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1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不同基线特征近视儿童配戴离焦软性角膜接触镜与角膜塑形镜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比较
1
作者
鲁新新
裴澄
+3 位作者
叶璐
王嘉琦
刘治蓉
王文军
《眼科新进展》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1期897-901,共5页
目的 比较8~15岁近视儿童连续配戴离焦软性角膜接触镜(DISC)与角膜塑形镜(Ortho-K)控制近视的有效性及安全性,并进一步探讨不同基线年龄及等效球镜度(SE)对疗效的影响。方法 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设计,纳入2023年5月至9月于西安市人民医院...
目的 比较8~15岁近视儿童连续配戴离焦软性角膜接触镜(DISC)与角膜塑形镜(Ortho-K)控制近视的有效性及安全性,并进一步探讨不同基线年龄及等效球镜度(SE)对疗效的影响。方法 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设计,纳入2023年5月至9月于西安市人民医院(西安市第四医院)眼科配戴角膜接触镜的8~15岁近视儿童共197例(197眼),其中DISC组97例,Ortho-k组100例。连续随访12个月,比较两组患者间戴镜后3、6、12个月的眼轴长度(AL)变化量;再进行亚组分析,按戴镜前年龄分为低龄亚组(8~10岁)与高龄亚组(11~15岁),按戴镜前SE分为低度近视亚组(-1.00~-3.00 D)与中度近视亚组(-3.25~-6.00 D),比较不同亚组患者间配戴DISC与Ortho-K后3、6、12个月的AL变化量。同时比较戴镜后12个月两组患者间结膜炎发生率、角膜点染发生率、角膜内皮细胞密度及角膜厚度的差异。结果 组间比较结果 显示:DISC组患者戴镜后3个月的AL变化量显著低于Ortho-K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戴镜后6、12个月,两组患者间AL变化量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年龄及SE亚组比较结果 显示:低龄亚组、低度近视亚组中,DISC组患者戴镜后3个月的AL变化量均显著低于Ortho-K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但此差异在戴镜后6、12个月时消失(均为P>0.05);高龄亚组、中度近视亚组中,戴镜后3、6、12个月两组患者间的AL变化量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戴镜后12个月,DISC组与Ortho-K组患者结膜炎发生率、角膜点染发生率、角膜内皮细胞密度及角膜厚度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结论 DISC在短期内(3个月)对低龄及低度近视儿童表现出更优的近视控制效果,但中期(6个月)及长期(12个月)控制近视疗效与Ortho-K趋同。并且长期配戴DISC的安全性与Ortho-K没有明显差异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焦软性角膜接触镜
角膜塑形镜
近视
眼轴长度变化量
安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不同基线特征近视儿童配戴离焦软性角膜接触镜与角膜塑形镜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比较
1
作者
鲁新新
裴澄
叶璐
王嘉琦
刘治蓉
王文军
机构
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眼科
西安市人民医院(西安市第四医院)眼科
出处
《眼科新进展》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1期897-901,共5页
基金
陕西省重点研发计划项目(编号:2022ZDLSF03-10)。
文摘
目的 比较8~15岁近视儿童连续配戴离焦软性角膜接触镜(DISC)与角膜塑形镜(Ortho-K)控制近视的有效性及安全性,并进一步探讨不同基线年龄及等效球镜度(SE)对疗效的影响。方法 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设计,纳入2023年5月至9月于西安市人民医院(西安市第四医院)眼科配戴角膜接触镜的8~15岁近视儿童共197例(197眼),其中DISC组97例,Ortho-k组100例。连续随访12个月,比较两组患者间戴镜后3、6、12个月的眼轴长度(AL)变化量;再进行亚组分析,按戴镜前年龄分为低龄亚组(8~10岁)与高龄亚组(11~15岁),按戴镜前SE分为低度近视亚组(-1.00~-3.00 D)与中度近视亚组(-3.25~-6.00 D),比较不同亚组患者间配戴DISC与Ortho-K后3、6、12个月的AL变化量。同时比较戴镜后12个月两组患者间结膜炎发生率、角膜点染发生率、角膜内皮细胞密度及角膜厚度的差异。结果 组间比较结果 显示:DISC组患者戴镜后3个月的AL变化量显著低于Ortho-K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戴镜后6、12个月,两组患者间AL变化量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年龄及SE亚组比较结果 显示:低龄亚组、低度近视亚组中,DISC组患者戴镜后3个月的AL变化量均显著低于Ortho-K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但此差异在戴镜后6、12个月时消失(均为P>0.05);高龄亚组、中度近视亚组中,戴镜后3、6、12个月两组患者间的AL变化量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戴镜后12个月,DISC组与Ortho-K组患者结膜炎发生率、角膜点染发生率、角膜内皮细胞密度及角膜厚度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结论 DISC在短期内(3个月)对低龄及低度近视儿童表现出更优的近视控制效果,但中期(6个月)及长期(12个月)控制近视疗效与Ortho-K趋同。并且长期配戴DISC的安全性与Ortho-K没有明显差异性。
关键词
离焦软性角膜接触镜
角膜塑形镜
近视
眼轴长度变化量
安全性
Keywords
defocus incorporated soft contact lenses
orthokeratology
myopia
axial length change
safety
分类号
R778 [医药卫生—眼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不同基线特征近视儿童配戴离焦软性角膜接触镜与角膜塑形镜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比较
鲁新新
裴澄
叶璐
王嘉琦
刘治蓉
王文军
《眼科新进展》
北大核心
202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