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兔抗小鼠睾丸表达蛋白33(Tex33)多克隆抗体的制备与应用 被引量:3
1
作者 夏蒙蒙 夏静 +5 位作者 杨迪 刘梦如 牛长敏 申雪沂 孙红亚 郑英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643-649,共7页
目的制备兔抗小鼠睾丸表达蛋白33(Tex33)的多克隆抗体并检测Tex33在小鼠精子发生过程中的表达情况。方法以成年小鼠睾丸组织c DNA为模板,PCR扩增Tex33基因可读框序列,最终将PCR产物插入p ET-30a载体,构建p ET-30a-Tex33原核表达质粒。... 目的制备兔抗小鼠睾丸表达蛋白33(Tex33)的多克隆抗体并检测Tex33在小鼠精子发生过程中的表达情况。方法以成年小鼠睾丸组织c DNA为模板,PCR扩增Tex33基因可读框序列,最终将PCR产物插入p ET-30a载体,构建p ET-30a-Tex33原核表达质粒。将原核表达质粒转化入大肠杆菌E. coli BL21中,异丙基-β-D-硫代吡喃半乳糖苷(IPTG)诱导表达Tex33蛋白。利用Ni-NTA亲和层析柱纯化蛋白,免疫成年雄性新西兰大白兔,获得Tex33多克隆抗体。ELISA测定多克隆抗体效价,Western blot法及免疫荧光组织化学染色分析多克隆抗体效价及特异性。结果成功构建了p ET-30a-Tex33重组质粒,IPTG诱导下表达出Tex33重组蛋白。ELISA检测多克隆抗体滴度为1∶1 000 000,Western blot法分析显示多克隆抗体能识别小鼠睾丸组织中的Tex33蛋白,免疫荧光组织化学染色显示Tex33在成年小鼠睾丸组织的精子细胞及精子均有表达,且定位于精子顶体及尾部。结论成功制备出高特异性的兔抗小鼠Tex33多克隆抗体并发现Tex33在小鼠睾丸中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鼠 睾丸表达蛋白33(tex33) 多克隆抗体 精子发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东方泰勒虫P33蛋白单克隆抗体的制备与鉴定
2
作者 王贤炅 金钰 +4 位作者 夏莹 张丙寅 董思言 金春梅 于龙政 《中国畜牧兽医》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3800-3809,共10页
【目的】P33蛋白是东方泰勒虫(Theileria orientalis)虫体重要的表面蛋白,具有较好的反应原性和免疫原性。本试验旨在通过杂交瘤技术研制针对P33蛋白的特异性单克隆抗体,系统评估其免疫学特性并筛选出能稳定分泌该抗体的单克隆细胞株,... 【目的】P33蛋白是东方泰勒虫(Theileria orientalis)虫体重要的表面蛋白,具有较好的反应原性和免疫原性。本试验旨在通过杂交瘤技术研制针对P33蛋白的特异性单克隆抗体,系统评估其免疫学特性并筛选出能稳定分泌该抗体的单克隆细胞株,为后续建立基于P33抗原的东方泰勒虫血清学诊断方法奠定物质基础。【方法】通过在线软件分析预测P33蛋白信号肽位置和B细胞抗原决定簇,选择其无信号肽及有抗原优势决定簇的基因克隆至原核表达载体pET-30a(+)和p GEX-4T-1中,构建重组表达载体pET-30a-P33和pGEX-4T-1-P33,将重组质粒分别导入大肠杆菌BL21(DE3)和BL21感受态细胞进行诱导表达。使用SDS-PAGE和Western blotting分析表达产物,将过柱纯化后的pET-30a-P33重组蛋白免疫BALB/c小鼠,用pGEX-4T-1-P33重组蛋白筛选特异性单克隆抗体。利用ELISA方法进行抗体亚类鉴定和抗体效价检测;应用Western blotting和间接免疫荧光试验(IFA)检测单克隆抗体的反应原性和特异性。【结果】PCR及双酶切鉴定结果显示,成功构建pET-30a-P33和pGEX-4T-1-P332种表达载体。SDS-PAGE和Western blotting结果显示,成功制备了大小约43和57ku的pET-30a-P33和pGEX-4T-1-P33重组蛋白,并有良好的反应原性。用pGEX-4T-1-P33重组蛋白筛选,获得1株能稳定分泌P33蛋白单克隆抗体的杂交瘤细胞株(2H10A6)。单克隆抗体亚类鉴定结果表明,2H10A6株分泌的抗体为Ig G1亚类,抗体效价为1∶6553600。Western blotting和IFA结果显示,2H10A6杂交瘤细胞株分泌产生的抗体可与东方泰勒虫P33蛋白特异性结合。【结论】本试验经原核表达系统成功获得了东方泰勒虫的P33重组蛋白,并成功制备了其单克隆抗体,该抗体可特异性识别P33蛋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方泰勒虫 P33蛋白 原核表达 单克隆抗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牛瑟氏泰勒虫P23和P33表面蛋白双基因融合表达载体的构建及原核表达 被引量:4
3
作者 曹世诺 于龙政 +3 位作者 薛书江 贾立军 周末 张守发 《中国预防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1期866-869,874,共5页
为探索牛瑟氏泰勒虫的表面蛋白基因融合产物作为双价疫苗的可行性,以牛瑟氏泰勒虫基因组DNA为模板,通过重叠延伸拼接聚合酶链式反应(SOE-PCR)把P23和P33表面蛋白基因连接一起,2个基因之间插入一个linker(Gly4Ser)3,经EcoRⅠ和XhoⅠ双酶... 为探索牛瑟氏泰勒虫的表面蛋白基因融合产物作为双价疫苗的可行性,以牛瑟氏泰勒虫基因组DNA为模板,通过重叠延伸拼接聚合酶链式反应(SOE-PCR)把P23和P33表面蛋白基因连接一起,2个基因之间插入一个linker(Gly4Ser)3,经EcoRⅠ和XhoⅠ双酶切,获得1151bp的双基因融合片段,克隆于表达质粒pGEX-4T-1中,构建了双基因重组表达载体pGEX-4T-P23-P33,转化大肠杆菌BL21,经IPTG诱导,表达出预期大小70.0ku的融合蛋白。Western blot检测结果显示,该蛋白与牛瑟氏泰勒虫抗血清呈阳性反应,表明融合蛋白具有反应原性,为进一步研究此融合蛋白作为疫苗候选成分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牛瑟氏泰勒虫 P23表面蛋白基因 P33表面蛋白基因 融合基因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牛瑟氏泰勒虫双拷贝p33表面蛋白基因在原核细胞中的串联表达 被引量:4
4
作者 杨兴 许应天 +2 位作者 张守发 沈岩 白雪梅 《中国预防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647-649,共3页
为串联融合表达牛瑟氏泰勒虫(Theileria sergenti)p33表面蛋白,本研究根据GenBank中登录的T.sergenti p33基因序列(D87198),在去掉信号肽的部分设计两对引物。PCR扩增出两段相同的p33基因(p331、p332),大小均为684bp,并将两个基因片段... 为串联融合表达牛瑟氏泰勒虫(Theileria sergenti)p33表面蛋白,本研究根据GenBank中登录的T.sergenti p33基因序列(D87198),在去掉信号肽的部分设计两对引物。PCR扩增出两段相同的p33基因(p331、p332),大小均为684bp,并将两个基因片段按顺序依次插入原核表达载体pGEX-4T-1中构建pGEX-p331-p332(2p33)。将pGEX-2p33重组质粒转化E.coli BL21中进行诱导表达。经SDS-PAGE电泳显示,该融合蛋白获得了高效表达,分子量约为80ku,表达产物以包涵体的形式存在。Western blot试验表明,融合蛋白可被T.sergenti阳性血清识别,具有较好的反应原性。该蛋白的串联融合表达为T.sergenti新型疫苗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牛瑟氏泰勒虫 p33蛋白 串联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阴道毛滴虫黏附蛋白33基因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及表达 被引量:1
5
作者 杨树国 王雅静 +2 位作者 朱晓燕 帖超男 廖琳 《四川动物》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1021-1023,共3页
目的构建阴道毛滴虫黏附蛋白33基因原核表达载体并诱导其体外表达。方法pMD-18T-ap33重组质粒和pUC18空质粒经BamH Ⅰ和XbaⅠ限制性内切酶双酶切,将ap33基因亚克隆入pUC18载体并进行筛选和鉴定。重组质粒经IPTG诱导,SDS-PAGE电泳及Weste... 目的构建阴道毛滴虫黏附蛋白33基因原核表达载体并诱导其体外表达。方法pMD-18T-ap33重组质粒和pUC18空质粒经BamH Ⅰ和XbaⅠ限制性内切酶双酶切,将ap33基因亚克隆入pUC18载体并进行筛选和鉴定。重组质粒经IPTG诱导,SDS-PAGE电泳及Western-blot杂交鉴定重组蛋白。结果经双酶切及PCR鉴定,构建的重组质粒为阳性重组子,诱导出的重组蛋白大小约为Mr36000,与理论值基本相符。结论成功构建重组质粒并获得体外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阴道毛滴虫 黏附蛋白33 原核表达载体 基因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兔抗小鼠睾丸表达蛋白38(TEX38)多克隆抗体的制备与应用 被引量:2
6
作者 杨玲 袁露 +5 位作者 杨凡 葛婷婷 徐文华 许林巍 牛长敏 郑英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933-939,共7页
目的制备兔抗小鼠睾丸表达蛋白38(TEX38)的多克隆抗体。方法以小鼠TEX38真核表达质粒pCDNA3.1-TEX38为模板扩增出TEX38可读框全长序列,并将其与pET-30a(+)连接,构建pET-30a-TEX38原核表达质粒。将重组质粒转化到大肠杆菌E.coli BL21中,... 目的制备兔抗小鼠睾丸表达蛋白38(TEX38)的多克隆抗体。方法以小鼠TEX38真核表达质粒pCDNA3.1-TEX38为模板扩增出TEX38可读框全长序列,并将其与pET-30a(+)连接,构建pET-30a-TEX38原核表达质粒。将重组质粒转化到大肠杆菌E.coli BL21中,并采用异丙基-β-D-硫代吡喃半乳糖苷(IPTG)诱导表达。将其纯化和复性后,作为抗原免疫新西兰大白兔,抽取血清获得TEX38多克隆抗体。用ELISA检测免疫后的血清效价,Western blot法和免疫荧光染色法分别鉴定多克隆抗体的特异性。结果成功构建了pET-30a-TEX38重组质粒,并成功表达和纯化了TEX38原核蛋白。免疫后,5只兔血清的抗体滴度均达到1∶1000000。通过Western blot法和免疫荧光染色验证,表明抗体特异性较好,TEX38主要定位于小鼠睾丸生精细胞和精子。结论成功制备了兔抗小鼠TEX38多克隆抗体,并确定TEX38可在小鼠睾丸生精细胞和精子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睾丸表达蛋白38(tex38) 多克隆抗体 精子发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33ING1b和KAI1/CD82在贲门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意义 被引量:1
7
作者 董良鹏 陈玲云 秦双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544-547,F0003,共5页
目的:探讨抑癌基因P33INGlb和KAI1/CD82在贲门癌(GCA)组织中的表达及二者在GCA的发生和恶性进展中的作用。方法:选取20例成人正常贲门黏膜(正常组)和51例GCA组织(GCA组),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2组组织中P33INGlb和KAI1/CD82蛋白表达... 目的:探讨抑癌基因P33INGlb和KAI1/CD82在贲门癌(GCA)组织中的表达及二者在GCA的发生和恶性进展中的作用。方法:选取20例成人正常贲门黏膜(正常组)和51例GCA组织(GCA组),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2组组织中P33INGlb和KAI1/CD82蛋白表达的阳性率,结合临床病理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GCA和贲门黏膜细胞的胞浆见KAI1/CD82蛋白阳性表达颗粒。正常贲门黏膜组织中KAI1/CD82蛋白表达的阳性率为85.0%,GCA组织中KAI1/CD82蛋白表达的阳性率为65.7%。伴淋巴结转移患者GCA组织中的KAI1/CD82蛋白表达水平明显低于无淋巴结转移者(P<0.05);侵透浆膜患者的GCA组织中KAI1/CD82蛋白表达水平明显低于未侵及浆膜者(P<0.05)。KAI1/CD82蛋白表达的降低或缺失与肿瘤的临床分期有关联(P<0.05)。GCA和贲门黏膜细胞的胞浆和胞核见P33INGlb蛋白阳性表达颗粒。GCA组织较正常贲门黏膜组织的P33INGlb蛋白阳性表达率降低(P<0.05);P33INGlb蛋白表达的降低或缺失与肿瘤的临床分期有关联(P<0.05)。结论:KAI1/CD82蛋白在GCA组织的表达与肿瘤的临床分期、浸润深度和淋巴结转移有关联;GCA组织中P33INGlb蛋白表达率与肿瘤的临床分期有关;抑癌基因P33INGlb和KAI1/CD82在GCA组织中的表达可作为从分子水平判定人GCA恶性生物学行为的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贲门肿瘤 KAI1 CD82 P33ING1B 蛋白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L-33/ST2在急性冠脉综合征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7
8
作者 张倩 付红 +1 位作者 陈瑾瑾 朱余兵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2018年第9期1075-1080,共6页
白介素-33(interleukin 33,IL-33)是IL-1免疫球蛋白家族的新成员,可与靶细胞膜上的生长刺激表达基因2蛋白(ST2)结合形成跨膜复合体,形成IL-33/ST2信号通路,参与了与Th2活化相关的许多炎症和免疫疾病。近年来许多研究发现IL-33/ST2信号... 白介素-33(interleukin 33,IL-33)是IL-1免疫球蛋白家族的新成员,可与靶细胞膜上的生长刺激表达基因2蛋白(ST2)结合形成跨膜复合体,形成IL-33/ST2信号通路,参与了与Th2活化相关的许多炎症和免疫疾病。近年来许多研究发现IL-33/ST2信号通路在冠心病等心脑血管疾病中也起到重要的作用。急性冠脉综合征是冠心病的一种严重类型,本质是冠状动脉炎性病变后,斑块的破裂和侵蚀过程。本文综述IL-33/ST2信号在急性冠脉综合征中研究进展,希望为急性冠脉综合征的治疗提供新的靶点和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细胞介素-33 生长刺激表达基因2蛋白 急性冠脉综合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种血清标志物在老年急性脑梗死患者中的表达及与短期预后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9
9
作者 吕慧艳 郭丽 +2 位作者 师艳艳 王燕芳 房娉平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738-741,共4页
目的探讨血清白细胞介素33(IL-33)、可溶性生长刺激表达基因2蛋白(sST2)、同型半胱氨酸(Hcy)在老年急性脑梗死(ACI)患者中的表达,及其与短期预后的关系。方法选择2020年9月至2022年7月在邯郸市中心医院住院治疗的老年ACI患者80例为病例... 目的探讨血清白细胞介素33(IL-33)、可溶性生长刺激表达基因2蛋白(sST2)、同型半胱氨酸(Hcy)在老年急性脑梗死(ACI)患者中的表达,及其与短期预后的关系。方法选择2020年9月至2022年7月在邯郸市中心医院住院治疗的老年ACI患者80例为病例组和体检健康者85例为对照组。老年ACI患者治疗90d后评估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其中mRS评分≤2分的患者作为预后良好组51例,mRS评分>2分的患者作为预后不良组29例。检测所有受试者血清IL-33、sST2、Hcy水平;分析老年ACI患者短期预后不良的影响因素及血清IL-33、sST2、Hcy水平对老年ACI患者短期预后不良的预测价值。结果病例组血清IL-33、sST2、Hcy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预后不良组患者血清IL-33、sST2、Hcy水平明显高于预后良好组(P<0.01)。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血清IL-33、sST2、Hcy水平均是影响老年ACI患者短期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P<0.01)。血清IL-33、sST2、Hcy、三者联合检测预测老年ACI患者短期预后不良的ROC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788(95%CI:0.669~0.907)、0.826(95%CI:0.729~0.924)、0.803(95%CI:0.698~0.907)、0.955(95%CI:0.898~1.000);三者联合检测的AUC明显高于血清IL-33、sST2、Hcy各自单独的AUC(P<0.05)。结论老年ACI患者血清IL-33、sST2、Hcy水平呈高表达,联合检测三者水平更有利于预测老年ACI患者短期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 预后 白细胞介素33 高半胱氨酸 数据相关性 危险因素 可溶性生长刺激表达基因2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