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8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一线化疗治疗眼附属器MALT淋巴瘤临床疗效 被引量:5
1
作者 宁丰 叶进 +2 位作者 魏立强 李鑫 王景文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912-916,共5页
本研究分析一线化疗治疗眼附属器黏膜相关淋巴组织结外边缘区B细胞淋巴瘤(MALT)的临床疗效。回顾性分析8例眼附属器MALT淋巴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给予3例ⅠE期患者COP/CHOP方案治疗。给予5例Ⅳ期患者COP/CHOP联合利妥昔单克隆抗体。结果表... 本研究分析一线化疗治疗眼附属器黏膜相关淋巴组织结外边缘区B细胞淋巴瘤(MALT)的临床疗效。回顾性分析8例眼附属器MALT淋巴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给予3例ⅠE期患者COP/CHOP方案治疗。给予5例Ⅳ期患者COP/CHOP联合利妥昔单克隆抗体。结果表明:完全缓解(CR)加部分缓解(PR)的有效率100%,3例ⅠE期患者获得PR,5例Ⅳ期患者获CR,中位随访时间21个月,患者疾病无进展,3例ⅠE期患者仍持续PR,5例Ⅳ期患者持续CR。结论:眼附属器MALT淋巴瘤呈惰性临床过程,化疗安全有效,联合利妥昔单克隆抗体方案能明显提高缓解率,可以作为一线治疗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alt淋巴 附属淋巴 化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45例眼附属器MALT淋巴瘤的临床分析
2
作者 朱婧 魏锐利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8期919-921,共3页
目的:探讨眼附属器包括眼睑、结膜、眼眶和泪腺等部位MALT淋巴瘤的临床诊断要点,影像学检查特征与治疗和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1994年至2005年45例病理确诊的眼附属器MALT淋巴瘤患者的临床表现、影像学和免疫学检查结果、治疗经过、... 目的:探讨眼附属器包括眼睑、结膜、眼眶和泪腺等部位MALT淋巴瘤的临床诊断要点,影像学检查特征与治疗和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1994年至2005年45例病理确诊的眼附属器MALT淋巴瘤患者的临床表现、影像学和免疫学检查结果、治疗经过、疗效分析及预后情况。结果:眼附属器MALT淋巴瘤23例发生于眼眶,10例发生于眼睑,8例发生于泪腺,4例发生于结膜。B超能较好的显示病变内部结构和形态;CT对眶骨结构和肿瘤侵犯范围与周围组织的关系显示良好,具有定性诊断价值;MRI对软组织的分辨力强,可区别病变内部不同组织。30例患者cD20表达阳性。45例均行手术治疗,其中22例辅以放疗,10例结合化疗。42例随访4~135个月,1例死亡,3例复发,总生存率为97.7%,复发率为6.6%。结论:眼附属器MALT淋巴瘤好发于眼眶上方及眼睑,B超、CT、MRI检查能提供较好的定性、定位诊断;手术切除肿瘤,结合放疗、化疗能取得较好的疗效;病变可长期局限,预后一般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附属 黏膜相关淋巴组织 淋巴 B细胞 诊断 治疗学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cl-2和Ki-67在眼附属器MALT淋巴瘤中的表达及其对预后的影响
3
作者 张慧 钱江 陈荣家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583-584,共2页
目的:探讨Bcl-2和Ki-67在眼附属器MALT淋巴瘤中的表达情况及其对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收集2001-12/2005-02在我院收治的眼附属器MALT淋巴瘤17例,采用免疫组织化学的方法检测Bcl-2和Ki-67蛋白的表达情况。对患者进行随访,分析Bcl-2和Ki... 目的:探讨Bcl-2和Ki-67在眼附属器MALT淋巴瘤中的表达情况及其对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收集2001-12/2005-02在我院收治的眼附属器MALT淋巴瘤17例,采用免疫组织化学的方法检测Bcl-2和Ki-67蛋白的表达情况。对患者进行随访,分析Bcl-2和Ki-67蛋白的表达情况与临床病理特征及生存状况的关系。结果:17例眼附属器MALT淋巴瘤中有12例(70.6%)表达Bcl-2蛋白阳性,有10例(58.8%)呈Ki-67蛋白高表达。Bcl-2蛋白表达与Ann Arbor分期明显相关(P<0.05),Ki-67蛋白表达与年龄、Ann Arbor分期明显相关(P<0.05)。Bcl-2阳性组、阴性组平均生存期分别为29.8月和62.4月,Ki-67高表达组、低表达组平均生存期分别为27.2月和58.9月。生存分析显示Bcl-2阴性组、Ki-67低表达组生存期较长,Kaplan Merier生存曲线明显不同(P<0.05)。结论:Bcl-2和Ki-67是评价眼附属器MALT淋巴瘤生物学行为的参考指标,并对肿瘤的预后有较好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附属 malt淋巴 BCL-2 KI-67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眼附属器黏膜相关淋巴组织淋巴瘤的临床特征及预后因素探究
4
作者 周梦特 张晓慧 +2 位作者 陈萍 张积 李炳宗 《中国肿瘤临床》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1期571-576,共6页
目的:通过收集眼附属器黏膜相关淋巴组织淋巴瘤(ocular adnexal mucosa-associated lymphoid tissue lymphoma,OAML)患者病例资料,探讨其临床特征及影响预后的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9月至2024年10月在苏州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初诊的5... 目的:通过收集眼附属器黏膜相关淋巴组织淋巴瘤(ocular adnexal mucosa-associated lymphoid tissue lymphoma,OAML)患者病例资料,探讨其临床特征及影响预后的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9月至2024年10月在苏州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初诊的54例眼附属器淋巴瘤(ocular adnexal lymphoma,OAL)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39例黏膜相关淋巴组织淋巴瘤(mucosa-associated lymphoid tissue,MALT)患者为本研究的重点内容。采用Kaplan-Meier法计算无进展生存期(progression-free survival,PFS)率和总生存(overall survival,OS)率,使用Log-rank检验比较组间生存差异,相关性分析及Cox回归分析评估对PFS的影响。结果:39例MALT淋巴瘤患者的中位发病年龄64岁。单侧病灶32例,双侧7例。所有患者均接受手术治疗,术后5年PFS率为54.21%,5年OS率为100%,单因素Cox回归分析显示病灶部位(P=0.011,HR=0.070)、首次治疗后缓解状态(P<0.001,HR=0.082)、EB病毒感染(P=0.011,HR=0.207)显著影响患者PFS。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首次治疗后缓解状态(P=0.034,HR=0.193)是影响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未达到完全缓解(complete response,CR)的患者预后较差。结论:首次治疗后缓解状态是OAML患者预后的重要指标,非CR状态的患者应密切随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附属淋巴 malt 淋巴 预后 危险因素 生存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眼附属器黏膜相关淋巴组织结外边缘区淋巴瘤伴显著浆细胞分化3例临床病理特征
5
作者 张力行 韦黎黎 莫祥兰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10-113,117,共5页
目的 探讨眼附属器黏膜相关淋巴组织结外边缘区(extranodal marginal zone lymphoma of the mucosa-associated lymphoid tissue, MALT)淋巴瘤伴显著浆细胞分化(plasmacytic differentiation, PCD)的临床病理特征。方法 收集3例眼附属器... 目的 探讨眼附属器黏膜相关淋巴组织结外边缘区(extranodal marginal zone lymphoma of the mucosa-associated lymphoid tissue, MALT)淋巴瘤伴显著浆细胞分化(plasmacytic differentiation, PCD)的临床病理特征。方法 收集3例眼附属器MALT淋巴瘤伴显著PCD临床病理资料,采用MaxVision两步法进行免疫组化检测、BIOMED-2方法进行基因重排检测,并复习文献。结果 3例眼附属器MALT淋巴瘤伴显著PCD患者为1例男性,2例女性,中位年龄56岁,组织学表现为肿瘤性小B细胞成分少,主要局限在边缘区,单克隆性PCD细胞数量众多,在扩张的滤泡间区弥漫浸润、融合成片。免疫组化染色显示PCD细胞MUM1、CD38和(或)CD138阳性,Kappa或Lambda轻链限制性表达。基因重排结果显示IGH、IGK基因克隆性重排阳性。结论 眼附属器MALT淋巴瘤伴显著PCD罕见,与多种浆细胞众多的良恶性病变鉴别时有一定困难,诊断时需要综合判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黏膜相关淋巴组织结外边缘区淋巴 浆细胞分化 附属 病理特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眼附属器淋巴瘤临床病理的研究进展
6
作者 齐智依 王兴华 +3 位作者 苏子璇 杜雅丽 叶青 姜发纲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23-128,共6页
眼附属器淋巴瘤是一种常见的眼眶恶性肿瘤。眼附属器淋巴瘤的发病率呈逐年快速增长趋势,疾病的临床表现以及影像学特点不具有特异性,因此疾病的诊断依赖于病理组织分析。眼附属器淋巴瘤精确诊断依赖于形态学、免疫组化、分子和细胞遗传... 眼附属器淋巴瘤是一种常见的眼眶恶性肿瘤。眼附属器淋巴瘤的发病率呈逐年快速增长趋势,疾病的临床表现以及影像学特点不具有特异性,因此疾病的诊断依赖于病理组织分析。眼附属器淋巴瘤精确诊断依赖于形态学、免疫组化、分子和细胞遗传学。随着对疾病的深入研究,发现该肿瘤的临床预后呈现出高复发特征。该文主要综述眼附属器淋巴瘤高复发率与病理组织学特征的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附属 淋巴 组织病理 免疫组化 分子遗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眼附属器MALT型淋巴瘤Ki-67和p53表达与胃肠MALT型淋巴瘤比较 被引量:3
7
作者 徐青 肖利华 +3 位作者 何彦津 李敏 李宁 高子芬 《眼科新进展》 CAS 2004年第5期355-357,共3页
目的 研究眼附属器MALT型淋巴瘤Ki 6 7和 p5 3表达对临床治疗的选择和预后评估的意义。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的方法 ,检测 2 9例眼附属器MALT型淋巴瘤Ki 6 7和p5 3表达 ,分析其在不同临床特征间的差异 ;并与 15例胃肠MALT型淋巴瘤的Ki 6 ... 目的 研究眼附属器MALT型淋巴瘤Ki 6 7和 p5 3表达对临床治疗的选择和预后评估的意义。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的方法 ,检测 2 9例眼附属器MALT型淋巴瘤Ki 6 7和p5 3表达 ,分析其在不同临床特征间的差异 ;并与 15例胃肠MALT型淋巴瘤的Ki 6 7和 p5 3表达进行对比。 结果  2 9例眼附属器MALT型淋巴瘤在不同年龄、性别、发病部位Ki 6 7和 p5 3表达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在分期上 ,2例非Ⅰ期病例出现Ki 6 7的高表达。与胃肠MALT淋巴瘤对比 ,2 9例眼附属器MALT型淋巴瘤未见有高恶转化 ,p5 3表达程度低 ;15例胃肠MALT淋巴瘤有 5例出现高恶转化 ,其中 3例p5 3出现高表达 ,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 )。结论 Ki 6 7和 p5 3的高表达对眼附属器MALT型淋巴瘤的临床分期和高恶转化有一定的提示作用 ;与胃肠MALT型淋巴瘤相比 ,Ki 6 7和p5 3表达率、表达程度低 ,提示预后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附属 胃肠 淋巴 malt KI-67 P5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眼附属器MALT结外边缘区B细胞淋巴瘤临床分析 被引量:8
8
作者 朱婧 魏锐利 《眼科新进展》 CAS 2007年第2期116-119,共4页
目的探讨眼附属器包括眼睑、结膜、眼眶和泪腺等部位MALT淋巴瘤的临床诊断要点、影像学检查特征及治疗和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1994年至2005年45例病理确诊的眼附属器MALT淋巴瘤患者的影像学和免疫学检查结果、治疗经过、疗效分析及预后... 目的探讨眼附属器包括眼睑、结膜、眼眶和泪腺等部位MALT淋巴瘤的临床诊断要点、影像学检查特征及治疗和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1994年至2005年45例病理确诊的眼附属器MALT淋巴瘤患者的影像学和免疫学检查结果、治疗经过、疗效分析及预后情况。结果B超能较好的显示病变内部结构和形态;CT对眶骨结构、肿瘤侵犯范围、与周围组织的关系显示良好,具有定性诊断价值;MRI对软组织的分辨力强,成像参数根据不同的信号强度可提示病变的内部结构。45例均行手术治疗,其中22例辅以放疗,10例结合化疗。42例随访4~135个月,3例复发,1例于手术切除后25个月转移至肺而死亡,其余均存活,总生存率为97.7%,复发率为6.6%.结论眼附属器MALT淋巴瘤好发于眼眶上方及眼睑。影像学检查对MALT淋巴瘤的诊断和鉴别诊断有帮助;B超、CT、MRI检查能提供较好的定性、定位诊断。手术切除肿瘤,结合放疗、化疗能取得较好的疗效。病变可长期局限,预后一般较好,不会出现全身转移和向弥漫性大细胞高度恶性淋巴瘤转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附属 malt淋巴 影像学检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眼附属器黏膜相关淋巴组织淋巴瘤病因和发病机制研究进展 被引量:2
9
作者 皮啸环 姜发纲 +2 位作者 王兴华 游雅琰 王鑫研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124-128,共5页
近年来,眼部淋巴瘤的发病率有上升趋势。眼附属器黏膜相关淋巴组织(mucosa-associated lymphoid tissue, MALT)结外边缘区淋巴瘤,即眼附属器MALT淋巴瘤,是眼附属器淋巴瘤中最常见的亚型。眼附属器MALT淋巴瘤在遗传学、免疫学、微生物学... 近年来,眼部淋巴瘤的发病率有上升趋势。眼附属器黏膜相关淋巴组织(mucosa-associated lymphoid tissue, MALT)结外边缘区淋巴瘤,即眼附属器MALT淋巴瘤,是眼附属器淋巴瘤中最常见的亚型。眼附属器MALT淋巴瘤在遗传学、免疫学、微生物学、分子生物学方面取得的重要进展,得益于其病因和发病机制的研究,因而一些创新性的治疗方法也被提出。本文主要从遗传、免疫以及分子信号通路入手,讨论近年来的眼附属器MALT淋巴瘤研究及其局限性,为其治疗方法的完善和精准治疗的建立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眼附属器malt淋巴瘤 NF-ΚB NOTCH 遗传异常 免疫驱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眼附属器恶性淋巴瘤172例临床病理分析 被引量:12
10
作者 徐玲 蒋永强 +2 位作者 吴晓梅 罗清礼 夏瑞南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254-257,共4页
目的初步探讨眼附属器恶性淋巴瘤的临床特点及病理学分类。方法 对172例187眼经组织病理学确诊的眼附属器恶性淋巴瘤患者的临床及病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患者年龄12~85岁,平均63岁,病程13d~25a,平均75个月。其中眼眶恶性淋... 目的初步探讨眼附属器恶性淋巴瘤的临床特点及病理学分类。方法 对172例187眼经组织病理学确诊的眼附属器恶性淋巴瘤患者的临床及病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患者年龄12~85岁,平均63岁,病程13d~25a,平均75个月。其中眼眶恶性淋巴瘤最多见,共98眼(52.33%),其次为结膜48眼(25.00%)及眼睑37眼(20.35%)、泪囊4眼(2.33%)。免疫组织化学染色146例159眼(84.88%)均为非霍奇金淋巴瘤,其中86例95眼(58.90%)确诊为低度恶性黏膜相关淋巴组织淋巴瘤(MALT淋巴瘤)。眼附属器恶性淋巴瘤以眼睑色块和结膜新生物128眼(69.77%)或眼球突出48眼(25.00%)为主要就诊原因。结论 眼附属器恶性淋巴瘤多为黏膜相关性淋巴组织淋巴瘤,免疫组织化学检测有助于诊断。准确的肿瘤病理学分类不仅能指导临床治疗,还能反映患者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附属 恶性淋巴 临床特点 病理分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眼附属器淋巴瘤组织病理学及免疫表型研究 被引量:11
11
作者 徐青 肖利华 +4 位作者 何彦津 杨守京 李宁 李敏 高子芬 《眼科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156-159,共4页
目的 探讨眼附属器淋巴瘤的临床特点、组织学分型及免疫表型。方法 收集眼附属器淋巴瘤病例 3 3例 ,采用HE染色常规观察形态学特点。采用多种抗体标记B淋巴细胞 ,行T细胞鉴别 ,检测细胞增殖活性及探讨B细胞起源 ,进行免疫组织化学染... 目的 探讨眼附属器淋巴瘤的临床特点、组织学分型及免疫表型。方法 收集眼附属器淋巴瘤病例 3 3例 ,采用HE染色常规观察形态学特点。采用多种抗体标记B淋巴细胞 ,行T细胞鉴别 ,检测细胞增殖活性及探讨B细胞起源 ,进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诊断和鉴别诊断、判定免疫表型、细胞分化及增殖状态。结果  2 9例 (87 9% )瘤细胞B细胞标记物CD2 0、CD79a阳性 ,并出现κ或λ的克隆性增生 ,诊断为结外边缘区B细胞淋巴瘤 ,黏膜相关淋巴组织型 (MZL MALT)。 2例 (6 1% )诊断为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 1例 (3 % )为组织学典型的浆细胞瘤分化。 1例 (3 % )为此部位极为罕见的T细胞淋巴瘤 ,免疫表型为T细胞分化。结论 MZL MALT型淋巴瘤是眼附属器淋巴瘤中最常见的一类 ,免疫组化抗体标记在诊断和鉴别诊断中起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附属淋巴 分类 组织病理学 免疫表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发性眼附属器非霍奇金淋巴瘤的特征 被引量:4
12
作者 易文殊 许雪亮 +1 位作者 向前 江海波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9期826-830,共5页
目的:探讨原发于眼附属器非霍奇金淋巴瘤的临床表现与病理特征。方法:对18例住院手术并经病理学检查确认为原发于眼附属器非霍奇金淋巴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对该病发生部位、临床及影像学表现、病理学特征进行总结。结果:全... 目的:探讨原发于眼附属器非霍奇金淋巴瘤的临床表现与病理特征。方法:对18例住院手术并经病理学检查确认为原发于眼附属器非霍奇金淋巴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对该病发生部位、临床及影像学表现、病理学特征进行总结。结果:全部患者均表现为眼部占位性病变,其中发生于眼眶者12例(含泪腺3例),占66.7%;发生于结膜者3例,占16.7%;发生于下睑者3例,占16.7%。全部病例中,8例患者被临床和影像学检查误诊为"炎性假瘤"。8例被诊为眼部占位性病变性质待查。经病理学检查,16例(88.9%)诊断为黏膜相关淋巴组织型的结外边缘带B细胞淋巴瘤,2例诊断为NK/T细胞性非霍奇金淋巴瘤。结论:原发于眼附属器的非霍奇金淋巴瘤主要表现为无痛性肿块,多发生于眼眶,临床和影像学确诊难度大,大多数糖皮质激素治疗有效,容易被误诊为"炎性假瘤"。黏膜相关淋巴组织B细胞淋巴瘤是最常见的病理类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附属 非霍奇金淋巴 malt淋巴 NK/T细胞性淋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眼附属器B淋巴母细胞性白血病/淋巴瘤2例临床病理分析 被引量:2
13
作者 赵连花 肖华亮 +6 位作者 林俐 杜娟 牟江洪 罗清雅 马强 李艳青 曾英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515-518,522,共5页
目的探讨眼附属器B淋巴母细胞性白血病/淋巴瘤(B lymphoblastic leukaemia/lymphoma,B-ALL/B-LBL)的临床病理学特征、诊断及鉴别诊断。方法对2例眼附属器B-ALL/B-LBL的临床表现、组织学形态及免疫表型进行分析,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例1... 目的探讨眼附属器B淋巴母细胞性白血病/淋巴瘤(B lymphoblastic leukaemia/lymphoma,B-ALL/B-LBL)的临床病理学特征、诊断及鉴别诊断。方法对2例眼附属器B-ALL/B-LBL的临床表现、组织学形态及免疫表型进行分析,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例1,男童,10岁,因右眼红肿2个月入院;查体:右眼结膜充血(+),颞侧结膜可见条状红肿状物。例2,男童,13岁,发现右眼肿物半个月入院;罹患白血病3年,曾在儿童医院行化疗。镜检:2例均表现为肿瘤细胞大小相对一致,胞质少,核呈圆形、卵圆形,带凹陷或扭曲,染色质细而分散,核分裂象从不明显到易见;肿瘤细胞呈弥漫浸润性生长,间质成分少。免疫表型:2例肿瘤细胞均弥漫强阳性表达PAX5、TDT、CD34及CD10,不表达CD20、CD3、CD5、CD117和CD30。结论眼附属器B-ALL/B-LBL罕见,熟悉其临床病理学特征及免疫表型,有助于正确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附属 淋巴 B淋巴母细胞性白血病 淋巴 免疫组织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眼附属器黏膜相关淋巴瘤感染性因素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4
作者 马小梅 刘惠敏 李玉珍 《眼科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90-92,共3页
感染性因素与人类恶性肿瘤密切相关。近年来在眼附属器黏膜相关淋巴组织(MALT)淋巴瘤中发现衣原体、丙肝病毒、幽门螺杆菌(HP)等病原菌,研究发现这些病原菌与眼附属器MALT淋巴瘤的发生发展及治疗等密切相关。而抗感染治疗相对安全有效,... 感染性因素与人类恶性肿瘤密切相关。近年来在眼附属器黏膜相关淋巴组织(MALT)淋巴瘤中发现衣原体、丙肝病毒、幽门螺杆菌(HP)等病原菌,研究发现这些病原菌与眼附属器MALT淋巴瘤的发生发展及治疗等密切相关。而抗感染治疗相对安全有效,可以取代传统的外科手术、放疗、化疗等。胃MALT淋巴瘤与单一的HP感染密切相关,而眼附属器MALT淋巴瘤的感染性因素较多,且病例数较少,所以病原菌的种类及其与眼附属器MALT淋巴瘤的关系尚有待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黏膜相关淋巴 附属 衣原体 丙肝病毒 幽门螺旋杆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眼附属器淋巴瘤中CD44V6的表达及意义
15
作者 马小梅 徐毅 陈兵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335-337,共3页
目的:探讨CD44V6在眼附属器淋巴瘤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63例眼附属器淋巴瘤中CD44V6的表达情况。其中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DLBCL)22例,首次诊断为DLBCL12例,原发性黏膜相关淋巴组织(MALT)淋巴瘤复发演变为DLBCL10... 目的:探讨CD44V6在眼附属器淋巴瘤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63例眼附属器淋巴瘤中CD44V6的表达情况。其中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DLBCL)22例,首次诊断为DLBCL12例,原发性黏膜相关淋巴组织(MALT)淋巴瘤复发演变为DLBCL10例;MALT淋巴瘤41例,26例为初发病例,15例为复发病例;另选10例眼附属器淋巴组织反应性增生病例作对照。结果:CD44V6阳性者细胞膜呈棕色。CD44V6在DLBCL的表达率和阳性程度均比MALT淋巴瘤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D44V6在淋巴瘤中的表达率和阳性程度比淋巴组织反应性增生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在DLBCL和MALT淋巴瘤各自组内的表达率和阳性程度均无有统计学差异(P>0.05)。CD44V6表达与患者的年龄、性别均无关。结论:在眼附属器淋巴组织异常增生疾病中,CD44V6的表达随病变程度加重而增强,提示其在眼附属器MALT淋巴瘤的发生和发展中起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附属 淋巴 CD44V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眼附属器黏膜相关淋巴组织淋巴瘤的研究进展
16
作者 朱婧 魏锐利 蔡季平 《眼科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313-316,共4页
黏膜相关淋巴组织(MALT)淋巴瘤是非霍奇金淋巴瘤中结外边缘带淋巴瘤(MZL)的一种特殊类型。眼附属器MALT淋巴瘤是眼眶恶性肿瘤中较常见的一种,可发生在结膜、泪腺、眼睑和眼眶。近年来,国外许多学者在MALT淋巴瘤的临床特点、病理形态学... 黏膜相关淋巴组织(MALT)淋巴瘤是非霍奇金淋巴瘤中结外边缘带淋巴瘤(MZL)的一种特殊类型。眼附属器MALT淋巴瘤是眼眶恶性肿瘤中较常见的一种,可发生在结膜、泪腺、眼睑和眼眶。近年来,国外许多学者在MALT淋巴瘤的临床特点、病理形态学、免疫表型、分子遗传学及分子生物学方面对它的发生机制在基因水平有了新的认识。就国外对眼附属器MALT淋巴瘤的分子遗传学异常在肿瘤细胞内部信号转导通路中作用的研究做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附属 黏膜相关淋巴组织 淋巴 基因 发病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整合素连接激酶和Toll样受体-2在眼附属器黏膜相关淋巴组织淋巴瘤中的表达及其对预后的影响
17
作者 李宝华 刘平 王新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164-167,共4页
目的研究整合素连接激酶(integrin linked kinase,ILK)与Toll样受体-2(Toll like receptors-2,TLR-2)在眼附属器黏膜相关淋巴组织(mucosa-associated lymphatic tissue,MALT)淋巴瘤中的表达及其对患者生存状况的影响。方法收集46例(46眼... 目的研究整合素连接激酶(integrin linked kinase,ILK)与Toll样受体-2(Toll like receptors-2,TLR-2)在眼附属器黏膜相关淋巴组织(mucosa-associated lymphatic tissue,MALT)淋巴瘤中的表达及其对患者生存状况的影响。方法收集46例(46眼)符合眼附属器MALT淋巴瘤诊断标准的患者病灶组织标本,运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测定其ILK与TLR-2的蛋白表达情况,分析ILK与TLR-2蛋白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同时探讨ILK与TLR-2蛋白表达情况与患者预后的关系。结果患者瘤组织中的ILK与TLR-2蛋白表达阳性率分别为67.4%(31/46)、71.7%(33/46)。患者瘤组织中ILK、TLR-2蛋白表达阳性率均与性别、年龄、病灶部位均无关(均为P>0.05),均与Ann Arbor临床分期相关(均为P<0.05)。ILK蛋白表达阳性患者的生存期(治疗结束至随访末期的时间)为(21.5±2.7)个月,低于ILK蛋白表达阴性患者的生存期(29.2±2.1)个月(P<0.05);TLR-2蛋白表达阳性患者的生存期为(20.4±1.7)个月,低于TLR-2蛋白表达阴性患者的生存期(27.6±2.3)个月(P<0.05)。结论 ILK、TLR-2与眼附属器MALT淋巴瘤的生物学行为密切相关;联合检测ILK、TLR-2对此类疾病诊断及患者预后具有一定的指导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整合素连接激酶 Toll样受体-2 附属 黏膜相关淋巴淋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眼附属器淋巴瘤^(18)F-FDG PET/CT的代谢特征及其与临床分期的相关性 被引量:2
18
作者 王观筠 杨晖 +5 位作者 陈佳欣 肖文田 李灿 姚树林 王瑞民 徐白萱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21-25,共5页
目的分析眼附属器淋巴瘤(ocular adnexal lymphomas,OAL)氟-18-脱氧葡萄糖(^(18)F-fluorodeoxyglucose,^(18)F-FDG)正电子发射型计算机断层扫描显像(positron emission tomography/computed tomography,PET/CT)的代谢参数与临床分期之... 目的分析眼附属器淋巴瘤(ocular adnexal lymphomas,OAL)氟-18-脱氧葡萄糖(^(18)F-fluorodeoxyglucose,^(18)F-FDG)正电子发射型计算机断层扫描显像(positron emission tomography/computed tomography,PET/CT)的代谢参数与临床分期之间的关系,并比较不同病理类型OAL之间代谢参数的差异。方法将2012年4月至2020年4月在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核医学科行18 F-FDG PET/CT检查并由病理诊断为OAL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分别记录病灶最大标准化摄取值(maximum standardized uptake value,SUVmax)、平均标准化摄取值(average standardized uptake value,SUVmean)、代谢体积(metabolic tumor volume,MTV)与病灶糖酵解总量(total lesion glycolysis lesion,TLG)。以^(18)F-FDG PET/CT结果及患者临床资料进行Ann Arbor分期。根据主要病理类型进行分组,比较各组代谢参数的差异,并比较所有病例各代谢参数与不同分期的相关性。结果共计37名初发OAL患者纳入研究。病理分型以黏膜相关淋巴组织结外边缘区B细胞淋巴瘤(extranodal marginal zone B-cell lymphoma of mucosa-associated lymphoid tissue,MALT,n=13)、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iffuse large B-cell lymphoma,DLBCL,n=12)和结外NK/T细胞淋巴瘤,鼻型(extranodal natural killer/T-cell lymphoma,nasal type,ENK-TCL,n=7)为主。通过比较上述3组患者各项代谢参数后发现,DLBCL、ENK-TCL与MALT之间各项代谢参数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在所有37例患者中,不同分期的代谢参数中SUVmax和TLG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各项代谢参数均与疾病分期呈正相关,其中TLG与MTV的相关性较SUV max及SUV mean更强。结论^(18)F-FDG PET/CT各项代谢参数与临床分期具有相关性,其中TLG与MTV与临床分期的相关性更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附属淋巴 正电子发射型计算机断层扫描显像 代谢参数 诊断 分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47例原发眼附属器黏膜相关淋巴组织淋巴瘤临床特征、治疗及预后分析
19
作者 柯玉华 李悦 +2 位作者 王莉 朱华渊 徐卫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566-569,共4页
目的:探讨原发眼附属器黏膜相关淋巴组织结外边缘区B细胞淋巴瘤(primary ocular adnexal extranodal marginal zone B cell lymphoma of mucosa-associated lymphoid tissue,POAML)的临床特征、治疗及预后。方法:对2008年4月—2018年4... 目的:探讨原发眼附属器黏膜相关淋巴组织结外边缘区B细胞淋巴瘤(primary ocular adnexal extranodal marginal zone B cell lymphoma of mucosa-associated lymphoid tissue,POAML)的临床特征、治疗及预后。方法:对2008年4月—2018年4月于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就诊的47例POAML患者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47例患者的中位年龄57(32~85)岁,ⅠE期占86%(37例)。41例患者的治疗及随访数据完整。除手术切除活检外,28例(68.3%)接受单纯放疗,4例(9.8%)接受单纯全身治疗(化疗/利妥昔单抗/化疗联合利妥昔单抗),2例(4.9%)接受联合放化疗,7例(17.1%)术后未接受其他治疗。中位随访时间40.5(1~122)个月,3例患者手术后出现疾病复发,无死亡病例。ⅠE期与Ⅳ期患者无进展生存期(progression free survival,PFS)无统计学差异(P=0.624)。结论:本中心的数据表明POAML临床进展缓慢,预后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附属 黏膜相关淋巴组织淋巴 临床特征 治疗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脂多糖诱导的肿瘤坏死因子-α基因在眼附属器非霍奇金淋巴瘤的表达及意义
20
作者 王小肯 林红 +3 位作者 赵桂秋 林静 杨文毅 顿月丽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15-117,共3页
目的研究脂多糖诱导的肿瘤坏死因子-α(lipopolysaccharide-induced TNF-αfactor,LITAF)基因在眼附属器非霍奇金淋巴瘤中的表达,并探讨其与临床病理参数间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对从青岛大学附属医院收集的50例眼附属器非霍... 目的研究脂多糖诱导的肿瘤坏死因子-α(lipopolysaccharide-induced TNF-αfactor,LITAF)基因在眼附属器非霍奇金淋巴瘤中的表达,并探讨其与临床病理参数间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对从青岛大学附属医院收集的50例眼附属器非霍奇金淋巴瘤标本和10例反应性淋巴组织增生病变组织标本中LITAF基因的表达进行检测,并分析其与眼附属器非霍奇金淋巴瘤患者临床病理参数间的关系。结果眼附属器非霍奇金淋巴瘤中LITAF基因阳性表达率显著低于反应性淋巴组织增生病变(P<0.05);LITAF基因的阳性表达率与性别、年龄、发病部位、肿瘤大小无关(均为P>0.05),与非霍奇金淋巴瘤病理分级有关(P<0.05)。结论 LITAF基因可能发挥着抑制眼附属器非霍奇金淋巴瘤的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霍奇金淋巴 附属 LITAF 免疫组织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