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眼表综合分析仪和视觉模拟评分的翼状胬肉术后眼表炎症指数转归 被引量:25
1
作者 黄海香 袁进 +6 位作者 李赛群 张赫男 杨茹惠 邓宇晴 王柏文 彭露露 钟菁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693-698,共6页
目的利用眼表综合分析仪和视觉模拟评分探索翼状胬肉切除术后眼表炎症的变化规律,评估其作为抗炎治疗评价指标的有效性。方法采用前瞻性病例自身对照研究设计,纳入2016年6—9月在中山眼科中心就诊的18例原发性翼状胬肉患者。所有患者均... 目的利用眼表综合分析仪和视觉模拟评分探索翼状胬肉切除术后眼表炎症的变化规律,评估其作为抗炎治疗评价指标的有效性。方法采用前瞻性病例自身对照研究设计,纳入2016年6—9月在中山眼科中心就诊的18例原发性翼状胬肉患者。所有患者均接受翼状胬肉切除联合羊膜移植术,术后给予眼表抗炎治疗。患者术前,术后1、3、7、10、30和60 d进行眼表炎症评估,通过眼表综合分析仪眼红指数分析软件对颞侧球结膜眼红指数(TCHI)进行动态评估,采用眼部症状评分(OSS)、视觉模拟评分(VAS)对患者主观炎症状态进行分析,荧光素钠染色观察角膜及巩膜手术创面上皮化进程,并行最佳矫正视力(BCVA)、眼压和术后并发症的评价。结果在随访过程中,未观察到与手术和药物相关的全身和眼部严重并发症。术后10 d,角膜上皮缺损修复完全,术后30 d,巩膜暴露区结膜上皮化完全。术后60 d,BCVA(LogMAR)为0.12±0.17,与术前值0.34±0.36相比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401,P=0.003)。术后1 d OSS及VAS均较术前值明显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OSS:Z=-4.255,P=0.000;VAS:Z=-5.256,P=0.000);术后7 d,OSS降至术前基线水平,与术前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0.958,P=0.372);术后30 d,VAS降至术前基线水平,与术前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1.631,P=0.192);术后60 d,OSS低于术前基线水平,与术前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397,P=0.037)。术前TCHI均大于1.2,术后1 d TCHI升至峰值,术后1 d TCHI与术前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620,P=0.000),随着抗炎治疗的介入TCHI逐渐降低,术后7 d TCHI回落至术前基线水平,与术前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050,P=0.310);术后60 d,TCHI降至基线水平之下,与术前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758,P=0.020)。结论翼状胬肉围手术期采用主观症状评分联合眼红指数分析可准确评估患者眼表炎症状态,并作为评价抗炎治疗效果的参考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翼状胬肉 眼表炎症 红指数 症状评分 视觉模拟评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光眼患者眼表炎症管理的专家共识建议》解读(2024)
2
作者 邵毅 朱欣悦 洪琪 《眼科新进展》 2025年第10期757-760,共4页
青光眼是一种常见的、可能导致视力永久损失的慢性眼病,通常伴随着眼压升高和视神经损伤,患者在接受长期药物治疗或手术干预时,常面临眼表炎症(OSI)的困扰。这种炎症不仅极大程度上影响患者的生活,还可能导致更多并发症,进而降低生活质... 青光眼是一种常见的、可能导致视力永久损失的慢性眼病,通常伴随着眼压升高和视神经损伤,患者在接受长期药物治疗或手术干预时,常面临眼表炎症(OSI)的困扰。这种炎症不仅极大程度上影响患者的生活,还可能导致更多并发症,进而降低生活质量。《青光眼患者眼表炎症管理的专家共识建议》针对这一问题,提供了全面的指导方针,旨在帮助临床医生更好地识别、预防和处理青光眼相关的OSI。本文就该共识建议进行了全面解读,汇总了共识建议中关于诊断标准、预防措施和治疗策略的主要建议,力求为青光眼患者的OSI提供更加有效的管理途径,确保治疗的有效性和患者的生活质量能够得到更好的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光 眼表炎症 专家共识 管理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脂肪间充质干细胞来源的外泌体对苯扎氯铵诱导的小鼠干眼的治疗作用及机制 被引量:3
3
作者 王桂芳 龙红梅 +2 位作者 龚喜乐缘 胡淑芳 龚灿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930-934,共5页
目的探讨脂肪间充质干细胞来源的外泌体(ADSC-Exos)对苯扎氯铵诱导的小鼠干眼的治疗作用及机制。方法采用超速离心法获取到较高纯度的ADSC-Exos,利用Western blot、纳米粒跟踪分析和透射电镜检测ADSC-Exos特征。取36只小鼠随机分为正常... 目的探讨脂肪间充质干细胞来源的外泌体(ADSC-Exos)对苯扎氯铵诱导的小鼠干眼的治疗作用及机制。方法采用超速离心法获取到较高纯度的ADSC-Exos,利用Western blot、纳米粒跟踪分析和透射电镜检测ADSC-Exos特征。取36只小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低、中、高剂量外泌体组和普拉洛芬组,每组6只。除正常对照组外,其余各组小鼠双眼结膜囊内滴入2 g·L^(-1)苯扎氯铵溶液,每天2次,连续滴眼14 d,制作中重度干眼模型。造模结束后,在正常对照组和模型组小鼠结膜囊内滴入5μL磷酸盐缓冲液,低、中、高剂量外泌体组分别滴12.5 g·L^(-1)、25.0 g·L^(-1)和50.0 g·L^(-1)ADSC-Exos,普拉洛芬组滴相同体积的1 g·L^(-1)普拉洛芬滴眼液,每天3次,连续滴眼7 d。检测各组小鼠角膜荧光素染色评分、酚红棉线湿润长度和泪膜破裂时间。利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各组小鼠结膜组织中白细胞介素(IL)-1α、γ-干扰素(IFN)和肿瘤坏死因子(TNF)-α含量;Western blot和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各组小鼠结膜组织中Myd88和Toll样受体4(TLR4)蛋白及mRNA的表达。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治疗后第4天和第7天,模型组小鼠角膜荧光素染色评分均明显增加,酚红棉线湿润长度和泪膜破裂时间明显缩短(均为P<0.01)。与模型组相比,治疗后第4天,高剂量外泌体组和普拉洛芬组小鼠角膜荧光素染色评分均明显降低(均为P<0.05),酚红棉线湿润长度均明显增加(均为P<0.01),泪膜破裂时间延长,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与模型组相比,治疗后第7天,中、高剂量外泌体组和普拉洛芬组小鼠角膜荧光素染色评分均显著降低(均为P<0.05),酚红棉线湿润长度均明显增加(均为P<0.01);高剂量外泌体组和普拉洛芬组小鼠泪膜破裂时间均明显延长(均为P<0.01)。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小鼠结膜组织中IL^(-1)α、γ-IFN和TNF-α含量明显增加(均为P<0.05)。治疗后第7天,与模型组相比,高剂量外泌体组和普拉洛芬组小鼠结膜组织中IL^(-1)α、γ-IFN和TNF-α含量均明显下降(均为P<0.05)。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小鼠结膜组织中Myd88和TLR4蛋白及mRNA相对表达量均显著增加(均为P<0.05)。与模型组相比,治疗后第7天,高剂量外泌体组和普拉洛芬组小鼠结膜组织中Myd88和TLR4蛋白及mRNA相对表达量均明显降低(均为P<0.05)。结论ADSC-Exos对苯扎氯铵诱导的小鼠干眼具有明显的治疗作用,其机制可能与ADSC-Exos抑制TLR4信号通路的激活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肪间充质干细胞来源的外泌体 眼表炎症 Toll样受体4 角膜荧光素染色 泪液分泌试验 泪膜破裂时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视蠕形螨性睑缘炎的诊治 被引量:18
4
作者 刘祖国 梁凌毅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81-85,共5页
睑缘炎是眼科常见的疾病之一,轻者导致患者眼部刺激症状,严重者可由于累及睑板腺和角膜而影响视力乃至引起视功能的损害。近年越来越多的研究发现蠕形螨感染可能是睑缘炎的重要病因之一,其诊断和治疗成为目前睑缘炎的关注重点,临床... 睑缘炎是眼科常见的疾病之一,轻者导致患者眼部刺激症状,严重者可由于累及睑板腺和角膜而影响视力乃至引起视功能的损害。近年越来越多的研究发现蠕形螨感染可能是睑缘炎的重要病因之一,其诊断和治疗成为目前睑缘炎的关注重点,临床医生应对此予以足够的重视。蠕形螨性睑缘炎临床上目前仍然面临许多未确定的问题与挑战。本文就该病诊断和治疗方面存在的争议问题,结合国内外研究结果与笔者的经验进行分析,并就如何提高临床诊断的正确率和改善该病的治疗效果展开讨论。重视对蠕形螨性睑缘炎的诊断与治疗将有助于提高睑缘炎以及睑板腺功能障碍(MGD)的诊断和治疗水平,最终改善该病的整体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蠕形螨性睑缘炎/诊断&治疗 部感染 睑缘炎 蠕形螨病 眼表炎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