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8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DEMATEL-ISM的采空区稳定性模糊评价
1
作者 刘艳彪 刘子涵 +1 位作者 王瑞强 徐帅 《黄金科学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49-158,共10页
针对采空区稳定性分析影响因素多、定量化评价困难等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决策实验室分析(DEMATEL)—解释结构模型(ISM)的采空区稳定性模糊综合评价方法。利用DEMATEL-ISM模型分析了3个维度共12个主要危险因素间的复杂关系,识别关键因素... 针对采空区稳定性分析影响因素多、定量化评价困难等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决策实验室分析(DEMATEL)—解释结构模型(ISM)的采空区稳定性模糊综合评价方法。利用DEMATEL-ISM模型分析了3个维度共12个主要危险因素间的复杂关系,识别关键因素和因素间的影响路径,进行了因素的层次划分和权重确定。同时,将权重集引入模糊综合评价体系,建立了一种新型采空区稳定性评价模型,实现了采空区稳定性分级。依托某铅锌矿,以930 m中段36-2采空区作为研究对象进行采空区稳定性评价,采用FLAC^(3D)数值模拟软件分析了该采空区的稳定性状况,并对评价分级结果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采空区稳定性评价模型具有较高的适用性和准确性,能够为采空区的安全管理提供理论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采空 稳定性评价 DEMATEL-ISM模型 模糊综合评价 数值模拟 稳定性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模糊证据权模型的青藏高原区土地适宜性评价 被引量:60
2
作者 金贵 王占岐 +2 位作者 胡学东 胡守庚 张道军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8期241-250,共10页
在中国耕地保护形势日益严峻的情况下,如何在青藏高原区有效地开发耕地后备资源备受关注,开展自然质量适宜性评价研究是进行耕地后备资源开发利用的重要前提。该文以西藏一江两河流域为典型研究区,选取地形地貌、气候、土壤和水资源状况... 在中国耕地保护形势日益严峻的情况下,如何在青藏高原区有效地开发耕地后备资源备受关注,开展自然质量适宜性评价研究是进行耕地后备资源开发利用的重要前提。该文以西藏一江两河流域为典型研究区,选取地形地貌、气候、土壤和水资源状况等4个方面的8个因子,引入知识与数据驱动一体化的模糊证据权模型,得出全域耕地后备资源自然质量适宜性等级,并与综合指数模型评价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1)模糊证据权模型的评价结果显示,99.38%的耕地"参照物"处于适宜性三等以上,说明该模型能有效评价耕地后备资源自然质量适宜性;2)对比综合指数模型评价结果中90.83%的耕地"参照物"处于三等以上,说明模糊证据权模型较综合指数模型在某种程度上能够更好地克服评价因子权重确定的主观性和自然条件多样化所带来的计算复杂性等问题;3)研究区11 434.1 km^2耕地后备资源在自然质量上具有不同程度的适宜性,其中一等占9.6%,二等占5.5%,三等占38.6%,四等占22.8%,五等占23.4%;耕地后备资源开发可以重点关注日喀则市、贡嘎、扎囊、拉孜、乃东、拉萨市和白朗等县市。该文可为耕地后备资源适宜性评价提供方法借鉴,并为西藏一江两河流域耕地后备资源的合理开发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利用 模型 农村地 耕地后备资源 适宜性评价 模糊证据权模型 青藏高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采动区输电铁塔安全性模糊综合评价模型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张涛 杨罡 +6 位作者 王大伟 张娜 李永祥 曹京津 张申 张秋实 闫忠凯 《三峡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87-91,共5页
采动区输电铁塔在地表变形的作用下,会产生附加应力及倾斜变形,存在倒塔风险,进而影响整条架空输电线路的安全运行,因此对采动区已变形输电铁塔进行安全性评价具有重要意义.以应用于采空区的某500 kV输电铁塔为例,首先对不同地表变形条... 采动区输电铁塔在地表变形的作用下,会产生附加应力及倾斜变形,存在倒塔风险,进而影响整条架空输电线路的安全运行,因此对采动区已变形输电铁塔进行安全性评价具有重要意义.以应用于采空区的某500 kV输电铁塔为例,首先对不同地表变形条件下的输电铁塔进行有限元数值模拟,通过分析计算结果获取多种条件下塔脚变形限值;然后基于模糊综合评价理论,建立了安全性评价指标体系,确定了评价等级隶属度;最终提出了应用于不同地表变形阶段,输电铁塔单因素和多因素安全性模糊综合评价模型.通过把安全性模糊综合评价模型应用于某一工程实例,验证了该模型的正确性和适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采动 输电铁塔 模糊综合评判 安全性评价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嫦娥四号探测器着陆区精确选择与评价系统设计 被引量:7
4
作者 赵洋 李飞 +1 位作者 吴波 杨眉 《航天器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22-30,共9页
根据主要的科学探测目标和工程约束条件筛选出了适宜嫦娥四号任务着陆的大范围区域.嫦娥四号探测器的着陆区选择需要兼顾科学探测目标、工程实现的约束以及着陆区的环境、表面特征等等.其中,着陆区的表面特征主要包括坡度、撞击坑及岩... 根据主要的科学探测目标和工程约束条件筛选出了适宜嫦娥四号任务着陆的大范围区域.嫦娥四号探测器的着陆区选择需要兼顾科学探测目标、工程实现的约束以及着陆区的环境、表面特征等等.其中,着陆区的表面特征主要包括坡度、撞击坑及岩石丰度、地形对光照遮挡情况等,直接影响了动力下降过程、着陆安全及月球巡视器的车体移动能力,也是影响着陆区选择的重要因素.基于已有的着陆区遥感测绘数据,对着陆区范围内的关键地形进行了统计分析.并通过模糊推理,建立并应用了着陆区选择及评价模型,在大范围着陆区域中精确筛选出了小范围的着陆区.最后,根据嫦娥四号任务实际在轨飞行过程,对该方法进行了验证.文章所使用的地形确定及筛选方法,可以为后续地外天体软着陆探测任务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嫦娥四号探测器 月球背面 着陆筛选 地形地貌 模糊推理 着陆区评价及筛选模糊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云模型与模糊层次分析的老采空区建设场地稳定性评价 被引量:17
5
作者 郭庆彪 王亮 +1 位作者 吕鑫 姜传礼 《金属矿山》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43-48,共6页
为科学合理评价老采空区上方建设场地的稳定性,基于云模型与模糊层次分析法(Fuzzy hierarchy analysis process,FAHP),对武云高速采空区路段建设场地进行了稳定性评价。首先,筛选出武云高速采空区路段建设场地稳定性的6个独立影响因素,... 为科学合理评价老采空区上方建设场地的稳定性,基于云模型与模糊层次分析法(Fuzzy hierarchy analysis process,FAHP),对武云高速采空区路段建设场地进行了稳定性评价。首先,筛选出武云高速采空区路段建设场地稳定性的6个独立影响因素,分别为深厚比、覆岩强度、构造复杂度、水文特征、停采时间和相对位置,并分析了各因素对稳定性的影响机理,建立了适用于研究区域的稳定性评价模型;其次采用云模型确定了评价指标隶属度,有效避免了数据随机性和不确定性对综合评价结果的影响;然后基于模糊层次分析得出评价指标权重,可降低数据处理中主观因素影响,提高分析结果的可靠性;最后利用构建的模型对武云高速采空区路段建设场地进行了稳定性评价。研究表明:所提方法的评价结果符合工程实际情况,为武云高速采空区路段的设计、施工与维护提供了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采空 模型 模糊层次分析 稳定性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模糊优化分析法的页岩气开发选区模型 被引量:28
6
作者 李武广 杨胜来 +3 位作者 王珍珍 董谦 吴克柳 王海洋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264-270,共7页
在综合考虑地质条件、经济效益、环境影响等多方面影响因素的前提下,并在收集了大量的页岩气基础资料和借鉴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详细分析了页岩储层地质因素对页岩气富集程度和开发效果的影响,建立了相应的页岩气开发核心区选区模型... 在综合考虑地质条件、经济效益、环境影响等多方面影响因素的前提下,并在收集了大量的页岩气基础资料和借鉴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详细分析了页岩储层地质因素对页岩气富集程度和开发效果的影响,建立了相应的页岩气开发核心区选区模型。根据指标选择原则建立页岩气开发核心区选区评价指标体系,并对各指标数据进行定量规范化处理。通过专家评议和层次分析相结合的方法确定评价指标的权重。最后以我国一些具体的页岩气开发有利区为例,利用模糊优化法对这些有利区进行综合评价,通过结果分析,最终优选出可进行试验开发的页岩气开发核心目标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糊优化法 页岩气 开发核心 指标体系 评价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废弃煤矿采空区瓦斯抽采可行性评价模型构建及应用 被引量:11
7
作者 杨明 朱林 +3 位作者 全星苑 徐靖 刘毛毛 张涛 《煤田地质与勘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107-117,共11页
在碳达峰碳中和的政策背景下,开发废弃煤矿瓦斯资源可产生较高的资源、经济与环境三重效益。通过调研及文献查阅,从技术可行性和经济合理性2个角度建立废弃煤矿采空区瓦斯抽采可行性评价指标体系,将博弈论组合赋权方法与模糊综合评价法... 在碳达峰碳中和的政策背景下,开发废弃煤矿瓦斯资源可产生较高的资源、经济与环境三重效益。通过调研及文献查阅,从技术可行性和经济合理性2个角度建立废弃煤矿采空区瓦斯抽采可行性评价指标体系,将博弈论组合赋权方法与模糊综合评价法结合,构建了博弈论−模糊综合评价模型,以晋城矿区废弃矿井古书院矿为例进行瓦斯抽采可行性评价。结果表明:一级指标中瓦斯资源条件及瓦斯保存条件的权重较高,分别为0.4391和0.3836,说明煤矿瓦斯赋存量和煤矿密闭性是影响废弃煤矿采空区瓦斯抽采可行性的决定因素;二级指标中,地面钻孔甲烷浓度和矿井涌水量权重较高,分别为0.091、0.087,说明废弃煤矿采空区瓦斯富集区的甲烷纯度及煤矿水害严重程度是影响废弃煤矿采空区瓦斯抽采可行性的关键因素;建立的评价模型修正了单一赋权评价法导致的权重失真问题,兼容了主客观定权重方法的优点;验证了博弈论−模糊综合评价模型应用于废弃煤矿采空区瓦斯抽采可行性评价的合理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瓦斯抽采 可行性评价模型 模糊综合评价 博弈论 采空 废弃煤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RES-云模型的采空区稳定性评价研究 被引量:13
8
作者 高峰 高宇旭 周科平 《灾害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17-21,26,共6页
针对采空区稳定性评价中评价指标间交互作用机制分析不足的问题,提出了基于RES(Rock Engineering System)-云模型的采空区稳定性二维评价方法。选取了15个采空区稳定性评价指标,基于RES理论,通过建立评价指标交互作用矩阵,分析评价指标... 针对采空区稳定性评价中评价指标间交互作用机制分析不足的问题,提出了基于RES(Rock Engineering System)-云模型的采空区稳定性二维评价方法。选取了15个采空区稳定性评价指标,基于RES理论,通过建立评价指标交互作用矩阵,分析评价指标间的相互作用,确定了各个评价指标的权重;应用云模型理论计算隶属于不同等级的各指标云模型参数,以指标等级云图的方式进行直观表现,计算样本综合等级隶属度;根据最大综合隶属度原则确定采空区的稳定性等级,引入模糊熵作为第二维评判参量,表征采空区稳定性的复杂程度。最后,将该模型应用于云南某锡矿8个采空区稳定性评价中,验证了该评价模型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采空 稳定性评价 模型 RES理论 模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模糊物元模型在采煤沉陷区稳定性综合评判中的应用 被引量:9
9
作者 李凡月 刘文生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S1期79-82,共4页
建立了采煤沉陷区稳定性模糊物元综合评判模型。利用模糊物元理论,将采煤沉陷区的稳定性视为物元事物,以影响该事物的各项评价指标及其相应的模糊量值构造复合模糊物元,采用层次分析法计算各评价指标的权重,再结合贴近度概念构建评价模... 建立了采煤沉陷区稳定性模糊物元综合评判模型。利用模糊物元理论,将采煤沉陷区的稳定性视为物元事物,以影响该事物的各项评价指标及其相应的模糊量值构造复合模糊物元,采用层次分析法计算各评价指标的权重,再结合贴近度概念构建评价模型,实现采煤沉陷区的稳定性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糊物元模型 采煤沉陷 层次分析法 稳定性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作物品种区试的模糊综合评价 被引量:2
10
作者 肖能武 叶青松 +3 位作者 罗会权 吴承国 兰玉梅 肖艳 《湖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55-57,共3页
应用模糊综合评价模型对鄂玉10号等8个区试品种(组合)进行定量评价,结果表明:鄂玉10号高居第1位。这种方法的最大优点是在因子的定量化方面更加准确和可靠,丰富了农作物品种评审系统。
关键词 品种 模糊综合评价模型 鄂玉10号 农作物品种 定量评价 试品种 评审系统 定量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组合预测与变精度粗糙模糊集的采空区稳定性评价 被引量:9
11
作者 邓高 杨珊 《黄金科学技术》 CSCD 2017年第3期98-107,共10页
为了准确评价矿山采空区稳定性,分析其影响因素,结合采空区顶板下沉位移前期检测数据,先利用组合预测理论对顶板下沉位移的多种模型预测结果进行了组合,然后根据组合预测值对采空区稳定性进行评判。以采空区稳定性评价作为决策属性,以... 为了准确评价矿山采空区稳定性,分析其影响因素,结合采空区顶板下沉位移前期检测数据,先利用组合预测理论对顶板下沉位移的多种模型预测结果进行了组合,然后根据组合预测值对采空区稳定性进行评判。以采空区稳定性评价作为决策属性,以其影响因素作为条件属性,利用变精度粗糙模糊集对采空区稳定性评价知识系统进行概率决策分析,得到13条β为70%的β-约简概率决策规则。结果表明:对于该矿山而言,采空区面积、地应力大小和临时支护方式是评判采空区稳定性的决定性影响因素,所得概率决策规则的分类质量为62.96%,分类质量较高,可为采空区稳定性判定及规律分析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采空 稳定性评价 组合预测 BP神经网络 隶属函数 数学理论模型 粗糙集 模糊综合评制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模糊评判法在煤矿采空区稳定性评价中的应用 被引量:5
12
作者 罗东海 《水土保持通报》 CSCD 2015年第1期176-180,186,共6页
[目的]探讨运用模糊评判法评价采空区稳定性的可行性及实用价值。[方法]将影响煤矿采空区稳定性因素分为地质因素、采空因素、外部因素及时间因素4大因素,进一步细分为煤层埋藏特征、地质构造特征、覆岩物理力学性质、水文地质特征等8... [目的]探讨运用模糊评判法评价采空区稳定性的可行性及实用价值。[方法]将影响煤矿采空区稳定性因素分为地质因素、采空因素、外部因素及时间因素4大因素,进一步细分为煤层埋藏特征、地质构造特征、覆岩物理力学性质、水文地质特征等8大要素,细化出地层、煤层埋藏深度、松散层厚度等22项因子。将采空区稳定性级别分为:较不稳定、不稳定及极不稳定3个级别,采用模糊评判法,建立煤矿采空区稳定性评价的模糊层次分析模型,构建对比矩阵,并以凤凰山矿凤2采空区为例,对其稳定性进行评价。[结果]研究区稳定性级别属于极不稳定区,与现场调查情况基本相符。[结论]运用模糊评判法进行采空区的稳定性评价具有可行性,可运用到其他类似采空区稳定性评价中指导矿区合理规划和开采,具有实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采空 稳定性评价 模糊评判法 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既有住区人居低碳品质评价模型及可视化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刘鸣 连超丽 +2 位作者 杨鑫鑫 范悦 谷红磊 《西部人居环境学刊》 2018年第3期91-95,共5页
人作为构建低碳住区的第一个维度,其对住区低碳品质的评价是对住区进行更新改造的关键理论之一,而我国对既有住区的低碳品质评价体系研究较为缺乏。首先通过对大连市既有住区进行现场调研,结合问卷进行综合评价;然后运用MATLAB软件中Fuz... 人作为构建低碳住区的第一个维度,其对住区低碳品质的评价是对住区进行更新改造的关键理论之一,而我国对既有住区的低碳品质评价体系研究较为缺乏。首先通过对大连市既有住区进行现场调研,结合问卷进行综合评价;然后运用MATLAB软件中Fuzzy Logic模块将主观因素与客观因素结合,建立了有效的低碳品质模糊评价模型,实现了该模型精确的可视化表达。通过该模型的建立,可以针对每个既有住区给出一个直观的评价结果,用于指导既有建筑改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糊综合评价 既有住 低碳品质 模糊评价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模糊理论的生产性服务业功能区综合评价研究 被引量:2
14
作者 孙天慧 《工业技术经济》 CSSCI 2011年第11期71-76,共6页
通过对生产性服务业功能区的调研分析,首先根据系统性、科学性、前瞻性等原则,从生态保护、经济实力、科技创新、组织管理、集聚水平和运营环境等6个方面,研究建立了一套科学合理的生产性服务业功能区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然后在用层次分析... 通过对生产性服务业功能区的调研分析,首先根据系统性、科学性、前瞻性等原则,从生态保护、经济实力、科技创新、组织管理、集聚水平和运营环境等6个方面,研究建立了一套科学合理的生产性服务业功能区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然后在用层次分析法(AHP)确定各指标权重的基础上,建立了适用于生产性服务业功能区的模糊评价模型,最后进行了实证分析并根据分析结果给出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产性服务业功能 评价指标体系 层次分析法 模糊评价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可变模糊集理论的采空区围岩稳定性评价 被引量:4
15
作者 施东风 饶运章 +3 位作者 陈国梁 黄凯龙 朱为民 李闯 《有色金属科学与工程》 CAS 2011年第5期80-83,共4页
应用可变模糊集理论,建立矿山采空区围岩稳定性可变模糊综合评价模型,初步探讨了影响采空区围岩稳定性的评价指标以及稳定性分级标准,并结合某矿山采空区实例对稳定性评价的结果进行了对比验证分析.结果表明:在3种权重向量下,样本级别... 应用可变模糊集理论,建立矿山采空区围岩稳定性可变模糊综合评价模型,初步探讨了影响采空区围岩稳定性的评价指标以及稳定性分级标准,并结合某矿山采空区实例对稳定性评价的结果进行了对比验证分析.结果表明:在3种权重向量下,样本级别特征值向量均隶属于3级,即该采空区围岩稳定性等级为第3级(稳定性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变模糊 采空稳定性 综合评价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矿山采空区稳定性二级模糊综合评判 被引量:35
16
作者 吴启红 彭振斌 +2 位作者 陈科平 彭文祥 陈乐求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661-667,共7页
对某大型矿山采空区稳定性进行分析。运用多级模糊评判理论,结合某矿山采空区工程地质资料选取15个评判因子,采用专家评定法和三相线性隶属函数分别对离散性和连续性变量因子进行评价,并采用计算机反演权重,建立矿山采空区稳定性的二级... 对某大型矿山采空区稳定性进行分析。运用多级模糊评判理论,结合某矿山采空区工程地质资料选取15个评判因子,采用专家评定法和三相线性隶属函数分别对离散性和连续性变量因子进行评价,并采用计算机反演权重,建立矿山采空区稳定性的二级模糊综合评判模型。研究结果表明:采用所建立的模型所得评判结果能较准确地反映采空区的稳定程度,精度较高,为矿山采空区稳定性评价提供了一种可行的思路和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采空 稳定性 模型 模糊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神府煤田风沙区采煤塌陷地表环境动态变化的综合评价 被引量:14
17
作者 赵国平 李晖 +3 位作者 李旭祥 张洪江 左合君 麻保林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137-142,共6页
以神府煤田风沙区2004年塌陷区为研究对象,通过连续7a的野外系统观测,以采煤塌陷后不同塌陷年限(1~7a)的地表破损率、塌陷裂缝残差等8个参数作为指标,利用模糊数学理论建立了风沙区采煤塌陷地表环境变化综合评价模型.计算表明:塌陷1a... 以神府煤田风沙区2004年塌陷区为研究对象,通过连续7a的野外系统观测,以采煤塌陷后不同塌陷年限(1~7a)的地表破损率、塌陷裂缝残差等8个参数作为指标,利用模糊数学理论建立了风沙区采煤塌陷地表环境变化综合评价模型.计算表明:塌陷1a的地表环境变化综合指数为0.918 4,属开始变化阶段;塌陷2~3a的综合指数为0.731 9~0.635 7,属地表环境加速变化阶段;塌陷4~5a的综合指数为0.404 6~0.316 4,属地表环境减速变化阶段;塌陷6~7a的综合指数为0.281 2~0.264 7,属地表环境变化趋于减速阶段.模型评价结果符合实际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采煤塌陷 地表环境 模糊数学模型 综合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GIS的模糊优化法的页岩气有利区预测——以淮南煤田下石盒子组为例 被引量:4
18
作者 胡宝林 平文文 +3 位作者 郑凯歌 刘会虎 徐娟 杨华泽 《断块油气田》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89-193,共5页
在考虑储层因素、经济效益、资源规模的基础上,借鉴北美页岩气有利区预测经验,结合淮南煤田下石盒子组的地化、沉积等特征,筛选出7个影响因素来作为页岩气有利区优选指标,并建立了相应的页岩气有利区评价模型。通过层次分析方法,确定了... 在考虑储层因素、经济效益、资源规模的基础上,借鉴北美页岩气有利区预测经验,结合淮南煤田下石盒子组的地化、沉积等特征,筛选出7个影响因素来作为页岩气有利区优选指标,并建立了相应的页岩气有利区评价模型。通过层次分析方法,确定了有利区评价指标的权重,采用统计类比法、待定系数法和模糊统计分析,确定了各个评价参数的隶属度值;以模糊优化评价方法为基础,结合GIS空间叠加技术,对淮南煤田下石盒子组页岩气进行有利区评价和预测。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下石盒子组有利区可以分为4类,最终优选出贺疃乡—丁集乡—桂集乡—新集乡一线、平圩镇及高皇镇一带为页岩气有利开发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页岩气 有利 模糊优化法 空间叠加 评价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渑栾高速采空区路段建设场地稳定性评价研究 被引量:7
19
作者 杨锋 王亮 +1 位作者 郭庆彪 万战胜 《金属矿山》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198-207,共10页
针对老采空区上方建设场地在稳定性评价方面存在模糊性和复杂性的不足,基于三角模糊层次分析法与云模型,对渑栾高速采空区路段建设场地进行了稳定性评价研究。首先,顾及水文地质条件、开采技术条件、场地变形特征和外界扰动四方面因素,... 针对老采空区上方建设场地在稳定性评价方面存在模糊性和复杂性的不足,基于三角模糊层次分析法与云模型,对渑栾高速采空区路段建设场地进行了稳定性评价研究。首先,顾及水文地质条件、开采技术条件、场地变形特征和外界扰动四方面因素,建立了老采空区上方建设场地稳定性综合评价模型;其次,考虑到评价过程的复杂性与不确定性,提出三角模糊函数的层次分析法用于确定各评价指标的权重;最后,采用云模型将研究区域各影响因素的评语集转换为云模型的数字特征,再结合评价指标的权重可以得出研究区域的稳定性等级。将研究成果应用于渑栾高速采空区路段建设场地的稳定性评价,结果表明:该区域路段建设场地主要呈稳定和基本稳定状态,据此提出了适用于渑栾高速采空区路段的路基、路面处治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采空 三角模糊层次分析法 模型 稳定性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IS空间叠加下模糊优化法的页岩气有利区预测
20
作者 郑凯歌 陈富贵 +3 位作者 胡宝林 刘会虎 徐宏杰 刘兵昌 《新疆石油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46-50,共5页
在综合储集层、经济效益、资源规模等因素的基础上,借鉴北美页岩气有利区勘探相关研究成果,结合淮南煤田山西组页岩地球化学、沉积等特征,筛选出8个影响因素作为页岩气有利区评价优选指标,并建立相应的页岩气有利区评价模型。通过层次... 在综合储集层、经济效益、资源规模等因素的基础上,借鉴北美页岩气有利区勘探相关研究成果,结合淮南煤田山西组页岩地球化学、沉积等特征,筛选出8个影响因素作为页岩气有利区评价优选指标,并建立相应的页岩气有利区评价模型。通过层次分析方法确定了淮南煤田页岩气有利区评价指标的权重,采用统计类比法、待定系数法和模糊优化技术,确定各个评价参数的隶属度。以模糊优化评价方法为基础,结合GIS空间叠加技术,对淮南煤田山西组页岩气有利区进行综合评价和预测。研究结果表明:淮南煤田山西组页岩气有利区可以分为4类,最终优选出研究区东南区域、古店乡—顾桥乡—桂集乡—刘集乡一带及杨楼乡一带为页岩气优等有利开发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淮南煤田 山西组 页岩气 有利 模糊优化法 空间叠加 评价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