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航天着陆试验场指挥控制系统设计与实现 被引量:1
1
作者 王晓斌 黄伟 +1 位作者 吕智慧 徐弘达 《航天返回与遥感》 2013年第1期79-87,共9页
指挥控制系统是航天着陆试验场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完成试验指挥、控制、管理、视频监控、数据分析与处理、故障判别、仿真、授时、通信等功能。文章所介绍的某航天着陆试验场指挥控制系统,由时统子系统、通信子系统、语音调度子系统、视... 指挥控制系统是航天着陆试验场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完成试验指挥、控制、管理、视频监控、数据分析与处理、故障判别、仿真、授时、通信等功能。文章所介绍的某航天着陆试验场指挥控制系统,由时统子系统、通信子系统、语音调度子系统、视频监控子系统、大屏幕投影显示子系统、数据处理与存储子系统、指令发控台、指显工作站、软件等组成。系统结构采用双机双网并行工作模式设计。作为数据传输核心的通信子系统,采用双网热备路径冗余设计;作为数据处理与指令发布核心的处理服务器、数据库服务器和控制计算机,设计上都采用了双机并行技术。实践证明,上述技术的运用从系统结构上避免了由于单点故障而引起的系统宕机,提高了系统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着陆试验 指挥调度 控制 冗余 并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某航天着陆试验场网络传输系统设计与实现
2
作者 王晓斌 郭李扬 +1 位作者 古伟 胡芳亮 《遥测遥控》 2012年第5期70-74,共5页
航天着陆试验场需要进行控制指令、回令、测量数据、音视频信息的传输。设计双冗余传输网络,在层次结构上分为接入层和核心层,各层部署互为热备份的冗余网络设备,各层之间通过冗余路径连接,从而消除由单点故障引起的通信中断;根据不同... 航天着陆试验场需要进行控制指令、回令、测量数据、音视频信息的传输。设计双冗余传输网络,在层次结构上分为接入层和核心层,各层部署互为热备份的冗余网络设备,各层之间通过冗余路径连接,从而消除由单点故障引起的通信中断;根据不同类型的接入主机,划分不同的虚拟子网(VLAN),在链路层隔离不同种类信息的互扰,同时有效阻止广播风暴;在传输层采用IP交换机制,实现不同VLAN之间的信息交换。对于控制指令与回令,采用具有可靠保证的TCP协议进行传输;对于大量的测量数据和音视频信息,采用快捷的UDP组播协议进行传输。实践证明,网络传输系统完全能够满足试验场各类信息的安全、可靠、实时传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航天 着陆试验 网络 传输 VLAN 组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火星探测器着陆试验场地研造 被引量:1
3
作者 蒋明镜 石安宁 +2 位作者 奚邦禄 黄伟 吕雷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826-832,共7页
火星距地球遥远,通信延迟约为20min,且表面地形复杂,遍布岩石及斜坡等障碍物,探测器着陆需自主完成一系列动作,不可控因素多,难度大。为确保火星探测器安全着陆,采用“材料学+地貌学+岩土力学”多学科交叉的方法来模拟火星地表重要特性... 火星距地球遥远,通信延迟约为20min,且表面地形复杂,遍布岩石及斜坡等障碍物,探测器着陆需自主完成一系列动作,不可控因素多,难度大。为确保火星探测器安全着陆,采用“材料学+地貌学+岩土力学”多学科交叉的方法来模拟火星地表重要特性,在此基础上为保证场地建设及使用经济合理、保护环境和试验工况的快速布置等需求,采用“区域组合+移固组合”的方法对试验场地进行研究并建造。随后分别对该着陆试验场地貌区和着陆区进行激光、微波特性和承载力特性相关测试。测试结果表明:试验场整体布局合理,各区域可拆卸设备质轻易搬运,便于快速进行不同试验工况设置;地貌区激光和微波反射及散射特性与着陆区的基本物理力学特性等相关测试结果与真实火星表面目标值吻合程度较好;本试验场地已为“天问一号”相关避障和着陆测试提供服务,助力“天问一号”成功登陆火星乌托邦平原预选着陆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火星 火星地貌 TJ-M1模拟火星壤 物理力学特性 着陆试验场研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月球探测器着陆冲击试验及关键技术研究(英文) 被引量:7
4
作者 张则梅 聂宏 +1 位作者 陈金宝 李立春 《宇航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267-276,共10页
中国正在开展月球探测活动,下一步将发射月球着陆器并实现月面软着陆。为确保着陆器在月面着陆时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发射前需在地球表面进行着陆冲击试验。对会影响月球着陆器着陆性能的月貌和月壤进行了详细的叙述,以便在试验过程中进... 中国正在开展月球探测活动,下一步将发射月球着陆器并实现月面软着陆。为确保着陆器在月面着陆时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发射前需在地球表面进行着陆冲击试验。对会影响月球着陆器着陆性能的月貌和月壤进行了详细的叙述,以便在试验过程中进行相应环境特征的模拟。用图表详尽阐述了三种月球重力场模拟器的原理和装置,并对各自的优缺点进行了评述。根据试验模型的不同,将月球着陆器着陆冲击试验分为原尺寸试验(模拟的月球重力场下)和1/6模型试验(地球重力场下)两类,分别介绍了两类模型的结构以及试验模型与着陆器原型机之间缩放关系。分别给出了原尺寸试验和1/6模型试验的试验平台和试验步骤,以及初始试验参数的给定方法。根据试验研究的需要以及月球探测器在月球表面着陆时的真实情况,给出了在地球上进行着陆模式模拟的方法。研究表明两种试验结果之间有良好的一致性,但是这两种试验的花费很高,且对试验场地有较高的要求。再者,由于在试验中对月壤没有太好的模拟方法,试验数据与真实着陆时数据存在一定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月球着陆 着陆冲击试验 月球表面环境 月球重力 1/6-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着陆器着陆缓冲性能试验方法研究
5
作者 齐跃 李委托 +3 位作者 朱汪 杨建中 曾福明 满剑锋 《航天器环境工程》 2020年第6期576-581,共6页
着陆缓冲机构是着陆器借以实现安全、稳定软着陆的一种重要装置。鉴于着陆初始条件的多样性,系统级缓冲性能需在有限的试验工况中进行充分验证。文章基于“阿波罗”登月舱3类相关试验方法,提出了一种无需额外设计和加工试验件,无需模拟... 着陆缓冲机构是着陆器借以实现安全、稳定软着陆的一种重要装置。鉴于着陆初始条件的多样性,系统级缓冲性能需在有限的试验工况中进行充分验证。文章基于“阿波罗”登月舱3类相关试验方法,提出了一种无需额外设计和加工试验件,无需模拟其他重力场,在地球重力场下的全尺寸模型试验方法。在对各着陆初始条件大量组合工况的仿真结果统计分析后,给出了试验验证工况的确定原则;明确了试验实施过程中的质量配比原则、地球重力场对试验的影响、地貌特征模拟方法及试验测量参数与数据处理要求。该方法对于后续深空探测以及载人登月着陆缓冲机构综合缓冲性能的试验验证具有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月球着陆 着陆缓冲机构 缓冲 着陆试验 着陆冲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月球探测器着陆冲击试验的地面支持设备设计 被引量:1
6
作者 李晓欢 易旺民 祝亚宏 《航天器环境工程》 2013年第2期213-218,共6页
月球探测器着陆冲击试验是验证探测器着陆机构性能的重要手段,而着陆冲击模拟试验设备是实现冲击试验的必要条件。文章给出了冲击试验对试验设备的功能要求,并针对其中的技术难点进行了分析,提出了解决方案,介绍了试验设备的组成、主要... 月球探测器着陆冲击试验是验证探测器着陆机构性能的重要手段,而着陆冲击模拟试验设备是实现冲击试验的必要条件。文章给出了冲击试验对试验设备的功能要求,并针对其中的技术难点进行了分析,提出了解决方案,介绍了试验设备的组成、主要功能、关键部件的设计等;通过对释放装置、单梁吊具的载荷试验,及着陆冲击试验系统的联合调试试验,验证了该着陆冲击模拟试验设备设计的合理性和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月球探测器 着陆冲击试验 模拟试验设备 释放装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着陆冲击试验系统设计及大型橡胶容器试验验证
7
作者 易方 孟浩龙 刘冲冲 《国防科技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200-206,共7页
为确保大型橡胶容器的运输适航性,依据中国民用航空局对运输类飞机的应急着陆过载要求,开展着陆冲击试验系统设计。通过冲击平台仿真设计与校核、波形发生器仿真设计、摆锤系统与导向机构设计,构建了着陆冲击试验系统,有效负载约达20 t... 为确保大型橡胶容器的运输适航性,依据中国民用航空局对运输类飞机的应急着陆过载要求,开展着陆冲击试验系统设计。通过冲击平台仿真设计与校核、波形发生器仿真设计、摆锤系统与导向机构设计,构建了着陆冲击试验系统,有效负载约达20 t,最大冲击载荷达到400 t。选取大型橡胶容器作为典型空运物资进行应急着陆实装试验验证,结果表明:冲击波形均近似为三角波,与仿真曲线波形相似,过载峰值分别为侧向1.54g、航向3.06g、9.02g、16.20g,与目标峰值最大相对误差小于3%,峰值对应时间大于50 ms,试验系统符合设计要求。该试验系统可用于空运平台的研制,对于确保飞行安全、降低研制风险、提高空运适航性具有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橡胶容器 着陆冲击试验系统 仿真设计 应急着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飞机着陆下沉速度的间接控制方法 被引量:2
8
作者 汪文君 蒋启登 +1 位作者 杨全伟 李志蕊 《航空科学技术》 2018年第9期22-26,共5页
着陆试验中,飞行员需要操纵飞机以要求的下沉速度着陆,但飞行员座舱内不显示下沉速度。考虑到飞机速度与下沉速度之间的关系,探索了一种通过平显的飞机速度大小和方向间接控制下沉速度的方法。首先分析了平显的飞机速度方向与真实速度... 着陆试验中,飞行员需要操纵飞机以要求的下沉速度着陆,但飞行员座舱内不显示下沉速度。考虑到飞机速度与下沉速度之间的关系,探索了一种通过平显的飞机速度大小和方向间接控制下沉速度的方法。首先分析了平显的飞机速度方向与真实速度方向之间的关系式,并针对着陆状态对该关系式进行了简化处理,得出了接地时的关系式;然后利用某型飞机着陆的数据,识别了接地时关系式中的系数,并将识别出来的关系式应用于该型飞机着陆试验中。试飞结果表明,该方法能让飞行员凭借平显的飞机速度大小和方向间接量化判断下沉速度的大小,实现了下沉速度的控制从经验式到量化式的转变,明显提高了下沉速度的控制精度,降低了着陆试验的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度试飞 着陆试验 下沉速度 飞机速度 速度方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自适应起落架的旋翼飞行器着陆稳定性分析
9
作者 梁伟华 朱赫 +3 位作者 尹乔之 周乐 魏小辉 聂宏 《航空计算技术》 2023年第4期38-41,共4页
传统起落架在复杂地形条件下存在着陆困难的问题,而自适应起降装置的引入能够有效提高旋翼飞行器的地形适应能力,但其着陆稳定性分析也变得更加复杂。当旋翼飞行器在着陆过程中姿态倾斜较大时,存在严重的安全隐患。因此,采用了一种应用... 传统起落架在复杂地形条件下存在着陆困难的问题,而自适应起降装置的引入能够有效提高旋翼飞行器的地形适应能力,但其着陆稳定性分析也变得更加复杂。当旋翼飞行器在着陆过程中姿态倾斜较大时,存在严重的安全隐患。因此,采用了一种应用于旋翼飞行器的新型自适应起落架,建立了其着陆动力学模型,并综合考虑了地况、飞行器着陆位姿状态、足端-地面摩擦力以及着陆速度等的影响。通过Simcenter3D进行全机着陆动力学仿真试验,得到了该构型自适应起降飞行器在不同速度和坡角条件下的着陆稳定边界。结果表明:相较于传统起落架,自适应起落架使旋翼飞行器可适应的地形坡角增大了50%,着陆稳定边界扩大了122%,有效提高了旋翼飞行器的地形适应能力和着陆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着陆稳定性 旋翼飞行器 自适应起落架 着陆动力学仿真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工神经网络在飞机下沉速度控制中的应用
10
作者 解丰安 舒成辉 蒋启登 《航空科学技术》 2024年第4期90-96,共7页
下沉速度是指飞机着陆接地时刻其重心的垂向速度,它直接关系到飞机起落装置在接地时所受到的载荷大小。在考核飞机起落架强度、刚度的着陆试验中,国军标对飞机的下沉速度有具体的要求,但在实际操作中,由于各种外部因素的干扰,飞行员很... 下沉速度是指飞机着陆接地时刻其重心的垂向速度,它直接关系到飞机起落装置在接地时所受到的载荷大小。在考核飞机起落架强度、刚度的着陆试验中,国军标对飞机的下沉速度有具体的要求,但在实际操作中,由于各种外部因素的干扰,飞行员很难利用现有的手段精准操纵飞机达到标准要求的下沉速度。本文通过合理分析,选取了几个影响陆基飞机下降速度的飞行参数,并将这些参数的实测飞行数据作为MATLAB人工神经网络模型的输入与输出,得到了较好的预测结果,探索了控制陆基飞机下沉速度的新思路与新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着陆试验 飞机下沉速度 着陆飞行控制方法 人工神经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结构分区与应变电桥解耦的支柱式主起落架载荷测量 被引量:3
11
作者 蒋启登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919-927,共9页
为解决应变法测量支柱式主起落架载荷中的低灵敏度、高耦合度和强非线性等问题,提出了结构分区解耦和应变电桥解耦设计方法。在集中传力的轮轴和活塞杆上优选出不同等效分量载荷作用下的结构变形有效部位,并在对应部位优化布置了弯矩-剪... 为解决应变法测量支柱式主起落架载荷中的低灵敏度、高耦合度和强非线性等问题,提出了结构分区解耦和应变电桥解耦设计方法。在集中传力的轮轴和活塞杆上优选出不同等效分量载荷作用下的结构变形有效部位,并在对应部位优化布置了弯矩-剪力-扭矩应变电桥阵列,通过某型飞机起落架综合加载校准,得到了简洁可靠的支柱式主起落架载荷测量模型。载荷校准试验表明:轮轴上剪力电桥对垂向载荷的响应灵敏度相比支柱上拉压电桥对垂向载荷的响应灵敏度提高约60%,并与压缩行程变化无关。在该型机着陆试验中,利用所提载荷测量模型和飞行数据计算得到了满足工程精度要求的主起落架着陆载荷和缓冲器功量吸收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柱式起落架 圆环截面 结构分区 应变解耦 应变电桥影响系数 载荷校准与测量 着陆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J-M1模拟火壤承载特性的研究 被引量:5
12
作者 蒋明镜 吕雷 +1 位作者 李立青 黄伟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1783-1789,共7页
火星土壤(火壤)的研究是火星表面探测活动迈出的第一步,也是火星表面探测活动的主要研究对象之一。模拟火壤的平板荷载试验可用于了解真实火壤的工程性质,为火星探测器的安全着陆提供参考。采用自行研制的TJ-M1模拟火壤作为试验基材,通... 火星土壤(火壤)的研究是火星表面探测活动迈出的第一步,也是火星表面探测活动的主要研究对象之一。模拟火壤的平板荷载试验可用于了解真实火壤的工程性质,为火星探测器的安全着陆提供参考。采用自行研制的TJ-M1模拟火壤作为试验基材,通过静力触探和静载荷原位试验的分析对比,结合已有的静力触探与静载荷试验的经验公式,研究探讨适合火壤静承载力的经验公式。首先,搭建尺寸为6 m×6 m×1.25 m(长×宽×高)着陆试验床,分5层铺设至设计标高,而后在其表面对称布置8个静力触探试验测点和2个静载荷试验测点进行测试,最后基于太沙基提出的承载力修正公式及已有的11种适用于中密实砂土的经验公式对模拟火壤承载特性的预测进行研究探讨。结果表明:太沙基提出的修正地基承载力公式的计算结果明显偏小,而经验公式(唐贤强)[R]=80Ps+31.8可近似计算TJ-M1模拟火壤的地基承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火星土壤 TJ-M1模拟火壤 静力触探 地基承载力 着陆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