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慢波睡眠与癫痫患者认知功能关系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9
1
作者 鲁珊珊 徐娟娟 吴丙云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8期106-109,共4页
睡眠是维持正常人认知功能的重要条件。睡眠剥夺,特别是慢波睡眠剥夺,可导致正常人认知功能障碍,如学习记忆障碍。目前认为,慢波睡眠主要通过氧化应激激活以及改变神经递质分泌、海马区电活动、突触稳态等途径影响正常人的认知功能状态... 睡眠是维持正常人认知功能的重要条件。睡眠剥夺,特别是慢波睡眠剥夺,可导致正常人认知功能障碍,如学习记忆障碍。目前认为,慢波睡眠主要通过氧化应激激活以及改变神经递质分泌、海马区电活动、突触稳态等途径影响正常人的认知功能状态。认知功能障碍是癫痫患者常见的伴随症状之一,而癫痫患者中大部分存在睡眠结构紊乱,特别是慢波睡眠比例降低。因此,癫痫患者的认知功能状态亦可能与慢波睡眠有关,其机制可能与慢波睡眠时异常慢波放电导致大脑网络受抑制或中断有关。癫痫发作时常伴有异常慢波的出现,其异常放电激活大脑网络,导致患者出现认知功能障碍,而慢波睡眠异常亦可损害认知功能状态,目前对三者间的相互作用具体机制并不完全清楚,尚需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癫痫 睡眠 认知 学习记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儿童癫痫伴慢波睡眠期持续棘慢波综合征临床特征及预后 被引量:3
2
作者 肖静 刘丽英 +1 位作者 伍妘 陈春红 《山东医药》 CAS 2012年第32期4-7,共4页
目的加强对癫痫伴慢波睡眠期持续棘慢波(CSWS)临床、脑电图特征的认识,强调早期诊断及治疗的重要性。方法回顾性分析5例CSWS患者临床、脑电图特征及治疗情况,并对患者进行6个月~1.5 a随访。结果 5例患者,男3例、女2例,癫痫起病年龄1岁... 目的加强对癫痫伴慢波睡眠期持续棘慢波(CSWS)临床、脑电图特征的认识,强调早期诊断及治疗的重要性。方法回顾性分析5例CSWS患者临床、脑电图特征及治疗情况,并对患者进行6个月~1.5 a随访。结果 5例患者,男3例、女2例,癫痫起病年龄1岁1个月~7岁8个月。2例存在脑部静止性病变,3例头影像学未见异常。4例患者以夜间发作首发,1例以清醒期全面强直阵挛发作起病,逐渐出现全面性脑功能减退,脑电图具备特征性慢波睡眠期持续性放电。4例在激素治疗3个月后临床症状及脑电图明显改善,1例激素治疗6个月后复发。结论 CSWS早期表现不典型,早期诊断及激素治疗可改善患者认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癫痫伴睡眠期持续棘综合征 儿童 脑电图 临床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最佳休息情况下和打盹时慢波睡眠的超日节律
3
作者 Ohua T 《四川生理科学杂志》 1989年第3期48-48,共1页
一些研究人员报导了延长睡眠或暂时隔离情况下男性慢波睡眠的超日节律。我们研究了绝对卧床休息和小睡情况下慢波睡眠的超日节律。实验1:四个正常人(年龄25~26岁),绝对卧床休息每天19.5h,每餐前后允许室内自由活动1—1.5h。使用多道睡... 一些研究人员报导了延长睡眠或暂时隔离情况下男性慢波睡眠的超日节律。我们研究了绝对卧床休息和小睡情况下慢波睡眠的超日节律。实验1:四个正常人(年龄25~26岁),绝对卧床休息每天19.5h,每餐前后允许室内自由活动1—1.5h。使用多道睡眠描记器连续记录7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睡眠 日节律 绝对卧床休息 描记器 延迟期 昼夜节律 睡眠时间 导生 大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睡眠对婴幼儿学习的记忆巩固作用 被引量:1
4
作者 彭芝琳 郑若颖 +1 位作者 胡晓晴 张丹丹 《心理科学进展》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87-299,共13页
睡眠依赖性记忆巩固指在睡眠期间,大脑对新学习的信息或技能进行重新处理和加强,从而使记忆更加稳定和持久的过程。睡眠在将新习得的信息巩固到稳定的长时记忆的过程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记忆类型不同,睡眠依赖性记忆巩固的作用也有所... 睡眠依赖性记忆巩固指在睡眠期间,大脑对新学习的信息或技能进行重新处理和加强,从而使记忆更加稳定和持久的过程。睡眠在将新习得的信息巩固到稳定的长时记忆的过程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记忆类型不同,睡眠依赖性记忆巩固的作用也有所不同。同时,睡眠的不同阶段和特征对不同类型记忆巩固的影响也有差异。在成人研究的基础上,近年的婴幼儿研究发现,即使在个体发展的早期阶段,睡眠也具有记忆巩固的重要作用。在学习后经历睡眠的婴幼儿与那些没有经历睡眠的控制组相比,学习效果显著提高、可以更好更快地解决问题。婴幼儿在睡眠时,海马、内侧颞叶等与记忆有关的脑区会显著激活,睡眠纺锤波、慢波等脑电特征与婴幼儿记忆巩固效果相关。从陈述性记忆和程序性记忆两种不同的记忆类型入手,介绍婴幼儿睡眠依赖性记忆巩固的行为和脑研究的进展,帮助掌握睡眠对婴幼儿学习的记忆巩固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婴幼儿 睡眠 记忆巩固 睡眠慢波 睡眠纺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睡眠研究若干现代理论问题 被引量:19
5
作者 刘世熠 《心理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3期299-306,共8页
最近十年间睡眠研究日益引起全世界的重视,除我国等纷纷建立“睡眠研究会”外,并新 建“亚洲睡眠研究会”和“世界睡眠研究联合会”。本文探讨睡眠研究的若干现代理论问题,其 中包括睡眠的核心是深度慢波睡眠问题,睡眠如何受制于“2... 最近十年间睡眠研究日益引起全世界的重视,除我国等纷纷建立“睡眠研究会”外,并新 建“亚洲睡眠研究会”和“世界睡眠研究联合会”。本文探讨睡眠研究的若干现代理论问题,其 中包括睡眠的核心是深度慢波睡眠问题,睡眠如何受制于“24-h昼夜节律”,异相睡眠和觉醒 的比较分析,世界范围内重新评价午睡的重要性,临床睡眠疾患及其对策和介诏内源性促眠物质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度睡眠 昼夜节律 午睡 睡眠临床 睡眠物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环境对睡眠的影响 被引量:18
6
作者 张宇峰 《暖通空调》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55-64,共10页
通过对近50年研究文献的综述,系统梳理了热环境对睡眠影响的基本认识。寝具是热环境影响睡眠的重要因素,睡眠状态热中性温度与寝具总热阻成反比。寝具总热阻较小时,冷、热刺激均对睡眠有干扰,主要表现为觉醒时长增加,SWS(慢波睡眠)和REM... 通过对近50年研究文献的综述,系统梳理了热环境对睡眠影响的基本认识。寝具是热环境影响睡眠的重要因素,睡眠状态热中性温度与寝具总热阻成反比。寝具总热阻较小时,冷、热刺激均对睡眠有干扰,主要表现为觉醒时长增加,SWS(慢波睡眠)和REM(快速眼动)睡眠时长缩短,且冷刺激的干扰比热刺激强烈。通过被子和睡衣调整,睡眠质量可在较宽的低温范围内保持不变,对应的床气候热中性温度稳定。平均辐射温度和空气温度共同作用于床气候温度。高湿会进一步加强高温对睡眠的影响,气流可明显改善高温高湿下的睡眠质量。热刺激的影响集中在SWS为主的睡眠前半段,而冷刺激的影响集中在REM睡眠为主的睡眠后半段。小幅中性-冷变温可提高睡眠质量,小幅中性-热变温和大幅中性-热阶跃升温对睡眠无显著影响。通过热环境调节体核温度和皮肤温度对睡眠质量有一定影响。夏季比其他季节的睡眠质量差,较冷季节提高室内空气温度和平均辐射温度有助于睡眠,远端部位的皮肤温度与睡眠/清醒作息存在较好的对应关系。为进一步的研究提供了建议和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环境 睡眠质量 快速眼动睡眠 睡眠 寝具总热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睡眠脑机制的探讨 被引量:7
7
作者 刘世熠 《心理学报》 1982年第1期19-28,共10页
睡眠和梦被认为是宇宙的奥秘之一。虽然自远古以来,人们一直对占据人类生活1/3左右的睡眠现象发生广泛的兴趣,但直到现在我们对“人(动物)为什么要睡眠?”仍知道得很少(Rechtschaffeffen 1979,Webb 1977等)。
关键词 睡眠 异相睡眠 兴趣 觉醒 意识 动物 化学物质 脑机制 探讨 WEB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类睡眠的个体发生和发展
8
作者 李德明 《心理科学进展》 1985年第2期59-63,共5页
睡眠现象是一个涉及面很广的研究课题。这项工作的开展是很重要的,因为,这不仅是对睡眠个体发生和发展的描述,而且涉及到睡眠与脑的发育和衰老之间的关系,同时还涉及到对睡眠功能和机理的探讨。本文对有关人类睡眠个体发生和发展的研究... 睡眠现象是一个涉及面很广的研究课题。这项工作的开展是很重要的,因为,这不仅是对睡眠个体发生和发展的描述,而且涉及到睡眠与脑的发育和衰老之间的关系,同时还涉及到对睡眠功能和机理的探讨。本文对有关人类睡眠个体发生和发展的研究作一些介绍和探讨。一、人类睡眠的个体发生和婴儿的睡眠业已知道,与睡眠在种族演化上发生很早的现象相似,人类睡眠的个体发生也在很早的时候出现。研究表明,人类胎儿在妊娠24—36周出现明显的觉醒和睡眠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睡眠状态 个体发生 睡眠时间 睡眠 婴幼儿 人类 婴儿 老年人 觉醒状态 生长发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睡眠剥夺的心理生理影响
9
作者 李德明 《心理科学进展》 1983年第2期24-31,共8页
睡眠和觉醒是生命活动所必须的两个相互转化的过程。业已发现睡眠现象广泛存在于人类、哺乳类、鸟类、两栖、乃至鱼类。睡眠现象既是必不可少的,又是广泛存在的,因而我们不准理解为什么对睡眠的探讨和解释自古以来一直是富有吸引力的课... 睡眠和觉醒是生命活动所必须的两个相互转化的过程。业已发现睡眠现象广泛存在于人类、哺乳类、鸟类、两栖、乃至鱼类。睡眠现象既是必不可少的,又是广泛存在的,因而我们不准理解为什么对睡眠的探讨和解释自古以来一直是富有吸引力的课题之一。然而,睡眠是一种相当复杂的生命现象,迄今为止对睡眠的本质仍然了解得很不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睡眠剥夺 异相睡眠 生理影响 睡眠 实验研究 正常成年人 精神分裂症患者 心理影响 动物 两种类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源性睡眠肽的探论
10
作者 李德明 《心理科学进展》 1986年第2期55-57,共3页
本世纪五十年代发现睡眠包括两种类型的事实业已得到公认。这两类睡眠是慢波睡眠(SWS)和快波睡眠(FWS),通常前者还可称作非快眼动睡眠(NREMS)或同步睡眠,后者还可称作快眼动睡眠(REMS)或异相睡眠(PS)。成年人的慢波睡眠又包括4个分期。... 本世纪五十年代发现睡眠包括两种类型的事实业已得到公认。这两类睡眠是慢波睡眠(SWS)和快波睡眠(FWS),通常前者还可称作非快眼动睡眠(NREMS)或同步睡眠,后者还可称作快眼动睡眠(REMS)或异相睡眠(PS)。成年人的慢波睡眠又包括4个分期。慢波1期的EEG特点是α波降低并呈现若干θ波;慢波2期在θ活动的背景上呈现σ梭形波“K-复合体”波;慢波3和4期的特征是高振幅的δ波,差异是4期的δ波指数较3期更高。快波睡眠的EEG特征与觉醒时相似。两类睡眠是哺乳类普遍具有的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相睡眠 内源性 快眼动睡眠 睡眠 睡眠 睡眠物质 五十年代 化学物质 两种类型 脑脊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睡眠对恐惧学习的影响及其认知神经机制 被引量:2
11
作者 张婕 张火垠 +1 位作者 李红 雷怡 《心理科学进展》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631-640,共10页
睡眠问题可能会诱发恐惧相关情绪障碍(焦虑、创伤性应激障碍、恐怖症等),研究睡眠影响恐惧学习的认知神经机制,有助于增强对恐惧相关情绪障碍的预测、诊断和治疗。以往研究表明睡眠剥夺影响恐惧习得和消退主要是通过抑制vmPFC活动,阻碍... 睡眠问题可能会诱发恐惧相关情绪障碍(焦虑、创伤性应激障碍、恐怖症等),研究睡眠影响恐惧学习的认知神经机制,有助于增强对恐惧相关情绪障碍的预测、诊断和治疗。以往研究表明睡眠剥夺影响恐惧习得和消退主要是通过抑制vmPFC活动,阻碍其与杏仁核的功能连接,从而导致恐惧习得增强或是消退学习受损。进一步研究发现睡眠不同阶段对恐惧学习相关脑区有独特的影响:剥夺(缺乏)快速眼动睡眠会抑制vmPFC活动、增强杏仁核、海马激活,导致恐惧习得增强,消退学习受损,此外边缘皮层的功能连接减少破坏了记忆巩固(恐惧记忆和消退记忆);而慢波睡眠主要与海马变化有关,慢波睡眠期间进行目标记忆重激活可促进恐惧消退学习。未来研究需要增加睡眠影响恐惧泛化的神经机制研究、及昼夜节律中断对恐惧消退的影响,以及关注动物睡眠研究向人类睡眠研究转化中存在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恐惧习得 恐惧泛化 恐惧消退 快速眼动睡眠 睡眠 睡眠剥夺 睡眠障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睡眠和记忆相互作用的生理基础 被引量:3
12
作者 房季冬 《心理学报》 1984年第2期223-230,共8页
生活经验告诉我们,充足的睡眠对于学习和记忆是十分重要的。业已了解,在睡眠过程中,已经记住的内容很少遗忘。众所周知,记忆和睡眠这些活动是有生理基础的。更引人注目的是,记忆和睡眠的相互作用同样可以找到生理学方面的证据。一方面。
关键词 相互作用 生理基础 快眼动睡眠 生理学 生活经验 证据 儿茶酚胺 睡眠 被动回避反应 中枢神经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睡眠发生机制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3
作者 孙士春 《菏泽医学专科学校学报》 1990年第1期51-53,共3页
1973年,Meddis报导,一位70多岁的欧州妇女每天睡眠只有52分钟,身体及精神状态都正常,这是迄今为止文献报导睡眠时间最短的人。但这只是个别现象,一般人睡眠约占人生的三分之一时间,以我国人口平均寿命69.5岁(1989年10月国家统计局公布)... 1973年,Meddis报导,一位70多岁的欧州妇女每天睡眠只有52分钟,身体及精神状态都正常,这是迄今为止文献报导睡眠时间最短的人。但这只是个别现象,一般人睡眠约占人生的三分之一时间,以我国人口平均寿命69.5岁(1989年10月国家统计局公布)计,平均每人一生中的睡眠时间总计为22年。睡眠是人体重要的生理活动,睡眠的生理意义是不言而喻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睡眠促进因子 睡眠诱导肽 睡眠 睡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睡眠缺乏易致2型糖尿病 被引量:1
14
《中学生数理化(高二数学、高考数学)》 2008年第3X期87-87,共1页
参赛说明:为了配合同学们全程备考,培养同学们对高考的感悟能力,本刊举办"我命高考题"活动.每期为同学们提供一则背景材料,请根据材料命制2道理综试题(包括解答过程),于3月30日前寄本刊编辑部赵平收.来信请在信封左下角注上&q... 参赛说明:为了配合同学们全程备考,培养同学们对高考的感悟能力,本刊举办"我命高考题"活动.每期为同学们提供一则背景材料,请根据材料命制2道理综试题(包括解答过程),于3月30日前寄本刊编辑部赵平收.来信请在信封左下角注上"我命高考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睡眠 睡眠 高考题 感悟能力 平收 血糖调节 葡萄糖代谢 正常葡萄糖 葡萄糖水平 下角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头悬梁、锥刺股”真的有益学习吗?——睡眠中的脑与记忆
15
作者 吴美云 张语轩 《教育家》 2020年第8期69-70,共2页
睡觉时大脑在干什么?睡眠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它不仅可以帮助我们恢复精神、消除疲劳,且已有大量研究表明,睡眠过程中存在主动的学习过程,特别是记忆的巩固和增强。人类进入睡眠时,脑干网状结构阻断了丘脑向皮层的投射(... 睡觉时大脑在干什么?睡眠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它不仅可以帮助我们恢复精神、消除疲劳,且已有大量研究表明,睡眠过程中存在主动的学习过程,特别是记忆的巩固和增强。人类进入睡眠时,脑干网状结构阻断了丘脑向皮层的投射(感觉信息的主要上升通路),甚至阻断了不通过丘脑的嗅觉通路,导致脑对外界感知的主要通道被"关闭",脑活动水平显著降低,只有听觉通道还保持功能性活动,承担着睡眠中的"环境监测和安全警戒"任务,脑电记录显示睡眠中大脑可以分辨不同的声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快速眼动睡眠 睡眠 睡眠剥夺 纺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梦的浅议
16
作者 刘美涓 《安庆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86年第1期48-51,共4页
梦是伴随着人类生命的生理、心理现象。人人做梦,夜夜做梦。如果一个人每日能有八小时正常睡眠,其中大约有90分钟到120分钟在做梦,这样,人的一生中大约有十分之一的时间是在梦中度过的。做梦与人生关系之密切是不言自明的。因此,研究梦... 梦是伴随着人类生命的生理、心理现象。人人做梦,夜夜做梦。如果一个人每日能有八小时正常睡眠,其中大约有90分钟到120分钟在做梦,这样,人的一生中大约有十分之一的时间是在梦中度过的。做梦与人生关系之密切是不言自明的。因此,研究梦,并对它作出科学的解释,是意识领域中一个不可忽视的课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梦境 欲望 睡眠 弗洛伊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疫情下的身心健康:睡一个好觉的重要性
17
作者 胡晓晴 李馨 《教育家》 2020年第16期66-67,共2页
新冠病毒在全球肆虐,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很大变化。对抗因疫情给我们带来的负面情绪,保护我们的心理健康,有一种非常有效,却也是最容易被忽略的策略:睡个好觉。一位睡眠研究者曾经说过,如果睡眠不是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那么睡眠的存在... 新冠病毒在全球肆虐,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很大变化。对抗因疫情给我们带来的负面情绪,保护我们的心理健康,有一种非常有效,却也是最容易被忽略的策略:睡个好觉。一位睡眠研究者曾经说过,如果睡眠不是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那么睡眠的存在一定是进化史上最大的错误。的确,我们一生大概三分之一的时间都在睡觉中度过。想象一下我们靠狩猎为生的祖先,在睡觉时,他们不仅无法去捕猎觅食,而且对外界的危险(如猛兽,敌人)也不易察觉。究竟为何人类还要花如此长的时间在睡眠中度过呢?更何况不仅是人类,从无脊椎动物到脊椎动物,从鱼类到哺乳类,都有着清醒—睡眠交替的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快速眼动睡眠 REM 睡眠剥夺 睡眠质量 深度睡眠 情绪健康 纺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看时间如何用七种方式将我们改变
18
作者 水冰玥 《创新科技》 2014年第7期52-52,共1页
你是否曾在等待某人时感觉时间止如静水?又是否随着年龄的增长觉得时光如白驹过隙?身处科技产品的包围之中,几乎所有的事物,只有你想不到的,没有你得不到的。因此,我们的生物钟和时间感很有可能已经发生了改变。 时光无法飞逝 俗话... 你是否曾在等待某人时感觉时间止如静水?又是否随着年龄的增长觉得时光如白驹过隙?身处科技产品的包围之中,几乎所有的事物,只有你想不到的,没有你得不到的。因此,我们的生物钟和时间感很有可能已经发生了改变。 时光无法飞逝 俗话说",欢乐时光总是过得飞快",不过我们都知道事实并不是这样。但是,心理学家JamesJ.Kellaris进行了一项实验,想要弄清这句格言是否包含着一丝真理。Kellaris让人们听一曲他们喜欢的音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时间感 稚气未脱 随风而去 睡眠 花几 时间知觉 候选名单 负面情绪 时间观念 芬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