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颞侧睑板固定联合眼轮匝肌缩短在复发性老年下睑内翻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10
1
作者 程亚辉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328-330,共3页
目的探讨颞侧睑板固定联合眼轮匝肌缩短在复发性老年下睑内翻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7月~2017年1月就诊于本院眼科的复发性老年下睑内翻患者,共28例31眼,年龄59~84岁(平均70.2岁)。对所有患者行颞侧睑板固定联合眼轮匝肌缩短术。分... 目的探讨颞侧睑板固定联合眼轮匝肌缩短在复发性老年下睑内翻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7月~2017年1月就诊于本院眼科的复发性老年下睑内翻患者,共28例31眼,年龄59~84岁(平均70.2岁)。对所有患者行颞侧睑板固定联合眼轮匝肌缩短术。分别观察术后1、3、6、12月的手术效果及复发率。结果术后1月,3眼出现轻度过矫;术后3月,1眼形态恢复正常,2眼仍存在轻度过矫;术后6月,所有眼形态恢复正常。术后1年随访未出现复发。结论颞侧睑板固定联合眼轮匝肌缩短治疗复发性老年下睑内翻的疗效可靠、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发性老年下内翻 颞侧固定 缩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性睑板腺功能障碍患者下睑内翻的两种术式疗效对比 被引量:15
2
作者 石文卿 孙铁 +8 位作者 朱佩文 徐晓玮 刘康成 林启 闵幼兰 徐蔓薇 叶蕾 袁晴 邵毅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1041-1044,共4页
目的对比皮肤-眼轮匝肌瓣切除术和皮肌瓣联合外侧睑板楔形切除术矫正老年性睑板腺功能障碍患者下睑内翻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8月至2018年1月在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眼科确诊为下睑内翻的老年性睑板腺功能障碍患者40例(80眼)作为... 目的对比皮肤-眼轮匝肌瓣切除术和皮肌瓣联合外侧睑板楔形切除术矫正老年性睑板腺功能障碍患者下睑内翻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8月至2018年1月在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眼科确诊为下睑内翻的老年性睑板腺功能障碍患者40例(80眼)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分为两组,A组行皮肤-眼轮匝肌瓣切除术,B组行皮肌瓣联合外侧睑板楔形切除术。两组分别于术前和术后1周、1个月行睑缘评分、睑板腺挤压试验、睑板腺分泌功能试验、脂质分泌情况评分、泪液分泌试验、泪膜破裂时间、角膜荧光素染色、眼表症状及体征评分等,并作对比。结果术后1个月与术前相比,除B组干涩症状外,其余A、B两组眼部症状均有明显好转,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与B组相比,A组术后1个月时干涩、疼痛、异物感、灼烧感和流泪症状缓解情况更为明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 <0.05)。术后1个月,B组睑脂评分较术前升高,且较A组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 <0.05);其余睑板腺相关指标术后1周、1个月与术前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术后1个月,两组眼部OSDI评分、泪液分泌试验、角膜荧光素染色、泪膜破裂时间均较术前明显改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 <0.05);与B组相比,A组角膜荧光素染色评分更低、泪膜破裂时间延长更显著,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 <0.05)。结论对于老年性睑板腺功能障碍伴下睑内翻患者,皮肤-眼轮匝肌瓣切除术优于皮肌瓣联合外侧睑板楔形切除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板腺功能障碍 内翻 皮肤-瓣切除术 瓣联合外侧板楔形切除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