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美国学区督学表现评价体系:演进逻辑、结构特征及现实困境
1
作者 刘晗 吴坚 《比较教育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3-15,共13页
学区督学是美国教育督导科层结构的基础,合理评价其工作表现切实关涉公共教育质量。以20世纪80年代兴起的标准化教育改革为起点,美国学区督学表现评价体系的评价工具开始从混乱走向标准化,评价内容逐渐与职责描述耦合,评价过程也由经验... 学区督学是美国教育督导科层结构的基础,合理评价其工作表现切实关涉公共教育质量。以20世纪80年代兴起的标准化教育改革为起点,美国学区督学表现评价体系的评价工具开始从混乱走向标准化,评价内容逐渐与职责描述耦合,评价过程也由经验本位转换为证据本位,整体展现出自身的演进逻辑。时至今日,美国各州普遍建立了学区督学表现评价体系,共有34个州颁布了专门的政策文件,有力保障了各级督学工作高质量开展。通过分析政策文本,发现美国学区督学表现评价体系的结构特征包括:采用多维原则,加速体系标准化;设置两类内容,提升体系全面性;改善人事关系,维护体系公正性;搜集“最佳证据”,保障体系有效性。然而,现行评价体系及其背后蕴含的标准化教育改革理念也面临着一系列风险,包括:促进学区督学专业性发展的功能受限;教育董事会与督学的矛盾难以根除;政策覆盖面与指标质量有待提高。总结美国经验教训,可为我国督学工作评价提供如下借鉴:首先,出台省级层面督学表现评价的一揽子政策文件具有重要意义;其次,应重视以循证思维建构督学表现评价体系的内容、步骤与证据库;最后,评价过程中要处理好督学与县市级教育督导机构之间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区督学 督学表现评价 教育董事会 循证 美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