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OCT与OCTA在颈动脉狭窄导致的慢性眼缺血性疾病中的应用 被引量:4
1
作者 陈功 沈玺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1109-1113,共5页
颈动脉狭窄可以导致慢性眼缺血性疾病。该类疾病常表现为静脉淤滞性视网膜病变和眼缺血综合征,后者可引发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目前,常用的辅助检查方法有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吲哚菁绿血管造影、彩色多普勒血流成像和颈动脉影像学检查。... 颈动脉狭窄可以导致慢性眼缺血性疾病。该类疾病常表现为静脉淤滞性视网膜病变和眼缺血综合征,后者可引发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目前,常用的辅助检查方法有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吲哚菁绿血管造影、彩色多普勒血流成像和颈动脉影像学检查。近年来,光学相干断层扫描技术(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OCT)和光学相干断层扫描血流成像技术(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 angiography,OCTA)作为新兴的无创、快速、高分辨率的眼科辅助检查技术,已逐步应用于颈动脉狭窄导致的慢性眼缺血性疾病的诊疗中。该文主要对OCT和OCTA在颈动脉狭窄导致的慢性眼缺血性疾病中的应用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动脉狭窄 眼缺血性疾病 光学相干断层扫描技术 光学相干断层扫描血流成像技术 血管造影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增强型体外反搏联合药物治疗眼部缺血性疾病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2
2
作者 史健 许前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682-684,共3页
目的观察增强型体外反搏(enhanced external counterpulsation,EECP)联合药物治疗眼部缺血性疾病的疗效。方法收集2006年1月至2009年11月我院收治的眼部缺血性疾病患者53例(77眼)的临床资料,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A组30例(43眼)行EECP联... 目的观察增强型体外反搏(enhanced external counterpulsation,EECP)联合药物治疗眼部缺血性疾病的疗效。方法收集2006年1月至2009年11月我院收治的眼部缺血性疾病患者53例(77眼)的临床资料,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A组30例(43眼)行EECP联合药物治疗,B组23例(34眼)行单纯药物治疗,根据治疗前后的视力、视野、眼动脉血流动力学等指标评价和比较两组疗效。结果 A组有效16眼,显效21眼,总有效率86.05%;B组有效13眼,显效10眼,总有效率67.65%;两组总有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142,P<0.05)。A组患者治疗后视力较治疗前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B组患者治疗后视力较治疗前无明显提高,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病程越短,EECP联合药物治疗效果越好,两者呈高度正相关(P<0.05)。A组患者治疗后眼动脉血流动力学各项指标均明显改善,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显著统计学意义(均为P<0.01);B组患者治疗后眼动脉血流动力学各项指标虽然有所改善,但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A组治疗后眼动脉血流动力学各项指标与B组治疗后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结论 EECP联合药物治疗眼部缺血性疾病疗效显著,且安全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增强型体外反搏 眼部缺血性疾病 血流动力学 视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颅多普勒超声观察单侧重度颈内动脉狭窄时眼动脉血流改变 被引量:6
3
作者 郭佳 汪军 +1 位作者 赵蕾 孟忻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71-173,共3页
目的通过经颅多普勒超声(transcranial Doppler,TCD)对单侧重度颈内动脉狭窄(internal carotid artery stenosis,ICAS)的患者进行眼动脉血流的检测,观察眼动脉血流与眼部缺血性疾病及颈内动脉狭窄程度的关系。方法将经颈动脉彩色多普勒... 目的通过经颅多普勒超声(transcranial Doppler,TCD)对单侧重度颈内动脉狭窄(internal carotid artery stenosis,ICAS)的患者进行眼动脉血流的检测,观察眼动脉血流与眼部缺血性疾病及颈内动脉狭窄程度的关系。方法将经颈动脉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确诊为单侧重度ICAS的31例及颈内动脉完全闭塞的19例患者纳入研究。利用TCD检查ICAS侧眼动脉血流方向、收缩期峰值血流速度(peak systolic velocity,PSV)及阻力指数(resistance index,RI),对比分析眼动脉逆向血流(reversed ophthalmic artery flow,ROAF)患眼及对侧眼眼动脉PSV及RI值,同时对眼动脉血流方向与眼部缺血以及ICAS程度的关系进行分析。结果经TCD检查发现ROAF 24眼,其中单侧重度ICAS者9眼,颈内动脉完全闭塞者15眼,ROAF在颈内动脉完全闭塞组更易出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1.76,P=0.001)。24例ROAF患者的阻塞侧PSV值为(38.68±11.58)cm·s-1,与健侧的(33.53±2.74)cm·s-1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9.73,P=0.000);阻塞侧RI值为0.60±0.10,与健侧的0.78±0.10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20,P=0.000)。24只ROAF眼中58.3%有明确的眼部缺血体征,而26只正流患侧眼中该比例为15.4%,ROAF组患眼更容易出现眼部缺血体征(χ2=9.99,P=0.002)。利用Logistic回归预测ROAF与眼部缺血的关系:回归系数为0.211(χ2=12.26,P=0.000),OR值为1.235。结论当出现ROAF时,提示重度ICAS甚至完全闭塞;ROAF的流速越快,提示眼部出现缺血性病变的几率越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眼动脉 颈内动脉狭窄 经颅多普勒超声 眼部缺血性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方樟柳碱不同给药方式治疗作用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13
4
作者 钱茜 郭浩轶 《眼科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407-407,共1页
关键词 复方樟柳碱 给药方式 眼缺血性疾病 扩张血管药 肌内注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