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8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耳鸣患者继发睡眠障碍的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1
1
作者 洪伟哲 肖琪 刘蓬 《中华耳科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598-602,共5页
目的对耳鸣发病前睡眠正常的耳鸣患者进行调查研究,探讨睡眠正常患者耳鸣发病后继发睡眠障碍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选取2021年6月至2022年5月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耳鼻喉科门诊及病房收治的耳鸣患者184例,其中男性119例,女性65... 目的对耳鸣发病前睡眠正常的耳鸣患者进行调查研究,探讨睡眠正常患者耳鸣发病后继发睡眠障碍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选取2021年6月至2022年5月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耳鼻喉科门诊及病房收治的耳鸣患者184例,其中男性119例,女性65例。调查所有患者基本资料、耳鸣情况以及当下的睡眠状况,填写耳鸣评价量表、焦虑自评量表和抑郁自评量表,并进行必要的听力学检查(包括纯音听阈测听、耳鸣心理声学测试等),运用单因素及二元logistics回归分析各因素与睡眠障碍发病的相关性。结果184例睡眠正常患者耳鸣发病后出现睡眠障碍者61例(33.2%),二元logistics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耳鸣评价量表分值高、女性、伴有焦虑是耳鸣继发睡眠障碍的危险因素,OR值分别为1.263(95%CI:1.104~1.444,P<0.01)、2.335(95%CI:1.080~5.049,P<0.05)、3.874(95%CI:1.436~10.448,P<0.01);听觉过敏、听力下降是保护因素,OR值分别为0.456(95%CI:0.211~0.986,P<0.05)、0.407(95%CI:0.174~0.953,P<0.05)。结论女性、伴焦虑、耳鸣程度重、单纯耳鸣患者(不伴有听力下降或听觉过敏)更易继发睡眠障碍,临床中应重点关注此类耳鸣患者的心理及睡眠状况,并给予及时的指导与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耳鸣 睡眠障碍 危险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胃排空障碍的危险因素分析及治疗 被引量:13
2
作者 张鑫 王宝胜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537-541,共5页
目的探讨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发生胃排空障碍的危险因素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18年1月我科收治的113例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术后发生胃排空障碍17例,分析术前、术中、术后可能导致胃排空障碍发生的... 目的探讨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发生胃排空障碍的危险因素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18年1月我科收治的113例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术后发生胃排空障碍17例,分析术前、术中、术后可能导致胃排空障碍发生的危险因素,并对治疗方法进行总结。结果术后并发症如胰瘘、腹腔感染、术后出血与胃排空障碍发生有关,胃排空障碍会导致术后住院时间延长,死亡率升高。多数患者经对症保守治疗均可好转。结论术后胰瘘、腹腔感染与胃排空障碍关系密切,常同时出现,可能是胃排空障碍发生的危险因素,但仍需更多研究证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十二指肠切除术 胃排空障碍 危险因素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合并高血压患者认知障碍情况及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6
3
作者 张希 何金凯 赵琦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 2016年第12期122-125,共4页
目的观察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bstructive sleep apnea syndrome,OSAS)合并高血压患者认知障碍情况,并探讨其危险因素。方法选取本院2010年2月至2016年2月收治的436例OSAS合并高血压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nt... 目的观察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bstructive sleep apnea syndrome,OSAS)合并高血压患者认知障碍情况,并探讨其危险因素。方法选取本院2010年2月至2016年2月收治的436例OSAS合并高血压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ntreal cognitive assessment scale,Mo CA)评价患者认知功能,并将Mo CA评分<26分的患者纳入认知障碍组,Mo CA评分≥26分的患者纳入认知正常组,计算患者认知障碍发生率并比较不同人口学特征患者认知障碍发生情况,将存在统计学差异的因素纳入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总结影响OSAS合并高血压患者发生认知障碍的危险因素。结果 436例患者中,185例Mo CA评分<26分,认知障碍发生率为42.43%。认知障碍组与认知正常组患者视空间/执行能力、延迟记忆力、注意力及Mo CA总分比较差异均具有显著性(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60岁、体重指数(body mass index,BMI)>25.0 kg/m2、农民、居住于农村、不参加社会活动及失眠是影响OSAS合并高血压患者发生认知障碍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 OSAS合并高血压患者具有较高的认知障碍发生风险,与其年龄较高、职业、居住情况等不可控危险因素有关,也与BMI和生活方式等可控危险因素有关,明确患者存在的可控危险因素并实施早期干预有望延缓认知功能损伤,降低认知障碍发生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 高血压 认知障碍 危险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合并脑梗死患者认知功能障碍相关危险因素的研究 被引量:18
4
作者 张馨 赵雅宁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2017年第2期167-170,共4页
目的探讨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合并脑梗死患者认知功能障碍的危险因素。方法选择OSAHS合并脑梗死患者328例,依据简易智能状态检查量表评分分为认知障碍组158例和认知正常组170例,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及分层分析OS... 目的探讨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合并脑梗死患者认知功能障碍的危险因素。方法选择OSAHS合并脑梗死患者328例,依据简易智能状态检查量表评分分为认知障碍组158例和认知正常组170例,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及分层分析OSAHS合并脑梗死患者认知功能障碍的相关危险因素。结果认知障碍组与认知正常组在血糖血脂异常、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HI)、最低血氧饱和度、脑梗死体积、脑梗死部位、低氧诱导因子1(HIF-1)、脑红蛋白(Ngb)等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血糖血脂异常(OR=3.527,95%CI:1.559~7.983,P=0.002)、AHI(OR=6.413,95%CI:2.766~14.865,P=0.000)、脑梗死部位(OR=4.099,95%CI:1.694~9.918,P=0.002)、HIF-1(OR=4.484,95%CI:1.950~10.310,P=0.000)、Ngb(OR=3.891,95%CI:1.759~8.606,P=0.001)是认知功能障碍的独立危险因素。进一步分层分析,分别在AHI>20次/h、脑梗死位于额颞部、合并血糖血脂异常患者中,高水平HIF-1和Ngb与认知功能障碍呈正相关。结论高水平HIF-1、Ngb与OSAHS合并脑梗死认知障碍独立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 脑梗死 认知障碍 危险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轻度脑卒中急性期睡眠障碍影响因素和失眠者药物干预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50
5
作者 费英俊 赵忠新 +3 位作者 范伟女 陈凌 张鹏 李雁鹏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212-215,共4页
目的分析初发、轻度脑卒中患者急性期睡眠障碍的临床特点及影响因素,并观察药物干预对卒中后失眠患者的疗效。方法纳入脑卒中患者226例,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NDS)、改良Barthel指数(MBI)、汉密尔顿抑郁... 目的分析初发、轻度脑卒中患者急性期睡眠障碍的临床特点及影响因素,并观察药物干预对卒中后失眠患者的疗效。方法纳入脑卒中患者226例,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NDS)、改良Barthel指数(MBI)、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及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进行测评,并以PSQI量表总分>7分作为判断睡眠障碍的标准。分析卒中患者睡眠障碍的发生类型及特点;分析睡眠障碍在不同类型的卒中患者中发生率的差异,筛选影响因素;分析睡眠障碍患者与非障碍患者各量表评分的差异;分别在治疗前(脑卒中发病后1周内)及治疗后2周对睡眠障碍患者中的57例失眠者(出血性卒中14例、缺血性卒中43例)进行量表评分,分析治疗前后的差异。结果在226例患者中,99例(43.81%)发生睡眠障碍:出血性卒中患者以睡眠过多为主,缺血性卒中患者以不同形式的失眠居多。轻度脑卒中患者急性期睡眠障碍的发生率与性别、年龄、卒中部位、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日常生活能力、精神状态(有无焦虑或抑郁)关系密切。与非睡眠障碍患者比较,睡眠障碍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以及焦虑、抑郁程度较高(P<0.05),日常生活能力较低(P<0.05)。与治疗前比较,早期经药物干预的卒中后失眠患者的神经功能及精神状态明显改善,日常生活能力提高,睡眠状况明显改善(P<0.05)。结论初发、轻度脑卒中患者急性期睡眠障碍的发生率较高,影响因素包括性别、年龄、卒中部位、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日常生活能力、精神状态。急性期积极的治疗有助于恢复失眠患者的神经功能,提高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血管意外 睡眠障碍:危险因素:治疗结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对缺血性脑血管病危险因素及认知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0
6
作者 卢俏丽 薛蓉 +3 位作者 董丽霞 任丽 周宁 程焱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299-302,共4页
目的探讨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对缺血性脑血管病危险因素及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入选缺血性脑血管病及OSAHS患者95例,根据诊断将患者分为缺血性脑血管病合并OSAHS组(合并组)40例,缺血性脑血管病不伴OSAHS组(脑血管病组... 目的探讨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对缺血性脑血管病危险因素及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入选缺血性脑血管病及OSAHS患者95例,根据诊断将患者分为缺血性脑血管病合并OSAHS组(合并组)40例,缺血性脑血管病不伴OSAHS组(脑血管病组)35例,单纯OSAHS组(OSSHS组)20例,3组均进行简易智能状态检查量表(MMSE)、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测定。结果合并组合并高血压、饮酒比例及体重指数高于脑血管病组(P<0.05);MMSE、MoCA评分、执行功能和延迟记忆评分显著低于脑血管病组和OSAHS组(P<0.01);定向力、语言能力和积木试验评分低于OSAHS组(P<0.05)。OSAHS组患者MMSE和MoCA评分与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r=-0.371、-0.547,P<0.05)、氧减指数(r=-0.541、-0.594,P<0.01)呈负相关,与夜间平均SaO_2(r=0.404、0.453,P<0.05)呈正相关。结论 OSAHS加重缺血性脑血管病的危险因素和认知功能障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睡眠呼吸暂停 阻塞性 脑缺血 认知障碍 多道睡眠描记术 精神状态检查表 高血压 危险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高海拔地区老年人睡眠障碍与认知功能相关性及影响因素 被引量:6
7
作者 朱爱琴 钟欣 +3 位作者 黄郁玲 冀蕾 赵婷婷 李国峰 《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461-462,共2页
目的研究发现睡眠障碍可能通过缺氧和睡眠不足机制来增加轻度认知功能障碍/痴呆的风险进而促进认知障碍进程,而数字广度测验常用于测试持续注意力和短时记忆。本研究观察高原地区老年人睡眠障碍的发生情况和临床特点,并探讨其与认知功... 目的研究发现睡眠障碍可能通过缺氧和睡眠不足机制来增加轻度认知功能障碍/痴呆的风险进而促进认知障碍进程,而数字广度测验常用于测试持续注意力和短时记忆。本研究观察高原地区老年人睡眠障碍的发生情况和临床特点,并探讨其与认知功能损害的相关性及影响因素。方法收集2017年6月-2018年6月在青海省人民医院(平均海拔2260 m)老年病科门诊及住院老年睡眠障碍患者对其进行详细的病史采集,釆用认知功能数字广度测试和简易精神状态检查表(MMSE)评估患者的认知功能和痴呆程度,采用老年抑郁量表(GDS)评估患者神经精神症状;采用匹兹堡睡眠指数量表(PSQI)评估患者的睡眠质量。应用SPSS20.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本课题共调查180例青海西宁(海拔2300 m)60岁以上世居汉族老年人睡眠状况,男性109例,女性71例,平均年龄(66.34±10.82)岁。其中69例有睡眠障碍,患病率为39.33%。在调查PSQI睡眠质量、入睡时间、睡眠时间、睡眠效率、日间功能障碍、催眠药物使用和夜间睡眠障碍的七个维度≥2分(中重度)中:发生率最高为睡眠质量为69.49%。与认知功能数字广度测试的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睡眠效率降低、夜间睡眠障碍和使用催眠药物均影响数字广度倒背存在负相关性(r=-0.22,-0.176,-0.208,P<0.05,P<0.01)。而PSQI总分与GDS评分呈正相关(r=0.270,P<0.01)。在睡眠障碍患者伴发相关疾病糖尿病、脑血管疾病、高脂血症和冠心病中,冠心病的发生率最高达50%。logistic回归分析,短时记忆和抑郁状态是影响高原地区睡眠的主要危险因素(OR=3.202,1.255,P<0.05,P<0.01)。结论高原地区老年人睡眠效率降低、夜间睡眠障碍和使用催眠药物均影响数字广度测试中持续注意力和短时记忆,睡眠越差抑郁症状越严重。低氧环境中老年人睡眠障碍与认知功能损害存在有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原地区 老年 睡眠障碍 数字广度测试 认知功能损害 危险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何建成教授治疗帕金森病睡眠障碍经验 被引量:15
8
作者 王利 张建英 +1 位作者 徐鹏恒 何建成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1960-1962,共3页
睡眠障碍是帕金森病最常见的非运动症状之一,严重影响帕金森病患者的生活质量。着重介绍何建成教授治疗帕金森病睡眠障碍的思路与经验:主抓病理因素(瘀滞、虚损、风火、痰热、毒邪)辨证治疗;以及总结了何教授的处方用药特点。何建... 睡眠障碍是帕金森病最常见的非运动症状之一,严重影响帕金森病患者的生活质量。着重介绍何建成教授治疗帕金森病睡眠障碍的思路与经验:主抓病理因素(瘀滞、虚损、风火、痰热、毒邪)辨证治疗;以及总结了何教授的处方用药特点。何建成教授临床治疗帕金森病睡眠障碍不拘泥于西医的诊断及复杂的临床表现,临证擅长紧扣着中医病理因素辨讧论治,能准确抓住主要矛盾,临床效果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帕金森病睡眠障碍 中医治疗 病理因素 临床经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轻度认知功能障碍及其危险因素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3
9
作者 杨礼 秦琴保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3期2303-2305,共3页
随着人口老龄化进程.与年龄相关的老年认知功能障碍.特别是痴呆的发病率逐年增加。痴呆不仅严重影响老年人的生存质量,而且给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的负担。因此.早期识别痴呆并对其进行干预将可延缓痴呆的发生。由于痴呆中晚期治疗效... 随着人口老龄化进程.与年龄相关的老年认知功能障碍.特别是痴呆的发病率逐年增加。痴呆不仅严重影响老年人的生存质量,而且给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的负担。因此.早期识别痴呆并对其进行干预将可延缓痴呆的发生。由于痴呆中晚期治疗效果不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轻度认知功能障碍 危险因素 老年认知功能障碍 人口老龄化 生存质量 早期识别 治疗效果 痴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卒中患者睡眠障碍特点及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86
10
作者 周际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 CAS 2005年第4期173-174,共2页
关键词 睡眠障碍 卒中患者 影响因素分析 重要并发症 医务工作者 身心健康 早期治疗 发病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发性干燥综合征患者睡眠障碍的相关影响因素 被引量:11
11
作者 王一帆 范稹 +3 位作者 成姚斌 金月波 霍阳 何菁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1063-1068,共6页
目的:探讨原发性干燥综合征(primary Sjögren’s syndrome,pSS)患者中睡眠障碍的发生率及其相关的影响因素。方法:选取就诊于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符合纳入及排除标准的186例pSS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进行回顾性研究,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量表... 目的:探讨原发性干燥综合征(primary Sjögren’s syndrome,pSS)患者中睡眠障碍的发生率及其相关的影响因素。方法:选取就诊于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符合纳入及排除标准的186例pSS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进行回顾性研究,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量表(the Pittsburgh sleep quality index,PSQI)、抑郁症筛查量表(patient health questionnaire-9,PHQ-9)、广泛性焦虑量表(generalized anxiety disorder-7,GAD-7)进行调查,收集一般资料及临床数据,以欧洲抗风湿病联盟干燥综合征疾病活动度评分(the European League Against Rheumatism Sjögren’s syndrome disease activity index,ESSDAI)评估疾病活动度。以pSS患者的PSQI分值>7分为界,分为152例睡眠障碍组和34例睡眠正常组。采用Mann-Whitney U秩和检验、卡方检验、t检验,Spearman相关分析以及Logistic回归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pSS患者中睡眠障碍的发生率为81.7%(152/186),其中52.7%(98/186)的pSS患者存在中重度睡眠障碍。睡眠障碍组pSS患者的PSQI平均得分为(12.29±3.30)分,睡眠正常组PSQI平均得分为(5.50±1.20)分。睡眠障碍组患者的PSQI评分、PHQ-9评分及GAD-7评分均明显高于睡眠正常组患者,并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值分别为0.000、0.035、0.031。睡眠障碍组的PSQI量表评分在睡眠质量、入睡时间、睡眠时间、睡眠效率、睡眠障碍、催眠药物使用及日间功能障碍等七个方面均明显高于睡眠正常组,并且两组间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疾病病程、焦虑程度、抑郁评分与PSQI评分呈正相关(r值分别为0.151、0.240、0.421,P<0.05),而补体C3、C4与PSQI评分呈负相关(r值分别为-0.021、-0.235,P<0.05)。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病程、PHQ-9评分为pSS患者睡眠障碍的预测指标,其中病程OR=2.809,95%CI:1.21~6.52;PHQ-9评分,OR=1.422,95%CI:1.04~1.94(P<0.05)。结论:pSS患者睡眠障碍的发生率较高,且与疾病病程、抑郁、焦虑情绪等因素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干燥综合征 睡眠障碍 焦虑 抑郁 危险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鼻咽癌患者治疗前睡眠质量及相关因素 被引量:6
12
作者 赖小英 陈丽君 +5 位作者 唐忠敏 廖婷 蓝江玲 卢春萍 吕芝婵 梁丽巧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319-323,共5页
目的:分析鼻咽癌患者治疗前睡眠质量及其相关危险因素。方法:选取某院放疗科鼻咽癌病区的首诊鼻咽癌患者143例[平均年龄(43±10岁);男100例,女43例],使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总分>5分为睡眠障碍)测查治疗前睡眠质量,采用log... 目的:分析鼻咽癌患者治疗前睡眠质量及其相关危险因素。方法:选取某院放疗科鼻咽癌病区的首诊鼻咽癌患者143例[平均年龄(43±10岁);男100例,女43例],使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总分>5分为睡眠障碍)测查治疗前睡眠质量,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对治疗前睡眠障碍的危险因素进行分析。结果:鼻咽癌患者治疗前睡眠障碍发生率为50.3%。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是鼻咽癌患者治疗前睡眠障碍的危险因素(OR=1.04,95%CI:1.01~1.08),而性别、受教育程度、临床分期、体质量指数与治疗前睡眠障碍无关(均P>0.05)。结论:鼻咽癌患者治疗前睡眠障碍的发生率较高,年龄越大的患者越容易出现治疗前睡眠障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咽肿瘤 睡眠障碍 危险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成年男性勃起功能障碍病情进展相关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16
13
作者 贺炳麟 范钧泓 +1 位作者 高广黔 韦安阳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894-898,共5页
目的分析成年男性勃起功能障碍(ED)病情进展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选择2019年1月至2021年1月在南方医院就诊的成年男性ED患者114例,根据诊断分为轻度ED组(74例)和中重度ED组(40例),对比2组的年龄、体质量指数、生活习惯、心理状态、教育... 目的分析成年男性勃起功能障碍(ED)病情进展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选择2019年1月至2021年1月在南方医院就诊的成年男性ED患者114例,根据诊断分为轻度ED组(74例)和中重度ED组(40例),对比2组的年龄、体质量指数、生活习惯、心理状态、教育水平、基础疾病,对可能导致ED进展的相关危险因素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患者的月收入水平、焦虑抑郁的心理状态、手淫的频率、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S)、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的评分对ED病情的进展有显著影响(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手淫频率(OR=1.108,P=0.047)和OSAS情况(OR=3.194,P=0.015)是ED病情进展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过度手淫、OSAS为ED由轻度向中重度进展的独立危险因素,应引起足够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男性 勃起功能障碍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 危险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发无症状性脑梗死患者一年内睡眠障碍的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9
14
作者 曾婷 谭华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376-385,共10页
目的探讨无症状性脑梗死(SBI)后2周及1年睡眠障碍的发生和变化情况,并分析SBI急性期与慢性期发生睡眠障碍的影响因素。方法前瞻性连续纳入2017年8月至2019年2月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神经内科以头晕、头痛等非特异性症状为主诉的SBI住院... 目的探讨无症状性脑梗死(SBI)后2周及1年睡眠障碍的发生和变化情况,并分析SBI急性期与慢性期发生睡眠障碍的影响因素。方法前瞻性连续纳入2017年8月至2019年2月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神经内科以头晕、头痛等非特异性症状为主诉的SBI住院患者125例。依据纳入与排除标准,对入组患者分别于发病后2周(急性期)、1年(慢性期)进行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量表评分,并依此评分结果将SBI患者分为睡眠障碍组(PSQI量表评分>7分)和非睡眠障碍组(PSQI量表评分≤7分)。收集两组患者的社会人口学资料,包括年龄、性别、受教育年限、婚姻状况(已婚或独身)、性格特点(内向或外向)、职业(体力劳动或脑力劳动)、个人月收入(<2000元或≥2000元);脑血管病危险因素,包括吸烟、饮酒史,高血压病、糖尿病、冠心病、心房颤动史;血液生化指标,包括血脂、尿酸及同型半胱氨酸;影像学资料,包括病灶的侧别(单纯左侧大脑半球或非单纯左侧大脑半球)、部位(额、顶、颞、枕叶、基底节区、丘脑、脑干、小脑)、数量[单发病灶、多发病灶(病灶数≥2个)]、是否合并脑白质病变;量表评定指标,包括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改良淡漠评定量表(MAES)及PSQI量表[总分及其参评的7项(睡眠质量、入睡时间、睡眠时间、睡眠效率、睡眠紊乱、催眠药物使用及日间功能障碍)评分]。SBI后1年门诊随访时调查使用抗焦虑抑郁药物、发生卒中事件情况。分别于SBI后2周、1年比较睡眠障碍组与非睡眠障碍组患者的临床资料及量表评分结果,并结合临床上与睡眠障碍密切相关的因素分析不同因素对急性期和慢性期患者发生睡眠障碍的影响。结果(1)125例SBI患者中,依据标准排除28例,最终纳入97例进行分析。97例患者中,SBI后2周,睡眠障碍组36例,睡眠障碍发生率为37.1%,非睡眠障碍组61例。SBI后1年,失访13例,失访率为13.4%(13/97);睡眠障碍组21例,睡眠障碍发生率为25.0%(21/84),非睡眠障碍组63例。(2)SBI后2周,睡眠障碍组高血压病比例高于非睡眠障碍组[69.4%(25/36)比47.5%(29/61),χ^(2)=4.401],HAMA、HAMD评分均高于非睡眠障碍组[(7.9±3.0)分比(6.6±2.9)分,t=2.097;(8.5±3.8)分比(7.0±2.9)分,t=2.031],MoCA评分低于非睡眠障碍组[(20±4)分比(22±4)分,t=2.175],病灶部位在丘脑、脑干的比例及多病灶比例和合并脑白质病变的比例均高于非睡眠障碍组[25.0%(9/36)比8.2%(5/61),χ^(2)=5.176;27.8%(10/36)比11.5%(7/61),χ^(2)=4.163;47.2%(17/36)比19.7%(12/61),χ^(2)=8.199;47.2%(17/36)比26.2%(16/61),χ^(2)=4.445],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余社会人口学资料、脑血管病危险因素、血液生化指标、影像学资料、量表评分的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3)以SBI后2周发生睡眠障碍为因变量,以单因素分析中P<0.05及临床上与睡眠障碍密切相关的因素(HAMA、HAMD、丘脑、脑干、多病灶)为自变量纳入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丘脑(OR=3.776,95%CI:1.058~13.481,P=0.041)及多病灶(OR=2.988,95%CI:1.129~7.903,P=0.027)为SBI急性期发生睡眠障碍的危险因素。(4)SBI后1年,睡眠障碍组HAMA评分、HAMD评分均高于非睡眠障碍组[(8.8±3.3)分比(6.4±2.5)分,t=3.433;(8.9±3.2)分比(7.0±2.7)分,t=2.621],MoCA评分低于非睡眠障碍组[(19±4)分比(22±4)分,t=2.413],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性别、受教育年限、婚姻状况、性格特点、职业、月收入、吸烟、饮酒、高血压病、糖尿病、冠心病、心房颤动、使用抗焦虑抑郁药物、发生卒中事件的比例和年龄、MAES评分的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5)以SBI后1年发生睡眠障碍为因变量,将单因素分析中P<0.05的因素(HAMA、HAMD、MoCA)为自变量纳入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HAMD评分≥8分(OR=3.622,95%CI:1.053~12.465,P=0.041)为SBI慢性期发生睡眠障碍的危险因素。结论SBI后2周及1年睡眠障碍的发生率均较高,丘脑及多病灶为SBI急性期睡眠障碍发生的相关危险因素,抑郁症状为SBI慢性期睡眠障碍发生的相关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 无症状性脑梗死 睡眠障碍 发生率 危险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湖南省4~16岁儿童睡眠障碍的流行学调查 被引量:18
15
作者 罗学荣 李雪荣 +2 位作者 万国斌 苏林雁 杨志伟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3期129-130,共2页
目的:了解湖南省4~16岁儿童睡眠障碍流行学资料。方法:对湖南省8644名4~16岁城乡儿童采用二阶段流行病学调查方法,以DSM-Ⅲ-R为诊断标准,调查湖南省城乡儿童,了解儿童睡眠障碍的患病率、分布特征,并用病例对照... 目的:了解湖南省4~16岁儿童睡眠障碍流行学资料。方法:对湖南省8644名4~16岁城乡儿童采用二阶段流行病学调查方法,以DSM-Ⅲ-R为诊断标准,调查湖南省城乡儿童,了解儿童睡眠障碍的患病率、分布特征,并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对有关危险因素进行探讨。结果:睡眠障碍总时点患病率为1.35%,农村患病率(2.01%)明显高于城市(0.98%),男性(1.35%)与女性(1.36%)无差异。42.73%患儿合并其他精神卫生问题,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与儿童睡眠障碍有关的危险因素依次为:不良的教养方式、精神病家族史、出生时异常及母孕期有害因素。结论:儿童睡眠障碍主要以梦魇,睡惊障碍为主,心理社会因素是其主要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行病学 危险因素 睡眠障碍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卒中后睡眠障碍研究进展 被引量:24
16
作者 白莹 张宁 王春雪 《中国卒中杂志》 2013年第5期407-411,共5页
卒中后睡眠障碍(post-stroke sleep disorders,PSSD)是一种常见但较少引起重视的卒中后并发症,其发生与疾病本身包括卒中部位、神经生物学及社会心理学因素相关。PSSD临床表现形式多样,需要结合相应的诊断标准及量表评估作出诊断,根据... 卒中后睡眠障碍(post-stroke sleep disorders,PSSD)是一种常见但较少引起重视的卒中后并发症,其发生与疾病本身包括卒中部位、神经生物学及社会心理学因素相关。PSSD临床表现形式多样,需要结合相应的诊断标准及量表评估作出诊断,根据具体情况制订相应的治疗策略,在临床实践中多采用药物及非药物综合治疗的方法。本文就PSSD的临床表现、流行病学、相关危险因素、诊断及治疗做一综述,以期为PSSD的诊疗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卒中 睡眠障碍 危险因素 诊断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军队人员厌世观念的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4
17
作者 占毅楠 张珵 +5 位作者 刘涛生 高淇 许惠静 江倩 张懿 汪作为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1303-1307,共5页
目的分析军队人员厌世观念的危险因素。方法采用整群抽样法,对某部官兵432人进行调查。采用自编一般信息调查问卷收集官兵的年龄、性别、户籍、父母关系、家庭经济状况、婚姻状况等信息,分别采用患者健康问卷(PHQ-9)、广泛性焦虑障碍量... 目的分析军队人员厌世观念的危险因素。方法采用整群抽样法,对某部官兵432人进行调查。采用自编一般信息调查问卷收集官兵的年龄、性别、户籍、父母关系、家庭经济状况、婚姻状况等信息,分别采用患者健康问卷(PHQ-9)、广泛性焦虑障碍量表(GAD-7)、失眠严重指数(ISI)量表、生活满意感量表(SWLS)、简版心理连续体(MHC-SF)量表调查部队官兵的抑郁、焦虑、主观睡眠质量、生活满意感和幸福感状况。采用PHQ-9第9个条目测量厌世观念,分析厌世观念与以上各因素的关系。结果与厌世观念相关的因素包括抑郁(r_(s)=0.285,P<0.01)、焦虑(r_(s)=0.245,P<0.01)、主观睡眠质量(r_(s)=0.117,P=0.016)、生活满意感(r_(s)=-0.181,P<0.01)、幸福感(r_(s)=-0.241,P<0.01)。logistic回归模型中包含抑郁(P=0.017)、幸福感(P=0.029)2个有效因子;幸福感在主观睡眠质量和厌世观念间存在完全中介效应,中介效应占总效应的66.37%。结论军队人员的抑郁程度越高、幸福感越低,产生厌世观念的可能性越高。主观睡眠质量差可能会降低幸福感,从而增加军队人员的厌世观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厌世观念 危险因素 抑郁 入睡和睡眠障碍 幸福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抽动障碍儿童成年预后影响因素的病例对照研究 被引量:8
18
作者 张思 范菲 +1 位作者 王思蒙 韩斐 《中国循证儿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448-452,共5页
背景抽动障碍(TD)起病于儿童期,部分病例在成年后仍有与抽动相关的损伤。目的了解TD患儿在成年后仍有抽动症状的比例,分析TD患儿成年预后的影响因素。设计病例对照研究。方法对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我院)儿科门诊诊断为TD、现已成... 背景抽动障碍(TD)起病于儿童期,部分病例在成年后仍有与抽动相关的损伤。目的了解TD患儿在成年后仍有抽动症状的比例,分析TD患儿成年预后的影响因素。设计病例对照研究。方法对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我院)儿科门诊诊断为TD、现已成年的、病历系统中有患儿家长联系电话的、初诊诊断时行YGTSS评分的患者进行电话随访,根据成年后是否仍有抽动症状分为病例组和对照组,基于自制的随访问卷行随访人群TD影响因素调查。问卷包括病历信息模块:性别、出生日期、联系电话、TD首发年龄、首发症状、初诊YGTSS评分;随访信息模块:儿童期呼吸道炎症病史、家庭教育方式、父母性格、TD家族史、共患病、中药治疗和辅助治疗、18岁以前停止治疗时是否有TD症状,成人期是否有TD相关症状(如有症状即行YGTSS评分)、与儿童期初诊病情对比、当前治疗情况、当前受教育程度。影响因素分析采用单因素分析和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主要观察指标TD患儿成年后仍有抽动症状的影响因素。结果534例TD患者完成电话随访,病例组262例(49.1%),对照组272例。儿童期治疗均以中药治疗为基础,结合西药等其他治疗。成年期随访时仍在接受治疗31例(11.8%)。病例组成年后病情较儿童期初诊时缓解、相似和加重占比分别为80.2%、6.5%和0.8%;成年后复发33例;YGTSS评分为轻、中和重度占比分别为93.1%、5.7%和1.2%。将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有统计学意义的自变量纳入成年预后影响因素的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儿童期停止治疗时有症状(OR=20.35,95%CI:12.30~33.68),有TD家族史(OR=3.54,95%CI:1.40~8.96),父母性格急躁易怒(OR=3.13,95%CI:1.74~5.64),儿童期初诊病情为中重度(OR=2.91,95%CI:1.79~4.75)和反复呼吸道炎症(OR=2.34,95%CI:1.41~3.86)均为TD患儿成年后仍有抽动症状的危险因素。结论儿童TD的成年期预后与TD家族史、儿童期初诊病情严重程度、儿童期停止治疗时是否伴抽动症状、儿童期是否伴反复呼吸道炎症及父母性格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抽动障碍 成年 预后 危险因素 儿童期治疗指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围绝经期睡眠障碍的研究现状 被引量:10
19
作者 何爱先 方芳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1741-1746,共6页
睡眠障碍是女性围绝经期主要的临床症状之一,表现为入睡困难、睡中易醒、早醒等,严重影响患者的身心健康和生活质量。围绝经期睡眠障碍的发生可由激素水平改变,血管舒缩症状,情绪障碍及患者本身的疾病状态等因素引起。笔者结合近年来相... 睡眠障碍是女性围绝经期主要的临床症状之一,表现为入睡困难、睡中易醒、早醒等,严重影响患者的身心健康和生活质量。围绝经期睡眠障碍的发生可由激素水平改变,血管舒缩症状,情绪障碍及患者本身的疾病状态等因素引起。笔者结合近年来相关文献报道,对围绝经期睡眠障碍的诱导因素和治疗现状进行了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围绝经期 睡眠障碍 诱导因素 药物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血压病与睡眠障碍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60
20
作者 朱伟芳 孙嘉曦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139-142,共4页
目的:以门诊患者为对象,研究高血压与睡眠障碍之间的相关性。方法:对2012年春季在上海市普陀区甘泉社区门诊就诊的患者进行随机抽样,设立高血压组和非高血压组,采用问卷形式调查一般情况、文化程度、婚姻家庭情况、既往史以及睡眠障碍... 目的:以门诊患者为对象,研究高血压与睡眠障碍之间的相关性。方法:对2012年春季在上海市普陀区甘泉社区门诊就诊的患者进行随机抽样,设立高血压组和非高血压组,采用问卷形式调查一般情况、文化程度、婚姻家庭情况、既往史以及睡眠障碍情况。统计高血压与睡眠障碍的相关性及相关危险因素。结果:本次研究共收集调查677例,男375例,女302例;高血压组457例,非高血压组220例。经年龄标化后,高血压组睡眠障碍发生率为65.34%,非高血压组睡眠障碍发生率为47.85%,高血压组睡眠障碍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体质量指数、高血压家族史、睡眠情况与高血压相关(P<0.01),睡眠障碍程度每升高1个级别,高血压患病率将增加1.39倍;同时,血压情况亦与睡眠障碍相关(P<0.01),血压每升高1个组别,睡眠障碍患病人数增加1.62倍。结论:通过对门诊人群初步研究调查,提示高血压与睡眠障碍相关,且睡眠障碍是高血压病的危险因素,同时血压值也与睡眠障碍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睡眠障碍 危险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