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眼表疾病指数量表中文版的研制和性能评价 被引量:126
1
作者 林晨 杨敏敏 郑虔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38-40,共3页
目的开发一个中文版的"眼表疾病指数"(ocular surface disease index,OSDI)量表,并评价其信度和效度。方法经官方授权后,按照量表翻译的步骤翻译英文版"眼表疾病指数"(OSDI)量表为中文版COSDI。设置干眼组90人和对... 目的开发一个中文版的"眼表疾病指数"(ocular surface disease index,OSDI)量表,并评价其信度和效度。方法经官方授权后,按照量表翻译的步骤翻译英文版"眼表疾病指数"(OSDI)量表为中文版COSDI。设置干眼组90人和对照组92人,均进行翻译后的问卷评估,抽取干眼组中28名志愿者2周后再次进行问卷评估,评估量表的信度和效度。结果经过系统的翻译、回译及文化调适步骤后所得的COSDI量表运用于干眼症患者中,其克朗巴赫α系数在0.78~0.89之间,分半信度在0.66~0.86之间,重测信度的组内相关系数在0.75~0.91之间;经因子分析认为其结构效度良好;t检验认为其与对照组的判别效度良好。结论 COSDI符合中国的文化特点,其信度、效度均高,适用于干眼症人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活质量 眼表疾病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主客观评价方法在社区中老年青光眼伴干眼患者眼表疾病评价中的应用 被引量:5
2
作者 吴丽萍 胡春玲 +3 位作者 张悦 常青 黄侃依 方宗君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9期3548-3550,3554,共4页
目的探讨眼表疾病指数(OSDI)问卷、泪膜破裂试验(TBUT)、角结膜荧光染色和Schirmer试验在社区中老年青光眼伴干眼患者眼表疾病评价中的价值。方法选取2013年5—10月于上海市某大型社区筛查的136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青光眼伴干眼患者64... 目的探讨眼表疾病指数(OSDI)问卷、泪膜破裂试验(TBUT)、角结膜荧光染色和Schirmer试验在社区中老年青光眼伴干眼患者眼表疾病评价中的价值。方法选取2013年5—10月于上海市某大型社区筛查的136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青光眼伴干眼患者64例(青光眼伴干眼组),单纯干眼患者72例(单纯干眼组)。干眼筛查采用OSDI问卷、TBUT、角结膜荧光染色和Schirmer试验。通过视野、眼压及眼底检查筛查青光眼患者。结果两组眼部不适相关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青光眼伴干眼组视力相关评分和OSDI总分高于单纯干眼组(P<0.05)。两组OSDI评分严重程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TBUT、Schirmmer试验结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青光眼伴干眼组角结膜荧光染色评分高于单纯干眼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TBUT严重程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Schirmmer试验严重程度比较,差异无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比于其他方法,OSDI不能准确评价青光眼患者眼表疾病,而角结膜荧光染色可能是诊断青光眼患者眼表疾病的较好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光 中年人 老年人 眼表疾病指数 角结膜荧光染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干燥综合征干眼患者症状和体征分离的特征分析
3
作者 沈重成 张钦 +1 位作者 李方烃 赵明威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336-342,共7页
目的分析干燥综合征(SS)干眼患者症状和体征分离的临床特征。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纳入2021年1—10月于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干眼门诊就诊的干眼患者38例38眼,根据是否患有SS分为非SS(NSS)组25例25眼和SS组13例13眼,均纳入右眼数据进行研究... 目的分析干燥综合征(SS)干眼患者症状和体征分离的临床特征。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纳入2021年1—10月于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干眼门诊就诊的干眼患者38例38眼,根据是否患有SS分为非SS(NSS)组25例25眼和SS组13例13眼,均纳入右眼数据进行研究。2个组患者均进行主观症状评分和客观临床指标评估,其中主观症状评分采用眼表疾病指数(OSDI)量表、患者标准眼干(SPEED)问卷和干眼问卷5(DEQ-5)评估;客观临床指标评估包括Schirmer试验Ⅰ(SⅠt)、泪膜破裂时间(TBUT)、眼表染色评分(OSS)、美国国立眼科研究所(NEI)评分、眼睑Marx线评分、无创泪膜破裂时间(NIBUT)、无创泪河高度(NITMH)、睑板腺缺失面积比、角膜上皮下神经数量、神经总长度、平均神经长度、最大神经长度、最小神经长度、神经弯曲度和树突状细胞数量。比较2个组间主观症状和临床指标差异,并进行眼部症状评分与客观临床指标的相关性分析。结果SS组OSDI量表评分、SPEED评分和DEQ-5评分分别为10.9(2.1,23.1)、4.0(2.0,7.0)和7.0(3.5,9.5)分,均明显低于NSS组的37.5(26.0,64.9)、10.5(7.0,13.0)和13.0(6.8,14.3)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Z=-2.70、-3.01、-2.14,均P<0.05)。SS组TBUT长于NSS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10,P=0.038)。2个组SⅠt、眼表OSS总分、眼睑Marx线评分、NIBUT、NITMH、睑板腺缺失面积比、角膜上皮下神经数量、神经总长度、平均神经长度、最大神经长度、最小神经长度、神经弯曲度和树突状细胞数量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SS组患者相较于NSS组患者鼻侧结膜OSS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32,P=0.023)。NSS组患者各主观症状评分与客观临床指标均无明显相关性(均P>0.05)。SS组患者SPEED评分与上睑Marx线评分呈正相关(r s=0.573,P=0.041),OSDI评分与最小神经长度呈负相关(r s=-0.606,P=0.037)。结论与体征相同的NSS干眼患者相比,SS干眼患者鼻侧结膜染色更重,主观症状更轻,表现为症状和体征分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燥综合征 眼表疾病指数 患者标准干问卷 问卷5 综合分析仪 活体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种干眼症状问卷评分与干眼临床检查的关联性研究 被引量:46
4
作者 张佳楠 李海丽 晏晓明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362-366,共5页
背景目前常用的干眼症状评估问卷有两种,但二种问卷结果的关联性及问卷与临床检查的关联性研究尚未见到。如何有效地评估干眼症状,将患者的主观症状进行量化有助于临床上干眼的正确诊断。目的评价标准干眼症状评估(SPEED)问卷和眼... 背景目前常用的干眼症状评估问卷有两种,但二种问卷结果的关联性及问卷与临床检查的关联性研究尚未见到。如何有效地评估干眼症状,将患者的主观症状进行量化有助于临床上干眼的正确诊断。目的评价标准干眼症状评估(SPEED)问卷和眼表疾病指数(OSDl)问卷两种干眼问卷诊断干眼的一致性及其与干眼体征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前瞻性队列研究设计。对66例干眼患者先依据SPEED问卷进行评分,并分为轻度症状组(〈10分)和重度症状组(≥10分);然后对同一批患者依据OSDI问卷进行评分,并分为轻度症状组(≤20分)、中度症状组(21~45分)和重度症状组(≥46分)。所有患者行泪膜镜、泪膜破裂时间(BUT)、角膜荧光素染色、SchirmerI试验等干眼临床检查,分析两种问卷与干眼临床检查结果之间的关系。结果SPEED问卷评分和OSDI问卷评分与BUT值均呈负相关(r=-0.390,P=0.001;r=-0.395,P=0.001),两种问卷评分与SchirmerI试验结果间无明显相关性(r=-0.081,P=0.515;r=-0.080,P=0.525),与泪膜镜分级结果也均无明显相关(r=0.158,P=0.204;r=0.219,P=0.077)。SPEED问卷轻度症状组BUT明显长于重度症状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339,P=0.022),而2个组问SchirmerI试验和泪膜镜分级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0.404,P=0.687;t=-0.947,P=0.347);2个组间荧光素染色阳性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164,P=0.685)。OSDI问卷评分轻度症状组、中度症状组、重度症状组间BUT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1.871,P=0.000),轻度症状组BUT明显长于中度症状组和重度症状组(P=0.000、0.000);3个组间SchirmerI试验、泪膜镜分级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F=1.432,P=0.246;F=2.799,P=0.068);3个组间荧光素染色阳性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6.026,P=0.050)。SPEED问卷评分值与OSDI问卷评分值间呈正相关(r=0.697,P=0.000)。结论SPEED问卷和OSDI问卷都是客观评估干眼症状的有效方法,与BUT有相关性,可作为临床诊断干眼的辅助手段;两种问卷可联合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症状评估问卷 眼表疾病指数问卷 泪膜镜检查 泪膜破裂时间 角膜荧光素染色 SCHIRMER I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种前列腺素类药物的降眼压疗效和耐受性对比研究 被引量:10
5
作者 汪梦园 袁军 张慧芝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944-947,共4页
目的探讨四种前列腺素类药物治疗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primary open-angle glaucoma,POAG)的疗效和耐受性差异。方法采用随机平行试验,64例(128眼)POAG患者随机分成4组,分别使用贝美前列素(贝美前列素组)、拉坦前列素(拉坦前列素组)、曲... 目的探讨四种前列腺素类药物治疗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primary open-angle glaucoma,POAG)的疗效和耐受性差异。方法采用随机平行试验,64例(128眼)POAG患者随机分成4组,分别使用贝美前列素(贝美前列素组)、拉坦前列素(拉坦前列素组)、曲伏前列素(曲伏前列素组)和他氟前列素(他氟前列素组)滴眼液治疗,观察并比较4组患者用药前和用药后1个月、3个月和6个月的眼压、眼部检查和眼表疾病指数(ocular surface disease index,OSDI)评分。结果贝美前列素组用药前眼压为(26.1±6.2)mmHg(1 kPa=7.5 mmHg),用药后1个月、3个月和6个月眼压分别为(17.1±3.4)mmHg、(15.6±4.2)mmHg、(15.5±2.9)mmHg,与用药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17.408、13.016、12.352,均为P<0.001)。拉坦前列素组用药前眼压为(24.7±2.4)mmHg,用药后1个月、3个月和6个月眼压分别为(16.3±3.0)mmHg、(17.0±3.8)mmHg、(17.4±2.6)mmHg,与用药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12.238、13.365、16.140,均为P<0.001)。曲伏前列素组用药前眼压为(24.4±1.9)mmHg,用药后1个月、3个月和6个月眼压分别为(16.3±2.0)mmHg、(17.4±1.3)mmHg、(14.9±1.1)mmHg,与用药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12.109、14.451、11.732,均为P<0.001)。他氟前列素组用药前眼压为(25.2±2.3)mmHg,用药后1个月、3个月和6个月眼压分别为(17.2±3.1)mmHg、(17.0±2.1)mmHg、(18.1±2.4)mmHg,与用药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10.540、16.129、14.006,均为P<0.001)。拉坦前列素组患者睫毛增长和虹膜变色的发生率最高,4组患者的结膜充血和角膜炎的发生率相似。用药6个月后患者的OSDI评分贝美前列素组(21.8±11.1)分、拉坦前列素组(32.1±24.1)分、曲伏前列素组(10.7±5.7)分、他氟前列素组(25.6±6.3)分,曲伏前列素组患者的OSDI评分显著低于其他3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结论四种前列腺素类药物均能显著降低POAG患者眼压,曲伏前列素耐受性较好,拉坦前列素的耐受性最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列腺素类药物 原发性开角型青光 眼表疾病指数评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规范化随访管理对视频终端干眼患者的效果评价
6
作者 胡经文 肖湘华 +1 位作者 吴洁 樊小娟 《护理学杂志》 CSCD 2015年第16期88-91,共4页
目的观察规范化随访管理对视频终端干眼患者的影响,为视频终端干眼患者的治疗和护理提供依据。方法将80例视频终端干眼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健康教育,干预组制定视频终端干眼健康教育图册,于患者首次就诊... 目的观察规范化随访管理对视频终端干眼患者的影响,为视频终端干眼患者的治疗和护理提供依据。方法将80例视频终端干眼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健康教育,干预组制定视频终端干眼健康教育图册,于患者首次就诊后以健康教育图册为指导,接受为期4周的规范化随访管理。分别在患者首次就诊时、首次就诊后第2周和第4周评价其泪膜破裂时间、泪液分泌试验、眼部症状、眼部舒适度;首次就诊和第4周时评价生活质量。结果干预组较对照组泪膜破裂时间显著延长、眼部症状显著减轻、眼部舒适度显著提高(P<0.05,P<0.01);干预组患者的机体功能、生理职能、躯体疼痛、总体健康、活力和精神健康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将规范化随访管理应用到视频终端干眼患者能够提高治疗效果,减轻患者眼部症状,改善眼部舒适度,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频终端 健康教育图册 随访 泪膜破裂时间 眼表疾病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类型干眼患者泪膜脂质层厚度及其与临床特征的关系 被引量:13
7
作者 梁庆丰 杜向红 +2 位作者 苏远东 李彬 Antoine Labbe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124-129,共6页
目的研究不同类型干眼患者泪膜脂质层厚度(LLT)及其与干眼临床特征的关系。方法采用系列病例观察研究方法,连续纳入2016年4—8月在北京同仁医院就诊的干眼患者306例306眼行眼表疾病指数(OSDI)问卷调查、睑缘及眼表裂隙灯显微镜检... 目的研究不同类型干眼患者泪膜脂质层厚度(LLT)及其与干眼临床特征的关系。方法采用系列病例观察研究方法,连续纳入2016年4—8月在北京同仁医院就诊的干眼患者306例306眼行眼表疾病指数(OSDI)问卷调查、睑缘及眼表裂隙灯显微镜检查、泪膜LLT测量、泪膜破裂时间(TBUT)测定、Schirmer试验Ⅰ(SⅠt)检测和红外线睑板腺照相,其中OSDI〉12分、睑缘评分≥2分者157例为睑板腺功能障碍(MGD)组,OSDI〉12分、SⅠt〈5 mm/5 min者53例作为水液缺乏性干眼(ADDE)组,OSDI〉12分、SⅠt〈5 mm/5 min且睑缘评分≥2分者96例作为混合型干眼组。采用LipiView?眼表面干涉仪测量干眼患者泪膜LLT的分布,分析其与患者症状、体征间的相关性。结果干眼患者泪膜LLT值平均为(60.41±18.57)nm,呈正态分布。MGD组、ADDE组和混合型干眼组患者泪膜LLT分别为(57.04±18.26)、(63.52±18.44)和(60.26±18.71)nm,总体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2.347,P=0.035),其中MGD组患者泪膜LLT明显薄于ADDE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077,P=0.039)。患者LLT与OSDI问卷评分呈低度负相关(r=-0.201,P=0.003),与SⅠt及睑板腺缺失率均呈负相关(r=-0.146,P=0.005;r=-0.156,P=0.046)。亚组分析显示,MGD组患者LLT与OSDI评分呈负相关(r=-0.285,P=0.000),ADDE组和混合型干眼组患者LLT与OSDI评分无明显相关性(均P〉0.05);3个组患者LLT与SⅠt间均无明显相关性(均P〉0.05);混合型干眼组及MGD组患者LLT与睑板腺缺失率的相关性均明显大于总体相关性(r=-0.335、-0.248、-0.156)。患者异物感、眼酸痛、看电视后眼部不适和看计算机后眼部不适与LLT均呈负相关(r=-0.243、-0.205、-0.223、-0.258,均P〈0.05)。结论不同类型的干眼患者LLT不同,MGD患者LLT偏薄,而ADDE患者LLT偏厚,泪膜呈现油-水互补趋势;异物感、眼酸痛、看电视或计算机引起眼部不适等症状与LLT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泪膜 脂质层厚度 眼表疾病指数问卷 泪膜破裂时间 Schirmer试验Ⅰ 系列病 例观察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睑板腺压榨法治疗睑板腺功能障碍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1
8
作者 于晓甜 周晓舟 +1 位作者 曾继红 沈安霞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 2019年第10期166-169,共4页
目的探讨改良睑板腺压榨法治疗睑板腺功能障碍的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接诊的240例睑板腺功能障碍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号码表法将其分为改良组和传统组,改良组患者采取改良睑板腺压榨法治疗,传统组患... 目的探讨改良睑板腺压榨法治疗睑板腺功能障碍的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接诊的240例睑板腺功能障碍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号码表法将其分为改良组和传统组,改良组患者采取改良睑板腺压榨法治疗,传统组患者采取传统睑板腺压榨法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疾病相关参数、总体治疗效果、眼结膜上皮损伤程度和眼表疾病指数(ocular surface disease index,OSDI)。结果治疗后,改良组患者泪膜破裂时间(break-up time of tearfilm,BUT)与基础泪液分泌试验(Schirmer I test,SIT)结果均显著高于传统组(均P <0.01),荧光素钠染色(fluorescein staining,FLS)、睑脂性状、睑脂排出难易程度、睑板腺评分和OSDI总分均显著低于传统组(均P <0.01),眼结膜上皮损伤程度显著轻于传统组(P <0.01)。结论相比于传统睑板腺压榨法,改良睑板腺压榨法治疗睑板腺功能障碍的并发症更少,对眼结膜上皮损伤更小,具有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睑板腺压榨法 睑板腺功能障碍 眼表疾病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阻塞型睑板腺功能障碍患者睑板腺的形态学观察 被引量:13
9
作者 杨柳 孟珠 +1 位作者 赵金荣 赵少贞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458-462,共5页
背景阻塞型睑板腺功能障碍(OMGD)是睑板腺功能障碍的常见类型,目前认为OMGD是由于睑板腺导管的阻塞和/或睑脂分泌异常导致,因此睑板腺形态学的改变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目的运用Keratograph 5M眼表综合分析仪观察OMGD患者睑板腺的... 背景阻塞型睑板腺功能障碍(OMGD)是睑板腺功能障碍的常见类型,目前认为OMGD是由于睑板腺导管的阻塞和/或睑脂分泌异常导致,因此睑板腺形态学的改变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目的运用Keratograph 5M眼表综合分析仪观察OMGD患者睑板腺的形态学改变并对其进行分析。方法采用前瞻性病例观察研究方法。纳入2015年1—6月在天津医科大学眼科医院确诊的OMGD患者60例60眼,同时选择60名健康体检者作为正常对照组。分别对2个组受检者进行眼表疾病指数(OSDI)问卷调查、泪膜破裂时间(BUT)、Keratograph 5M眼表综合分析仪观察睑板腺缺失情况、睑板腺开口评分及睑脂评分。根据OSDI评分分为轻度OMGD组(12.0〈OSDI≤22.0)23例、中度OMGD组(22.0〈OSDI≤32.0)21例和重度OMGD组(32.0〈OSDI≤100.0)16例。分别对3个组患者的睑板腺状况进行评估与分析。结果OMGD组OSDI评分、睑板腺缺失评分及睑脂评分均高于正常对照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Z=-9.425、-7.781、-8.954,均P〈0.05)。OMGD组和正常对照组BUT分别为(6.10±1.91)s和(10.67±2.11)s,睑板腺开口评分分别为1.35±0.90和0.88±0.64,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12.418、3.276,均P〈0.05)。轻度OMGD组、中度OMGD组和重度OMGD组间OSDI、睑板腺缺失评分及睑脂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H=52.121、37.180、13.642,均P〈0.05),BUT、睑板腺开口评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58.191、8.474,均P〈0.05)。OSDI与睑板腺缺失评分、睑脂评分及睑板腺开口评分之间均呈正相关(r=0.708,P=0.000;r=0.759,P=0.000;r=0.270,P=0.003)。BUT与睑板腺缺失评分、睑脂评分及睑板腺开口评分之间呈负相关(r=-0.692,P=0.000;r=-0.691,P=0.000;r=-0.192,P=0.036)。结论Keratograph 5M眼表综合分析仪可以快速、精确地对睑板腺进行形态学观察。OMGD患者在眼表及睑板腺等方面与正常人存在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睑板腺功能障碍 睑板腺缺失 疾病评分指数 Keratograph 5M分析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