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睫状体冷冻术联合巩膜穿刺术治疗绝对期青光眼 被引量:2
1
作者 丁慰祖 杨冠 戴友林 《眼科新进展》 CAS 1999年第3期192-193,共2页
目的评价睫状体冷冻术联合巩膜穿刺术在治疗绝对期青光眼中的应用。方法对绝对期青光眼47眼施行睫状体冷冻术联合巩膜穿刺术,观察术后3a内眼压变化。结果全部病例术后高眼压症都获缓解,对术后早期眼压反弹,本术较单纯施行睫状体... 目的评价睫状体冷冻术联合巩膜穿刺术在治疗绝对期青光眼中的应用。方法对绝对期青光眼47眼施行睫状体冷冻术联合巩膜穿刺术,观察术后3a内眼压变化。结果全部病例术后高眼压症都获缓解,对术后早期眼压反弹,本术较单纯施行睫状体冷冻术者控制眼压疗效好(P<0.01),且无副作用和并发症。结论睫状体冷冻术联合巩膜穿刺术是治疗绝对期青光眼更简便、安全、有效的手术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绝对期青光眼 睫状体冷冻 巩膜穿刺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睫状体冷冻联合小梁切除术治疗晚期新生血管性青光眼 被引量:12
2
作者 李文利 《眼科新进展》 CAS 2002年第4期267-268,共2页
目的 探讨睫状体冷冻联合小梁切除术治疗晚期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的疗效。方法 对 2 2例 2 2眼不同原因引起的新生血管性青光眼采取该术式 ,以降低眼压 ,解除症状 ,术后随访 3~ 36个月。结果 术后各眼视力基本保持不变 ;眼压控制在 6 ... 目的 探讨睫状体冷冻联合小梁切除术治疗晚期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的疗效。方法 对 2 2例 2 2眼不同原因引起的新生血管性青光眼采取该术式 ,以降低眼压 ,解除症状 ,术后随访 3~ 36个月。结果 术后各眼视力基本保持不变 ;眼压控制在 6 .46~ 2 0 .5 5 m m Hg(1k Pa=7.5 mm Hg)者 12眼(5 4.5 % ) ;2 0 .5 5~ 2 8.0 1mm Hg者 5眼 (2 2 .7% )配合眼球按摩后眼压下降 ;眼压 >2 8.0 1mm Hg者 4眼 (18.2 % ) ;<6 .46 mm Hg者 1例 ,术后 1a眼球萎缩。眼部刺激症状消失或减轻者 19眼 (86 .3% ) ,不能缓解者 3眼 (13.6 % ) ,于术后 2~ 6个月行眼球摘除术。虹膜表面及瞳孔缘新生血管均减少 ,13眼 (5 9% )术后 0 .5 a冷冻区域新生血管消失。结论 对于较晚期视功能差 ,眼部不适症状明显的新生血管性青光眼采用本术式可有效控制眼压 ,缓解症状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睫状体冷冻 小梁切除术 治疗 晚期 新生血管性青光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睫状体二点冷冻法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王平宝 陈才根 李增琦 《眼科研究》 CSCD 1996年第3期171-173,共3页
为观察睫状体二点冷冻法的效果,对20只正常灰兔眼内外两侧睫状体二点进行了冷冻。结果:冷冻区睫状体上皮破坏,血栓形成,血管数量减少,成纤维细胞增殖。未冷冻区睫状体血管亦可见超微结构改变。所有冷冻眼眼压在术后第1、2周明... 为观察睫状体二点冷冻法的效果,对20只正常灰兔眼内外两侧睫状体二点进行了冷冻。结果:冷冻区睫状体上皮破坏,血栓形成,血管数量减少,成纤维细胞增殖。未冷冻区睫状体血管亦可见超微结构改变。所有冷冻眼眼压在术后第1、2周明显下降(P<0.01),至术后1月逐渐恢复正常。所有冷冻眼未出现眼球萎缩。结论:睫状体二点冷冻法是一种有效而较安全的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睫状体冷冻 冷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手术方式治疗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疗效观察 被引量:13
4
作者 徐韶琳 王英 苏冠方 《眼科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9期707-709,共3页
目的观察不同手术方式治疗新生血管性青光眼(NVG)的疗效。方法对40例(41眼)NVG患者根据病情分3组采取不同的手术方法进行治疗。A组12例(13眼),行单纯小梁切除术,术中用丝裂霉素C敷贴;B组13例(13眼),行睫状体冷冻+全周边视网膜冷凝术;C... 目的观察不同手术方式治疗新生血管性青光眼(NVG)的疗效。方法对40例(41眼)NVG患者根据病情分3组采取不同的手术方法进行治疗。A组12例(13眼),行单纯小梁切除术,术中用丝裂霉素C敷贴;B组13例(13眼),行睫状体冷冻+全周边视网膜冷凝术;C组15例(15眼),行小梁切除术+睫状体冷冻+全周边视网膜冷凝术。结果患者出院时平均眼压:A组为(20.08±7.11)mmHg;B组为(21.50±7.28)mmHg,术后2周左右大部分降至正常;C组为(19.43±7.98)mmHg。随访期间,术后A组9眼眼压正常,手术成功率为69.1%;B组8眼眼压正常,手术成功率为61.5%;C组12眼眼压正常,手术成功率为80%。结论对于不同病情的NVG患者,可采取不同的手术方式进行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血管性青光眼 小梁切除术 睫状体冷冻 全周边视网膜冷凝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晚期Sturge-Weber综合征的诊断与治疗(附一例报告) 被引量:3
5
作者 叶俊杰 胡天圣 +2 位作者 张承芬 王忠海 周婉瑜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408-411,共4页
目的 探讨晚期Sturge-Weber综合征的诊断、手术治疗及术后疗效。方法 晚期Sturge-Weber综合征患者,左眼视力:眼前手动。上睑鼻侧葡萄酒色斑痣2 cm×3 cm,鼻上象限球结膜及巩膜浅层血管纡曲扩张,浆液性视网膜全脱离,内斜约10... 目的 探讨晚期Sturge-Weber综合征的诊断、手术治疗及术后疗效。方法 晚期Sturge-Weber综合征患者,左眼视力:眼前手动。上睑鼻侧葡萄酒色斑痣2 cm×3 cm,鼻上象限球结膜及巩膜浅层血管纡曲扩张,浆液性视网膜全脱离,内斜约10°。眼压:24 mmHg。B超示玻璃体轻度混浊,广泛浆液性视网膜脱离,脉络膜层广泛增厚。视网膜电图(ERG):熄灭型。局麻下行后巩膜冷凝术,联合巩膜外放液术及睫状体冷冻术。结果 术后5个月,患者左眼视力提高至0.3,眼压:15 mmHg,视网膜全部复位。ERG:强光刺激b波出现。眼底荧光血管造影符合弥漫性脉络膜血管瘤的诊断。随诊6年余,视力提高至0.8,眼压正常,视网膜复位。ERG检查基本正常。结论 颜面小血管瘤是诊断 Sturge-Weber综合征的重要线索,采用后巩膜冷凝、巩膜外放液及睫状体冷冻适当、有效的手术,使视网膜复位而获得良好视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TURGE-WEBER综合征 颜面血管瘤 脉络膜血管瘤 巩膜外冷凝术 睫状体冷冻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生血管性青光眼两种术式治疗的疗效比较 被引量:4
6
作者 赵旭丽 胡竹林 +1 位作者 李妍 张青 《眼科新进展》 CAS 2008年第1期37-39,共3页
目的观察比较睫状体冷凝+小梁切除术及睫状体冷凝+小梁切除+脉络膜上腔引流术2种手术方式治疗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2年2月至2006年1月收治的新生血管性青光眼患者37例(38眼),运用睫状体冷凝+小梁切除术... 目的观察比较睫状体冷凝+小梁切除术及睫状体冷凝+小梁切除+脉络膜上腔引流术2种手术方式治疗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2年2月至2006年1月收治的新生血管性青光眼患者37例(38眼),运用睫状体冷凝+小梁切除术治疗17例(17眼),睫状体冷凝+小梁切除+脉络膜上腔引流术治疗20例(21眼)。术后不用或仅局部应用抗青光眼药物,眼压控制在5~21mmHg(1kPa=7.5mmHg),且视力稳定、角膜透明者视为手术成功。结果随访时间均在1a以上,平均随访(34.3±13.7)个月。末次随访,经睫状体冷凝+小梁切除术治疗成功10眼(58.8%);经睫状体冷凝+小梁切除+脉络膜上腔引流术治疗成功17眼(80.9%)。2种手术方式手术成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815,P〈0.05),运用后者治疗手术成功率高。结论睫状体冷凝+小梁切除+脉络膜上腔引流术治疗新生血管性青光眼较睫状体冷凝+小梁切除术设计合理,手术成功率高,并发症少,远期疗效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血管性青光眼 睫状体冷冻 小梁切除术 脉络膜上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光感角膜白斑的美容手术
7
作者 林跃生 陈家祺 杨斌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1995年第1期14-16,共3页
无光感角膜白斑的美容手术广州中山医科大学中山眼科中心林跃生,陈家祺,杨斌临床上各种原因造成的无光感角膜白斑都给患者带来外观上巨大困扰,针对不同临床类型的患眼选择简单安全、美容效果理想的矫形手术是病人与医师的共同愿望。... 无光感角膜白斑的美容手术广州中山医科大学中山眼科中心林跃生,陈家祺,杨斌临床上各种原因造成的无光感角膜白斑都给患者带来外观上巨大困扰,针对不同临床类型的患眼选择简单安全、美容效果理想的矫形手术是病人与医师的共同愿望。本研究针对临床上常见的四种不同类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角膜白斑 美容术 矫形术 睫状体冷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生血管性青光眼手术患者快速康复理念下的疼痛管理 被引量:7
8
作者 丰枫 谭璇 《护理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6期24-27,共4页
目的探讨快速康复(ERAS)理念下的新生血管性青光眼手术患者疼痛管理的效果。方法将116例新生血管性青光眼行睫状体冷凝术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ERAS组和对照组各58例,分别接受ERAS的疼痛管理和常规疼痛护理。结果两组术后不同时间疼痛... 目的探讨快速康复(ERAS)理念下的新生血管性青光眼手术患者疼痛管理的效果。方法将116例新生血管性青光眼行睫状体冷凝术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ERAS组和对照组各58例,分别接受ERAS的疼痛管理和常规疼痛护理。结果两组术后不同时间疼痛程度、疼痛护理满意度及首次进食时间、下床时间、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结论基于ERAS理念对新生血管性青光眼手术患者进行疼痛管理,能有效减轻患者疼痛,提高患者对疼痛护理的满意度,加速疾病康复进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血管性青光眼 睫状体冷冻 快速康复护理理念 疼痛护理 满意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