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眼部行为的驾驶疲劳评价指标的阈值 被引量:19
1
作者 潘晓东 李君羡 徐小冬 《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1811-1815,共5页
为将时段内眨眼次数、闭眼总持续时间和眨眼时间均值3类眼部行为指标应用于实际驾驶疲劳监测,进行了含173个样本的实验研究.将实验对象根据年龄、性别分类,以脑电指标为参照,得到各类人群在不同疲劳程度下3个眼动指标的阈值.从显著性、... 为将时段内眨眼次数、闭眼总持续时间和眨眼时间均值3类眼部行为指标应用于实际驾驶疲劳监测,进行了含173个样本的实验研究.将实验对象根据年龄、性别分类,以脑电指标为参照,得到各类人群在不同疲劳程度下3个眼动指标的阈值.从显著性、稳定性两个方面对3个指标进行论证分析,确定眨眼时间均值是三者中较优的指标,且验证了以年龄对人群进行划分更为合理.最后结合样本的数据,针对不同年龄人群给出3种觉醒状态下平均一次眨眼指标的阈值,通过室外车载实验验证了阈值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驾驶疲劳 疲劳监测 眼部行为 评价指标 指标阈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眼部行为的驾驶疲劳监测方法 被引量:23
2
作者 潘晓东 李君羡 《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231-235,共5页
为了克服percentage of eyelid closure(PERCLOS)法作为疲劳监测方法对仪器要求过高的弱点,通过室外行车实验验证其实时监测的适用性的同时,在室内以眨眼次数和闭眼时间为主要实验分析研究对象,检验两者的数值与驾驶疲劳程度之间的关系... 为了克服percentage of eyelid closure(PERCLOS)法作为疲劳监测方法对仪器要求过高的弱点,通过室外行车实验验证其实时监测的适用性的同时,在室内以眨眼次数和闭眼时间为主要实验分析研究对象,检验两者的数值与驾驶疲劳程度之间的关系以开发新的疲劳监测指标.通过实验分析结果论证PERCLOS实际应用的可能性,眨眼次数与闭眼时间作为驾驶疲劳眼部行为的评价指标的有效性和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驾驶疲劳 疲劳监测 眼部行为 评价指标 动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眼部行为的驾驶疲劳评价指标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王磊宇 武淑红 李海芳 《太原理工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440-443,共4页
通过对驾驶员眼睛生理特征的监测来判断驾驶员的疲劳状况是当前疲劳评判研究的热点之一。基于眼部行为指标来进行驾驶疲劳监测研究,分析驾驶过程中驾驶员眼动的瞳孔直径、眨眼时间均值的变化规律。在原有的眨眼时间均值指标的基础上,提... 通过对驾驶员眼睛生理特征的监测来判断驾驶员的疲劳状况是当前疲劳评判研究的热点之一。基于眼部行为指标来进行驾驶疲劳监测研究,分析驾驶过程中驾驶员眼动的瞳孔直径、眨眼时间均值的变化规律。在原有的眨眼时间均值指标的基础上,提出瞳孔直径包络值指标,并与原有的眨眼时间均值指标进行实验验证分析。结果表明,瞳孔直径包络值指标可以有效地用于客观评价驾驶员的疲劳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眼部行为 瞳孔直径 驾驶疲劳 瞳孔直径包络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驾驶疲劳唤醒辅助产品的人机交互研究 被引量:4
4
作者 乔现玲 杨子婧 +2 位作者 胡志刚 郭西雅 李倩 《包装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2期102-107,共6页
目的为了车载驾驶疲劳缓解产品的开发设计,对音乐的疲劳唤醒效果进行深入研究,通过人机交互设计使科技产品带来更方便的用户体验。方法采用室内驾驶模拟实验与主观评测相结合的方法判别疲劳,进行多组音乐对比实验,通过眼部指标的变化详... 目的为了车载驾驶疲劳缓解产品的开发设计,对音乐的疲劳唤醒效果进行深入研究,通过人机交互设计使科技产品带来更方便的用户体验。方法采用室内驾驶模拟实验与主观评测相结合的方法判别疲劳,进行多组音乐对比实验,通过眼部指标的变化详细探讨了音乐节奏、音乐播放时长对驾驶疲劳的唤醒作用。结论验证了快节奏音乐对疲劳有唤醒作用,而慢节奏唤醒效果不明显甚至有负作用,同一首音乐播放时长的唤醒效果差异不大,由此为驾驶疲劳唤醒辅助产品的人机交互设计提供了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驾驶疲劳 疲劳唤醒 眼部行为 音乐节奏 音乐时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