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华眼镜蛇毒口服血清制剂对HepG2细胞凋亡的影响 被引量:11
1
作者 李红良 任先达 +2 位作者 罗英儒 叶春玲 张海伟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199-200,共2页
目的 :观察中华眼镜蛇毒口服血清制剂对人肝癌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 :HE染色、TUNEL、琼脂糖凝胶电泳、流式细胞术、免疫组化。结果 :中华眼镜蛇毒口服血清制剂以剂量依赖方式显著诱导HepG2细胞的凋亡。可见 :细胞核浓缩 ,细胞体积缩小 ... 目的 :观察中华眼镜蛇毒口服血清制剂对人肝癌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 :HE染色、TUNEL、琼脂糖凝胶电泳、流式细胞术、免疫组化。结果 :中华眼镜蛇毒口服血清制剂以剂量依赖方式显著诱导HepG2细胞的凋亡。可见 :细胞核浓缩 ,细胞体积缩小 ;TUNEL阳性细胞明显增多 ;DNA呈现典型“梯形”变化 ;c -jun ,c-myc基因表达明显升高。结论 :中华眼镜蛇毒口服血清制剂诱导人肝癌细胞的凋亡 ,可能与c -jun ,c-myc基因的表达上调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眼镜蛇毒液类 免疫组织化学 细胞凋亡 肝癌 化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离纯化眼镜蛇蛇毒因子的一种经济方法 被引量:6
2
作者 任先达 黄守坚 +1 位作者 吴楚坤 孙家钧 《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4期271-275,共5页
将较大批量的眼镜蛇粗毒依次通过SephadexG75,DEAE-celluloseDE52和Bio-GelP200柱层析可高效地分离纯化眼镜蛇蛇毒因子(CVF),50g粗毒可制备电泳纯CVF960mg,产率大大高于既... 将较大批量的眼镜蛇粗毒依次通过SephadexG75,DEAE-celluloseDE52和Bio-GelP200柱层析可高效地分离纯化眼镜蛇蛇毒因子(CVF),50g粗毒可制备电泳纯CVF960mg,产率大大高于既往文献报道,整个制备过程仅需时数日。通过SDS聚内烯酰胺凝胶电泳测得其分子量为226000,其溶血活性从抗补体活性均与文献报道相近。所以,本实为一种经济,高效的实验室大量制备CVF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眼镜蛇毒液类 中华眼镜蛇 补体 色谱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华眼镜蛇毒对荷人鼻咽癌裸鼠血过氧化氢酶和GSH-PX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5
3
作者 杨惠玲 杨星 郑芹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0期976-978,共3页
目的 :探讨中华眼镜蛇毒 (NNAV)对荷人鼻咽癌 (NPC)裸鼠血中过氧化氢酶 (CAT)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 (GSH -PX)活性的影响。方法 :采用比色法检测经腹腔注射低、中或高浓度NNAV( 1mg/L、5mg/L或 10mg/L)的荷人NPC裸鼠血中CAT和GSH -PX活... 目的 :探讨中华眼镜蛇毒 (NNAV)对荷人鼻咽癌 (NPC)裸鼠血中过氧化氢酶 (CAT)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 (GSH -PX)活性的影响。方法 :采用比色法检测经腹腔注射低、中或高浓度NNAV( 1mg/L、5mg/L或 10mg/L)的荷人NPC裸鼠血中CAT和GSH -PX活性。结果 :荷人NPC裸鼠组血中CAT活性 ( 1645 0U/L)低于正常裸鼠组( 2 0 680U/L) (P <0 0 5 ) ,而荷瘤裸鼠组血中GSH -PX活性 ( 2 7670U/L)与正常裸鼠组 ( 2 8790U/L)相比P >0 0 5。低、中和高浓度NNAV治疗后的荷瘤鼠组血中CAT活性 ( 2 0 5 70U/L、2 3 0 90U/L、2 12 80U/L)均高于荷瘤鼠组( 1645 0U/L) (P <0 0 5 ) ,并接近正常水平 ( 2 0 680U/L) (P >0 0 5 )。同时低、中和高浓度用药组血中GSH -PX活性均不同程度地高于荷瘤鼠组 ( 2 7670U/L) (P <0 0 5 ) ,其中高浓度组 ( 3 7810U/L)明显高于低或中浓度组 ( 2 994 0U/L、3 0 610U/L) (P <0 0 5 ) ,其血中GSH -PX活性明显高于正常裸鼠组 ( 2 8790U/L) (P <0 0 5 )。结论 :NNAV的抑瘤作用可能与其提高荷瘤鼠血中CAT和GSH -PX活性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眼镜蛇毒液类 鼻咽肿瘤 过氧化氢酶 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 裸小鼠 GSH-PX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眼镜蛇毒抗补体因子的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叶春玲 任先达 +1 位作者 吕艳青 叶开和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473-476,480,共5页
Cobra venom factor (CVF), separated from the cobra venoms, is an acidic glucoproteins with anticomplementory activity The combination of CVF with factor B in the blood produces a stable C3 and C5 converterase resultin... Cobra venom factor (CVF), separated from the cobra venoms, is an acidic glucoproteins with anticomplementory activity The combination of CVF with factor B in the blood produces a stable C3 and C5 converterase resulting in complement depletion by activating complement continually. There are many studies on it, such as inflammation, autoimmune disease, xenotransplantation, anti-tumor, etc. CVF is also an important tool drug for the study of complement role in the pathophysiological development of diseas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眼镜蛇毒液类 补体 补体激活 CVF 眼镜蛇毒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华眼镜蛇毒组份Ⅲ的药代动力学及组织分布研究 被引量:3
5
作者 侯力强 赵路宁 +3 位作者 林振桃 强永刚 廖永华 管锦霞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1期2058-2062,共5页
目的 :观察中华眼镜蛇 (Najanajaatra)蛇毒组份Ⅲ在兔体内的药代动力学过程和在小鼠体内的分布状况。方法 :用氯胺 -T法对眼镜蛇毒组份Ⅲ进行碘化标记 ,用放射性核素示踪动力法检测血液中的药物浓度 ,以放射性参与量 (脏器与血液放射比 ... 目的 :观察中华眼镜蛇 (Najanajaatra)蛇毒组份Ⅲ在兔体内的药代动力学过程和在小鼠体内的分布状况。方法 :用氯胺 -T法对眼镜蛇毒组份Ⅲ进行碘化标记 ,用放射性核素示踪动力法检测血液中的药物浓度 ,以放射性参与量 (脏器与血液放射比 )的比值作为组份Ⅲ在组织中分布的依据。结果 :兔静脉注射眼镜蛇毒组份Ⅲ 75、15 0和 30 0 μg/kg 3个剂量后 ,快分布相半衰期T1/2 α为 39 6 - 4 2 5min ,慢分布相半衰期T1/2 β为 16 8- 17 3h ,消除相半衰期T1/2 γ为 2 1 7- 2 2 1h。小鼠尾静脉注射 [12 5Ⅰ ]-组份Ⅲ后 ,2h及 4h放射性参与量大于 1的器官为肝脏、肾脏、肺脏、心脏和肌肉 ,其中以肾脏分布最高 ,且 4h放射性参与量高于 2h。结论 :兔静脉注射组份Ⅲ 3个剂量后 ,血药 -时间曲线经 3P87药动学程序拟合符合三房室模型特征 ,3个时相的半衰期各剂量组之间无显著差异 ,曲线下面积 (AUC)与剂量成正比 ,表明药物在兔体内的分布和消除为一级线性动力学过程。小鼠静注组份Ⅲ后 2h ,以肾脏分布最高 ,肝脏与肺脏的放射性参与量也较高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眼镜蛇毒液类 药代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眼镜蛇毒蛋白酶(natrahagin)的抗凝作用 被引量:4
6
作者 郭丹 吴曙光 陈娜娜 《第一军医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190-191,共2页
目的观察具有纤维蛋白原水解活性的中国眼镜蛇毒蛋白酶(natrahagin)在动物体内的抗凝作用。方法将不同浓 度的natrahagin分别静脉注射入大鼠体内,观察其在动物体内的抗凝作用并与生理盐水对照。凝血仪上直接测... 目的观察具有纤维蛋白原水解活性的中国眼镜蛇毒蛋白酶(natrahagin)在动物体内的抗凝作用。方法将不同浓 度的natrahagin分别静脉注射入大鼠体内,观察其在动物体内的抗凝作用并与生理盐水对照。凝血仪上直接测定血浆 凝血酶原时间(PT)、凝血酶时间(TT)和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双缩脲法测定血浆纤维蛋白原水平。结果与对照 组比较,不同剂量natrahagin静脉注射给药后,大鼠PT、TT和APTT显著延长,效应呈浓度依赖性。剂量为0.1mg.kg·bw. 时,PT、TT和APTT分别为对照组的1.5、1.5和1.9倍;兔血浆纤维蛋白原水平也显著降低,血浆纤维蛋白原水平降至 对照组的33.3%。结论Natrahagin在体内具有抗凝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眼镜蛇毒液类 蛋白酶 抗凝血酶 血凝集抑制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华眼镜蛇毒F组份对血小板活化时蛋白酪氨酸磷酸化的影响 被引量:2
7
作者 张梅 余清声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293-295,共3页
目的 :观察中华眼镜蛇毒F组份抑制血小板聚集的胞内信号转导机制。方法 :实验分 6组 :(1)空白组 ;(2 )对照组 ;(3) - (6 )实验组加入浓度为 10 0、30、10、3mg/LF组份。用比浊法测定血小板聚集率。用蛋白质免疫印迹法 (Westernblotting... 目的 :观察中华眼镜蛇毒F组份抑制血小板聚集的胞内信号转导机制。方法 :实验分 6组 :(1)空白组 ;(2 )对照组 ;(3) - (6 )实验组加入浓度为 10 0、30、10、3mg/LF组份。用比浊法测定血小板聚集率。用蛋白质免疫印迹法 (Westernblotting)测定血小板内蛋白酪氨酸磷酸化的表达。结果 :F组份呈浓度依赖性抑制二磷酸腺苷 (ADP)引起的分子量为 76、6 6和 37 5kD蛋白酪氨酸磷酸化的表达 ,其中 30、10 0mg/L给药组中 ,3个分子量蛋白与对照组比较均有显著差异 ,P <0 . 0 5。F组份对ADP引起血小板聚集作用的抑制同降低 76、6 6和 37 5kD 3个分子量蛋白酪氨酸磷酸化的表达呈明显的正相关 (r=0 . 936 7,P <0 . 0 1)。结论 :中华眼镜蛇毒F组份通过抑制分子量为 76、6 6和37 5kD蛋白的酪氨酸磷酸化表达 ,对血小板胞内信号转导过程发生影响 ,可能是其抗栓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眼镜蛇毒液类 血小板聚集 印迹法 蛋白质 蛋白质酪氨酸磷酸化 信号转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眼镜蛇蛇毒因子与大鼠中性白细胞吞噬功能减退的量效研究 被引量:3
8
作者 区景松 孙培吾 王传恩 《中山医科大学学报》 CSCD 1999年第4期276-279,共4页
:研究中华眼镜蛇的蛇毒因子(CVF)与中性白细胞吞噬功能的量效关系及CVF在非协调性异种心脏移植应用中的意义。方法:①用不同剂量的CVF腹膜腔内注射(i.p.)SD大鼠,测定大鼠血液中性白细胞噬菌率;②经CVFi.p.处理后大鼠进行颈部豚鼠—大鼠... :研究中华眼镜蛇的蛇毒因子(CVF)与中性白细胞吞噬功能的量效关系及CVF在非协调性异种心脏移植应用中的意义。方法:①用不同剂量的CVF腹膜腔内注射(i.p.)SD大鼠,测定大鼠血液中性白细胞噬菌率;②经CVFi.p.处理后大鼠进行颈部豚鼠—大鼠异种心脏移植,然后测定移植前后大鼠不同时点的血液中性白细胞噬菌率。结果:①CVF能使大鼠血液中性白细胞噬菌功能减退,并呈量效关系;②经CVF处理的大鼠移植后无发生超急排斥反应(HAR),且血液中性白细胞噬菌率明显减退,至术后3d内仍未恢复。结论:①CVF有抑制中性白细胞噬菌功能,且呈量效关系;②CVF可抑制非协调性异种心脏移植的HAR,测定中性白细胞噬菌功能是一种简便测定CVF体内抗补体活性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眼镜蛇毒液类 中性白细胞 吞噬作用 心脏移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补体蛋白对油酸型肺损伤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1
9
作者 黄守坚 梁仲培 +3 位作者 任先达 朱正光 吴楚坤 孙家钧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CAS CSCD 1995年第S1期1-5,共5页
本研究改进抗补体蛋白(ACP)柱层析分离技术,用BioGelP200柱纯化,每次眼镜蛇毒上样量10g,ACP回收率高达1.8%。其电泳特性和抗补体效价均和以往报道一致。ACP4mgip能使油酸的LD50从94.4μg... 本研究改进抗补体蛋白(ACP)柱层析分离技术,用BioGelP200柱纯化,每次眼镜蛇毒上样量10g,ACP回收率高达1.8%。其电泳特性和抗补体效价均和以往报道一致。ACP4mgip能使油酸的LD50从94.4μg/kg提高至279μg/kg,能预防油酸引起家兔血氧分压进行性下降和血二氧化碳分压上升,肺渗出液量和蛋白含量减少。用使补体耗竭95%以上剂量的ACP腹腔注射,能预防油酸引起的麻醉狗肺损伤,包括血气。肺循环。肺动态顺应性和肺病理改变改善。ACP急性毒性低,小白鼠能耐受1次静注10μg/kg而不死亡,能耗竭98%补体剂量ACP亦仅引起狗可恢复的肺血管阻力轻度上升,肺组织光镜检查仅有非特异性改变。说明ACP耗竭补体可能成为有效而安全防治呼吸窘迫综合征的强有力的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补体激活酶 眼镜蛇毒液类 色谱法/方法 肺/损伤 呼吸窘迫综合征/药物疗法 动物 实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