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睫状体冷冻术联合巩膜穿刺术治疗绝对期青光眼 被引量:2
1
作者 丁慰祖 杨冠 戴友林 《眼科新进展》 CAS 1999年第3期192-193,共2页
目的评价睫状体冷冻术联合巩膜穿刺术在治疗绝对期青光眼中的应用。方法对绝对期青光眼47眼施行睫状体冷冻术联合巩膜穿刺术,观察术后3a内眼压变化。结果全部病例术后高眼压症都获缓解,对术后早期眼压反弹,本术较单纯施行睫状体... 目的评价睫状体冷冻术联合巩膜穿刺术在治疗绝对期青光眼中的应用。方法对绝对期青光眼47眼施行睫状体冷冻术联合巩膜穿刺术,观察术后3a内眼压变化。结果全部病例术后高眼压症都获缓解,对术后早期眼压反弹,本术较单纯施行睫状体冷冻术者控制眼压疗效好(P<0.01),且无副作用和并发症。结论睫状体冷冻术联合巩膜穿刺术是治疗绝对期青光眼更简便、安全、有效的手术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绝对期青光眼 睫状体冷冻术 巩膜穿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周睫状体冷冻术临床观察
2
作者 丁慰祖 杨冠 《临床眼科杂志》 1999年第4期251-252,共2页
目的探讨全周睫状体冷冻术治疗绝对期青光眼的疗效。方法用全周睫状体冷冻术治疗绝对期青光眼28眼,结果术后一月内降眼压效果不突出,但一月后即可降至正常范围。同时发现以-60℃、60秒,全周睫状体冷冻,最长随访三年,无一例... 目的探讨全周睫状体冷冻术治疗绝对期青光眼的疗效。方法用全周睫状体冷冻术治疗绝对期青光眼28眼,结果术后一月内降眼压效果不突出,但一月后即可降至正常范围。同时发现以-60℃、60秒,全周睫状体冷冻,最长随访三年,无一例出现并发症及副作用,结论全周睫状体冷冻术用于治疗绝对期青光眼是安全、可靠、合适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绝对期青光眼 睫状体冷冻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聚焦超声睫状体成形术和睫状体冷冻术治疗难治性青光眼的疗效比较 被引量:6
3
作者 蒋玲 巫灵鲜 《国际眼科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270-273,共4页
目的:比较高聚焦超声睫状体成形术(UCP)和睫状体冷冻术治疗难治性青光眼的疗效。方法:回顾性研究。收集2017-01/2020-12本院收治的难治性青光眼患者45例81眼,依据患者治疗方法不同分为睫状体冷冻术组22例40眼,高聚焦超声睫状体成形术组2... 目的:比较高聚焦超声睫状体成形术(UCP)和睫状体冷冻术治疗难治性青光眼的疗效。方法:回顾性研究。收集2017-01/2020-12本院收治的难治性青光眼患者45例81眼,依据患者治疗方法不同分为睫状体冷冻术组22例40眼,高聚焦超声睫状体成形术组23例41眼。观察两组患者术前,术后1d,1wk,1、3mo眼压变化情况,采用疼痛数字等级评定量表(NRS)评估眼球疼痛程度,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效果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高聚焦超声睫状体成形术组手术总有效率明显高于睫状体冷冻术组(P<0.05),两组患者术后1d,1wk,1、3mo眼压和眼球疼痛程度均低于术前(均P<0.05),两组间患者术后各时间点眼压和眼球疼痛程度比较均有差异(均P<0.05)。高聚焦超声睫状体成形术组患者结膜充血、角膜水肿、前房炎性渗出、反应性高眼压和前房积血并发症发生率低于睫状体冷冻术组(P<0.05)。结论:高聚焦超声睫状体成形术治疗难治性青光眼疗效明确,在降低患者眼压、减少眼球疼痛和并发症发生方面较睫状体冷冻术有明显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难治性青光眼 高聚焦超声睫状体成形 睫状体冷冻术 眼压 疼痛 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睫状血管结扎联合睫状体冷冻术治疗绝对期青光眼
4
作者 王诗华 《临床眼科杂志》 1993年第1期27-28,共2页
绝对期青光眼患者,除丧失视功能外,常同时伴有不易被药物所控制的高眼压而出现难以忍受的眼胀和头痛。以往多摘除眼球,患者难以接受,或球后注射药物,只能暂时止痛。作者用本法治疗绝对期青光眼51例52眼,疗效肯定。
关键词 绝对期青光眼 睫状体冷冻术 血管结扎 高眼压 视功能 球后注射 滤过性手 球结膜瓣 直肌 平均眼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睫状体冷冻联合睫状血管结扎术治疗绝对期青光眼的临床体会 被引量:3
5
作者 屈晓勇 杨胜全 何静 《临床眼科杂志》 2009年第6期511-513,共3页
目的探讨睫状体冷冻联合睫状血管结扎术治疗绝对期青光眼的疗效。方法98例(98只眼)绝对期青光眼患者被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采取睫状体冷冻联合睫状血管结扎术,对照组单纯行睫状体冷冻术。结果治疗组治愈43例(87.76%),好转4例(... 目的探讨睫状体冷冻联合睫状血管结扎术治疗绝对期青光眼的疗效。方法98例(98只眼)绝对期青光眼患者被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采取睫状体冷冻联合睫状血管结扎术,对照组单纯行睫状体冷冻术。结果治疗组治愈43例(87.76%),好转4例(8.16%),无效2例(4.08%),治愈好转率95.92%;对照组治愈25例(51.02%),好转13例(26.53%),无效11例(22.45%),治愈好转率77.55%。两组疗效比较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睫状体冷冻联合睫状血管结扎术治疗绝对期青光眼可以减轻术后疼痛、缩短疼痛持续时间,而且降压效果更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绝对期青光眼 睫状血管结扎 睫状体冷冻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睫状体冷冻联合小梁切除治疗晚期新生血管性青光眼 被引量:6
6
作者 张蕾 谭荣强 +3 位作者 郑春昌 吴林彬 周家承 李敏红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12年第11期2148-2150,共3页
目的:分析睫状体冷冻联合小梁切除治疗晚期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疗效。方法:晚期新生血管性青光眼37例37眼,行睫状体冷冻联合小梁切除术,术后随访12mo,观察术后眼压、前房反应及疼痛程度和并发症等。结果:术前平均眼压52.34mmHg,术后1,3d;1w... 目的:分析睫状体冷冻联合小梁切除治疗晚期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疗效。方法:晚期新生血管性青光眼37例37眼,行睫状体冷冻联合小梁切除术,术后随访12mo,观察术后眼压、前房反应及疼痛程度和并发症等。结果:术前平均眼压52.34mmHg,术后1,3d;1wk;1,3,12mo平均眼压分别为17.30±9.35,17.98±7.69,17.38±5.31,17.22±3.82,16.45±4.82,16.76±4.52mmHg,与手术前平均眼压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前房反应较轻,疼痛缓解明显,无严重并发症。结论:睫状体冷冻联合小梁切除术能有效治疗晚期新生血管性青光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血管性青光眼 睫状体冷冻术 小梁切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种三联手术治疗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的疗效比较 被引量:6
7
作者 万超 刘宁宁 +3 位作者 赵宁 柳力敏 才娜 陈蕾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11年第4期614-616,共3页
目的:比较视网膜冷凝联合睫状体冷冻联合小梁切除术与视网膜冷凝联合睫状体冷冻联合全视网膜光凝术两种三联手术治疗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的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06-01/2010-04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收治的69例71眼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病例... 目的:比较视网膜冷凝联合睫状体冷冻联合小梁切除术与视网膜冷凝联合睫状体冷冻联合全视网膜光凝术两种三联手术治疗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的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06-01/2010-04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收治的69例71眼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病例,其中视网膜冷凝联合睫状体冷冻联合小梁切除术治疗37例37眼,视网膜冷凝联合睫状体冷冻联合全视网膜光凝术治疗32例34眼,观察治疗前后视力、眼压、虹膜新生血管消退情况及术后并发症。结果:两种方法治疗的患者术前与术后视力、眼压及虹膜新生血管消退情况均有统计学差异。术后并发症视网膜冷凝联合睫状体冷冻联合全视网膜光凝术低于视网膜冷凝联合睫状体冷冻联合小梁切除术。结论:视网膜冷凝联合睫状体冷冻联合小梁切除术及视网膜冷凝联合睫状体冷冻联合全视网膜光凝术两种方法治疗新生血管性青光眼均有明显疗效,但视网膜冷凝联合睫状体冷冻联合全视网膜光凝术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较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血管性青光眼 视网膜冷凝 睫状体冷冻术 小梁切除 全视网膜光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生血管性青光眼两种术式治疗的疗效比较 被引量:4
8
作者 赵旭丽 胡竹林 +1 位作者 李妍 张青 《眼科新进展》 CAS 2008年第1期37-39,共3页
目的观察比较睫状体冷凝+小梁切除术及睫状体冷凝+小梁切除+脉络膜上腔引流术2种手术方式治疗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2年2月至2006年1月收治的新生血管性青光眼患者37例(38眼),运用睫状体冷凝+小梁切除术... 目的观察比较睫状体冷凝+小梁切除术及睫状体冷凝+小梁切除+脉络膜上腔引流术2种手术方式治疗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2年2月至2006年1月收治的新生血管性青光眼患者37例(38眼),运用睫状体冷凝+小梁切除术治疗17例(17眼),睫状体冷凝+小梁切除+脉络膜上腔引流术治疗20例(21眼)。术后不用或仅局部应用抗青光眼药物,眼压控制在5~21mmHg(1kPa=7.5mmHg),且视力稳定、角膜透明者视为手术成功。结果随访时间均在1a以上,平均随访(34.3±13.7)个月。末次随访,经睫状体冷凝+小梁切除术治疗成功10眼(58.8%);经睫状体冷凝+小梁切除+脉络膜上腔引流术治疗成功17眼(80.9%)。2种手术方式手术成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815,P〈0.05),运用后者治疗手术成功率高。结论睫状体冷凝+小梁切除+脉络膜上腔引流术治疗新生血管性青光眼较睫状体冷凝+小梁切除术设计合理,手术成功率高,并发症少,远期疗效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血管性青光眼 睫状体冷冻术 小梁切除 脉络膜上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光感角膜白斑的美容手术
9
作者 林跃生 陈家祺 杨斌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1995年第1期14-16,共3页
无光感角膜白斑的美容手术广州中山医科大学中山眼科中心林跃生,陈家祺,杨斌临床上各种原因造成的无光感角膜白斑都给患者带来外观上巨大困扰,针对不同临床类型的患眼选择简单安全、美容效果理想的矫形手术是病人与医师的共同愿望。... 无光感角膜白斑的美容手术广州中山医科大学中山眼科中心林跃生,陈家祺,杨斌临床上各种原因造成的无光感角膜白斑都给患者带来外观上巨大困扰,针对不同临床类型的患眼选择简单安全、美容效果理想的矫形手术是病人与医师的共同愿望。本研究针对临床上常见的四种不同类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角膜白斑 美容 矫形 睫状体冷冻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种术式治疗难治性青光眼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12
10
作者 耿丽娟 刘贺婷 +1 位作者 许育新 陶黎明 《国际眼科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1546-1549,共4页
目的:观察高聚焦超声睫状体成形术(UCP)和睫状体冷冻术治疗难治性青光眼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研究2018-01/10于我院就诊的难治性青光眼患者50例50眼,其中30眼实施UCP(UCP组),20眼实施睫状体冷冻术(冷冻组)。术后随访3mo,观察患者眼压... 目的:观察高聚焦超声睫状体成形术(UCP)和睫状体冷冻术治疗难治性青光眼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研究2018-01/10于我院就诊的难治性青光眼患者50例50眼,其中30眼实施UCP(UCP组),20眼实施睫状体冷冻术(冷冻组)。术后随访3mo,观察患者眼压,评估眼球疼痛等级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UCP组术后1d,1wk,1、3mo平均眼压分别为29.27±10.40、23.87±8.61、25.27±9.95、23.70±10.06mmHg,与术前眼压(43.97±10.39mmHg)相比显著降低(P<0.01);冷冻组术后1d,1wk,1、3mo平均眼压分别为22.15±7.78、20.80±8.44、22.50±7.12、24.20±8.43mmHg,与术前眼压(47.30±8.53mmHg)相比显著降低(P<0.01)。UCP组术后1d,1wk,1、3mo的疼痛等级评分均较术前下降(P<0.05);冷冻组术后1d与术前相比疼痛等级评分无差异(P>0.05),术后1wk,1、3mo患者的疼痛等级评分均较术前下降(P<0.05)。UCP组5眼(17%)出现轻微并发症,冷冻组16眼(80%)出现并发症。结论:UCP能显著缓解难治性青光眼患者的疼痛,有效降低眼压,且术后副作用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难治性青光眼 睫状体 眼压 高聚焦超声成形 睫状体冷冻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生血管性青光眼手术患者快速康复理念下的疼痛管理 被引量:6
11
作者 丰枫 谭璇 《护理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6期24-27,共4页
目的探讨快速康复(ERAS)理念下的新生血管性青光眼手术患者疼痛管理的效果。方法将116例新生血管性青光眼行睫状体冷凝术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ERAS组和对照组各58例,分别接受ERAS的疼痛管理和常规疼痛护理。结果两组术后不同时间疼痛... 目的探讨快速康复(ERAS)理念下的新生血管性青光眼手术患者疼痛管理的效果。方法将116例新生血管性青光眼行睫状体冷凝术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ERAS组和对照组各58例,分别接受ERAS的疼痛管理和常规疼痛护理。结果两组术后不同时间疼痛程度、疼痛护理满意度及首次进食时间、下床时间、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结论基于ERAS理念对新生血管性青光眼手术患者进行疼痛管理,能有效减轻患者疼痛,提高患者对疼痛护理的满意度,加速疾病康复进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血管性青光眼 睫状体冷冻术 快速康复护理理念 疼痛护理 满意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的手术疗效观察 被引量:1
12
作者 贾云 《中国实用医药》 2011年第9期107-108,共2页
目的探讨睫状体冷术联合小梁切除术治疗新生血管性青光眼(neovascular glaucoma,NVG)的治疗效果。方法采用睫状体冷冻术联合小梁切除术治疗20例(20眼),观察术后眼压、视力及并发症等。结果手术成功17眼(85%),17眼眼压从术前平均57.23mmH... 目的探讨睫状体冷术联合小梁切除术治疗新生血管性青光眼(neovascular glaucoma,NVG)的治疗效果。方法采用睫状体冷冻术联合小梁切除术治疗20例(20眼),观察术后眼压、视力及并发症等。结果手术成功17眼(85%),17眼眼压从术前平均57.23mmHg降至22.56mmHg。术后视力:无光感4眼,光感8眼,数指3眼,0.01~0.05者4眼,0.1者1眼。11眼(55%)无变化,9眼(45%)视力有所提高。结论采用睫状体冷凝联合小梁切除术治疗NVG,既眼压降低显著(P<0.01),又改善了视网膜缺血、缺氧状态,对保护患者残存视力,特别降低眼压、维持眼压稳定有明确效果,不失为治疗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的有效方法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VG 睫状体冷冻术 小梁切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的手术治疗效果分析
13
作者 徐小丽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17年第18期3374-3375,共2页
目的探讨新生血管性青光眼采用小梁切除术联合睫状体冷冻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在2014年12月至2015年12月栾川县人民医院收治的新生血管性青光眼患者中随机选取48例(48只眼),所有患者均接受小梁切除术联合睫状体冷冻术治疗。术后随访6... 目的探讨新生血管性青光眼采用小梁切除术联合睫状体冷冻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在2014年12月至2015年12月栾川县人民医院收治的新生血管性青光眼患者中随机选取48例(48只眼),所有患者均接受小梁切除术联合睫状体冷冻术治疗。术后随访6个月,分析其视力、眼压变化情况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术后随访6个月,患者平均眼压(20.0±2.0)mm Hg,低于术前(54.5±4.0)mm H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0眼无变化,18眼光感,5眼数指,6眼视力0.01~0.05,9眼视力0.1~0.2。视力提升20眼,占41.7%。本研究中48例患者术后均出现不同程度睫状部反射性疼痛,对症治疗3 d后均好转;10眼出现眼压降低造成的前房积血,对症治疗后症状均消失。结论采用小梁切除术联合睫状体冷冻术治疗新生血管性青光眼患者临床效果较好,该术式可控制患者眼压,改善其视力,且并发症少,安全性高,值得深入研究和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血管性青光眼 小梁切除 睫状体冷冻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