《临床小儿外科杂志》 CAS 2005年第1期7-10,共4页
目的探讨腹腔镜内环结扎法治疗小儿腹股沟疝/鞘膜积液手术中、手术后遇到的问题及对策。方法应用腹腔镜内环结扎法手术治疗小儿腹股沟疝/鞘膜积液216例,通过总结和分析,对手术中及手术后遇到的问题,提出预防和处理方法。结果1例手术后24... 目的探讨腹腔镜内环结扎法治疗小儿腹股沟疝/鞘膜积液手术中、手术后遇到的问题及对策。方法应用腹腔镜内环结扎法手术治疗小儿腹股沟疝/鞘膜积液216例,通过总结和分析,对手术中及手术后遇到的问题,提出预防和处理方法。结果1例手术后24h复发,1例术后4个月复发,经手术证实,均因术者漏扎所致。遇到的问题和并发症有14项,都是可以预防并能得到满意处理的。结论腹腔镜内环结扎法治疗小儿腹股沟疝/鞘膜积液,手术中和手术后遇到的问题多能预防并能得到满意处理,在掌握适应证和提高手术技巧的情况下,可以广泛开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股沟/外科学 积液/科学 科手术 腹腔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腔镜与开放手术治疗婴幼儿鞘膜积液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6
18
作者 刘晓东 李守林 +3 位作者 王浩 姜俊海 陈进军 卢可士 《临床小儿外科杂志》 CAS 2018年第7期533-536,共4页
目的分析经腹腔镜手术治疗婴幼儿鞘膜积液的利弊。方法回顾分析本院2012年1月至2016年1月经腹腔镜手术治疗的1 473例鞘膜积液病例资料(腹腔镜手术组),并与2005年1月至2010年1月经传统开放手术治疗的1 352例鞘膜积液(开放手术组)进行比... 目的分析经腹腔镜手术治疗婴幼儿鞘膜积液的利弊。方法回顾分析本院2012年1月至2016年1月经腹腔镜手术治疗的1 473例鞘膜积液病例资料(腹腔镜手术组),并与2005年1月至2010年1月经传统开放手术治疗的1 352例鞘膜积液(开放手术组)进行比较。结果单侧鞘膜积液患儿行腹腔镜手术和开放手术的时间分别为(12.3±3.1)min和(17.1±4.2)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3.435,P<0.001);双侧鞘膜积液患儿行腹腔镜手术和开放手术的时间分别为(16.1±2.2)min和(35.5±4.5)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1.838,P<0.001)。腹腔镜组术中发现对侧隐性鞘状突未闭合453例,占术前单侧鞘膜积液的32.5%(453/1 392),术后复发6例(0.4%),阴囊血肿3例(0.2%),脐上缘切口裂开大网膜膨出2例(0.1%),线结反应2例(0.1%);开放手术组术后复发8例(0.6%),阴囊血肿2例(0.1%),线结反应8例(0.6%)。两组术后复发率和其他并发症的发生率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均无肠粘连、腹腔内脏器损伤、切口感染、医源性隐睾及睾丸萎缩等并发症发生。结论腹腔镜手术可作为婴幼儿鞘膜积液的首选治疗方式,但尚不能完全替代开放手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 睾丸积液 治疗 对比研究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儿单侧鞘膜积液对侧鞘状突的腹腔镜探查与治疗 被引量:8
19
作者 杨志林 徐万华 +1 位作者 尹鉴淳 赵为广 《临床小儿外科杂志》 CAS 2015年第4期305-306,309,共3页
目的总结724例小儿鞘膜积液对侧鞘状突的腹腔镜探查及治疗情况,以为临床决策手术方案提供参考。方法自2011年6月至2013年5月,我们收治单侧鞘膜积液患儿724例,其中左侧291例,右侧433例。2岁以内97例,2岁以上627例。均于腹腔镜下缝... 目的总结724例小儿鞘膜积液对侧鞘状突的腹腔镜探查及治疗情况,以为临床决策手术方案提供参考。方法自2011年6月至2013年5月,我们收治单侧鞘膜积液患儿724例,其中左侧291例,右侧433例。2岁以内97例,2岁以上627例。均于腹腔镜下缝扎未闭的患侧鞘状突,同时探查对侧鞘状突,若对侧鞘状突未闭,予同时缝扎。统计单侧鞘膜积液对侧鞘状突未闭的发生率,并分析其与左右侧及患儿年龄的关系。结果724例中,409例(56.5%)合并对侧鞘状突未闭,其中左侧187例(64.26%)合并对侧鞘状突未闭,右侧222例(51.27%)合并对侧鞘状突未闭,经卡方检验,P=0.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岁以内患儿61例(62.9%)合并对侧鞘状突未闭,2岁以上患儿348例(55.5%)合并对侧鞘状突未闭,经卡方检验,P=0。17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无一例出现与对侧鞘状突手术相关的并发症。随访未发现对侧腹股沟斜疝或鞘膜积液。结论腹腔镜技术可以清楚显示对侧鞘状突是否闭合,且可以同时治疗,创伤小,疗效满意。左侧鞘膜积液合并对侧鞘状突未闭的机率较右侧高,建议对左侧鞘膜积液行腹腔镜手术时,更加注重探查对侧鞘状突情况。小儿鞘膜积液对侧鞘状突未闭的发生率与年龄无相关性。多大的鞘状突未闭需要手术,尚待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 睾丸积液 治疗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脐单部位腹腔镜鞘状突高位结扎术治疗小儿鞘膜积液 被引量:8
20
作者 尹鉴淳 徐万华 +1 位作者 杨志林 赵为广 《临床小儿外科杂志》 CAS 2015年第5期383-384,387,共3页
目的:探讨经脐单部位腹腔镜鞘状突高位结扎术治疗小儿鞘膜积液的疗效。方法自2012年1月至2013年9月作者治疗鞘膜积液239例,其中男性236例,女性3例。年龄1~9.8岁,平均3.8岁。右侧116例,左侧103例,双侧14例,一侧鞘膜积液合并对... 目的:探讨经脐单部位腹腔镜鞘状突高位结扎术治疗小儿鞘膜积液的疗效。方法自2012年1月至2013年9月作者治疗鞘膜积液239例,其中男性236例,女性3例。年龄1~9.8岁,平均3.8岁。右侧116例,左侧103例,双侧14例,一侧鞘膜积液合并对侧腹股沟斜疝6例。经脐两侧切口放入5 mm Trocar 及3 mm 抓钳,经内环口投影处穿刺雪橇带线针进行鞘状突高位结扎术,对术中情况、术后疗效及手术并发症进行分析。结果239例中,238例腹腔镜下成功完成手术。术中探查均发现患侧鞘状突未闭。术前诊断单侧鞘膜积液,术中发现对侧鞘状突未闭占51.6%。对患侧及对侧未闭的鞘状突均予高位结扎。所有患儿恢复良好。随访6个月至1年半,均未见复发。结论经脐单部位腹腔镜鞘状突高位结扎术,手术操作简单,术后切口美观,疗效确切,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睾丸积液 腹腔镜 科手术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