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睾丸嗜铬细胞瘤并多发淋巴结及肺转移^18F-FDGPET/CT特征1例并文献复习 被引量:1
1
作者 吕鑫 王云华 +3 位作者 许珮珮 董楚宁 肖哲 姜阳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1164-1168,共5页
目的:探讨睾丸异位嗜铬细胞瘤的18F-氟-2-脱氧葡萄糖(18F-fluroro-2-deoxyglucose,18F-FDG)正电子发射断层成像-计算机断层成像(positron emission tomography and computed tomography,PET/CT)特点,以提高对其诊断水平。方法:报告1例... 目的:探讨睾丸异位嗜铬细胞瘤的18F-氟-2-脱氧葡萄糖(18F-fluroro-2-deoxyglucose,18F-FDG)正电子发射断层成像-计算机断层成像(positron emission tomography and computed tomography,PET/CT)特点,以提高对其诊断水平。方法:报告1例病理确诊为异位嗜铬细胞瘤并多发淋巴结及肺转移的患者资料。结果:患者有典型的血压升高症状,血儿茶酚胺及尿香草扁桃酸值显著升高。PET/CT检查发现患者右侧睾丸糖代谢增高的软组织结节,邻近伴1个子灶,右侧精索可见糖代谢增高的肿块,双侧腹股沟区及腹膜后多发糖代谢增高的淋巴结,右肺下叶后基底段糖代谢增高的结节,全身多处可见糖代谢弥漫性增高的棕色脂肪影;右侧睾丸异位嗜铬细胞瘤原发灶与转移灶切除后PET/CT检查则可见棕色脂肪组织糖代谢增高表现消失。结论:PET/CT检查对异位嗜铬细胞瘤原发灶的定位诊断、临床分期与疗效评估有着较好的价值,而棕色脂肪组织的18F-FDG摄取增高对异位嗜铬细胞瘤的定性诊断具有一定的提示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睾丸异位嗜铬细胞瘤 PET/CT 标准摄取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