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昼夜节律系统与成人昼夜节律睡眠觉醒障碍 被引量:20
1
作者 付聪 于欢 陈云飞 《生理科学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35-40,共6页
昼夜节律是存在于所有生命体中、接近24小时的内源性生物节律。昼夜节律与社会或环境节律的长期不同步,会引起睡眠、情绪等一系列变化。本文阐述了昼夜节律系统与睡眠之间的联系,重点介绍成人昼夜节律睡眠觉醒障碍疾病的临床研究成果,... 昼夜节律是存在于所有生命体中、接近24小时的内源性生物节律。昼夜节律与社会或环境节律的长期不同步,会引起睡眠、情绪等一系列变化。本文阐述了昼夜节律系统与睡眠之间的联系,重点介绍成人昼夜节律睡眠觉醒障碍疾病的临床研究成果,以期加强临床医生对该病的认识和诊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昼夜节律 睡眠 昼夜节律睡眠觉醒障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昼夜节律失调性睡眠觉醒障碍的治疗策略 被引量:9
2
作者 吴伟 邓丽影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2021年第5期511-515,共5页
昼夜节律失调性睡眠觉醒障碍是一组由于昼夜节律失调而导致的睡眠觉醒紊乱,由于患者主诉入睡困难、早醒、日间思睡等常被误诊为失眠而误治。美国睡眠医学会(AASM)于2014年更新了诊断标准,2015年又发布了相关治疗指南。近年,多个国家发... 昼夜节律失调性睡眠觉醒障碍是一组由于昼夜节律失调而导致的睡眠觉醒紊乱,由于患者主诉入睡困难、早醒、日间思睡等常被误诊为失眠而误治。美国睡眠医学会(AASM)于2014年更新了诊断标准,2015年又发布了相关治疗指南。近年,多个国家发布了相关临床实践指南或共识。昼夜节律失调性睡眠觉醒障碍的治疗方法不同于常见的睡眠觉醒障碍,重点是采用非药物的方法调控昼夜节律,重置24 h睡眠觉醒的正常节律。本文重点介绍其治疗策略及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昼夜节律 睡眠觉醒障碍 光照 行为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深部电刺激术对帕金森病睡眠觉醒障碍的影响 被引量:3
3
作者 孔祥薇 商慧芳 宋伟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426-429,共4页
睡眠觉醒障碍是帕金森病(Parkinson disease,PD)常见的非运动症状,对PD患者生活质量影响较大[1]。PD患者睡眠觉醒障碍的发生与多巴胺能和非多巴胺能系统病变导致睡眠网络异常相关,而肌张力障碍、开关现象、异动症等运动并发症和常见的... 睡眠觉醒障碍是帕金森病(Parkinson disease,PD)常见的非运动症状,对PD患者生活质量影响较大[1]。PD患者睡眠觉醒障碍的发生与多巴胺能和非多巴胺能系统病变导致睡眠网络异常相关,而肌张力障碍、开关现象、异动症等运动并发症和常见的夜间幻觉、夜尿增多、焦虑、抑郁、疼痛等非运动症状都会影响患者的睡眠质量[1]。此外,抗帕金森病药物如多巴胺能受体激动剂、金刚烷胺等也可导致睡眠结构改变、加重失眠及日间嗜睡症状[2-3]。脑深部电刺激术(deep brain stimulation,DBS)是治疗中晚期PD的有效方法。DBS对PD患者运动症状的改善是确切的[4],然而对非运动症状睡眠觉醒障碍的改善作用尚不明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睡眠觉醒障碍 帕金森病 脑深部电刺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卒中后睡眠障碍及其信号分子变化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4
作者 张可灿 班玮康 +1 位作者 陈品秋 杨志宏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841-849,864,共10页
卒中后睡眠障碍(PSSDs)是卒中患者发病后首次出现并达到睡眠障碍诊断标准的临床综合征,可对患者情绪、认知及运动功能康复产生负面影响。PSSDs类型多样,主要引起卒中患者睡眠结构的改变,其发生、发展与神经递质、神经内分泌激素和炎症... 卒中后睡眠障碍(PSSDs)是卒中患者发病后首次出现并达到睡眠障碍诊断标准的临床综合征,可对患者情绪、认知及运动功能康复产生负面影响。PSSDs类型多样,主要引起卒中患者睡眠结构的改变,其发生、发展与神经递质、神经内分泌激素和炎症因子密切相关。充分认识PSSDs有助于临床诊疗,优化治疗方案,从而改善神经功能预后。作者从PSSDs的睡眠模式变化、类型及其信号分子变化的角度进行文献复习,旨在为临床诊疗和深入研究PSSDs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卒中后睡眠障碍 睡眠觉醒障碍 睡眠分期 神经递质 细胞因子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睡眠障碍对脑血管病的影响 被引量:5
5
作者 薛蓉 张轩 《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659-662,共4页
睡眠是机体调整并恢复正常生理功能的重要过程,睡眠障碍可增加脑血管病风险。本文概述临床常见睡眠障碍亚型对脑血管病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为脑血管病的预防与治疗提供新的靶点。
关键词 睡眠觉醒障碍 脑血管障碍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睡眠障碍与高血压相关研究热点与趋势分析 被引量:26
6
作者 宋海齐 王莉斐 +5 位作者 吴淼淼 姚易 向友茂 杨荣 袁波 廖晓阳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4期1674-1680,共7页
背景高血压作为最常见的慢性病,其影响因素众多。近年来睡眠医学高速发展,众多研究聚焦于探究睡眠障碍与高血压的关系。然而,睡眠障碍与高血压相关研究仍存在许多不足,且目前尚无探索睡眠障碍与高血压关系相关研究热点的文献计量学文章... 背景高血压作为最常见的慢性病,其影响因素众多。近年来睡眠医学高速发展,众多研究聚焦于探究睡眠障碍与高血压的关系。然而,睡眠障碍与高血压相关研究仍存在许多不足,且目前尚无探索睡眠障碍与高血压关系相关研究热点的文献计量学文章。目的探索并总结睡眠障碍与高血压相关领域的研究热点和趋势。方法文献检索来源Web of Science核心数据库,主题词为“高血压”和“睡眠障碍”“失眠”“睡眠剥夺”“睡眠破碎”“短时睡眠”,检索时间为建库至2021-06-30。使用CiteSpace 5.7.R5W对纳入文献进行可视化分析。结果本文共纳入文献4589篇,睡眠障碍和高血压关系的文献数量总体呈增长趋势,发文量最多的年份是2018年,2011年起发文量增长速度有所提高。近10年的相关文献出现频率最高的10个关键词分别为高血压、血压、患病率、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OSA)、危险因素、睡眠、心血管疾病、气道正压、肥胖、失眠。聚类标签分别为:睡眠时间、睡眠质量、睡眠呼吸紊乱、OSA、睡眠呼吸暂停、失眠、压力、睡眠、流行病学、心力衰竭、症状。对关键词聚类图谱结果进行进一步分析发现,近10年睡眠障碍与高血压相关主要研究方向分别是:(1)睡眠呼吸紊乱,尤其是OSA与高血压的关系;(2)睡眠时间与血压的关系;(3)睡眠质量与血压的关系。突现关键词被引频次最高的文献主要是对睡眠呼吸障碍、OSA和短时睡眠的研究。REDLINE是发文量最大的作者,围绕其形成了最大的作者集团。发文量最大的国家是美国,机构是匹兹堡大学。结论睡眠障碍和高血压关系的关注度总体呈增长趋势。2011年与2018年该领域研究热点出现了较大变化。OSA和睡眠时间对高血压的影响是关注度最高的热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睡眠障碍 高血压 睡眠觉醒障碍 睡眠时间 文献计量学 研究热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觉醒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与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的研究 被引量:6
7
作者 嵇朋 寇启星 +2 位作者 孟凡超 孙根 李小刚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1192-1194,共3页
目的探讨觉醒型脑卒中(WUS)与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S)之间的关系。方法纳入147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根据发病时间分为WUS组43例及非觉醒型脑卒中(NWUS)组104例,患者均行多导睡眠监测,用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危险因素。结果WU... 目的探讨觉醒型脑卒中(WUS)与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S)之间的关系。方法纳入147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根据发病时间分为WUS组43例及非觉醒型脑卒中(NWUS)组104例,患者均行多导睡眠监测,用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危险因素。结果WUS组中重度OSAS比例(62.8%vs 39.4%,P=0.011),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HI,24.7(5.9,45.1)次/h vs 12.7(5.3,32.9)次/h,P=0.031]和LDL水平明显高于NWUS组(P<0.05)。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中重度OSAS(OR=3.099,95%CI:1.628~15.288,P=0.011)、AHI(OR=1.371,95%CI:1.203~1.561,P=0.007)是WUS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WUS患者中重度OSAS发生率高,且中重度OSAS是WUS的独立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卒中 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 睡眠觉醒障碍 动脉粥样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睡眠障碍与常见神经系统疾病的关系 被引量:44
8
作者 侯博宇 范鹰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329-331,共3页
人一生中大约有1/3的时间在睡眠中度过。睡眠是生物进化过程中最基本的生命过程,睡眠与觉醒维系生命现象的规律性变化。较高的睡眠质量不仅可以促进神经细胞功能恢复至正常,还可以增加神经细胞之间的联系。阿尔茨海默病、帕金森病、脑... 人一生中大约有1/3的时间在睡眠中度过。睡眠是生物进化过程中最基本的生命过程,睡眠与觉醒维系生命现象的规律性变化。较高的睡眠质量不仅可以促进神经细胞功能恢复至正常,还可以增加神经细胞之间的联系。阿尔茨海默病、帕金森病、脑卒中、脑白质疏松等神经系统疾病患者常以睡眠障碍为主诉到医院就诊,也有在患有神经系统疾病后新出现了睡眠障碍,所以,对临床医师而言,了解睡眠、睡眠障碍及其与常见神经系统疾病的关系就显得尤为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睡眠觉醒障碍 神经系统疾病 睡眠 快速眼运动 细胞增殖 阿尔茨海默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帕金森病睡眠障碍与认知功能障碍关系研究进展 被引量:5
9
作者 周传彬 尹雷 徐忠 《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142-146,共5页
睡眠障碍和认知功能障碍是帕金森病的常见非运动症状,不同类型睡眠障碍与认知功能障碍之间存在密切联系,但目前对其病理生理学机制尚不明确。本文拟对帕金森病睡眠障碍的病理生理学机制以及不同类型睡眠障碍与认知功能障碍之间的关系进... 睡眠障碍和认知功能障碍是帕金森病的常见非运动症状,不同类型睡眠障碍与认知功能障碍之间存在密切联系,但目前对其病理生理学机制尚不明确。本文拟对帕金森病睡眠障碍的病理生理学机制以及不同类型睡眠障碍与认知功能障碍之间的关系进行综述,以期实现对帕金森病睡眠障碍的早识别、早诊断、早干预,达到延缓认知功能减退、改善生活质量之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帕金森病 睡眠觉醒障碍 认知障碍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性低度炎症与睡眠障碍研究进展 被引量:12
10
作者 刘引 汤永红 +1 位作者 翟锦霞 邱媛 《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674-677,共4页
睡眠障碍可导致持续性免疫反应,激活相关信号转导通路,使机体处于低度炎症状态,是一种促炎因子水平升高但尚未引起浸润组织损伤或功能障碍的状态。长期持续性慢性低度炎症可促进睡眠障碍的发生发展。本文综述慢性低度炎症与睡眠障碍研... 睡眠障碍可导致持续性免疫反应,激活相关信号转导通路,使机体处于低度炎症状态,是一种促炎因子水平升高但尚未引起浸润组织损伤或功能障碍的状态。长期持续性慢性低度炎症可促进睡眠障碍的发生发展。本文综述慢性低度炎症与睡眠障碍研究进展,为睡眠障碍治疗探寻新的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睡眠觉醒障碍 炎症 免疫系统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帕金森病患者血清胆红素与睡眠障碍相关分析 被引量:2
11
作者 范咏言 李晓欢 +3 位作者 马建军 杨大伟 梁可可 石小雪 《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723-729,共7页
目的 探讨帕金森病患者血清胆红素与睡眠障碍的相关性。方法 纳入2021年10月至2022年10月河南省人民医院收治的79例帕金森病患者以及性别、年龄相匹配的77例对照者,采用统一帕金森病评价量表第三部分(UPDRSⅢ)评价运动症状、改良Hoehn-Y... 目的 探讨帕金森病患者血清胆红素与睡眠障碍的相关性。方法 纳入2021年10月至2022年10月河南省人民医院收治的79例帕金森病患者以及性别、年龄相匹配的77例对照者,采用统一帕金森病评价量表第三部分(UPDRSⅢ)评价运动症状、改良Hoehn-Yahr分期评价疾病严重程度、快速眼动睡眠期行为障碍问卷香港版(RBDQ-HK)评价快速眼动睡眠期行为障碍严重程度、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评价睡眠质量、Epworth嗜睡量表(ESS)评价日间过度思睡,测定血清总胆红素、间接胆红素和直接胆红素水平。结果 根据改良Hoehn-Yahr分期分为早期帕金森病组(47例)和中晚期帕金森病组(32例),两组总胆红素(Z=4.988,P=0.000;Z=3.917,P=0.000)、间接胆红素(Z=4.860,P=0.000;Z=3.827,P=0.000)、直接胆红素(Z=4.054,P=0.000;Z=3.468,P=0.002)均低于对照组。相关分析结果显示,帕金森病患者血清总胆红素与PSQI评分(r=-0.310,P=0.006)和ESS评分(r=-0.254,P=0.027)呈负相关关系;间接胆红素与PSQI评分呈负相关关系(r=-0.284,P=0.013);直接胆红素与RBDQ-HK评分(r=-0.244,P=0.034)、PSQI评分(r=-0.288,P=0.012)和ESS评分(r=-0.295,P=0.010)呈负相关。结论帕金森病患者血清胆红素水平降低,推测其可能是帕金森病的潜在发病机制,且胆红素水平越低、帕金森病患者睡眠障碍越严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帕金森病 睡眠觉醒障碍 胆红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卒中患者的基础睡眠卫生管理探讨 被引量:2
12
作者 芮茗 《中国卒中杂志》 2022年第11期1271-1275,共5页
卒中和睡眠-觉醒障碍是常见的神经系统疾病,可同时发生,并互为危险因素。卒中的主要预防措施包括对危险因素的管理,对于睡眠-觉醒障碍,除药物治疗外,基础睡眠卫生管理也是不可或缺的管理措施。卒中患者的基础睡眠卫生管理主要有醒后卫... 卒中和睡眠-觉醒障碍是常见的神经系统疾病,可同时发生,并互为危险因素。卒中的主要预防措施包括对危险因素的管理,对于睡眠-觉醒障碍,除药物治疗外,基础睡眠卫生管理也是不可或缺的管理措施。卒中患者的基础睡眠卫生管理主要有醒后卫生管理、入睡卫生管理、睡眠环境管理、精神卫生管理和睡眠习惯改善等。实施基础睡眠卫生管理可提高卒中的治疗效果和患者的生活质量。在卒中患者的基础睡眠卫生管理的实践中,还可以早期发现与卒中相关的睡眠-觉醒异常现象,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早康复。探讨卒中患者的睡眠卫生管理方法虽然具有很大的挑战性,但在神经和睡眠医学领域中具有重要的科研价值。现阶段进行的初级小结可为今后卒中的睡眠卫生管理方法的制定做一个探索性的准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卒中 睡眠-觉醒障碍 失眠 睡眠卫生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临床脑电图技术发展历程与前沿展望
13
作者 于淼 刘秀云 岳伟 《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063-1070,共8页
脑电图是神经科学领域重要的科研和诊断工具,可以直观监测并记录脑组织神经元群的电活动。凭借无创性、便捷性、实时性和连续性等优势,脑电图技术历经百年发展与革新。随着计算机技术和多模态成像技术的发展以及跨学科的融合,脑电图技... 脑电图是神经科学领域重要的科研和诊断工具,可以直观监测并记录脑组织神经元群的电活动。凭借无创性、便捷性、实时性和连续性等优势,脑电图技术历经百年发展与革新。随着计算机技术和多模态成像技术的发展以及跨学科的融合,脑电图技术在癫痫、睡眠障碍和重症监护等多领域具有重要应用价值。本文回顾临床脑电图技术的百年发展历程,综述脑电图技术的临床应用,展望发展前沿,旨在提高临床对脑电图技术的理解和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电描记术 癫痫 睡眠觉醒障碍 危重病人医疗 医学史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种衰弱评估工具对老年射血分数保留的心力衰竭患者全因死亡的预测水平比较 被引量:8
14
作者 尚葛础 刘科卫 +2 位作者 曹剑 王潇永 高燕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1258-1261,共4页
目的 应用老年综合评估的衰弱指数(FI-CGA)、临床衰弱量表(CFS)、衰弱筛查量表(FRAIL)3种衰弱评估工具对老年射血分数保留的心力衰竭(HFpEF)患者进行衰弱评估及对全因死亡的预测水平比较。方法 选取2021年1月至2022年3月在解放军第九六... 目的 应用老年综合评估的衰弱指数(FI-CGA)、临床衰弱量表(CFS)、衰弱筛查量表(FRAIL)3种衰弱评估工具对老年射血分数保留的心力衰竭(HFpEF)患者进行衰弱评估及对全因死亡的预测水平比较。方法 选取2021年1月至2022年3月在解放军第九六〇医院全科医学科住院的老年HFpEF患者201例,根据患者≥90 d是否发生全因死亡分为生存组145例与死亡组56例。收集患者的临床信息,使用FI-CGA、CFS与FRAIL 3种衰弱评估量表进行分析,结合≥90 d全因死亡的终点事件,采用多因素Cox回归分析与受试者工作曲线比较3种评估量表对结局事件的预测水平。结果 与生存组比较,死亡组的年龄、男性、1年内体质量下降≥5 kg、睡眠障碍、大小便失禁、失落、焦虑、多重用药数量>5种及合并疾病>5种的比例显著升高(P<0.05,P<0.01)。FI-CGA、CFS、FRAIL 3种衰弱量表评估显示,衰弱比例分别为45.3%、44.3%、43.3%,2组3种评估量表比较有显著差异(P<0.01)。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显示,调整年龄、性别、多重用药数量及合并疾病数量后,3种评估量表显示衰弱与死亡结局事件有显著相关性,FI-CGA、CFS、FRAIL 3种量表评估衰弱HR值及95%CI分别为11.88(2.15~65.63,P=0.005)、21.48(3.60~128.12,P=0.001)、16.41(2.73~98.67,P=0.002)。结论 衰弱与老年HFpEF患者死亡具有相关性,FI-CGA、CFS、FRAIL 3种衰弱评估量表均可预测死亡,CFS的预测效果更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蛋白质能量营养不良 每搏输出量 心力衰竭 睡眠觉醒障碍 死亡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丘脑卒中伴嗜睡患者血浆下丘脑分泌素和白细胞介素-17含量变化
15
作者 田倩倩 崔林阳 薛蓉 《中国卒中杂志》 2015年第1期22-26,共5页
目的了解急性丘脑卒中伴嗜睡患者血浆中下丘脑分泌素(hypocretin,Hcrt)及白细胞介素-17(interleukin 17,IL-17)的变化,探索丘脑卒中炎性反应的发生机制。方法选择2013年3月-2014年3月在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神经内科住院的经头颅影像... 目的了解急性丘脑卒中伴嗜睡患者血浆中下丘脑分泌素(hypocretin,Hcrt)及白细胞介素-17(interleukin 17,IL-17)的变化,探索丘脑卒中炎性反应的发生机制。方法选择2013年3月-2014年3月在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神经内科住院的经头颅影像学检查证实的急性丘脑卒中的患者34例为研究对象,按有无嗜睡的发生将其分为丘脑卒中伴嗜睡组(18例)和丘脑卒中不伴嗜睡组(16例),检测两组患者血浆中Hcrt、IL-17水平的差异,观察比较急性期丘脑卒中睡眠障碍血浆中Hcrt和炎性因子的改变。结果丘脑卒中伴嗜睡组Hcrt水平较不伴嗜睡组增高,P=0.001。丘脑卒中伴嗜睡组IL-17水平较不伴嗜睡组增高,P=0.001。结论 Hcrt可能是丘脑卒中后睡眠-觉醒障碍的一个敏感的生化指标,IL-17可能参与了急性丘脑卒中睡眠障碍炎性病理机制的发生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丘脑 卒中 下丘脑分泌素 白细胞介素 睡眠-觉醒障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失眠相关量表汉化及开发现状 被引量:12
16
作者 罗鑫 苑成梅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1436-1444,共9页
失眠障碍是最常见的睡眠-觉醒障碍,长期失眠对个体的身心健康有严重的负面影响。选择恰当的测量工具作为失眠的评价指标,对于科研和临床工作者而言尤为重要。国际上已存在多个常用的失眠评估量表,包括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ittsburgh Sle... 失眠障碍是最常见的睡眠-觉醒障碍,长期失眠对个体的身心健康有严重的负面影响。选择恰当的测量工具作为失眠的评价指标,对于科研和临床工作者而言尤为重要。国际上已存在多个常用的失眠评估量表,包括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ittsburgh Sleep Quality Index,PSQI)、失眠严重程度指数(Insomnia Severity Index,ISI)等,这些量表广泛应用于评估失眠症状和睡眠质量,为研究者和临床医师提供了可靠的量化工具。除了常规的失眠评估量表,部分量表从睡眠的认知、睡眠卫生、不同人群睡眠情况的角度进行评估。在国内,学者们积极开发适用于中国人群的失眠评估工具,其中也包含针对特殊人群的睡眠评估。此外,还开发了一些具有中医特色的失眠评估量表,以满足国内对于中西医结合治疗的需求。研究者在量表的编制过程中,需要明确量表开发的目的,选择合适的心理测量学方法,并注重量表的可靠性和有效性;同时,开发能够区分失眠亚型的量表,并加强失眠相关量表的多样性。该文对失眠相关量表的汉化及开发现状进行了总结,并对现有量表提出了评价及未来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失眠量表 睡眠质量 睡眠-觉醒障碍 失眠评估 睡眠状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