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眼缺血综合征患者29例临床特征分析 被引量:4
1
作者 李雁 张军军 陆方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588-589,共2页
目的分析眼缺血综合征(ocular ischemic syndrome,OIS)的临床特点。方法收集29例(31眼)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对所有患者进行病史采集、视力检查、裂隙灯显微镜、双目间接检眼镜、眼底照相、FFA及彩色超声多普勒成像检查。结果 ... 目的分析眼缺血综合征(ocular ischemic syndrome,OIS)的临床特点。方法收集29例(31眼)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对所有患者进行病史采集、视力检查、裂隙灯显微镜、双目间接检眼镜、眼底照相、FFA及彩色超声多普勒成像检查。结果 OIS发病多见于中老年人,本组患者主要表现为渐进性视力下降。19眼出现了中周部视网膜散在出血,7眼见视网膜静脉扩张、迂曲,3眼表现为动脉狭窄变细。FFA突出表现为所有患者臂-视网膜循环时间延长[(22.16±6.46)s]和动静脉循环时间延长[(14.02±7.26)s],15眼观察到明显的动脉充盈前锋,12眼存在视网膜周边片状无灌注区。5例患者CDFI检查可见颈总动脉粥样硬化斑、6例颈内动脉中央阻力指数稍增高。结论 OIS属于多学科交叉疾病,患者预后差,应加强对该病的认识,做到早诊断、早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眼缺血综合征 荧光素底血管造影 彩色超声及普勒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眼缺血综合征实验动物模型的制备 被引量:1
2
作者 安鑫(综述) 谢国丽(审校) 王艳玲(审校)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285-288,共4页
眼缺血综合征(OIS)是颈动脉阻塞或狭窄所致的脑和眼供血不足而产生的一系列脑和眼部症状,是一类涵盖眼科、神经内科等多学科的疾病.OIS发病机制尚不明确,起病隐匿,缺血严重程度不一,眼部及全身临床表现复杂多样,早期诊断困难,治疗效... 眼缺血综合征(OIS)是颈动脉阻塞或狭窄所致的脑和眼供血不足而产生的一系列脑和眼部症状,是一类涵盖眼科、神经内科等多学科的疾病.OIS发病机制尚不明确,起病隐匿,缺血严重程度不一,眼部及全身临床表现复杂多样,早期诊断困难,治疗效果及预后不佳.近年来关于OIS的实验研究成为探讨该病诊断和治疗的热点与焦点,建立较为理想的实验动物模型显得至关重要.近年来,OIS动物模型的制作方法有了较大进展,就该模型动物的选择、造模方法、各种模型优缺点的比较及其相关技术的展望进行总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眼缺血综合征 颈动脉狭窄 颈动脉阻塞 疾病模型 动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频彩超观察眼缺血综合征患者眼血流动力学变化 被引量:8
3
作者 赵玉红 高亚林 《眼科新进展》 CAS 2008年第8期600-601,共2页
目的探讨眼缺血综合征-动脉硬化合并颈内动脉重度狭窄及老年糖尿病患者的视网膜、视网膜中央动脉的二维结构及睫状后动脉的血流动力学变化。方法受检者60例,分3组:健康组20例,动脉硬化合并颈内动脉重度狭窄组20例,老年糖尿病患者20例。... 目的探讨眼缺血综合征-动脉硬化合并颈内动脉重度狭窄及老年糖尿病患者的视网膜、视网膜中央动脉的二维结构及睫状后动脉的血流动力学变化。方法受检者60例,分3组:健康组20例,动脉硬化合并颈内动脉重度狭窄组20例,老年糖尿病患者20例。先行二维切面探查视网膜及视网膜中央动脉结构有无改变,再行彩色多普勒探测睫状后动脉血流动力学改变。结果动脉硬化合并颈内动脉重度狭窄组二维超声视网膜及视网膜中央动脉回声正常,糖尿病组50%以上视网膜回声稍增厚、增强。彩色多普勒:动脉硬化合并颈内动脉重度狭窄组、糖尿病组收缩期峰值流速、舒张期最低流速明显减低(P<0.05),阻力指数增高(P<0.05)。结论高频彩超可定期观察眼缺血综合征血流动力学变化,对评价该病动脉硬化进展、眼血流灌注状况、预后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频彩超 眼缺血综合征 动脉硬化 糖尿病 血流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实验性眼前段缺血综合征的电镜研究 被引量:7
4
作者 麦光焕 李艳娜 +4 位作者 余新平 余焕云 邓大明 林小铭 康瑛 《眼科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57-59,共3页
目的探讨眼前段缺血综合征的发生机制和超微病理变化及分离和保留睫状血管对其发生的预防作用。方法将32只成年新西兰白兔随机分为4组,第1组双眼分别切断内外2条水平直肌。第2组双眼分别切断上下2条垂直肌。第3组双眼分别切断上下及内... 目的探讨眼前段缺血综合征的发生机制和超微病理变化及分离和保留睫状血管对其发生的预防作用。方法将32只成年新西兰白兔随机分为4组,第1组双眼分别切断内外2条水平直肌。第2组双眼分别切断上下2条垂直肌。第3组双眼分别切断上下及内或外直肌共3条直肌。第4组双眼分别切断内外、上下4条直肌。每组动物均在右眼分离保留睫状血管,左眼切断直肌和睫状血管。术后4周取虹膜和睫状体组织电镜检查。结果第1组动物双眼无明显缺血改变,第2、3、4组不保留血管眼有明显甚至严重缺血改变,保留血管眼无缺血改变。结论论证了切断不同的直肌引起的眼前段不同组织的超微结构变化及其与眼前段缺血发生的关系,分离和保留睫状前血管可以有效预防眼前段缺血综合征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验性前段缺血综合征 电镜 斜视 超微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眼部缺血综合征患者的临床特征及高血压对视力的影响 被引量:5
5
作者 王雅从 尤明玲 +6 位作者 张立红 董京辉 张晓琳 任骞 于华 张华 叶存喜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536-540,共5页
【目的】探讨眼部缺血综合征的临床特征以及高血压对视力和眼底病变的影响。【方法】对124例眼部缺血综合征患者的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24例患者平均年龄63.64(S=12.13)岁,男女比例1.8∶1;96.77%的患者有颈动脉狭窄,主要... 【目的】探讨眼部缺血综合征的临床特征以及高血压对视力和眼底病变的影响。【方法】对124例眼部缺血综合征患者的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24例患者平均年龄63.64(S=12.13)岁,男女比例1.8∶1;96.77%的患者有颈动脉狭窄,主要的全身合并症是高血压,糖尿病和心脑血管疾病;主要眼部症状为视力下降和一过性黑矇,眼前节主要发生虹膜新生血管生成,视网膜主要表现为动脉狭窄和静脉扩张、点片状出血;眼底荧光血管造影主要表现为臂-视网膜循环时间和视网膜动-静脉循环时间延长、微血管囊样扩张和毛细血管无灌注区;合并高血压的患者的视力障碍与没有高血压的患者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眼部缺血综合征是一种主要发生于老年人的严重的慢性缺血性眼部症候群,男性多于女性,主要由颈动脉狭窄引起,临床表现复杂多样,常常需要神经科和心内科等医师联合诊治,高血压可以加重患者的眼部病变,眼底镜和荧光血管造影检查是早期确诊该病的关键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综合征 颈动脉狭窄 高血压 底荧光血管造影 底镜检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眼部缺血综合征患者视网膜电图明视负向反应和震荡电位的变化特点
6
作者 杨于力 刘勇 +1 位作者 阴正勤 王一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362-364,共3页
目的观察眼部缺血综合征(ocular ischemic syndrome,OIS)患者视网膜电图(electroretinogram,ERG)明视负向反应(PhNR)和震荡电位(oscillatory potentials,OPs)的变化特点。方法选取2009年6月至2010年2月在我院就诊的OIS患者12例15眼行常... 目的观察眼部缺血综合征(ocular ischemic syndrome,OIS)患者视网膜电图(electroretinogram,ERG)明视负向反应(PhNR)和震荡电位(oscillatory potentials,OPs)的变化特点。方法选取2009年6月至2010年2月在我院就诊的OIS患者12例15眼行常规闪光ERG检查,同时选取正常对照眼15人15眼,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central retinal vein occlusion,CRVO)患者15例15眼行闪光ERG检查。比较OIS患眼与正常对照眼、CRVO患眼的PhNR和OPs,及其余各项ERG指标的振幅变化差异。采用Stata11统计学软件分析受试者工作曲线下面积(AUC),并进行数据分析,比较OPs及PhNR区分正常眼及OIS眼的敏感度及特异性。结果 PhNR振幅在OIS组为(49.36±12.20)μV、CRVO组为(25.62±6.72)μV、正常组为(59.79±11.83)μV。三组之间两两比较,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F=41.287,P<0.01)。OPs振幅在OIS组为(128.44±23.86)μV、CRVO组为(102.69±10.55)μV、正常组为(154.01±15.08)μV。三组之间两两比较,差异也有显著统计学意义(F=78.098,P<0.01)。PhNR指标的AUC为0.7240±0.0945,95%的可信区间为(0.53871,0.90925),其敏感度为73.3%,特异性为86.7%。OPs指标的AUC为0.8170±0.0810,95%的可信区间为(0.65814,0.97579),其敏感度为86.7%,特异性为80.0%。结论 OIS患者PhNR、OPs振幅较正常对照组明显降低,但较CRVO患者降低程度轻,表明OIS患者视网膜组织存在缺血的现象,但其缺血程度较CRVO患者轻。OPs在评估OIS患者内层视网膜的血液循环功能方面比PhNR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网膜电图 明视负向反应 震荡电位 缺血综合征 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激光治疗眼部缺血综合征二例
7
作者 贾万程 侯俭 《眼科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396-396,共1页
关键词 缺血综合征 激光治疗 SYNDROME 治疗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颈内动脉夹层后视力下降1例 被引量:1
8
作者 蔺雪梅 宋金鑫 +4 位作者 高逸飞 王芳 段康丽 时宏 吴松笛 《中国卒中杂志》 2018年第6期616-621,共6页
1病例介绍患者男性,51岁,主因"左侧头部疼痛、左眼视物不清6天"于2015年10月15日入院。患者于6天前与人争执时突然出现左侧头部疼痛及左眼视力下降。自诉头痛从左侧面颊下部逐渐上移至左侧头顶,后固定在左眼球,持续性钝痛,无恶心、呕... 1病例介绍患者男性,51岁,主因"左侧头部疼痛、左眼视物不清6天"于2015年10月15日入院。患者于6天前与人争执时突然出现左侧头部疼痛及左眼视力下降。自诉头痛从左侧面颊下部逐渐上移至左侧头顶,后固定在左眼球,持续性钝痛,无恶心、呕吐,无肢体活动不灵活,无言语不清、饮水呛咳、吞咽困难,无胸闷、心慌、气短等症,未及时就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内动脉夹层 缺血性视神经病变 缺血性视网膜病变 眼缺血综合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