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眼部缺血综合征的眼底荧光血管造影观察 被引量:6
1
作者 汪军 张继濂 +1 位作者 郭佳 孟忻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08年第8期1615-1617,共3页
目的:研究眼部缺血综合征(ocular ischemic syndrome,OIS)的眼底荧光血管造影的特征。方法:对41例眼部缺血综合征的患者行数字减影动脉造影(digtal subtraction angiography,DSA)、彩色多普勒血管检查(doppler)和眼底荧光血管造影检查(f... 目的:研究眼部缺血综合征(ocular ischemic syndrome,OIS)的眼底荧光血管造影的特征。方法:对41例眼部缺血综合征的患者行数字减影动脉造影(digtal subtraction angiography,DSA)、彩色多普勒血管检查(doppler)和眼底荧光血管造影检查(fundus flurescein angiography,FFA)。结果:FFA提示眼部缺血综合征患者臂-视网膜循环时间不同程度延长,视网膜静脉扩张,微血管瘤,血管壁着染以及黄斑水肿和视网膜毛细血管无灌注等改变。结论:眼部缺血综合征的FFA检查呈现特征性改变。为与其相关的全身性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提供佐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眼部缺血综合征 荧光素底血管造影 临床分析 治疗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性眼部缺血综合征的临床特征分析 被引量:1
2
作者 张兴彩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10年第11期2202-2203,共2页
目的:总结分析慢性眼部缺血综合征的发病特征、风险因素及预后,为该病的早期诊断预防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回顾分析12例临床确诊的慢性眼部缺血综合症患者的详尽临床资料,包括性别、年龄、病史眼部常规检查,彩色超声多普勒检查,头部MRI... 目的:总结分析慢性眼部缺血综合征的发病特征、风险因素及预后,为该病的早期诊断预防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回顾分析12例临床确诊的慢性眼部缺血综合症患者的详尽临床资料,包括性别、年龄、病史眼部常规检查,彩色超声多普勒检查,头部MRI检查。对检查结果治疗及视功能恢复情况进行分析。结果:选取12例患者平均年龄69岁,男女比例2∶1,全身合并症包括高血压、心脑血管疾病、高血脂、高血糖、烟酒嗜好,视力下降时间1mo~3a,其中6例视力下降前6mo有黑矇病史,眼部检查视力:无光感~0.12,虹膜新生血管5例,高眼压4例,眼底表现:动脉细,部分动脉看不到血柱,静脉不同程度扩张,不迂曲,视网膜小片状出血和棉絮斑,视乳头旁新生血管和黄斑区不典型樱桃红。彩色超声多普勒检查见有颈动脉粥样斑块形成,管腔狭窄,眼动脉,视网膜中央动脉血流缓慢或看不到血流或血流加快;FFA检查8例表现有动脉前锋现象,臂-视网膜循环时间延长,视网膜循环时间长,头部MRI检查9例,其中7例发现腔隙性脑梗塞,脑白质缺血性改变,陈旧性脑软化灶。12例均接受扩张血管治疗及改善微循环治疗,疗效不明显。结论:眼部缺血综合征早期诊断需要依靠FFA和超声多普勒,晚期病例单纯扩血管及活血化瘀治疗效果不佳,需要联合心内科,神经内科进行病因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眼部缺血综合征 临床表现 彩色超声多普勒 FFA 扩血管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侧眼部缺血综合征1例 被引量:2
3
作者 翟彦君 《临床眼科杂志》 2005年第1期15-15,共1页
关键词 眼部缺血综合征 颈动脉阻塞 发病机制 颈动脉粥样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眼部缺血综合征患者视网膜电图明视负向反应和震荡电位的变化特点
4
作者 杨于力 刘勇 +1 位作者 阴正勤 王一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362-364,共3页
目的观察眼部缺血综合征(ocular ischemic syndrome,OIS)患者视网膜电图(electroretinogram,ERG)明视负向反应(PhNR)和震荡电位(oscillatory potentials,OPs)的变化特点。方法选取2009年6月至2010年2月在我院就诊的OIS患者12例15眼行常... 目的观察眼部缺血综合征(ocular ischemic syndrome,OIS)患者视网膜电图(electroretinogram,ERG)明视负向反应(PhNR)和震荡电位(oscillatory potentials,OPs)的变化特点。方法选取2009年6月至2010年2月在我院就诊的OIS患者12例15眼行常规闪光ERG检查,同时选取正常对照眼15人15眼,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central retinal vein occlusion,CRVO)患者15例15眼行闪光ERG检查。比较OIS患眼与正常对照眼、CRVO患眼的PhNR和OPs,及其余各项ERG指标的振幅变化差异。采用Stata11统计学软件分析受试者工作曲线下面积(AUC),并进行数据分析,比较OPs及PhNR区分正常眼及OIS眼的敏感度及特异性。结果 PhNR振幅在OIS组为(49.36±12.20)μV、CRVO组为(25.62±6.72)μV、正常组为(59.79±11.83)μV。三组之间两两比较,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F=41.287,P<0.01)。OPs振幅在OIS组为(128.44±23.86)μV、CRVO组为(102.69±10.55)μV、正常组为(154.01±15.08)μV。三组之间两两比较,差异也有显著统计学意义(F=78.098,P<0.01)。PhNR指标的AUC为0.7240±0.0945,95%的可信区间为(0.53871,0.90925),其敏感度为73.3%,特异性为86.7%。OPs指标的AUC为0.8170±0.0810,95%的可信区间为(0.65814,0.97579),其敏感度为86.7%,特异性为80.0%。结论 OIS患者PhNR、OPs振幅较正常对照组明显降低,但较CRVO患者降低程度轻,表明OIS患者视网膜组织存在缺血的现象,但其缺血程度较CRVO患者轻。OPs在评估OIS患者内层视网膜的血液循环功能方面比PhNR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网膜电图 明视负向反应 震荡电位 眼部缺血综合征 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眼部缺血综合征3例诊治体会
5
作者 李金颖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10年第6期1233-1234,共2页
关键词 眼部缺血综合征 诊治 症状 误诊误治 动脉 颈动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颈动脉狭窄致眼部缺血综合征2例
6
作者 于海生 齐琦 王禹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10年第4期821-821,共1页
关键词 眼部缺血综合征 颈动脉狭窄 新生血管性青光 视力 结膜睫状充血 新生血管生成 病例报告 视力下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眼底荧光血管造影在OIS和DR诊断中的价值 被引量:2
7
作者 刘真 刘玉岭 +1 位作者 于东珍 高宁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7期69-70,共2页
目的探讨眼底荧光血管造影(FFA)对眼部缺血综合征(OIS)和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的诊断价值。方法对10例(20眼)OIS患者(OIS组)和52例(104眼)DR患者(DR组)行FFA检查,分析检查结果。结果OIS组患侧眼FFA表现为臂—视网膜循环时间及视网膜血... 目的探讨眼底荧光血管造影(FFA)对眼部缺血综合征(OIS)和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的诊断价值。方法对10例(20眼)OIS患者(OIS组)和52例(104眼)DR患者(DR组)行FFA检查,分析检查结果。结果OIS组患侧眼FFA表现为臂—视网膜循环时间及视网膜血管循环时间较对侧眼延长,DR组双眼臂—视网膜循环时间及视网膜血管循环时间一致。视网膜血管染色是OIS特征性改变,同时OIS中也可见微血管瘤、黄斑水肿和视网膜毛细血管无灌注等改变。结论FFA检查对于区分OIS和DR具有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眼部缺血综合征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荧光血管造影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