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论犯罪未遂中的“着手”
被引量:1
- 1
-
-
作者
李文燕
-
出处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86年第2期46-48,共3页
-
文摘
我国刑法第二十条规定:“已经着手实行犯罪,由于犯罪分子意志以外的原因未得逞的,是犯罪未遂。”这个法定的犯罪未遂概念说明我国刑法中的犯罪未遂具有三个特征:第一,已经着手实行犯罪;第二,犯罪未得逞;第三,犯罪未得逞是由于犯罪分子意志以外的原因。这三个特征,体现了犯罪构成中主、客观方面的统一,缺一不可。其中,已经着手实行犯罪,是构成犯罪未遂的前提。一切故意犯罪都是主观上的某种犯罪故意和客观上实行一定行为的统一。
-
关键词
着手实行犯罪
犯罪未遂
犯罪构成客观要件
我国刑法
犯罪对象
犯罪未得逞
犯罪行为
犯罪人
犯罪结果
客观方面
-
分类号
D631
[政治法律—中外政治制度]
C55
[社会学]
-
-
题名共同犯罪的若干特殊问题
被引量:2
- 2
-
-
作者
马克昌
-
机构
武汉大学法学院
-
出处
《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1987年第6期3-10,2-129,共10页
-
文摘
【正】 近几年来,我国刑法学界对共同犯罪进行了比较深入的研究,发表了较多的论著,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但研究成果主要在共同犯罪的概念和要件、共同犯罪的形式、共同犯罪人的种类和刑事责任等方面。而对于共同犯罪的一些特殊问题,如共同犯罪与犯罪未遂、犯罪中止,共犯的共犯与生犯的竞合,共同犯罪与刑法上的认识错误等,各种教科书大多没有论及,专题论文为数也很少。为此,本文拟对上述几个特殊问题进行初步的探讨,以期引起注意,使这些问题也能得到适当的研究。
-
关键词
共同犯罪人
教唆犯
认识错误
着手实行犯罪
犯罪中止
资产阶级
特殊问题
犯罪未遂
意志
行为者
-
分类号
C55
[社会学]
-
-
题名澳门与大陆刑法犯罪未遂形态的比较研究
- 3
-
-
作者
龙洋
-
机构
西北政法学院
-
出处
《人文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1999年第4期63-65,共3页
-
-
关键词
犯罪未遂
大陆刑法
未遂形态
澳门刑法
犯罪构成
犯罪行为
着手实行犯罪
能犯未遂
障碍未遂
犯罪未得逞
-
分类号
D924
[政治法律—刑法学]
-
-
题名刑法总论重点问题阐释
- 4
-
-
作者
杨毅
-
机构
中央电大
-
出处
《现代远程教育研究》
1996年第1期94-96,共3页
-
文摘
刑法学是法律专业一门极其重要的课程,是每一个学习法律的人都必须加以掌握的。这一点无庸赘述。刑法学理论研究较为成熟,刑事立法也较为完备,加上刑法学实践性强,有较强的吸引力,总体上说,学习刑法学并不难。因此,同学们对于学好刑法学应当有足够的自信。但是,刑法学毕竟是一门体系庞大、内容繁多的理论学科,理论研究并未解决所有问题,刑事立法及刑事司法也不尽如人意。同时,由于社会形势的发展。
-
关键词
刑法学
着手实行犯罪
犯罪分子
犯罪客体
重点问题
我国刑法
犯罪对象
正当防卫
刑事立法
紧急避险
-
分类号
D924.1-4
[政治法律—刑法学]
-
-
题名关于“不能犯”的几个问题
被引量:5
- 5
-
-
作者
鲁嵩岳
-
出处
《现代法学》
1984年第3期45-48,共4页
-
文摘
“不能犯”应否受刑罚惩罚?为了回答这一司法实践中经常遇到、又需解决的问题,本文试就不能犯与刑事责任有关的几个问题作如下探讨。一、不能犯的基本特征所谓不能犯,是指行为人已经预备或着手实行犯罪,但其行为之性质是不能达犯罪目的的行为。影响行为性质的因素,通常有犯罪对象、犯罪方法,因而依“不能”之原因划分,有对象不能犯和方法不能犯两种。其特征是: 1.已经预备或着手实行犯罪。
-
关键词
我国刑法
着手实行犯罪
犯罪对象
行为人
犯罪客体
犯罪行为
行为性质
犯罪预备
犯罪结果
刑事责任
-
分类号
D90
[政治法律—法学理论]
-
-
题名何铁光是杀人未遂,还是杀人预备?
- 6
-
-
作者
赵长青
-
出处
《现代法学》
1981年第1期67-68,共2页
-
文摘
被告何铁光,男,二十七岁,生产队会计,一九七八年冬对陈白生的妻子何白兰引诱成奸后,二人长期鬼混在一起。为达结婚目的,一九七九年三月共谋杀死陈白生。同年四至七月期间被告先后给何现金三十元、糖精一包、磷化锌二包、氟乙酰胺八瓶,指使何用糖精蒸鸡蛋、磷化锌煮盐菜、氟乙酰胺煮黄瓜等方法毒死陈白生。由于何与丈夫仍有一定感情,又害怕杀人后国法难容,便没有实施投毒杀夫行为。同年十月被告与何白兰闹矛盾,断绝了奸情,转而对何怀恨在心,利用会计职权,伪造借据以扩大何家借款。
-
关键词
杀人
犯罪未遂
磷化锌
被告
白兰
犯罪预备
犯罪行为
氟乙酰胺
着手实行犯罪
会计
-
分类号
D90
[政治法律—法学理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